《经济》读后感

时间:2022-03-08 18:16: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经济》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济》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济》读后感

《经济》读后感1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曾创造了两次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书还未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本书特点鲜明,简明、有趣味、思路清晰且逻辑严谨,是一本绝对值得去细细品读的书!我是在20xx年夏天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新鲜感。

  通常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常常需要运用大量深奥的数学知识,令人望而却步,但在读完本书后,却有了另一番感受。这主要因为曼昆从容易理解的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入手,循序渐进,旁征博引,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向读者展示经济学的无穷魅力。限于本人的专业知识与文字驾驭能力,就书中前三条基本原理浅显地谈谈我的一些读后体会。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书中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才会在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其中的道理并不陌生,但能够时时做出正确取舍的人不多。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叹,“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这充分说明了取舍的痛苦,如何取舍,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维模式了。曼昆在提到这个原理时写到:“也许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种取舍比工作和闲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明显和更重要。”我完全赞同这句话。尤其对于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大的稀缺性资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要是把时间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弃了学会改变境遇的奋斗和追求。

  其实,我们自己也在被取舍中生活着。无论我们在找工作时,还是与他人合作时,甚至找女朋友时,如果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稀缺性资源,如高学位、良好的口碑、漂亮的相貌……只有这样才可以发送有效的信号,才可以让他人权衡取舍时更多的考虑我们。当然,其信号的成本是昂贵的。

  个人行为的取舍或许是简单的,当个人组成社会时,将会面临更多、更难的权衡取舍。对于社会,效率与公平永远是“鱼与熊掌”的关系。效率决定整个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匀时,就减少了人们做大蛋糕的热情,从而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对于一个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他认为的成本是:“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考试费用”,时间是一个不会计入成本的因素。曼昆却认为:住宿费和生活费是收益,而非成本。想想就会明白,因为这些开支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地方会更贵。这样说来,那不如接着读博好了,反正是在收益嘛。

  实际的成本却正是我们所忽略了“机会成本”。如果六年的时间用来工作,我们能赚多少?你想过吗?最重要的是六年宝贵的工作经验,提前建立起来的幸福家庭生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读书的成本。当然,对于更多继续读书深造的人以后所创造的收益会大于所有付出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最重要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自我实现”。

  引用这样一个例子是为了更好说明“机会成本”。经常用这种想法你会合理安排每一天的生活。曼昆谈到,工作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正是因为如此,经济条件不充裕的人很愿意选择加班,甚至有人会选择干副业。同样曼昆也认为闲暇是工作的机会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旅游业得以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刚读书时好好学习是为了争当“三好学生”,读到中学挑灯夜战是为了“中考”“高考”,在大学博览众书是为了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到了工作岗位上还得为了职称拼死拼活……也许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奋斗,从一个顶点向另一个顶点攀登,不知疲惫。而这一切完全是符合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这常常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作为一个职业人,能够尽可能考虑你的同事、下属和领导的利益,工作才能更加和谐。

  往大的方面说,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准确把握民众的利益所在。曼昆在书中举了一个关于租金控制的有趣案例,就是政府对房屋实行最高限价,长期中会导致住房的很多缺口,因为此时政府限制了潜在房东的激励,谁也不愿做不赚钱的生意,此时房子的质量环境都会大打折扣,反而未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这也说明政府的任何一个政策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政策制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太多由于引进激励机制而提高效率的例子,为什么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我想应该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不高吧。这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我们的专业与经济无关,但我们的生活本身却离不开经济学的知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让我这个经济学门外汉领略到了经济学的魅力。而在写这篇读后感的过程中,也加深了我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促使我学着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但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远非如书中所说那样的简单易懂,而是复杂多变的。也正是如此,让我觉得自己所学只是皮毛。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济》读后感2

  经济学是用来衡量利益的最大化,从中取得更多的,自己想要的如:快乐,时间,金钱,爱情等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即使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捕捉到经济学的影子。读《生“快乐”就这两个字而言,每个人对事物看待的角度不同,当面对同一事物的时候。比如说:活中的经济学》会有更多的感悟。

  物品的得失,爱情的追求,吃亏与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在旁观者的眼中有多与少的分别,可是在自己心中,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快乐。旁观者充其量也只是以第三者的目光来看的。然后把与其心中所想而接近的一种快乐当成是最快乐的。世界具有多样性,秉除自然环境的因素来说,有很多的“多样性”其实是因为人性的多样性,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造就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对同一事物,每个人又每个人不同的对待态度,有不同的得到快乐的方式。其实快乐没有绝对的最大值,终极而言,快乐是唯一理性目的。当你达到你目的的时候,你就拥有了快乐,拥有了自己应该追求的,属于自己的快乐。每个人有各自的目标和进行权衡的基本准则。快乐与痛苦相背驰。当你遇到的痛苦没有达到你自己痛苦标准的时候,它其实也是快乐,准确地说已经得到了快乐。

  那么我认为一个性格多面向的人比性格单面向的人得到的快乐要多。会有人说不。那么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假如两个人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性格多面向的人是否会退而求其次,降低自己看待这一件事情的标准。此时他得到的可能,或者一定超过了他退回来的标准。那他理所应当得到快乐。而应该单面向的人对自己唯一的目标有唯一的追求。当失去的时候,他承受的就是极大的痛苦。当失败的时候,所承受的痛苦不同,要是成功了,他们得到的快乐却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对价值观点的看法不同而得到的也不同的结果。要懂得如何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得失与利益。

  时间。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没时间”去做。即使能去做的也不会去做。“没时间”这三个字就成为了借口。其实看你想不想,愿不愿意去做。时间是挤出来的。每个人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不会多给你的。只要你合理安排,总会有时间来完成其它事情。也可以在你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在乎不冲突,不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另一件事。因为在经济学的视角下,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当然,利益不单单指金钱。可以是任何一方面对自己有用,有帮助的选择,或者是达到某个目的的期望值。

  比如说你要出差,是经常性的出差。这是你的工作需要。那么你出差不管是车上还是飞机上。都是按照工作时间来算的。当你已经准备好了这次行动的一切事物,而还有很多时间。那么你在这些时间里要干什么?你应该如何度过这些时间,是睡觉,看电视,看报纸还是做其它工作?假如你用这段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另一个目标或者是心愿。那么你就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两个工作。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每天的时间超过了二十四个小时?此时你预期得到的也会多于其他人。答案是肯定的。有很多事情的成功与否就是靠时间。你可以将时间最大限度的利用,你所得到的就是最多的。

  金钱,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很多人说:“钱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丈不能的。”那只是盲目的崇拜钱。钱它由人造出来,然后人被它牢牢的奴役。谁能做到7视金钱为粪土?当然,前提是数目让你心动。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茫茫人海,能跨过的却寥若星辰。给你钱你是否可以买来亲情,友情和真挚的爱情?不会。可是巨大的利益能困住你却是困不住你内心的感受。表面上的幸福也不能掩饰背后的辛酸和痛苦。

  用经济学来说金钱,就会提到如何运用金钱,如何收入大于支出,且支出合理。要学会用最少的钱来换取最多的利益。钱是当了中介。在以物易物的时代,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要双方愿意,在相互同意的情况下就可以交换。钱打破了这个平衡,使得每个东西都有了自己的固定价值。假如甲有一个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他现在必须要用乙的一个东西来完成一件事。可是这个东西对乙来说也是最宝贵的。就要让甲拿出自己的来交换。甲认为自己的一个能换乙的两个,乙也是这么想的。那么此时就出现了问题,谁的东西更有价值?此时此刻就不能只考虑他们心中的“认为”。要看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哪个更有价值。从而给它们定价,然后进行交换。钱就扮演了这个角色。

  有钱的人能做到挥金如土。可是对一位老百姓来说是不能做到的。老百姓总是想着如何才能省钱。省下钱来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那我问一个问题“何为省钱”?难道你所谓的省钱就是当你想吃一个苹果的时候克制自己不去吃,看到别人吃了,你没出钱,他出钱了,你就因此省了钱?不是的。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很简单,生活需要。因为一切物品都用钱来衡量了。假如一个苹果一元钱,这是市场价格。你想吃一个苹果,只花了五角或者八角就买来了。而别人花了一元。你此时省钱了。可是别人买了苹果,你没有买,只能说你剩了一元钱,不能说你省了一元钱。要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才行。

  《生活中的经济学》它讲述了在生活中一些问题和事情上,如何运用“经济学”中的眼光和角度去审视一个问题,从中得到与自己有利与不利信息,从而进行更多更好的选择。可以将自己预期的利益扩展至最大化,让你得到的远远铲除你的付出。要学会用经济学中的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来对待一些事情或者出现的某个问题。争取把从中得到的,应该得到的拿回来。最主要是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考虑。这样在面对和解决问题上才能达到游刃有余,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济》读后感3

  我无法体会乡村的生活。

  但是通过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一书,从社会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详细描述中,我对1930s的乡村样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江村经济》本质是一篇社会调查报告,读来十分流畅,但是要做分析与思考却并不容易:从调查区域(背景)、江村的家庭关系到家族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在从家庭内部关系到户与村的关系,这样一系列的“关系”构成了后续的消费、职业、劳动、产业、贸易种种现象,并且最终归结到乡村经济的基础与根本——土地。

  “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

  现代的中国已然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了,现代中国的乡村也不是那时的中国乡村了。现在,日益突出的土地问题、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以及它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等)是一桩桩一件件摆在我们眼前的社会现实。

  我们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但是他们并没有变得富有,或者说,被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并不能实现整个乡村的振兴。

  这其中的根源便是中国乡村中人和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传承千年的乡村文化。而现在生长在城市中的人,不能理解这种文化。

  人们往往从政治角度理解乡村问题,比如科技含量低下,人口多耕地少等等,试图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稳定土地政策”这样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江村经济》从文化角度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如财产的传承和“分家”现象,就导致了一块大土地被分割为很多块然后被无数小家庭占有,这导致了人均土地占有量很少。在这种基础上,人们还会想着去买拖拉机,去买抽水机吗?农业的机械化随之难以实现。

  另外,现在对于迷信、旧俗等等,大多数人是持着怀疑与排斥心理的,因为身处城市的我们不需要这种民间信仰来构建我们的社会。

  民间信仰却是乡村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人们对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中产生,是有其充分存在的合理性的。这就是乡村文化。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电影,华裔导演王子逸的《别告诉她》。

  如果说电影中把中美文化差异归结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是一个海外华人的寻根电影中那些早早离开故土的中国人再次重新踏足这片土地的陌生与彷徨——他们试图去证明他们来过这里,但往往最后自己只剩下一口不那么漂亮的普通话。

  不过,阴差阳错间,《别告诉她》在末尾的细节中有了奶奶对孙女的这样一段叮嘱:“生活中啊,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你一定要想得开,千万不能钻牛角尖儿。因为生活啊,不光是你去做什么,更是你如何去做。”

  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家庭、如此敬重长者,不是单纯的集体主义和形式主义,而是因为从很久很久以前,从我们拥有记录的能力开始,我们就无比看重历史。历史中有先辈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让我们在发展中少走弯路。

  几千年来,我们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发展的养料,但也从来不盲目迷信,我们会实践,在实践中那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就会成为整个民族的灯塔闪闪发光。

  所以说,正如那些从海外归国的人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甚至包括矮化中国、辱华等等),有多少是刻意为之,又有多少仅仅是因为相隔太远、离开太久而不得已的曲解和遗忘呢?

  那么,我们这些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孩子,就算家里的长辈还能娓娓道来他们儿时的乡村生活,我们对乡村文化又有几分的“近乡情怯”呢?我们一提起乡村,就仿佛看到了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

  《江村经济》给了我另外一个视角。

  “开弦弓的乡亲们对我们这样亲切,他们看见我们来了,抱着很大希望。如果我只写篇论文,出本书,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这不是太对不住他们了么?但是要拿出主意来,遍索枯肠,半夜不寝,还是不得其门。窗外,春雨绵绵,看来今年的春花又要受影响。白天雨稍停,我徘徊田亩间,东张西望,看看所有的土地都已用上,连走道都狭小得叫人举步维艰。再在这土地上打主意,希望是不大的,怎么办呢?”

  我们都从乡村来,却不都回到乡村去。我也应当算是从村子里出来的孩子。怎么办呢?(王雨翔)

《经济》读后感4

  《行为经济学讲义》是由汪丁丁在北大上课的讲义汇编而来的,很多语言都是口语化表达,让人读起来很轻松。而且这种表达方式是在一种无压力,自由状态下产生的,比较容易产生一些思想的火花。自己读来也非常的喜欢。

  一 何为行为?何为行动?

  自己在讲授消费者行为学的课程时倒没有认真考虑这两个词的本意。或者他们本来就没有差异。汪丁丁认为,行为是生命的表征,没有行为肯定就没有生命了,而运动则不一定是生命的表征,如质子的运动等。尽管这种解释有点牵强,但可以解释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的出发点。丁丁认为行为主要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行为来自与价值判读,价值判读的结果就是选择,而影响价值判断的因素主要来自与内因(个体的认知能力,心理状况等)外因来自与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而选择的影响就来自消费者的约束条件。这一个逻辑框架正好阐述了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一个对我来看很复杂的理论,丁丁用轻描淡写的口吻就解释清楚了,高人就是高人。

  二、社会创造

  丁丁引自Siddhartha Bhattacharyya and Stellan。Olilsson 20xx的文献重点观点:一个社会的创造性,一方面取决于社会里的每一个体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结构。他认为创造从来都是个体行为,但是自由却是整体的'。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创造力,是要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造的环境。他提出,目前中国不允许怀疑权威,是压制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由此,政治体制的改革远比经济体制改革更紧迫。在一个有力创造的社会中,一定要培养100万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重视过程,结果就是必然回产生"爱因斯坦"式的人物,这个和哈耶克的"匿名的少数"的观点一致。有利于创造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丁丁引自爱因斯坦的观点,这个社会应该是自由的,包容的。爱因斯坦说,任何一个伟大高尚的事情无论是艺术作品合适科学成就,都源自与独立的个性,因此,最重要的宽容就是国家与社会对个人的宽容。爱因斯坦不仅是物理学家还应该是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宽容是一种整体性质,没有宽容的社会,个人的自由也就消失了。中国技术进步之所以缓慢,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缺乏宽容。这个观点一下子击中了我的情感。一些单位给老师提很多教学、科研上的要求,可图书馆中像样的数据库也没有,连外出参加学术研讨会的经费也没法提供。给老师界定了很严格的行为方式。整体是自由的,而个体却是束缚的,这个是当前社会中主要的矛盾。

  三、社会流动

  一个社会流动路径中有三类媒介:货币,情感和权力。货币是最具有同质性的东西,它可以衡量世间万物,因此,就是货币的劣势,它导致了人类的异化。权力是有科层的,它的同质性比货币要差一点。一般社会中权力主要由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这四种类型组成。而情感也最没有同质性的媒介。几乎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都不相同。一般情况下,人类的情感分为原始和派生的两大类。原始的情感主要有惧怕(Fear),悲伤(Sad),幸福(Happiness)四种和愤怒(anger)四类。而派生的情感主要有希望、失望、妒忌、悔恨、悲喜交加,又爱又恨以及更微妙的复合情感。我个人倒认为这三种是充当媒介的功能,倒是促进社会流动的动力,钱能使鬼推磨,权力能让人不断的向上爬,而情感会让人依恋,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情感促进的社会流动更能使这个社会具有活力。

  四、合作与生存

  汪丁丁在文中开篇就提出"合作何以能?",合作为什么会产生?他认为,合作是人类进化的原因,这是一个新的视角,这一逻辑的基本出发点是动物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只能借助合作而求得生存,而人类祖先在与其他物种的竞争中毫无个体优势,只能借助与合作才能生存下来。但合作效率比人类高得多的生物(如野狗,蚂蚁等)为什么没有进化的如此文明?汪丁丁认为这是因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闹和社会脑,人类就有产生了社会同情能力(利他),又有了社会认知能力,产生了"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维框架,对社会的演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五、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相为消长之理,君子的主要职能在于维护合作秩序,对与企业家来说,不是直接去追求企业的效率,而是要创造出一套可以满足最大多数合作参与者的公共的激励制度,最终就可以实现企业的效率最大化。套用这个逻辑,城市的市长不应该是直接追求GDP,而是设计一套城市发展的制度,让最大多数人都能从中获益,这个城市的GDP自然就会上升,因为,交易成本低了。对一个学校也是如此,只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一个城市的市长看中的社会流动的"权力"属性,因此,希望在极短的时间内权力最大化,而设计一个有用的发展之制度,是需要时间的,市长可能等不及了,同样对一个学校也是一样。因此,这一套逻辑对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最有效。

  厚厚的一本书,我只悟出这几点,这也是我这凡夫俗子与神仙间的鸿沟吧!

《经济》读后感5

  从接受教育以来,凡是有关历史的东西,我从来都没感兴趣过,也包括这门《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课程。要说之前不喜欢历史课是因为它的文字太过于枯燥,现在是因为自己的确实不喜欢。所以要我写一篇规范的关于历史的学术论文那实在是太难为我了,因为自己脑子一点关于历史的东西都没有,写不出来什么好的文章,就选择了写感想。

  在我接受的历史教育历程中,每次一谈到我国的历史,编者们就开始肆无忌惮的吹嘘,什么华夏上下5000年历史文明;什么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什么伟大的四大发明;什么历朝历代的丰功伟绩,他们的疆土多么的大,他们的文明影响多么深远……这让我感觉就像一个失败者在别人面前或者安慰自己说自己曾经是多么的辉煌一样,令人厌恶。我承认那些丰功伟绩都存在,而确实也存在,我就是不知道我们了解这些有什么意义,让我们觉得身为华夏儿女感到骄傲?还不是有那么的多同胞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再说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并不代表有5000多年的文明。借用某老师的一番话,"中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5000年文明,朝代的更迭,一帮人战胜了另一帮人,然后更换姓氏,开始破坏上一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文明植入自己的文明,文明并不是得到了延续而是遭到了毁灭"。到今天只剩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明了,人们仅存的良知和道德被鼓吹是中华5000年文明,试说他们之间还有联系吗?一位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教授曾说过:崖山之后,已无中国。也有人说: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因为《礼》曰:"华夏,重信义。而胡人,无。"这些足以让我相信我国有5000年的历史并不代表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编者们对历史教育如此的不负责任,试问他们是真的热爱这个祖国还是盲目崇拜啊?

  历史教科书的编者们常常居高临下,想象自己站在真理和知识的制高点上,用教师爷的态度自说自话地编写着教科书和入门书,我们的教科书和入门书用教条替代了历史,书里面所讲的历史仿佛不再是一个有人有事的时间过程,而是一个在某些怀有政治意图的强迫性架构中被分解填充的东西,几千年的故事被压缩成干巴巴的半打理论和一堆概念。其实,想一想就可以明白,当一个学生在面对这样的教材时,他并不能够感觉到历史的流动,却只能被动地捧着一大堆被"社会性质"、"生产关系"、"经济背景"等等分割切开出手的概念,尽管概念作为知识,比较容易背诵、复述和考试,但是真实的历史就在僵硬的条块中渐渐流失。

  当然,由于这种不负责任的历史教育,脱离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让我觉得研究历史是没有意义的,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为了证明我国历史的辉煌。然而那辉煌早已成为过去,于当代人毫不相干。可我却没看到历史研究的另外一面,就是通过研究历史,取得治理国家的政策和方法。这与我个人短视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面。记得老师课上讲到清政府为了保护其满族血统,阻止汉人迁入其祖籍地,由于人口稀疏最终导致被俄罗斯占领,丢失了国土丧失了尊严。而我国的统治阶层却没有从历史中意识到这一点,依旧严厉控制国人移民,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已经严重超出了国家资源的承载能力。(由于上课没做笔记,这部分内容表述的不是很详细,望老师见谅)直到听到老师讲到这个例子,我才明白研究历史还有这一层的意义。历史的事实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成功的事件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在失败的事件中得到教训以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意义重大,而对于历史教科书上歌颂祖国历史的辉煌我还是不认同。

  历史真正的普遍的意义仍然在于布罗岱尔说的"国民意识"的建构,用一个比喻说罢,历史仿佛给人们提供着关于"故乡"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一定是对于村庄位置、房舍田地、乡亲父老、水井道路的具体再现,而是一种关于故乡的温馨感受。布罗岱尔在他自己写的《文明的文法》这本教科书的序言中说,"历史学不应当热衷于民族主义的编造,也不应当只沉湎于人文注意,重要的问题在于,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希望我国的教育部能够意识到教育上的问题,并尽快的加以改善。

  上面是个人对历史教育问题的看法,希望老师批评指正。对于文章中引用一些的老师的话来证明"我国有5000年历史却没有5000年文明"而不是引用来自可靠文献上的内容想向老师说明一下。记得老师说写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时,一定要对读者负责,引用的观点需要来自可靠文献。但我也觉得,一个观点一个想法的传承是看读者的,读者认为对的东西才会去接受它,这是读者的主观性。如果非要限制引用来源,会导致一些很好的想法或者观点得不到很好的传播。我也不是追求另类,我只是在追求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可能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在别人那是错的,但在我没发现它是错的时候我都会认为它是对的,而只要有一天我发现能证明它错误的时候我就会认为它是错的了。就像上次提到关于"封建"这个问题一样,一个观点的表述只要有足够的理由让读者相信,读者就会接受它,如果读者怀疑,这个观点即使引用了再多的论着也是枉然。

《经济》读后感6

  初读江村经济,首感便是被费先生的社会责任感所打动,在新婚妻子逝世,自己身患疾病的时候,费先生居然能够一刻不停地进行社会调查,为百姓生活奔波,这不禁令笔者钦佩万分。著名的功能主义学家马林诺斯基教授在序言中评价: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的这本书将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那费先生是怎样展示这个伟大的国家呢?

  首先,笔者认为这本书有两个主要方面,一部分是向我们介绍中国农民的传统生活、经济、社交等形态,另一部分就是通过之前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里。江村经济,我们在读的时候,不应该忽略它的副标题“中国农民的生活”,作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而且包括农村人的行为和心理。

  关于中国农民的生活,该书中显现出来的就是农村社会的“人情性”,最明显的是在蚕丝业改革中,具有威望者担任改革首脑,而且改革中,改革者努力防止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集中,保证每户的心理平衡、人际平衡,有一句话或许最能体现这种理念——“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另外,农民生活中,礼仪的开支占了很大的比重。在乡邻生活中,一家有事,四邻免费支援劳力;在经济困难的时候,组成互助的首要对象是亲戚,亲戚们也是自感责无旁贷;在从事同样工作的渔民中,他们之间有相互接待的成规;在养羊的时候,羊多的人可以把自己的羊的饲养权交给穷人,而报酬多数是采取送礼,而非金钱……在农村,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人情关系。

  关于小媳妇制度,体现的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本质上是因经济落后而出现的思想。一个姑娘可在未婚前为家里养蚕缫丝赚钱,结婚可以省去200元左右的婚礼费用,婚后可以减少婆媳矛盾,但是,人们仍然排斥这种做法,原因就是这样会缩小亲属组织,导致一个家庭在村里各个方面的孤立无援,尤其是经济危机之下的借贷。这也体现了乡村社会人情的价值所在。

  关于航船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讲,航船因为掌握了城乡交流的渠道而得以生存下来,给笔者的启示就是,农村的发展,一定要与城市结合。笔者做如下解释:因为有交通工具上的便利加上职业性,航船主与城镇的商户建立了坚实的利益关系,他们赚取了生活费用;他们免费为村民提供服务,获取了村民的信任,他们获取了不可取代的优势;当蚕丝业改革时,他们因为捎带货物的不可取代性而获取了补偿;当经济危机时,他们因为与商户坚实的利益关系得以成为借贷的中介,获取生存。假如每户农民都能与城镇直接经常联系,恐怕航船主的生存不会那么容易了。

  接下来,回归本书的重中之重,那就是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费老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农村企业组织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总结江村人发展经济的困境,有如下几点:一、信贷系统不完善;二、市场知识缺乏;三、剩余劳力无法转化,女性人口外流;四、传统观念的羁绊。那么,按照费老发展工业的提议,针对江村存在的缺陷,联系现在三农问题,笔者认为现在农村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一个懂得市场经济、商业运作、乡村人情、任劳任怨的领导人,这样才能在控制住民心的前提下好好运作农村经济;二、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资,给予银行借贷系统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村建设;三、在国家控制下的典当业的发展,可以弥补经济危机之下银行投资的空白;四、知识下乡、科技下乡是必不可少的,建立一个覆盖农村的科技知识系统;五、因地制宜建立乡村企业,吸收农村的劳动力,将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六、继续宣传计划生育、男女平等思想。

  当然,中国的农民问题几千年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笔者所提出的只是基于现实的浅见而已。费老将农民的土地问题的解决打开了一个缺口,给了笔者这样的启示:本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城市在农村的发展中也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城市的纳税人,要对农民土地上的产出物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补贴可以是提高物价,也可以是增加税收反哺农民。

  关于该书的方法论的收获:首先,费老以动态的方式完成对中国农村状况转变的研究,从未开化传统状态到接受世界工业的萌芽。马林诺夫斯基在这部书的序言中认为“那面向人类社会、人类行为和人类本性的真正有效的社学分析的人类学,它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因此,这部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学界都具有标志性影响。其次,采用田野工作的方法,深入农村社区,向西方社会展现一个生动详实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图景,把中国的问题与世界背景相结合。再次,采取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指导。第十二章《蚕丝业》是最佳典范。蚕丝业的技术变革引发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原则的变革,进而影响到社会结构的其他部分,如亲戚关系等。

  最后,借用费老的话,我们要“齐心协力、认清目标、展望未来,才不辜负我们所承受的一切牺牲和苦难”。笔者相信,中国的农村、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经济》读后感7

  “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经济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约公元前355年)出生于雅典富人家庭,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是苏格拉底门下的得意弟子之一。

  在古希腊时代,“经济”一词有两层含义,分别是“家庭”和“法律”,其本质核心是指“家庭管理”。当世之时,奴隶制仍然广泛存在,奴隶是奴隶主个人的私有财产,为主人家庭的生产生活服务,因此经济管理不仅是一种家庭奴隶管理,还是保障奴隶主获取生活资料的重要手段。现存的原始文献中,少有提及古典时代的经济面貌,《经济论》一书可谓先声夺人,为我们探究古希腊经济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1、《经济论》一书中涉及到的

  主要问题

  作为一本对话语录体著作,《经济论》中所呈现的问题数量多、范围广,但同时也有细碎庞杂之嫌,读者往往要在文段的细节处提炼作者的思想脉络。

  著作开篇,色诺芬把财富确定为一种“人能够从中获得利益的东西”,极力强调了财富的实用性,利益面前要是有实惠,哪怕是仇敌也可以伸出援手;反之人若不具备使用财富的能力,黄金万两于其而言不过累赘。基于这样的观念,色诺芬在著作中借克里斯托布勒斯的口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在经济活动中要懂得财富增殖的方法,这样“一个人收入虽少,只要省吃俭用,我认为他在收入多的情况下就能够很容易地得到大的盈余”。显然,色诺芬在这里看到了财富的使用价值和管理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在近代科学管理思想尚未流布的时代,色诺芬的思想意识可谓开时代先河。

  除了财富管理外,书中还牵涉了人员管理以及物资保存方面的内容。在庄园经济时代,劳动力对生产的影响最为深远,而奴隶又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奴隶的数量和质量几乎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收益。色诺芬认为,主人必须想办法驯服自己的奴隶,要么采用责罚的方式要么采用褒扬的方式,同时这种方式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因为“有些人生性渴望褒扬,和另一些人渴望喝酒吃肉是一样的”。另外,色诺芬强调“秩序”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给予财富最大关怀的人才能最大限度保存财富,因此在收集存放物资时,要做到分门别类、摆放整齐,提高管理效率。著作字里行间体现了后勤保障学思想的火花。

  《经济论》中还体现了另外一个重要思想,即重农主义的思想。在色诺芬看来,“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繁荣的时候,其他一切的技艺也都兴旺”,由农业生产提供的物质资料是人赖以为生的食物,除此之外的剩余产品还有助于畜牧业发展,甚至可以作为祭品奉献给神灵,满足宗教需要。

  2、《经济论》一书的价值

  《经济论》成书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潮兴盛的时期,而它的作者色诺芬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显然受到了智者学派和其老师思想的影响,人文主义的观念渗入了其经济思想中。色诺芬认为劳动使人公平正直,从事农业亦可以使人身心俱健,同时集体耕种有利于劳动者形成集体意识。在这里,色诺芬没有片面强调农业生产的经济利益,他把劳动者的心理、情感因素纳入考察范围,关注劳动者人格的培养,这种重视个体经验的智慧至今仍闪烁着不朽光芒。

  《经济论》一书的另外一个贡献在于率先论及劳动分工。他认为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只要精通一种技艺就足以谋生,就如其另一本著作《居鲁士的教育》中阐述的,“在小市镇上,一个工人要制造床、门、犁和桌子,甚至要造房子,即使这样,也还不易谋生。一个人做这样多的工作,要想做好,是不可能的。但在大城市中,一个人只要从事一种手工业,就可以维持生活了。”这里色诺芬显然认为分工的精细程度受市场规模大小的影响,后世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当受此种观念启发。

  3、值得探讨的问题

  色诺芬在著作中花费大量篇幅讨论了男女经济地位的问题,在他看来,男女之所以在经济活动中相配合,是因为可以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且相互帮助。在劳动层面上讲,男女身体条件不同,前者适合室外工作,后者适合室内工作,两者相互配合可以促进家业的发展。在财务管理方面,似乎有一种“学问”,认为男性负责获取财富而女性负责掌管支出,经过研究学习可以增加家庭净收入。可以看到,色诺芬没有认为女性在家庭中必须是男性的附庸,相反还可以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地位是平等的。他甚至还设想了一种朴素的家庭理财方法,在论著中着重介绍。在古希腊崇尚男权中心论的社会风气中,色诺芬从经济角度重新审视了男女的关系问题,并没有走传统上一直歧视贬低妇女的老路,也没有像亚里士多德等人从道德层面对男女性人格贵贱进行先定的划分,而是显示出了理性思考的特征,有一定的进步色彩。但是色诺芬的男女观念是从何处继承发展而来的?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功利性的追求利益上的还是超越性的道德认识上的?对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似乎可以加深我们对希腊古典时代女性地位和性别观念的认识。

《经济》读后感8

  我一直希望读些经济学的著作,因为觉得虽然自己不是学经济的,但是懂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我最近读了《游戏着经济学》一书,从各个方面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收集的是作者多年写就的经济学随笔。他用简洁的语言和生活化的事例,阐述对经济学的理解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这本经济学札记包括了三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经济学分析社会与人生;另一部分是一些有着作者本人的好恶的评论,关注诸如“非典”、“伊拉克战争”等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学;还有一部分则供读者休闲时阅读,较浅显易懂的分析了生活中的经济学。

  这本书的经济学随笔大多写得通俗易懂,却又深入浅出。在这本书中,作者所着眼的是社会经济学。而且,文章虽然往往都是以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大小事件为写作缘起,其结论却总是出乎意料地深刻。

  在《一毛钱如何花》一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故事揭示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作者儿时有一次被母亲奖励了一毛钱。他在高兴之余却对买一毛钱的练习本还是五分前的小甜饼犹豫不决。最后,他花五分钱买了一张白纸,裁订成一个练习本,而剩下的五分钱则买了小甜饼。我们所处的世界最大的不完美之处就在于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物质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从个人再到国家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既花钱的地方很多,可财力又有限。而经济学就是要讨论如何使原本有限的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作者最后的选择既满足了学习的需要,又满足了对美味的需要,从而使这一毛钱花的最值,符合了经济学的要求。而解决“有限的钱如何花的最值”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某种安排。试想当年如果作者的母亲规定只能买练习本,那作者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这一毛钱就没有作者自己决定如何使用那样值。这种安排在现代经济学中就称为“制度安排”。这里说的制度含义十分广泛,既指一切法律法规对权利的界定,甚至也指传统、习惯与习俗,它构成了稀缺资源配置的一个最大的约束条件。“制度安排”如何直接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的高下。而“稀缺资源如何配置”及“制度安排如何合理”就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两大中心课题。作者在阐述过程中用的都是最易懂的语言,而揭示的却是深刻的道理。这一点是全书最大的特点。

  从《一毛钱如何花》一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写是其所见所闻,贴近于我们的生活。而从《肉饼的分法》一文,则可看出作者写这本书的立场及其分析方法。

  《肉饼的分法》一文中讲到,作者单位食堂每天免费提供一定量的肉饼,由于人多且都想多拿,肉饼总不够,先到者先得,后来者就没有了。于是有人提意见,认为肉饼分配严重不均,于是肉饼的分法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大家自取,改为每人定量配给,这样大家都能吃到肉饼,尽管喜欢吃肉饼的人因为吃到的肉饼比以前少了而私下里有意见。但事实上,只有采取计划的办法来调节其分配,才能保证大家都能吃上肉饼。由此出发,作者将肉饼摆在案桌上由大家自取类比由于自由市场导致的分配结果,将肉饼分配权收回到食堂大师傅那里,就相当于国家用计划的手段分配。而造成这种制度安排转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肉饼供应的有限性。从这件分肉饼的小事上,作者认为我们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尤其是经济方面带有根本性制度安排的内在深层次原因。比如关于私有制的起源问题,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私有制的起源只能出现在人类有了剩余物品之后,否则必须实行社会平均共享制,才能使人类繁衍延续下去。所以当维持生存的物质很匮乏时,平均共享制相对于任由各人竞争自取的市场制度,是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再比如关于中国为何没能发展出西欧的资本主义问题,这被视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谜。但在作者看来,假如用“肉饼”的比喻来分析,答案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解决肉饼够大家任意吃的问题。一来,中国封闭的社会结构的形成,无法像近代英国那样从外部获得“肉饼”的来源,加上人口众多,吃饭始终是头等大事与难题,因此分配过程必须倾向于农业与农民,否则一个封闭结构的人口大国非崩溃不可。这样二来,国家有限的资源必须相对平均分配,任何局部的财富累积都将以另外局部无法忍受的贫困为代价,导致社会不稳定。中国皇帝深谙此道,不是他不支持“工贾”,而是迫不得已。中国的现实也同样如此。作者警告说,不少主流经济学家总将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视为中国改革的目标,恐怕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因为中国人口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程度世界第一,这使得肉饼总是不够大家放开肚皮吃,有人多吃几个就有人饿肚子。解决这一问题,除非能有效地通过开放或其他手段使肉饼的来源外部化,否则必要时为稳定计还得搞平均主义。

  从《一毛钱如何花》和《肉饼的分法》两篇文章就可看出《游戏着经济学》写的并不是高深莫测,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理论,而是简单、贴近生活的经济学。它对于像我这样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普通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总之,《游戏着经济学》这本书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对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来说是确实本非常好的经济学入门读物。

《经济》读后感9

  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1851—1926),被认为是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维塞尔生于维也纳,毕生在维也纳大学和布拉格大学任教,1903年接替了奥地利学派开山鼻祖卡尔·门格尔的教席,并在1917年成为了奥地利的财政部长。

  在笔者看来,维塞尔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一个是归属理论———虽然有一定的问题;一个是发明了诸如边际效用、机会成本等术语。

  维塞尔的主要著作有:《自然价值》出版于1889年、《社会经济学》出版于1914年。这两本书国内都有译本,笔者都曾阅读过。其中《社会经济学》可以说是维塞尔理论集大成的专著。

  在笔者看来,如果仅以《自然价值》作为维塞尔的最高成就,尽管该书阐述的归属理论也有一些错误,但也不乏深刻的洞见———如维塞尔阐述了计划经济和个人估价的矛盾无法调和。基于此,把维塞尔归为奥地利学派是恰当的。

  如果对维塞尔晚年出版的《社会经济学》进行评价,维塞尔的理论已经脱离了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基础,渐渐滑向均衡,甚至客观价值一面。

  米塞斯评价维塞尔的理论是有害的。在读《自然价值》的时候,笔者曾经认为米塞斯的评价并不公正,但读完维塞尔的《社会经济学》,笔者的看法改变了。

  在笔者看来,维塞尔的《社会经济学》中,错误论述比比皆是。因为维塞尔始终在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之间徘徊。特别是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理解为戈森定律。

  戈森第一定律: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常见的例子是,人在口渴时,第一杯水感觉最好,随着杯数的增加,人的感觉越来越差,直至产生负效用,使享乐变为痛苦。

  但相反的例子也很多,如武松在景阳冈对“三碗不过岗”就非常不满,一直喝了十八碗。

  戈森可以说是边际革命的先驱之一,但是他的理论基础更多地基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价值判断,因此并不完全正确。

  如维塞尔认为:在需要累进税率的地方,较高收入水平对应需求递减的强度,如戈森满足法则和边际法则所显示的那样。任何税收的累进率的最终依据将在欲望的一般等级中被发现。按照这种依据,货币第一个一千单位的个人价值显著高于第二个一千单位,并且几乎无法与第九十九个或者第一百个一千单位相比较。更进一步,第一个一千单位和第二个一千单位的差别要远远大于第九十九个和第一百个一千单位的差别。于是,现代税收的政策倾向的坚实理论基础在于经济价值的法则和概念。

  对于个人而言,随着货币单位的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即用来满足价值更小的欲望,这是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

  维塞尔的错误在于:把主观价值客观化———把不同人之间的价值排序统一了,即,随着货币单位的增加,人们满足的价值更小的欲望是相同的。

  例如,一个人对货币价值的排序是:第一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生存、第二满足子女的教育、第三满足休闲娱乐、第四满足口腹之欲更佳、第五满足穿着更时尚、第六满足社交活动等。

  但是,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这种价值排序,这有违我们的经验。人与人之间的价值排序是不同的,也是不能比较的。

  笔者认为主流经济学关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分析,也许就是受维塞尔的错误影响。

  维塞尔认为:亚当。斯密时代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是适宜的,因为那时候是中小企业在竞争,随着大企业的出现,垄断趋势明显,有必要实行国家干预。

  维塞尔显然搞错了垄断的概念,垄断并不是根据企业规模大小而是根据是否阻碍自由竞争界定。而且维塞尔也没有给出,实际也没能力给出一个国家可以干预的企业规模标准。

  笔者要说明的是,尽管维塞尔的错误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在《社会经济学》中也提出了深刻的洞见。

  维塞尔认为:那些曾经被认为资本的特定物品,如果在使用中被消耗且无法替代,那么不久以后人们就会认识到,实际上它并非资本。

  尽管是静态思维,但也有参考意义。

  维塞尔认为:信用体系的不谨慎管理导致的魔术般轻易生产的支付手段引诱着企业,尤其在利息下降时,这将把企业在过度生产的迷宫中越领越远。一旦信用被滥用,供给与需求的相等被干扰。企业家的狂热需求与未担保的信用手段一同起作用,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价格。这些增长的成本价格又提高了产品价格。于是当过度生产以清算危机告终时,供给和需求在相反方向被扰乱;出现没有买主的物品供给,高价格的大厦倾覆了。价格的惊人上涨之后伴随着长时间毁灭性经济后果的快速下跌,直到供给和需求再度建立平衡。

  尽管这段也不乏错误———如成本决定价格和均衡思想,但维塞尔能深刻认识到信用不当扩张、利息下降是诱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仅凭这一点,眼界就超过了包括凯恩斯在内的一帮伪经济学家。

  笔者甚至认为这对米塞斯开创奥地利学派的周期理论是有启发意义的。

  笔者认为《社会经济学》翻译水准非常高,对理解何为边际———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鉴别维塞尔的边际分析是基于主观还是客观,因为维塞尔经常混用———有帮助,但是就理论价值而言,是一本冗长、乏味和错误频出的理论书籍。

  如果没有认真学习奥地利学派的理论,特别是米塞斯的理论的读者,不建议看此书。否则一旦被维塞尔诱导,清除错误非常麻烦。

  同时,笔者也认为,仅以此书而言,把维塞尔归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是不合适的。

《经济》读后感10

  我不能制止自己涉猎经济学以外的许多有趣问题。除了近年出版了《宇宙是怎样来的?宇宙是被创造的,创始者是进化而来的 – 公理式进化创世论》、《快乐之道 – 个人与社会如何增加快乐?》,还读心灵哲学。但用了很多时间,还是不明白何以能有心灵。不明飞行物体与灵异现象更是引人入胜。因此,很少读与经济学有关的普通读物。不过,《经济学家茶座》每期(只要收到)都读,而且读超过一半以上的文章,并从中受益不少。《茶座》中有不少好文章,近期包括聂辉华、党力、唐志伯的‘北京为什么实行无效率的车牌摇号政策?’(第60辑)、李文溥对林毅夫的书评(第60辑)、俞炜华关于生育政策的师生问答(第60-62辑连载)、杨兰品的‘食盐还要继续专营吗?’(第62期)、黄少安的‘房价泡沫为什么不能扎破?’ (第62期)等。

  不过,我不同意黄少安认为无论用租价比、租售比、房价与居民收入比以及空置率来衡量,中国房价‘都可以判断存在比较严重的泡沫’。笔者曾经多次撰文论述中国的高房价主要并不是泡沫,而是一些基本因素(城市化,高增长、家庭数目的增长等)与一些土地利用的限制造成的。要减低房价的增速,不是多次的长期无效的调控,而是放松农地不可以建房的限制,放松甚至放弃18亿亩耕地红线,以及土地拍卖与建房发展的真正市场化等。

  至少这30,20,与10年来,全国平均房价增加远远少于居民收入。房价与居民收入比应该大量减少。(这不排除某些大城市某些中心地段的增加,但这种‘位置性’物品的相对价格随人均收入的增加是预期中的。)最近在《经济学人》()一月4-10日期第55-6页,读到一篇关于各国房价的比较的文章,进一步证实笔者的观点。根据这文章的数据,相对于长期平均,中国的房价相对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被低估37%。 这是所有23个主要国家与地区中被低估第二厉害的国家;被低估最大的日本,是38%,只比中国的多一个百分点。被高估最大的是比利时,49%。再看从20xx年初以来的房价,到20xx年11月中国累积增加了23%(最近一年是8.7%)。相对于人均名目收入在这5-6年内累积增加至少70%以上,这房价的增加不到收入增加的1/3。

  不久前(元月底),著名经济学家张军到敝系给一个研讨会,论述中国的消费与GDP被严重低估(我同意其论点)。根据其数据,也可以间接算出,十年来的房价涨幅也大大低于人均收入的涨幅。还有,从20xx年到近年,农村房子的建筑成本增加成为原来的3倍,而城市房价还不到原来的两倍。

  细读了郝一生的‘揭开“经济危机”的面纱’(第62期;下称郝文)。 读到‘不是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而是经济危机导致了生产过剩 … 不论对于经济增长还是对抗经济危机,刺激消费都是治表,鼓励投资才是治本’(第111页)时,不禁在 页上加了几个勾号,表示很赞同。可惜当继续读其对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分析,尤其是关于凯恩斯主义的逻辑缺陷与危害,以及对中国的泡沫的分析时,却也不禁打了十多个叉,认为其论述几乎已经接近香港某财经月刊的‘盛世危言’的水平。当时曾经想撰文评论这‘盛世危言’,但后来认为是太明显的无稽之谈,不屑一驳。因此,这里的评论可以说是对郝文的‘抬举’。只举两个例子。

  郝文说,‘股票交易与几乎所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都属于投机而不是投资。… 用于投机的资本越多,实体经济投资的资本就会按照相同比例越少… 在储蓄这块烧饼中,投机越多,投资就只能越少’(第112页)。应该指出,股票与金融衍生品每年的总交易,可以是GDP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储蓄只是GDP的百分之几十。影响投资的,不是投机的总量,只是投机的交易成本。

  郝文有一个‘数学公式’:经济成长率=净累积率 (平均利润率+工薪率)。 这式子肯定不能一般适用(不是‘公式’)。给定平均利润率 与工薪率,并在两者都是正的通常情形,经济成长率 与 净累积率未必是同比例变化的,甚至未必是同(正负)号的。净累积率可以是负的,但技术进步可以使经济成长率为正的。郝文并没有排除技术进步,而是在该公式下马上讨论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等。即使排除技术进步,经济成长率 与 净累积率的关系,也不是上述公式所能代表的,因为至少还要看资本对产量的贡献,相对于其他要素对产量的贡献的比例, 而不是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工薪率)。

  《茶座》第62期,有‘巨侠’(比‘大侠’更大之侠)熊秉元对我上述《宇宙》与《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的书评。他问:‘自得其乐,几人能够?’(文章题名)。 如果读上述《快乐》一书,应该多人能够。除了感谢巨侠,还有一个小小的纠正。巨侠说,‘他写武侠小说,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自己想作又能作,就着手动笔。’我知道巨侠是在褒我,但与事实不符。我大约从1980’s年代初开始写大量支持改革开放的评论,但认为影响很小。当时金庸等写的武侠小说在中国大陆大行其道。我当时想,那我只好也写武侠小说,把支持改革开放的一些观点放入其中,可能影响比较大。因此,我写武侠小说的目的,与我在中学时期搞由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秘密学生运动是类似的,是认为对社会有利。小说虽然在1993年底由作家出版社在北京出版了,但影响依然很小。奈何?

《经济》读后感11

  《经济思想的力量》,一本将近400页的书,可以总结为一句话:自由市场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带来更大的幸福。

  作者马克史库森列举了美国的医疗保障计划、社会保障计划、欧洲的福利制度、印度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等等的例子,论证政府干预市场的结果是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相对的,他对智利的社会保障私有化和香港的经济自由度表现出极度的欣赏。

  作者偏爱供给学派的理论,极力反对凯恩斯的经济模式,反对政府大规模地干预经济运行,提倡经济自由、市场化、私有化、低税率等经济模式。

  “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管得越好的”,这句话可能是这位经济学家笃信的。美国的社会保障计划的章节,我发现,我们平常认为正确无误的政策,其实带给我们的是损失。中国也有中国的社保体系,参加社保的公民需要每月向社保体系投入规定比例的资金,虽然在未来的会计的账面上,我们可能会得到比投入量更大的收益,但是,我们失去的是把这笔资金投入到能获得收益大得多的投资的机会,在经济上,我们是损失的。而印度和香港的对比也告诉我们,自由市场和私有化,常常是解决经济难题的好方法。

  低税率是小政府的体现,也是作者希望看见的。我在另外一位经济学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了解了“剩余”的概念,知道税收会使总剩余减小,即使连同政府收入加入总剩余,也会造成无谓损失。就个人而言,低税率意味着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收入,意味着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同样商品。我觉得,中国在政府支出方面严重缺少管理,大量的税收被浪费,没有人愿意因税收把多付的钱用在不合适的地方,低税率至少可以让每个个人少付一些被浪费的钱。

  尽管《经济思想的力量》的确给了我很多很宝贵的思想,但是它的某些部分我不能完全认同。

  首先是我开头认同的私有化的社会保障。从总体来看,市场化的确可以给社会总体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我并不怀疑,可是,这个结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现实生活中,不能理性理财的人占据的比例,我想,没有少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假如社会保障私有化了,而我们当中的某些个人保障计划破产的人,应当怎样度过难关呢?我认为以来慈善行为是不可靠的,书中并没有解答社会保障私有化可能带来的这个问题。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作者似乎混淆了概念。他认为在自由经济下,富人更富了,穷人也更富了,证据是穷人用上了以前富人才能用的奢侈品。我认为,富人们和穷人们是否比以前更富了,不在于他们财富的绝对值是否增加了,而在于他们的差距。人们所说的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也并不是指穷人的财富比原来少了,而是指穷人和富人的财富差距增大了。我很认同作者关于“向富人征更多的税不能带来繁荣”这个观点,不过,我认为在不向富人征更多税的同时,有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几时回阻碍经济发展的事,是给穷人脱离穷人阶级的机会。只是机会,不是实质的援助。很可惜,作者没有提及怎样使穷人获得这样的机会。我认为,在自由市场的模式下,“马太效应”会越发明显,企业竞争可能会演变成垄断,而垄断对经济的破坏可能比税收还要大。作者崇尚的自由市场,似乎不能解决某些问题。

  自由市场给我们解决很多问题的方向,只是可能有时候会失效。事实上,我们的政府的干预明显多于我们实际需要的。看完《经济思想的力量》,我不时思考,到底怎样的自由和政府才是好的组合呢?我的脑海里,出现了NBA这个词。我认为NBA的模式是十分值得参考的,前提是,官员要像NBA的管理人员一样,个人收益和经营收益密切相关。NBA联盟,作为管理机构,权力无比强大,从修改规则到强行阻止球队的行为,它想对任何一支球队做任何决定都可以,但是,联盟极少动用它的权力,更多的情况是,它让球队自行决定他们的决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制度,是选秀制度。选秀制度使战绩糟糕的球队得到一次增强实力的机会,选秀制度与工资帽制度一起发挥作用,使NBA在几十年间没有一支球队保持优势,也没有一支球队一直是弱旅,充分的竞争下,NBA的篮球水平和收益迅速增长。与NBA球队的普遍盈利不同,由自由竞争发展到现在少数球队瓜分奖杯的欧洲足坛,很多球队不能为老板赚取利润。

  自由市场并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完美,不过,我们的政府也的确大了点,当今的阶段,我希望我们还是尽量听市场的。

《经济》读后感12

  能够读到这本书实在是十分偶然的一件事,朴素的标题之下,却包含着引人入胜的经济学知识。

  上世纪80-90年代的世界经济是怎样的?有不少时候,我们会畅想假如我活在那个年代,我会。

  贝克尔的这些短片文章的集合给了我一个机会,看看当初的世界。虽然,受某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影响,不见得能够实时地了解世界。但是,这本书里面的文章的确在边叙述历史,以经济学家的眼光进行指点,甚至是批判。

  那些事件也许算是历史,也许就是在我们身边不断重复的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看了过去,就更能够理解此刻和未来。

  当初的历史经济环境就应比我们此刻要纯粹一些吧。至少,网络泡沫少,而且,那些先进的金融衍生产品还比较少。因此,我们看到经济学家们更倾向于达尔文的生存理论来看待并对待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他们对待国家政府的态度中,监管的作用是明摆着的,还没有到纷繁复杂以至大多数人甚至监管层都被混淆视听的地步。如此说来,那时候就应是最好的时候了。

  人生处处都是经济学。不管承认与否,生活本身就是经济学。那种大多数人都认为的,“只要不涉及商品、价格和市场,那么人的行为和选取,就只与亲情、道德和文化相关,而不受任何经济规律约束”的陈旧理念,要随着加里·贝克尔和吉蒂·贝克尔《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诞生而消亡。那些自认为从未踏入市场的人,其实一向就在市场之中。

  对于书中所提到的税收、利益集团、股市、贸易和垄断等明显与经济相关的问题略去不提,单就人力资本和学校教育这两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经济”问题,也被作者经济化了。

  一向以来我们都认同社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本的提升,也就是以教育为主的投资。因为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知识广博者就应得到丰厚的报偿。然而许多国家现行的教育政策却是有利于富家子弟。因为他们比穷人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取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一种不当的收入再分配方式。一方面读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只是面临贬值的趋势;另一方面高中辍学者应理解完整的职业训练,分流高知人群的数量和合理分布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从业人数。作者认为用纳税人的钱来补贴大学生,而这些纳税人的大多数收入都赶不上典型的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这种教育制度的缺陷长期存在,导致家长们在择校等问题上失去了话语权。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发放教育券来解决人力资本和学校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家庭一向以来都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但是近几十年来家庭的稳定性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富裕国家的生育率大幅下降;未婚生育现象快速增加;离婚率飙升;老年人在社会养老金制度下独立生活等。对于与家庭相关的各种经济问题都与社会制度有关,一个国家越是富裕其福利制度就越是完善,但是长期依靠社会福利会养成一种“依靠心理”,使人们习惯于理解政府救济。作者的推荐是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就应以孩子的幸福为根本。并且对现行制度(协议离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夫妻离婚,进而剥夺了儿童经常和父亲接触的权力等现象进行了抨击。婚后女性参加工作导致孩子和母亲共处时间减少,由此带来的孩子教育问题的过大投入也就应适可而止。老年人的本质问题就是老年劳动力就业困难,当今社会在必须程度上轻视了老年员工的价值,其结果造成老年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过度依靠,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负担。

  美国社会对黑人和妇女的歧视由来已久,犯罪和上瘾问题已经成为由此带来的恶果。抢劫等恶性犯罪的迅速增多并不是现代生活不可避免的趋势,作者认为只要政府能够制定适当的政策,是能够遏制这种犯罪行为的。比如严惩犯罪者,提高破案率,还有更重要的是给劳动技能不强的人带给更好的就业机会。三管齐下必须能够很好地解决犯罪率问题。我们不能从道德的高度对赌博等行为征收更高的“道德”税。作者认为,这样做其实是对穷人的无耻盘剥。所以赌博合法化势在必行,作者继而对由此可能要付出的社会代价和社会压力进行了探讨。其结果是,虽然这样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在所有可行的解决犯罪和上瘾问题的方案里是最好的。这样的观点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与政府集权相比,自由市场更有优势。监管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结论是:大多数政府机构反倒会被受管辖的企业“俘获”,从而转变成了牺牲公共利益的监管。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加里·贝克尔的很多观点和弗里德曼相似,都主张小政府,这是因为经济有时候比政治更有效。

《经济》读后感13

  《江村经济》是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一本书,是根据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过程,本书说明的是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尽管这是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但是反映的却是中国农村普遍的生活状况和一系列由社会变迁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有些问题知道今天都还没有确定的有效的方针对其进行解决。

  农村劳动力过剩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这在当时只是处于萌芽的趋势,但,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了。这也正好说明了费教授的先见之明。

  在本书中的第十章有关农业提到:“前两年村里有两台抽水泵……然而这种机器尚未被普遍的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注意了,这这两台抽水泵在村里已经存在了两年,根据当地的地域宽广来说应该是有足够的时间得以推广的了,但是它偏偏就是没有被普遍的采用,而其根本原因也已经明确了。也就是说在当时来说,当地的农民们就一家就已经害怕劳动力过剩了,相当于吃闲饭吧,害怕失业。也就是说至少从那时开始村民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而在本书当中曾不止一次的提到可以说是强调每个家庭都不敢要过多的孩子,怕养不起,就算养大了也还是个问题,因为财产的再分配问题,也即是人均占地量又将减少。

  造成劳动力过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人口增长量过快;

  二是农业机械化。

  人口增长虽然在当地来说是受到压制,但是人口还是得增长的,人均占地量也是快速的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又来了更大的挑战,农业机械化接着来了,如果机械化得到普遍的应用的话,那又将有大批的农民沦为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将进一步提高,即使农业人口不再增加,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也将迅速增长。尽管当时人们没有普遍的采用机械化,但是这是一个趋势来的,这是历史的潮流,是社会的进步,谁也挡不住的。这个从我们自己这一代人生活的年代可以看得到的,从七八十年代农业机械化在全国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所以说这是一个趋势,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改变这个趋势也不是去阻止它,我们要从机械化的应用之仲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行的,但是村民们不知道改怎样的去找啊,叫他们去城里打工争得过受过高等教育的吗?不行,这就导致了劳动力过剩的必然的产生。

  农田中的劳动力剩余,如果没有其他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渠道,农村中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就会多起来。比如聚众赌博、酗酒、各种迷信、热衷于红白喜丧事、滋事生非、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等等乡村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农村基层政府管理社会的工作量日益加大,成本越来越高。一个国家,如果大量的劳动者有工作可干,大家都忙忙碌碌,一天八小时工作,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折腾别的事情;而一个国家,有很多的劳动力没有事情可干,就会闲而生非,无端生出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来。所以,劳动力过剩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急待解决的。

  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过程是不可抗拒的,其进程必然要有很多的农业劳动力剩余出来,正确的战略选择是要加速这种现代化过程,使农业产业劳动生率提高,能支付农业产业分工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而与农业关联的产业得到足够的支付后,也能正常地分工发展,从农业种养业中吸收过剩出来的劳动力就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分工和产业分化则会大量地增加就业。当然啦,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由农村内部产业的分工和分化吸收就业。一是农村的一些产业要向城镇集中,二是相当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要向城镇转移。这样,农村的农业就可以家庭农场式经营,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为期不远了。

  但这不是个顺利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艰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个问题来的,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是不怎么公平的,跟人家竞争的起点就不一样了,成功的可能不大。我认为这个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有国家这个强力的后盾无论是什么问题解决起来都不难。这就要看国家的政策到底是怎么实施的了,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有多好的政策实施起来也是有点难度的。

  我想单靠现在的分散的小农经济是难以解决农业的现代化问题的,它达不到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所以说用农业机械化在这里难以得到发展。

  农村劳动力过剩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国家应该要出台什么有效点的方案来解决了吧,希望不要让我们人民等太久了。

  这就是我从《江村经济》里看到的令我思考的问题。

《经济》读后感14

  读了这本书《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在超市里,面对着收款台前的一条条长队,我们需要判断那一支队伍速度比较快;在选举时,我们需要决定投票给哪一位候选人;为了争取一份满意的雇佣合同,我们需要与对方讨价还价;为了获得理想的婚姻,我们需要在茫茫人海中千挑万选——在做出这种种决定时,我们有意无意地会运用一些经济学知识。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这本书分成五部分,逐步深入地剖析生活中的经济学,包括:一、经济学的认识与思考二、如何解决简单的经济问题三、在真实的世界里如何体现经济学原理四、运用紧急学去解释世界五、怎样将经济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一部分——既有益又有趣的经济学。首先,提出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它源自这样一种假设:人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确的方式以实现这些目标。其次,弗里德曼列举了一个自己和同事关于理性选择的争论,从而说明“为什经济学能起一定作用?”接着,弗里德曼运用一系列实例,其中包括公园小道设计、男女卫生间选址规律、排队堵车等等,来说明人们在生活中已经有意无意地会运用一些经济学去思考了。最后,作者肯定地告诉我们,每一事物都可以用其它东西来衡量。

  第二部分——价格=价值=成本:解决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在这部分中,Friedman从消费者方面的问题、生产者方面的问题、贸易的含义、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贸易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经济分析。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首先引入几何图形,形象地分析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即价值不一定等于价格。紧接着,Friedman运用曲线图形来说明边际价值的含义以及边际价值递减规律,从而引出消费者剩余。最后,分析电影发行商、影剧院、爆米花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论证了一个观点“经济理论具有预见性”。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Friedman运用数据、图形来分析生产者剩余与劳动供给之间的关系,传达了“价格与服务成本的一致性”这一理念。接下来,Friedman运用托勒密时代的贸易理论来引出价格理论,进而分析了消费者与生产者,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共同影响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第三部分——寻找真实的世界。在经济生活中,市场上相互间的交换大部分是自愿的,但是,市场仍然通过公司来达到协调的角色。那是因为公司,即厂商就像个人一样,同时以消费者和销售者两种面孔出现在市场上。而公司的目的是盈利,利润最大化是厂商的目标,因此,垄断企业、寡头行业随之产生。此外,Friedman还从时间的角度来说明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而机会则会增加理性选择的不确定性,即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再接下来,Friedman从分配的角度探讨了正义与公平的关联,以及生产要素对分配的影响。

  第四部分——替代伦理学:经济学家如同法官。在这部分中,Friedman解释了“什么是效率?”、“政府应怎样去干预市场?”以及“市场失灵的情况”。“有效”就是指通过同时改变两个或者三个变量使经济结果得到改善。由于市场常常是无效率的,要纠正无效率现象很困难,而纠正无效率的种种努力也很容易得不偿失。因此,政府应广泛地干预是市场,不仅仅限于管制垄断,或者试图提高效率,还应该调整分配与再分配制度。市场失灵是指一种现象,即个人的理性会导致群体的非理性。比如说,“公共产品问题”,信件传递是由政府管理的,但邮局在人们没有贴邮票的情况下仍可以拒绝为其传递信件。

  第五部分——应用:常规和非常规。在这部分中,Friedman首先探讨的是“政治市场”,与“政治市场”挂钩的就是关税。他解释了立法者尽管理性,但仍然坚持征收关税的原因是保护夕阳产业。接下来,Friedman讲述了经济学在法律和违法中的应用,即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犯罪心理以及犯罪成本,进而论述了无效惩罚的有效性。最后,Friedman还谈到了爱情和婚姻经济学,即为什么人们会与自己所爱的人结婚,而不是与自己兴趣相投,或是相互能取长补短的人结婚的原因。

  弗里德曼的这本书确实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了解很多生活中蕴含着的经济原理。深入浅出的道理,教会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如何制定合理战略、怎样才能够从容地驾驭生活。

《经济》读后感15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然而现下的经济学书籍大都晦涩难懂,这就常常使得读者阅读时感觉十分头疼,更不用说“快乐”、“光彩”和“才干”了。但是,今天笔者要推荐的《牛奶可乐经济学》又确实是一本能给人快乐、光彩和才干的书籍。

  这本书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虽其所涉经济学知识并不十分深入,但对于初学经济学者进一步了解经济学仍然颇有益处。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著名的博物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总会在自己的经济学概论课上给学生布置一篇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借此收集了生活中各种经济学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收集与整理,便有了《牛奶可乐经济学》的出版。

  不同于其它经济学家用公式、图表和专业术语等难于理解的形式写就的经济学著作,罗伯特·弗兰克的《牛奶可乐经济学》舍弃了那些晦涩难懂的语句以及非专业人士无法理解的图表公式,而是采用通俗的语言并且列举各种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向我们揭开了经济学的神秘面纱,让初入经济学甚至从未学过经济学的读者都能够看懂并产生兴趣。

  这些小故事无疑都是源自生活并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虽然其中的很多例子取材于美国,但中国也同样存在类似的事件和案例,这让我们读起来不至于感到陌生或者不知所云。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所说的“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应用在在这本书里,就可以转化为“生活中不缺乏经济现象,而是缺乏应用经济原理解释经济现象的心”。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人们司空见惯以至于常常忽视的现象,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的花生米.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为什么许多超市24小时营业.为什么全新的二手车比真正的新车便宜得多等等。

  诸如此类的现象,作者在书中列举出了不少,这帮助读者去重新审视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止于此,他还总是会运用经济学原理向读者进行解释,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常会不知不觉地获得掌握并灵活应用经济学原理的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机会成本概念、成本效益原则、供求定理、产权明晰、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等所有学习经济学的人都必须掌握的一些原理。没有公式图表、没有专业术语,作者以一些睿智的、有趣的小故事巧妙的进行了原理解释。比如在提到成本效益原则时,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室会亮,冷冻室不会亮?”,对此,作者给出了如下解释:

  首先,从成本方面看,不管是在冷冻室还是冷藏室,安一盏打开门就会自动亮的灯,成本差不多是一样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固定成本”,它是不随开关冰箱门次数的多少而发生变化。其次,从收益方面看,冰箱里有一盏灯会让人们找东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数人打开冷藏室的次数比冷冻室的次数要多得多,显然,在冷藏室安装一盏灯的好处更大。所以,既然加装一盏灯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冷藏室安灯比在冷冻室安灯更划算。

  当然,成本效益原则也有例外。比如一个收入足够高的人不仅愿意在冷冻室安灯,甚至还愿意给每一层单独的冰格安灯。这个小小的例子很明显能帮助我们理解并记住成本效益原则的重要性,而不至于觉得它枯燥无味。

  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笔者眼里的经济学似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的“可恶可恨”成了如今的“可爱可喜”。笔者曾经粗浅地以为,经济学只有一成不变的概念、各种各样的图表和怎么都理不清的一大串数字和公式.而这本书展现的经济学却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着的,充满着千奇百怪的足以勾起好奇心的小问题和用许多睿智的、有趣的小故事进行解释的答案。

  诚然,这些答案并非都是标准答案,有些可能无法让读者真的信服甚至觉得有些牵强,但就是这样才更加激起读者对经济学的探索,鼓励着读者亲身去寻找一个更好的答案。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来,经济学也是一门要历经实践去发现或检验真理的专业。

  蒙田曾说“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而这本书中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妙趣横生大抵也是这个原因。弗兰克和他的学生们细心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挖掘其中的经济学原理,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的生活事例将经济学化繁复为精妙,使得这本书成为了想要了解或者学习经济学的人一个福利。

  联想自身及身边同学,却发现大部分同学对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可以说是漠视了,更不要说是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大部分同学并不清楚最近的股市变化,不了解银行的利率浮动,也不知道今年政府又发布了什么财政决策……细细思考,这也难怪总有同学小小年纪就常常感叹生活无趣,原来是自身平时观察的太少,思考的太少。

  当然,随着大家学习经济学的不断深入,回首再看这本书会觉得它的理论知识过浅,甚至有些内容会模糊遗忘。但这本书的意义不会让笔者忘却,即它给予了一个在面对无垠经济学草原望而却步的胆怯求学者以勇气和希望,让这个求学者得到了莫大的快乐、光彩以及才干。

【《经济》读后感】相关文章:

1.家庭经济困难申请书

2.国际经济与贸易实习报告3篇

3.经济承诺书范文汇编5篇

4.书本读后感

5.母鸡读后感

6.乌托邦读后感

7.《活法》读后感

8.《娘》读后感

9.《茶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