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制度优秀

时间:2024-09-21 10:34:58 制度 我要投稿

班级管理制度优秀

  现如今,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班级管理制度优秀

班级管理制度优秀1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级管理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班级管理,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让班级管理工作充满激情

  激情点燃精神之火,激发并活跃一个人的才智。一名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教育者,面对琐碎、单调、机械、重复的工作,保持持久的工作激情是成为优秀教师、优秀班级管理者的必经之路。初为人师,缺乏经验,对人对事往往容易浮躁,特别是面对班级中的调皮学生犯错时,更易大动肝火。诸不知教师的专横只会造成师生间更大的隔阂。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担任四年级班主任,班上的一名学生因为在课堂上玩玩具,被我发现后,我生气的收缴了他的玩具,并在课堂上当众给予他一顿“怒骂”,事后这位学生好久都对我爱理不理,我这才发觉自己在管理工作中出了问题。之后,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对这位学生予以关怀和开导感化,才算融洽了我们师生间的关系,让他认识到在课堂上玩耍的不对,并激发他对学习的热情,学习逐步进步。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刻认识到“怒骂”一招,不仅让学生难以接受,更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当我们把思想工作做到了学生的心坎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美国心里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只有我们对班级管理工作永葆激情,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有利于我们的不断成长,不断提升。“坚持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二、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宽容

  教育的力量在于学生对教育者的认同,只有如此,教育的效果才是实在的。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教育必须从了解人心着手,只有了解人,才能教育人,这是真理,是实践的总结”。班主任关心、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条件。“爱是理解的别名”,班主任真诚、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互换角色,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才能取得学生的亲近和仰慕,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内心世界。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能产生动情效应,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将自尊心看成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每个人都有被尊重、被欣赏、被关爱的需要。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及时疏导、对症下药,这些都是开启孩子心灵的必备良药。俗话说得好“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只要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心、耐心和细心,就会开启孩子的心灵之窗,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人间真情。

  三、关注班级,面向全体,为每位孩子撑起一片晴空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是教育的宗旨。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有优生、后进生、中等生。优生和后进生往往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而大多数的中等生往往感受到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班主任要做有心人,不但要关注优生和后进生,同时要关注普遍中等生,以及关注留守儿童、智障儿童等。为全体学生撑起一片晴空,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赞可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可爱。”后进生更渴望教师的关爱、宽容与尊重,即使是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性的话语,一个关爱的动作,都会使他们难以忘怀;中等生是一个班级的大多数,他们往往表现平平,往往得不到教师关注,但他们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怀、提携和鼓励,以鼓起中等生自信的“风帆”。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中间,给他们以鼓励和期待,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上进。作为优等生来说,往往头顶光环,在一片喝彩声中成长,也往往经受不住挫折打击。切忌对他们特殊化,要把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看待,高标准、严要求,在他们犯错时绝不迁就,谨防他们经受不起人生的挫折和打击。

  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来说,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假设为孩子,把孩子假设为自己的孩子。教师要科学地爱学生,而不是盲目的感情堆砌;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把每一个学生作为有个性、有人格、有希望的人予以关心,尽力让每一个学生去展露自己的才华。时时以“假如我是孩子”的情感去体验孩子的内心,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错误与无知,呵护他们的尊严。

  “惟有童心唤爱心,惟有爱心润童心”,只有师生心心相印,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和幸福。让我们用激情和爱心去照亮孩子前行的路,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班级管理制度优秀2

  1、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不准在教室、走廊上高声喧哗,追逐打闹

  3、不住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4、不准扒栏杆,带包装袋上楼。

  5、课间操、升旗、大型集会必须穿校服,不得无故缺席。

  6、请假要履行手续,不得无故迟到、旷课。

  7、上课认真听讲,不得扰乱课堂秩序、随意说话、看课外书籍、顶撞老师。

  8、作业要独立完成,按时完成,不得抄袭。

  9、值日生要按要求,认真做好值日,不准拖拉。

  10、在校期间,不准吸烟上网、打架斗殴、勾结校外人员。

  11、在宿舍要遵守宿舍的纪律要求,服从管理。

  具体奖罚措施奖

  1、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在班级前十名的依次加十分。

  2、每次考试进步在五个名次以上的每人加三分。

  3、一个月内无违纪现象,不迟到,不请假的每人扣xx分。

  4、参加集体活动为班级争光的,按其成绩给予xx分

  5、大公无私拾金不昧被学校表扬的'每人没次加xx分

  6、其它为班级做出贡献的酌情加分

  奖罚条例

  1、违反校纪吸烟私自离校上网的。一次扣xx分

  2、打架顶撞老师违反考试纪律的一次扣xx分

  3、值日生工作失职受到学校批评的每人扣xx分

  4、考试成绩倒十名的依次扣xx分

  5、无辜不参加集体升旗课间操旷课者每次扣xx分

  6、带包装袋扒栏杆被发现想和每人扣xx分

  7、上课不专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的每人扣xx分

  8、上课迟到者每次扣xx分

  希望同学们共同遵守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为把我们班就建设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

班级管理制度优秀3

  一、个人管理:

  1、每人每天基本分20分。扣分和加分均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

  2、评比内容分为纪律、卫生、思想、其它等五方面,包括交作业、上课状态、背诵等与学习有关方面;纪律包括自习、课堂、课间纪律,上课迟到、班级扣分、值日生纪律、集体活动纪律等与纪律有关的方面;卫生包括值日生值日是否认真、是否扣分、自己座位周围的地面卫生、个人卫生、大扫除等与卫生有关的方面;思想包括个人修养、言谈举止、思想是否上进等与思想有关的方面。

  3、组长负责监督、检查并记录,每一项做的不对的要扣掉2分,做的突出的要加1分,受到批评的`扣掉2分,表扬的加1分。

  4、结合小组管理方案,每天评出的最优秀小组的组员每人在当天成绩中加4分。

  5、评比方式:从5月9日开始实施,每天累计分数,填到相应的各人表格中。

  ⑴期末累计起来评出3个等级,在期末酌情给予奖励。

  ⑵前30名同学将参加本学期暑假的活动。

  ⑶期末学校及班级的各项评比将以个人评比各项分数作以参考。

  二、小组管理:

  1、小组管理主要以累计时间的方式进行的评比,累计的时间以看课外图书的方式进行奖励。负责人由班长李月进行监督、检查、记录。主要是以放时间卡的形式进行记录。

  2、内容包括上课、课间、纪律、交作业、收作业、课间迟到现象、桌椅摆放、收钱快慢、是否收齐、小组卫生、上课听课状态等。

  3、小组受到表扬一次累计5分钟。受到批评一次扣掉10分钟。

  4、如果累计达到45分钟,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奖励一节课看书,用过的时间就将相应的时间卡拿掉,剩余时间继续累计留到下次,时间用过就作废,此时间只能用作看图书,不可做他用。

  5、平时积累的时间可以通过看图书作为奖励,也可留下不用,期末将剩余时间进行评比,时间最多的小组被评为优秀小组。

  6、当天累计时间多的一个小组可给小组成员每人奖励4分。

  三、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主要以累计时间的方式进行,累计的时间以体活的方式进行奖励。负责人由班长张丽媛进行监督、检查、记录。主要是以时间卡的形式进行记录。

  2、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⑴交作业:作业当天早上全部交齐(或第一次收作业全部交齐),全都完成作业,可累计3分钟;如有未完成作业的,中午放学之前作业补齐全部交上,当天只能累计1分钟。如有返工的,在返回作业后半天之内完成,不拖欠,也可累计1分钟。

  ⑵课堂:上课(包括体育课)认真听讲,跟住老师,不溜号,无批评、点名现象,无睡觉、趴桌子、东张西望现象,该动笔时就动笔写,勤举手回答问题等,下课后由科任老师进行打分,分ABC三等,A等累计2分钟,B等累计1分钟,C等无累计分钟。负责人:许志妍。

【班级管理制度优秀】相关文章:

[优秀]班级管理制度07-08

班级管理制度11-24

(精选)班级管理制度07-07

班级管理制度10-23

班级管理制度 03-09

班级管理制度(优)07-09

(实用)班级管理制度07-09

学校班级管理制度05-15

班级卫生管理制度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