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大学职业规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你有为自己做过职业规划吗?现在这个时候,你会有怎样的职业规划呢?我们该怎么去写职业规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职业规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职业规划1
1、能力方面
现在的工作都是能者居之,所谓能者,不仅仅是拥有坚实的专业的知识,更要有可有吸引人的个人魅力——能力。短暂的面试的时间里,倾泻不尽你肚子里面的墨水,但却能够尽展你与他人的能力区别。相信经过大一一年的班级工作和社会实践,我的个人能力将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这将为我的未来提供持续而强有力的保障。进入大二,将面临课程的增多,所以我会适当向学习方面倾斜在不影响我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2、专业方面
人们都说“闻道有先后而术业有专攻”,可以说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花那么大力气去学习的专业都掌握不了,那么他真的没有掌握其他方面知识的'可能了。虽然说个人兴趣在其中也占有一定的因素,但这只是客观的原因,我们对一个人专业方面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其知识积累的和掌握的评定,更重要的是他对学习态度的认识和评价。端正了学习态度,我坚信没有无法跨越的沟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与物也”,遇到一个问题,换一种方式思考,善于借助外物来解决问题,那些所谓的难以逾越的空难也就会成为一种摆设,关键是我们有没有那个耐心的毅力去坚持和探索。正是“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之理。
大一我的规划是能力的培养,大二和大三的目标将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我的初步计划是大学毕业后出国读研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素养和理论实践。不管怎么说,如论走哪条道,专业知识一定要花大力气。一定要在专业方面找到一个自己的兴趣点,有兴趣点在想四周扩散,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说实话,专业的学习,不是一气呵成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东西,目前的学习可以说完全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没有真正的让我们意识到或亲身投入到实现其专业价值的实践中去,这是我们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专业产生疑虑、动摇甚至厌恶的主要原因。我将努力抓住机会跟导师一起进行课题研究,了解真正的实践方法和价值。
大学职业规划2
(一)自身重视程度不足,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淡薄
调查表明,有近63%的学生没有认真做过一份自我职业规划书,约16%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没什么意义,还有78%的大学生对规划只有一些模糊的想法,认为是以后的事情不加以重视,忽视了职业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等到毕业时,他们才发现自己无实践经验,知识储备不足,错过了职业生涯规划下有目标、有计划的人生发展的大好机会。
(二)规划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虽然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但这个普及面还远远不够,普及工作仍处于滞后状态。根据调查,有很多学生反映所在高校并無此专业课程,只是偶尔会有关于此类的讲座。从调查的数据看,高校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向大学生进行有效普及。
(三)急功近利,期望过高
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一种功利化的态度。不少学生表示希望在就业时能在较短时间内当上主管、总监等高职位,预期自己月薪上万的学生超过30%。这些反映了许多大学生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拥有盲目过高的期望。这样的职业规划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很显然是不现实的,最后会导致失望和失败感的增加。
(四)缺乏自主决策能力,专业选择与个人脱节
根据调查,有43%的学生是自己选择的`职业,而这些43%的学生大多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对职场的系统调研,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几乎不会从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职业特点等方面考虑。而其余大部分都是通过教师家长的意见以及被调剂等情况,这些就造成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职业生涯认知和行动能力上极大的缺失,结果上大学被选了不了解的专业甚至不喜欢的专业,因此导致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困惑很多。
【大学职业规划】相关文章:
大学职业规划05-24
大学职业规划范文03-25
大学优秀的职业规划 11-11
大学职业规划书11-03
大学职业规划书05-17
大学未来职业规划11-08
大学生职业规划11-02
大学职业规划15篇11-03
大学职业规划(精选15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