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村卫生保洁制度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卫生保洁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村卫生保洁制度1
一、镇、街道环境卫生管理职责:
1、广泛宣传《省爱国卫生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
2、制定辖区年度卫生村创建计划,并搞好组织实施工作。
3、帮助村上完善卫生保洁设施,组织辖区村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4、坚持每月对辖区各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年终进行考核奖惩。
二、村委会环境卫生管理职责:
1、各村委会是其区域范围的卫生责任管理单位,负责对责任区域范围内的.垃圾进行收集清运,并对环境卫生保洁清扫进行统筹管理。
2、划分本村道路、街巷、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责任区,安排垃圾清运频次,指定保洁员、监督员进行管理。
3、在适当位置建立垃圾收集屋,设立垃圾桶,确保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运。
4、每周对责任区内的垃圾收集清运,对主干道路、大街小巷卫生清扫保洁情况进行巡回检查。
5、按月组织卫生户、卫生街创建评比活动,调动群众打扫卫生,爱护环境的积极性。
三、农户卫生保洁责任及标准:
1、树立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坚持做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洁,搞好院落四旁植树,绿化美化家园。
2、努力争当文明卫生户,敢于同一切不讲文明卫生、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邻里监督,强化环境卫生意识,积极协作,为共建和谐新农村做贡献。
4、室外保持整洁,房前屋后不乱搭乱建,无杂草、无乱堆乱放、无果皮纸屑、无污泥恶臭,劳动用具摆放整齐,墙体无乱写乱画、乱钉乱挂。
5、室内经常打扫,清洁明亮,家具干净,摆放有序。
6、负责对自己生产生活区域内每天所产生的果皮、纸屑、烟头、塑料袋、废弃物等一切垃圾杂物,进行分类管理,不随意乱倒、乱扔、乱放。
四、垃圾清运制度
负责垃圾清运的人员必须按时清运本村产生的垃圾,确保日产日清,集中处理。
五、监督管理及评比表彰制度
1、各村支部书记为本村环境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各农户为具体责任人。
村卫生保洁制度2
一、乡自开展“清洁乡村行动”工作以来。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整治任务抓紧抓实,列入年终考核,每周对农村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整治,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打一场环境整治的攻坚战。3月2日召开“城乡清洁工程”动员大会,每周一开会部署工作。整治村庄环境次数34次,累计发动参加人员815人次,累计清理各类垃圾420余吨,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基本消灭卫生死角,发放各类卫生宣传资料210份,村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加强。在原有的保洁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新的保洁制度。同时,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机制,确保了“清洁乡村行动”有序进行。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清洁乡村行动”,成立了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细则,并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细化分解目标任务,逐级抓好落实。乡直各单位和10个村委会都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各单位负责人、各村支书分别任组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责任单位负责抓,各专兼职人员、专业队伍专门抓的局面。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落实到位,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做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农村“脏、乱、差”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二是改变农村人不注重环境保护的生活习惯,通过加大宣传,让村民树立环保意识。针对乡、村两级部分干部存在的畏难情绪,通过下村指导和检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观念的改变,保证工作的落实。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清洁乡村行动”启动后,各村利用户主会、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利用广播对群众进行宣传,各村委除了召开“三委”干部会、党员会等,营造了人人讲卫生、户户抓环境的良好氛围,使“门前三包”“卫生保洁制度”等一系列环境卫生制度的贯彻落实更加顺畅、深入人心。并建立乡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村制度,更好的指导各村抓好环境建设。目前,全乡所有的干部均联系到村,具体指导村抓好卫生保洁工作的落实。
乡中心学校制定了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案,方案包括全校所有区域的划分由班级包干,各班区域的整治时段、整治要求、整治目标以及卫生检查、卫生评比等内容。成立以校长为为组长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由组长带头全面抓,政教处具体负责校园卫生整治的日常工作,实行教学楼、公共区域、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厕所等区域由领导分片无死角包干负责。并且向学生发放“卫生整治倡议书”,让学生带回告知家长,不论在家、到学校、还是在田间地头都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让家长教育孩子爱卫生、讲文明,同时孩子也监督家长洁净家园、保护水源,达到让所有公民都有卫生意识,保护我们山明水秀美丽家园的目的。
(三)开展集镇及周边村庄环境整治。
组织了由10人组成的环卫工作队,负责卫生及绿化管护,将卫生区、绿化区落实到人,确保了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沿河、沿路环境卫生进行重点整治,由乡政府牵头,乡直各单位、各村委会等负责,对公路两旁私搭乱建,乱堆乱放进行整治,对污水沟,周边暴露的垃圾进行清理。拆除占用耕地违章建筑。
(四)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以村为单位分组包干,分户负责划定区域全面整治,确保主公路及通村公路沿线,房前屋后全面整治。利用好10个村委会的垃圾房,兼职保洁员,河道保洁员。垃圾房,全面清洁,使乡村变得更干净、水变得更清。
三、取得的成绩
1、道路更畅通。未开展清洁乡村以前,一些群众把建筑材料堆放在公路上,甚至把建筑垃圾倒道路上的现象,影响了交通。通过清洁乡村活动,村民自觉清理道路上的物品,垃圾也清除了,村路很顺畅。共清理公路50余公里,清理公路沿线垃圾
2.群众的清洁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通过各宣传发动以及村民自己的积极、主动参与,群众无形中增强了清洁意识、环保意识。共发放宣传资料,卫生整治倡议书。
3、清洁乡村结合河道保洁工作,饮水更安全。村民对水源清洁后,水变清了,饮水更安全。清理河道40余公里,清理河道垃圾、杂草350余吨。
4、村庄更加美丽。通过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村民改变了以往随意堆放物品、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形成自觉清洁家园、水源的`良好氛围。村容村貌变得更美丽。
四、存在的问题困难
(一)保洁员队伍不完善。一是保洁员队伍素质不平衡,各村保洁员素质不齐,特别是经济条件差的村,由于保洁费不能及时落实,只好由村委会指定一些老同志担任村保洁员,自然使保洁工作无法落彻底。同时,由于监督不能到位,造成部分保洁员乘机钻空子,常常一周保洁清扫一次,造成污染严重,各村只好又进行集中整治。二是保洁员队伍不稳定,由于受村集体经济条件所限,各村保洁员的报酬都不高,成保洁员无心保洁,再加上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量大,给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二)资金保障困难。
资金缺口相对较大,对保洁经费,保洁设施的投入十分有限,给长效保洁带来了新的难度。
(三)群众环保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农村卫生习惯差,农村卫生条件差的思维在干部、党员和村民中较为顽固。虽然进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认识有所改变,但仍未得到彻底的改观。“前扫后到”,“边扫边倒”,“边走边扔”的现象仍较为严重,村民自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仍未形成。加上监督上的不到位,自认形成村民对保洁工作的配合不强,给保洁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机制。在进行集中整治月之后,对整治不到位的村,采取奖励机制、阳光透明管理办法,一套完整可行的长效机制是保持整治效果的关键。必须利用好集中整治月的成效,抓好长效机制的完善落实以及保洁员队伍的建设。要结合月月考制度,从抓乡村两极干部的责任心入手,对责任心不强的乡干部实行诫勉谈话和待岗考核机制,并与干部的经济利益挂钩,促进干部抓卫生保洁的主动性,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强对保洁队伍的培养,及时调整,及时培训,合格上岗。
村卫生保洁制度3
一、目标任务
今年要以农村垃圾治理为重点,动员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改善市容村貌,重点整治农村、两沿三区(沿江、沿路、农村周边区)等区域的“脏、乱、差”问题,消除卫生死角,清理陈年垃圾。农村垃圾治理做到“三到位”:环卫作业人员配备到位,有人清理,做到垃圾收集得起;垃圾清运车辆配置到位,及时清运,做到垃圾运得出去;垃圾处理设施配套到位,强化运行管理,做到垃圾处理得掉。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落实责任措施,注重日常保洁。通过全年专项整治行动,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具体要求如下:
(一)以行政村为单位,以户为基础,以脏乱差为突破口,从各村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落实长效卫生管理机制,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水、路、沟、渠、厕、圈、房等进行全面的整改,做到村内道路畅通、房前屋后绿化、排水设施完善、畜禽圈养、人畜分开、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二)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到年底,全镇完成25个村村部及周边自然村落、公路沿线自然村落的垃圾治理,农村垃圾处理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加强农村沟渠、公路边沟、水塘治理,清理污泥积水,逐步实现“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和“集中收集垃圾,集中汇集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活质量。
(四)整治标准
1、村庄垃圾保洁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垃圾集中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处理。
2、村庄道路两侧、公共地段、各户房前屋后保持日常整洁。
3、村庄周边低洼地内无积压垃圾堆,村庄“白色污染”基本消除。
4、村庄周边河渠沟无垃圾漂浮物,无随意倾倒垃圾迹象。
二、整治措施
(一)经费筹集
清洁家园的资金筹集以各村为主体,各村可按照“每户每人出一点,老板出资捐一点,上级补助一点”以及“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
1、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每人每月缴纳1元卫生费,企事业单位按人数每人每月征收2元,商店按每店每月征收10-30元,建筑垃圾按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征收1元垃圾处理费,“五保户”及“低保户”免收处理费。
2、利用春节民营企业家回乡契机,鼓励老板出资。
3、镇政府将以“以奖代补”方式,对验收合格的村予以适当补助,专款用于村庄垃圾收集、清运和保洁。
(二)设施设备建设
1、各户必须配备垃圾桶或垃圾袋,以便集中投放收集;
2、各村(居)负责村垃圾池建设,按照角落或每100户不少于3个小垃圾池配置;垃圾集中池每个村设1-2个。
(三)保洁责任管理
1、每村配备3-5名保洁员(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村配3名,人口在2000-3500任的村配4名,人口在3500人以上的村配6名),以确保满足日常保洁的需要。
2、村与保洁员须签订责任合约,明确保洁员职责。
3、村有环境卫生监督员,专门负责村庄保洁卫生,督促检查工作。
(四)制度建设落实
1、有一个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公约。
2、村庄有定期开展环境卫生保洁宣传教育活动,群众有环境卫生意识,自我修养较好。
3、村庄保洁经费来源保障措施,以及专款专用使用制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镇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在镇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成员由镇机关抽调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挂靠村建站,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家园清洁行动”坚持“以块为主”的工作原则,由各村委会具体实施。
(二)广泛宣传发动
1、要把“家园清洁行动”同开展城乡环璄卫生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要通过开辟宣传栏、编印农村人居环境宣传画等形式加大宣传、每个村要在重要交通路口刷写3面固定标语,使“家园清洁行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3、要通过村规民约,培养“爱卫生、爱整洁、爱家园”的良好风尚。群团组织要动员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学生、妇女、老年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家园清洁行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村卫生保洁制度】相关文章:
村卫生保洁制度06-25
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01-05
保洁卫生管理制度07-27
医院卫生保洁管理制度08-03
村卫生室管理制度06-04
村卫生室管理制度04-23
村卫生室技术准入制度06-02
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01-22
医院卫生保洁管理制度优秀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