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时间:2024-09-14 13:30:40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1

  药品养护检查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预防药品在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变质、失效,保障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它涵盖了药品的储存环境、养护流程、检查标准、异常处理和责任分配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储存环境管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以及防虫、防鼠、防火设施的维护。

  2、养护流程:涵盖药品的.定期检查、有效期管理、破损药品的处理等环节。

  3、检查标准:明确药品外观、性状、包装完整性的检查方法和标准。

  4、 异常处理:规定对检查发现问题的上报、调查、处理和记录流程。

  5、责任分配: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6、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药品养护知识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2

  高速养护管理制度旨在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高效运行,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预防和解决路面破损、设施老化等问题,提高道路使用寿命,保障公众出行安全。

  内容概述:

  1. 养护规划与预算:制定年度养护计划,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养护工作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2. 日常巡查与维护: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各类隐患,保持道路设施的.良好状态。

  3. 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快速响应系统,应对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减少交通中断时间。

  4. 工程项目管理:对大修、改造等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监控,保证工程质量。

  5. 设备与材料管理:规范设备采购、使用和保养,确保养护作业的顺利进行。

  6. 人员培训与考核:提升养护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实行定期评估与激励机制。

  7.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推广环保技术,降低养护工作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养护。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3

  养护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养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其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岗位职责明确:定义每个队员的工作范围和责任,确保任务分配合理。

  2. 工作流程规定:设定从日常巡查到故障处理的标准化作业流程。

  3. 安全管理:强调安全操作规程,预防事故的发生。

  4. 设备管理:规定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程序。

  5. 培训与发展: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队员的专业能力。

  6. 考核评估:设立绩效考核标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量。

  内容概述:

  1. 人员配置:确定养护队的人力资源需求,包括人员数量、技能要求等。

  2. 工作计划: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工作计划,确保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3. 紧急响应机制:建立快速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流程。

  4. 质量控制:实施质量检查和监督,保证养护工作的效果。

  5. 信息记录:规范工作日志和报告的编写,以便追踪和分析工作进度。

  6. 采购与库存管理:对所需材料和工具进行采购和库存管理,确保供应充足。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4

  维修养护管理制度主要涵盖设备维护、设施保养、人员培训、应急处理、责任划分以及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企业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内容概述:

  1. 设备维护:规定设备定期检查、清洁、润滑等日常维护工作,以及预防性维修计划。

  2. 设施保养:涵盖建筑物、基础设施的定期保养和修缮,确保其安全性和功能性。

  3. 人员培训: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使员工了解设备操作、维护知识,提升故障识别和处理能力。

  4. 应急处理: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快速应对设备突发故障。

  5. 责任划分:明确各部门、岗位在维修养护工作中的.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6. 绩效考核:设立维修养护工作的考核标准,以评估工作质量和效率。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5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它通过规范药品的储存、运输、检查和维护流程,预防药品的变质、失效,减少药品损失,提高药品使用效率,保障药品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质量可控。

  内容概述: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储存条件:明确药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防止药品因外部环境因素受损。

  2、药品分类管理:依据药品性质进行分类,如冷藏药品、常温药品等,确保各类药品得到恰当的储存和处理。

  3、定期检查:设定定期的药品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4、过期药品处理:建立严格的'过期药品报废流程,防止过期药品流入市场。

  5、记录与追溯:详细记录药品的收发、养护过程,以便于问题追溯和质量控制。

  6、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药品养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全员的药品管理素质。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6

  1.药品购进必须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从资质符合法宝要求的单位购进。

  2.购进药品应有合法票据,并建立购进验收记录,做到票、账、物相符。购进票据和记录应载明品名、剂型、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家、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进日期等内容。

  3.购进票据和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2年。

  4.购进进口药品,要索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加盖红色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5.验收药品要仔细查验药品外观性状、数量和药品内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整件包装应有产品合格证。

  6.药房药品应按剂型分类存放,不得着地存放。不合格药品放置于色标为红色的不合格品区。

  7.要根据药品特性,将其存放于符合药品储存条件的'环境中。冷藏(2~10℃)、阴凉(0~25℃)、常温(0~30℃),相对湿度保持在35~75%。

  8.药房要配置防潮、防霉、防虫、防鼠、防火等设施。

  9.每日上午8:00、下午2:30定时记录药房温湿度。如超出规定范围,要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记录。

  10.按月对所有药品进行检查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7

  1、药房、药库应配备专职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经专业或岗位培训,熟悉药品保管和养护要求。

  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储存药品的'仓库应阴凉、干燥、通风,配备必要的控温、防潮、避光、通风、防火、防虫、防鼠、防污染等设施设备,保证药品质量。

  3、每月对各类养护设备定期检查并记录,记录保存2年。定期对储存药品进行检查和养护,防止药品变质、失效造成损失。对6个月内到失效期的近效期药品,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4、发现药品质量问题,及时与质量管理员联系,悬挂明显标志,停止调剂。报废、待处理及有问题的药品,必须与正常药品分开,并建立不合格药品台账,防止错发或重复报损,造成账货混乱和严重后果。

  5、仓库应建立药品保管卡,记录药品进、存、出状况。

  6、养护人员应对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品、退货药品库(区)——黄色;合格品、零货称取、发货药品库(区)——绿色;不合格品库(区)、报损药品(区)——红色。

  7、养护人员做好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上午9时—10时,下午15时—16时各记录1次温湿度。根据温湿度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措施。重点做好夏防、冬防养护工作。每年落实专人负责,适时检查、养护,确保药品安全度夏、冬。

  8、建立健全重点药品养护档案工作,并定期分析,不断总结经验,为药品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8

  本《储存养护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的物资存储与保养工作,确保库存资产的安全与有效利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储存环境管理

  2. 物资分类与编码

  3. 入库与出库流程

  4. 库存盘点与损耗控制

  5. 安全防护与应急措施

  6. 培训与绩效评估

  内容概述:

  1. 储存环境管理:规定仓库的温湿度控制、通风、照明及清洁标准,防止物资受潮、变质。

  2. 物资分类与编码:建立统一的物资分类体系和编码规则,便于物资的.识别和管理。

  3. 入库与出库流程:明确物资验收、入库、存储、拣选、包装和出库的操作程序。

  4. 库存盘点与损耗控制: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及时发现并处理损耗,优化库存周转率。

  5. 安全防护与应急措施:设立安全制度,预防火灾、盗窃等风险,并制定应急预案。

  6. 培训与绩效评估:对员工进行仓储知识培训,定期评估其工作表现,提升整体仓储管理水平。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9

  日常养护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设备维护、环境卫生、员工健康与安全、设施保养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企业日常运作的顺畅和高效。

  内容概述:

  1.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维修保养,预防性维护,以及故障处理流程。

  2. 环境卫生:涉及办公区域、生产场所的清洁标准,废弃物处理规定,以及环保措施。

  3. 员工健康与安全:涵盖员工的健康检查、安全培训、应急预案,以及职业危害防护。

  4. 设施保养:包括建筑物、公共设施的定期检查与保养,确保其功能正常。

  5. 资源管理:涉及能源使用、办公用品的合理分配和回收利用。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10

  门店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预防药品变质、损坏,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品储存条件的`设定与维护

  2、药品的定期检查与养护

  3、库存药品的分类与标记

  4、药品过期与破损的处理流程

  5、员工培训与责任分配

  6、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内容概述:

  1、温湿度控制:根据药品性质设定适宜的储存温度和湿度,并定期监测记录。

  2、光照防护:对光敏感药品采取避光措施,如使用遮光包装或存放于暗处。

  3、防潮防虫:采取防潮、防虫措施,确保药品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4、药品有效期管理:设立药品有效期提醒系统,及时清理即将过期的药品。

  5、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情况(如火灾、水灾)的应急预案,确保药品安全。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11

  我们的养护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公司资产的高效、安全和持久运行,覆盖了设备维护、设施保养、人员培训、应急预案及评估改进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设备维护:定义设备的定期检查、清洁、润滑和校准程序,预防故障发生。

  2. 设施保养:涵盖建筑结构、公用系统(如空调、照明)的定期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 人员培训:提供必要的.技能训练,使员工了解并能执行养护工作。

  4.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设备故障或设施损坏的快速响应计划。

  5. 评估改进:定期评估养护效果,找出不足,持续优化制度。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12

  绿地养护管理制度是针对城市公共绿地、企业园区绿地、住宅区绿地等各类绿地的维护和管理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它涵盖了绿地规划、植物配置、日常养护、病虫害防治、水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绿地的美观、生态功能的发挥以及公众的休闲需求。

  内容概述:

  1. 绿地规划:明确绿地的功能定位,如生态恢复、休闲娱乐、景观美化等,并根据环境条件设计合理的植物配置。

  2. 植物配置: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种类,考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以实现绿地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3. 日常养护:包括浇水、修剪、施肥、除草等工作,定期进行绿地清洁,保持绿地整洁。

  4. 病虫害防治: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采用环保的防治方法,避免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

  5. 水源管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优化灌溉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

  6. 设施管理:维护绿地内的座椅、步行道、照明设施等,确保公共设施的安全和功能完好。

  7.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绿地的保护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13

  高速养护管理制度是一项旨在确保高速公路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管理措施,它涵盖了道路设施的日常维护、预防性维修、应急处理、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和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日常维护:包括路面清洁、绿化保养、交通标志标线检查等,确保道路环境整洁,交通标识清晰可见。

  2. 预防性维修:定期进行道路结构检查,如路面破损、桥梁裂缝等,及时修复,防止问题恶化。

  3. 应急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保障道路畅通。

  4. 质量控制:对养护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5. 成本管理:合理规划养护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养护成本。

  6. 人员培训:定期对养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意识。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14

  园林处养护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养护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园林景观的美观与生态功能得以有效维护。它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工作标准和考核机制,促进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保障园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环境。

  内容概述:

  1. 组织架构:明确养护队的部门设置、人员配置及各岗位职责。

  2. 工作流程:规定从日常巡查、病虫害防治到修剪、施肥等各项养护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标准。

  3. 设备管理:规定养护设备的`采购、使用、保养与报废等流程。

  4. 培训制度:制定定期培训计划,提升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 质量控制:设定质量标准,实施定期评估,确保园林养护效果。

  6. 安全规定:强调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7. 环保措施:推行绿色养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15

  1.药品购进

  1.1药品营销企业的审核要求与首营企业的审核内容、办法一致,只有经过审核并认定为合格方可建立药品购销业务关系。

  1.2制定计划由药库保管员根据库存情况、销量以及用药趋势、临床需要编制采购计划。

  1.3采购计划的内容包括品名、规格、剂型、产地、数量、最新进销价等,报科主任审核,经分管院长批准后执行。

  1.4采购药品和一次性医疗器械根据规定参加集中招标或者集体议标,服从招标办的统一管理。临床临时用药由临床科室主任提出,经药剂科主任报分管院长批准后采购。因疫情和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需要临时采购时可以不受招标限制,在分管院长、科主任组织下进行。特殊药品采购执行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

  与药品经营企业签订合同时,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单位、数量、价格等详细内容,必须有供(送)货期限和违约处罚条款,必须有产品质量保证条款。医药企业应履行合同,药剂科应当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议。

  2.药品验收

  2.1执行“二核对”、“一查验”:核对医药企业的发票和随货同行、核对采购计划(订货合同),查验质量检验报告书、进口药品注册证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2.2对照发票验收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破损,如破损应及时处理。拆零包装的应验收到中包装或最小包装。

  2.3如果送达的药品的.规格或送货数量与采购计划(订货合同)不相符,应当及时查明情况并做好记录。

  2.3.1验收内容对药品外包装、中包装、内包装上内容逐项验收。

  2.3.2查说明书:对药品说明书上内容逐项与批件核对。

  2.3.3特殊药品必须两人共同验收;必须逐项验收至最小包装。

  2.3.4进口药品应有符合规定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检验报告的复印件必须加盖医药企业红印章。

  3.陈列存放

  3.1将合格药品按药品养护和陈列要求存放到,常温库(<30℃)、阴凉库(<20℃)、冷藏库(2~10℃)、特殊药品专用库。

  3.2验收时发现不符合以上规定的药品视为不合格品,移至退货区,并填写退货记录。

  4.将验收情况及时如实填写药品验收记录。

  5.将发票、随货同行交药品调拨员办理入库手续,然后交药品会计做金额帐。

  6.验收时限

  6.1一般药品应在当日内完成。

  6.2特殊药品应在药品送达时当面验收。

  7.药品验收记录保存5年。

  8.在验收中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及时经营企业联系。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绿化养护管理制度06-19

绿化养护管理制度01-23

公路养护管理制度09-06

绿化养护管理制度篇04-03

(热门)绿化养护管理制度08-04

药品效期的管理制度04-24

药品管理制度07-13

药品仓库管理制度09-06

药品管理制度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