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管理制度

时间:2024-08-15 10:59:15 制度 我要投稿

标识管理制度

  在现实社会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标识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标识管理制度

标识管理制度1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特制定本制度。

  一、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室,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二、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三、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四、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经治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形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记号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六、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标识管理制度2

  标识标牌管理制度是一套规定企业内部或公共场所中标识标牌的设计、制作、安装、维护和更新的规范体系,旨在确保标识系统的统一性、清晰性和功能性。

  内容概述:

  1. 设计规范:包括标识标牌的形状、颜色、字体、大小、图案、信息内容等方面的统一标准。

  2. 制作流程:涵盖设计审批、材料选择、生产制作、质量检验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

  3. 安装管理:规定标识标牌的安装位置、高度、角度等,以及安装过程中的安全规定。

  4. 维护保养:设定定期检查、清洁、维修和更换的制度,确保标识标牌的完好性。

  5. 更新机制:当企业信息变更或法规要求改变时,如何及时更新标识标牌的内容和形式。

  6. 使用规定:明确标识标牌的使用权限、使用目的,防止滥用或误导。

  7. 培训与监督:对员工进行标识标牌知识的培训,以及对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标识管理制度3

  1目的:

  为了提高保证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风电场。

  3引用标准: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4内容:

  4.1标识标牌管理制度:

  1、现场安全标识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对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

  2、施工现场在有助于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所醒目的地方,必须设置安全标志牌。

  3、标志牌的高度应该尽量与人眼视线高度相一致。标志牌平面应与人眼视线夹角应接近90度角,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最大夹角不大于75度。

  4、施工标志不应放在门、窗、架等活动物品上,以免这些物品移动后看不见标志,标志牌前不得放置阻碍认读的障碍物。

  5、施工现场标志牌布置一定要事先设计,后布置,项目技术和安质负责人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合理的安全标志,平面布置图,及其他业主要求的'安全文明标志牌,并以此进行布置。

  6、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牌不得随意移动,如确需移动时,需项目经理批准,并备案后及时通知所有员工。

  7、标志牌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如发现有变形、破损、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4.2附:安全色与安全标志释义:

  1、安全色:

  安全色是通过不同的颜色表示安全的不同信息,使人们能迅速、准确地分辨各种不同环境,预防事故发生。

  红色:含义禁止、停止。

  黄色:含义警告、注意。

  蓝色:含义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绿色:含义标示,安全状态,通行。

  2、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组成,用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安全标志可以和文字说明的补充标志同时使用。

  3、安全标志的分类:

  3.1.禁止标志:禁止标志的含义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此行为。

  禁止标志的几何图形是带斜杠的圆环,圆环与斜杠相连用红色,背景用白色,图形符号用黑色绘画。

  警告标志:警告标志的含义是警告人们可能发生的危险。

  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是黑色的等边正三角形,背景用黄色,中间图形符号用黑色。

  3.2.命令标志:命令标志的含义是必须遵守。

  命令标志的几何图形是圆形,背景用蓝色,图形及文字用白色。

  提示标志:提示标志的含义是示意目标的方向。

  提示标志的几何图形是方形,背景用红、绿色,图形符号及文字用白色。

  4、标识标牌的设置内容:现场区域划分,材料堆放明示牌;《办公、生活区》、《施工区》、《生活垃圾》、《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4.1物资标识牌

  《钢材物资标识》、《备件物资标识》、《钢管物资标识》等。

  4.2现场根据工作区域设置各项操作规程,以及责任牌

  《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等等。

  5、现场设置,危险区域明令禁止标志

  《严禁烟火》、《禁止通行》、《禁止攀登》、《禁止停留》、《不戴安全帽,不许进入现场》《仓库重地、严禁烟火》、《井架吊篮、严禁乘人》、《高压、生命危险》、《配电重地、闲人莫入》、《当心触电》等等。

  6、现场悬挂宣传警示宣传标语,设置黑板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全面搞好安全工作。

标识管理制度4

  养猪场动物标识使用制度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动物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农业部67号令),制定本制度。

二、实行动物免疫证、免疫记录、养殖档案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

  三、养殖场兽医负责生猪标识的管理工作,对生猪标识信息数据进行监管和审核,做好生猪标识的领取、保管、使用、登记工作。

  四、不得向动物防疫部门以外的`企业购买使用生猪标识。

  五、按照下列规定对生猪加施免疫标识:新生猪,在出生后30天内加施标识,在左耳中部加施标识,需要再次加施动物标识的,在右耳中部加施。在免疫加施标识的同时,填写免疫证或养殖档案。

  六、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七、不销售、购入、运输应当加施标识而没有标识的生猪。

标识管理制度5

  1、目的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的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安全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司员工权利,加强监督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

  公司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职责

  3.1、各工段部门负责对本工段的危险源进行评估标示汇总。

  3.2、设备部负责对一些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进行安装。

  4、内容

  1.2、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危害告知是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措施如实告诉公司员工,告知的形式包括劳动合同、公告栏和培训,职业病危害警示是在工作场所设置可以使员工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报警装置及通讯报警装置等。其中图形、线条和相关文字统称为警示标识。

  1.3、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公司员工,并按gbz158-20xx设置警示标识。

  1.4、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选用并设置相应的防护标识。

  1.5、在工作场所中公司员工应严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进行防护。

  1.6、安环部、生产技术部及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有权对各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有权提出处理意见。

  2、告知

  2.1、存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噪音等职业病危害的车间部门必须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情况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公告等方式如实告知公司员工,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2.2、公司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在合同中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在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时,应当依照前条规定,向员工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2.3、定期对员工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规定方面的培训,主管部门应了解其设置和使用方法。

  2.4、各车间部门要对公司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被告知的内容、识别警示标识的含意和应对措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标识内容列入在岗职业卫生培训范围。

  2.5、设置公告栏:

  2.5.1、在公司门口、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

  2.5.2、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电话号码要发放到相关岗位;

  2.5.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标准及检测结果公布于岗位;

  2.5.4、公告内容应准确、完整、字迹清晰、及时更新。

  3、警示

  3.1、存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必须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和通讯报警装置。

  3.2、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3.2.1、术语

  3.2.1.1、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文字符号;

  3.2.1.2、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文字符号;

  3.2.1.3、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护措施的图形文字符号;

  3.2.1.4、提示标识: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文字符号。

  3.2.2、基本形式

  3.2.2.1、禁止标识的基本形式是红色圆环加斜杠;

  3.2.2.2、警告标识的基本形式是黄色等边三角形;

  3.2.2.3、指令标识的基本形式是兰色圆形;

  3.2.2.4、提示标识的基本形式是绿色正方形和长方形。

  3.3、警示语句

  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

  3.4、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3.4.1、在有毒岗位设置《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以下简称告知卡)。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

  3.4.2、《告知卡》包括有毒物品的通用提示栏、有毒物品名称、健康危害、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应急处理和理化特性等内容。

  3.4.3、设置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

  3.5、设置

  3.5.1、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3.5.1.1、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入口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根据需要,设置“当心中毒”或者“当心有毒气体”警告标识,“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注意通风”等指令标识和“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提示标识。

  3.5.1.2、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或者维修、检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禁止启动”或“禁止入内”警示标识,可加注必要的警示语句。

  3.5.2、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

  3.5.2.1、在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设置“注意防尘”警告标识和“戴防尘口罩”指令标识。

  3.5.2.2、在可能产生职业性灼伤和腐蚀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腐蚀”警告标识和“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等指令标识。

  3.5.2.3、在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告标识和“戴护耳器”指令标识。

  3.5.2.4、在高温作业场所,设置“注意高温”警告标识。

  3.5.2.5、在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弧光”警告标识和“戴防护镜”指令标识。

  3.5.2.6、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索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感染”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

  3.5.2.7、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装置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

  3.5.3、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

  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上或其前方醒目位置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3.6、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

  3.6.1、公共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指示标识。

  3.6.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指示标识。

  3.7、使用的警示标识、警示信号、报警装置,应当符合要求。设置的警示标识应当醒目、保持完整,使用的警示信号、报警装置保持功能完好。

  4、警示标识设置和使用规范

  4.1、警示标识的设置高度

  警示标识设置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警示标识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局部信息标志的设置高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4.2、使用警示标识的要求

  4.2.1、警示标识应设在与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有关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见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环境信息标识宜设在有关场所的入口处和醒目处;局部信息标志应设在所涉及的相应危险地点或设备上的醒目处。

  4.2.2、警示标识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这些物体位置移动后,看不见安全标志。警示标识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

  4.2.3、警示标识的平面与视线夹角应接近90度角,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最小夹角不低于75度。

  4.2.4、警示标识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

  4.2.5、警示标识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式的警示标识和支架应牢固地联接在一起。

  5、检查与维修

  5.1、保持警示标识牌整洁、清晰;

  5.2、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6、采购

  6.1、各车间部门根据gbz158-20xx要求,对本辖区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辨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所需的警示标识报安环部。

  6.2、安环部根据各车间部门申报情况,审查核实后,向生产厂家采购合格规范的标识。

标识管理制度6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102号令,《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将于20xx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同时废止。《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是在现行食品标识标注有关规定及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食品标识监督管理规定的重申和补充。该规定共五章四十二条,主要从标识内容和标识形式两方面对食品标识进行了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含分装)、销售的食品。该规定还增加了对食品产地、分装者、警示说明、最小销售单元等标识标注要求,明确规定了食品标识的禁止标注内容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禁止性义务,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责任。

  一、食品标识及《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修订的原因

  食品标识是生产商向消费者介绍食品成分、特点、厂名、使用方法等的简要说明,是消费者选择、食用食品的依据。按照《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总则第三条的规定:食品标识是指粘贴、印刷、标记在食品或者其包装上,用以表示食品名称、质量等级、商品量、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等相关信息的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的总称。我国原有食品标识管理主要依据的是1995年6月20日由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的规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原规定无论从政策管理的理念上还是法规适用的范围上,都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且由于过去体制上存在一些原因,质检、商检、卫生、工商都曾制定过内部标识管理的规章制度,法规的施行上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因此制定一部统一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解读新法规修订的内容

  新法规对原《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的规定》的主要部分进行的类划。除附则外,分为总则(规定了引用法规,适用对象、管理机构),食品标注内容、标识的标注形式、法律责任四个部分。

  1.总则

  总则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对法律依据部分进行了修改。在维持原规定适用范围的前提下,将食品标识的概念写入法规要求,并规定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监督管理部门及管理职能。

  2.食品标识的标注内容

  标注内容中修订了对食品标识的规范化要求。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食品名称有规定的,应当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食品名称没有规定的,应当使用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称或者俗名;采用自创名称标识的食品标签应按上述两条规定加注类属名称,采用模拟工艺制作的食品,包括动植体相似模拟、人造合成物模拟等应在名称前冠以“人造”、“仿”、“素”等字样。

  我国是食品业生产加工大国,生产加工的门类十分繁杂,为达到宣传目的,食品名称上注以俗称的名、特产品不在少数。对这类产品,一方面国家要加以规范化管理,以免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发生误解;另一方面也要对传统文化及创新工艺进行保护鼓励。类(属)的规定要求即是这一方针的具体化体现。

  为增强对食品生产源头的追溯能力,标识内容中还特别规定食品标识应标注食品产地,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受委托生产加工食品的,还要注明委托企业的名称、地址;分装食品应当标注分装者的名称和地址。

  标识内容中增加的部分还有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在食品中使用的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的甜味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必需标注具体名称、分类代码、用量等信息。食品中含用可能对消费者产生特定或不特定危害,如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等要在标识中以中文标识加以说明。体现了国家管理机构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关注。

  食品标识中对企业诚信宣传也进行了规定,要求不得在食品说明中明示或暗示该食品可能具有某种药理作用、保健作用;不得以欺骗或误导的.方式描述或介绍其生产的食品;不得变造、伪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得冒用其他合法生产加工企业的身份标记或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考虑到通用标识的相关要求,规定还特别指出食品标识中不得出现民族歧视、国家象征或其他法律法规中禁止标注的内容。

  3.食品标识的标注形式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出口食品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境食品的上架率也逐年增加。食品标识规定中对这种情况进行了适时变通,不再单纯规定食品标识只能以汉语或拼音的形式加以说明,增加了可同时使用中文、拼音、少数民族文字、外文的条款,但为方便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标识的判读,其他非中文形式的标注必须与中文有对应关系,且所用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中文。

  食品标注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食品标识不得与食品或其包装分离,食品标识的最小单元应是食品销售中所能独立区别的最小单位。这样,食品标注就可以产生与食品一一对应的身份关系,避免了因大包装的分离造成对食品性能判定的误解,尤其对有特殊食品需要的群体和对食品物理、化学、生物安全敏感的老人、儿童适用。

  4.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由原规定的六大类9条扩展为14条,增加了《质量法》、《计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三个法规的相关要求。同时对违反上述标注内容、标注形式中新增的事关食品安全及源头追溯体制建设的相关要求的违法行为制定了处罚措施的补充规定。

  通观《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是在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逐步走向正规化、系统化的前提下出台的一部管理法规,是对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延伸和补充,是国家质检总局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又一重要举措。有利于我国食品标签标注的进一步规范,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管理的提高和完善。

标识管理制度7

  1.目的

  对产品各过程的标识作出规定,为了防止不同产品的混用,有可能追溯性要求时,能对产品的形成过程进行追溯,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

  2.1生产部负责产品标识归口管理。

  2.2生产部负责成品、原料状态标识的归口管理。

  2.3生产部负责库存食品、包装物料和化学药品的标识和记录,保证可追溯性。

  3.内容

  3.1产品标识

  3.1.1进公司产品由质检部验证其质量满足要求后方可入库,以检验报告和货物保管卡为标识。

  3.1.2生产车间从仓库领取食品时,应详细记录食品的堆位、品名、领料日期及数量(包数/吨数等)。

  3.1.3半成品生产过程应做好每道工序必要记录及以包装袋为标识。

  3.1.4加工完毕的产品经检验合格,以成品包装袋包装为标识。

  3.1.5购进原料、半成品、加工后产品的标识,未经检验员的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涂改或损坏。

  3.1.6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负责对所有标识的维护。

  3.2标识的'跟踪管理

  3.2.1标识的有效性,由质检部负责进行跟踪。

  3.2.2发现分不清名称(产地)的购进原料或成品,应立即请质检部进行区分和确定。

  3.3产品的可追溯性。

  3.3.1生产部组织生产时应做好生产过程的有关记录,发现质量和安全卫生问题应进行追溯,依据各种标识和记录,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3.3.2检验员将检验结果作好记录并保存。

  3.4产品状态标识

  识别产品的状态标识有: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处理、在加工。在生产现场以标识牌作为标识。

标识管理制度8

  1.目的

  确保设备、设施的准确、完整。

  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花园设备标识的管理。

  3.内容

  3.1电柜标识

  3.1.1配电柜的标识方法:

  表示第xx个配电柜

  3.1.2计量柜、联络柜、电容柜、双电源互投柜、市电自发电联锁柜等直接按用途标识,若数量不止一个,在后面用阿拉伯数字'1'、'2'……表示。

  3.1.3控制箱直接按用途表示,若数量不止一个,在后面用阿拉伯数字'1'、'2'……表示。

  3.2水(电)表标识

  3.2.1业户的`分户水(电)开关、水(电)表只须标明其所在位置,如'兴2b'代表嘉兴阁2b的水(电)开关、水(电)表。

  3.2.2公共水(电)表、水(电)开关直接按用途标识,如'总水表'。

  3.3消防设施标识

  3.3.1消防喷淋泵等直接按用途标识,若数量不止一个则在后面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南区消火栓泵1#'代表嘉多利花园南区1#消火栓泵。

  3.3.2消防管道系统需标明用途、流向,如'喷淋'

  3.3.3气体消防系统按用途标识

  3.3.4消防风系统需标明用途、风向。

  3.4公共照明设施标识方法:

  代表照明回路

  3.5机电人员应每季度巡视一遍机电设备标识系统,巡识过程中发现标识损坏、丢失,应记录在《不合格标识登记表》内。

  3.6机电人员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标识反映给机电主管,由机电主管指定相关人员实施。

  3.7设备标识应是唯一标识,以实现可追溯性。

  4.记录

  4.1《不合格标识登记表》由部门兼职资料员保存二年。

  5.附件

  5.1《不合格标识登记表》

标识管理制度9

  1.0目的

  统一对公司各类标识的管理。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活动和过程中物资和服务的标识。

  3.0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各类标识方案的制定;

  3.2资源部按相关程序负责各类标式的采购;

  3.3各部门、区域负责辖区内标式设置策划和设置申请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4各工程专业公司负责所属区域标识的安装、维护。

  4.0内容

  4.1各部门、区域对辖区内公共地方需新增设标识的项目,应填写《新增标识申请表》交技术部加具意见,后送公司主管领导、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

  4.2资源部按《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对公共地方使用的标识进行采购;

  4.3公共地方的`标识由负责工程维护的工程公司进行安装及维护;

  4.4停车场及道路交通的标识设置和内容由保安部策划;

  4.5各部门、区域对管辖范围、项目内的设备、设施的标识由各部门、区域按《设备、设施编号要求》、《设备、设施标识》要求进行标识。

  5.0相关文件

  5.1《设备、设施编号要求》rgpm-7.5.3-c-01-02

  6.0应用表格

  6.1《新增标识申请表》rgpm-7.5.3-d-01-01

  6.2《设备、设施标识》rgpm-7.5.3-d-01-02

标识管理制度10

  一、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的定义和意义

  项目部是建设工程管理组织的一个重要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对现场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则是指为规范项目部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的标志和标识,它们代表了项目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

  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的意义在于:

  1、规范了项目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实时的规范性指导,可以使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且可以及时纠正和排除工作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情况,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2、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明确了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可以使施工人员专注于各自的职责,并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提供了法律保障。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因此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可以在法律上保障施工单位的利益和权利。

  二、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的制定和要求

  在制定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时,应该遵循以下要求:

  1、合理规划标识牌的布局和位置。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标识牌布局和位置,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清楚地看到标识牌,以便更好的.管理和指导施工现场的工作。

  2、明确标识牌内容和标准。标识牌内容应该明确、简洁,并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标识牌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企业名称、项目名称、项目部名称、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目标、安全方针等内容。

  3、保证标识牌的质量和标准化。标识牌的材料应该选用耐候性优异,具有重复使用能力的材料,应该制定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和制作要求,确保标识牌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4、加强标识牌的使用和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对标识牌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加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证标识牌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三、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的应用和建议

  在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的应用和实施中,施工单位应该注意以下建议:

  1、加强标识牌宣传和培训。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人员加强标识牌的宣传和培训,让施工人员充分理解标识牌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加强标识牌的监督和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标识牌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标识牌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注重标识牌的实际作用。标识牌的实际作用是提高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应该注重标识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作用。

  总之,项目部管理制度标识牌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标识牌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标识牌的应用和实施,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标识管理制度11

  (1)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标识工作。

  (2)每台仪器设备必须贴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有仪器编号、本次确认时间、下次确认时间(即有效日期)、检定员及负责人姓名。

  (3)标识分类:绿色a类标识为法定计量器具标识;绿色b类标识为自校仪器标识;绿色c类标识为未列入计量器具及自校规程的仪器标识;黄色标识为仪器限用标识,代表仪器只使用仪器的部分功能;红色标识为仪器停用标识,表明停用日期及批准人。

  (4)仪器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贴有停用标志,禁止使用。

  (5)仪器设备标识的'有效期到期后,及时检定校核仪器设备,并更换标识。

标识管理制度12

  1.目的

  对公司的产品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从原辅料的接收、工序生产、成品入库以及出厂)保持适当标识,并规定相应检验状态的标识种类和管理办法,以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确保合格品才能进入下一工序或出厂。

  2 .范围

  适用于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全过程标识的控制和可追溯性管理。

  3 .职责

  3.1仓管部:负责所属区或内物料(包括原辅料、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及控制,并正确使用和保管好各种物品的标识。

  3.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标识与维持,若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时,参与追溯工作的进行和评审。

  3.3品管部:负责组织对物料进行质量状态标识,监督检查各执行部门的实施情况,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管理。

  4 .定义 无

  5.程序

  5.1原料标识

  原料、添加剂预混料、编织袋和标签等原辅料必须分区堆放,上锁存放,防止流失。原辅料进库后由仓管员编写《原料标识卡》,并挂上相应的堆头上,注明名称、供应商、数量、 规格、进料日期等,质检员根据检验结果,在《原料标识卡》填上质量状况和使用要求。有毒有害物资必须与形成饲料的物料隔离堆放,并设有明显的安全警告性标识。

  5.2.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标识

  5.2.1生产过程中需使用的原辅料,必须先经仓管员同意,查清楚相应的标识卡,确定是合格的原辅料后才能领用,根据领料情况填写《原料出库单》和《原料耗用日报表》以便追溯,注意必须填写清楚供应商、检验编号和数量等可追溯信息。

  5.2.2在生产过程中,若完成上一工序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下一工序的物料,须挂上标识牌,并在标识牌上注明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和下一工序,确保信息传达准确无误。

  5.2.3各种返工料必须按分类要求进行归类堆放和使用。

  5.2.4 从车间拉出来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必须堆放在指定位置,并在叉料方向的两侧标明品种或编号、产生原因、数量、日期和班次等内容,以防误用。

  5.3 成品标识

  5.3.1饲料成品必须使用对应的包装袋包装,包装袋外要印有品名、规格、厂址、净含量、公司名称等内容。

  5.3.2包装封口时,必须加缝饲料标签,并加盖当天生产日期,一包饲料对应一张标签。标签应符合《饲料标签》GB10648的要求,内容包括品名编号、验收合格证号、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主要成分分析保证值、原料组成、使用说明、配伍禁忌、保质期、贮存方法、注意事项等。

  5.3.2包装完成后,堆放时,不同规格、不同日期的产品必须分开堆放。不同日期的产品,先生产的产品必须移到最外面,保证发货时做到先入先出。

  5.4入库成品的标识

  生产完成后,入仓的成品由仓管员在成品报表上进行标示,并在堆头上挂上标识牌,注明检验状态、生产日期、规格等,以便区分。

  5.5检验状态

  检验状态分三种:待检(挂黄牌)、合格(挂绿牌或不挂牌)、不合格(挂红牌)。

  5.6产品追溯

  5.6.1追溯规划

  当客户、法规或公司本身有追溯需求时,由品管部规划追溯过程。

  5.6.2 产品追溯的途径

  产品批号 → 生产过程控制记录表 → 生产计划表和生产领用原料单 → 原料编号 → 原料检验报告 → 供应厂商。

  5.6.3 追溯依据及控制

  通过产品批号、小包装袋上的日期编码,可以查出使用原料的记录及编号,从而找出相应的生产过程记录和原料质量记录,进行原料追溯。

  5.6.4 当原料、半成品需要让步接收时,由相关人员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做特殊标识,以便在以后的工序中发现不符合要求时,能够及时召回此批产品。

  5.7各种标识要求不易脱落或丢失、破碎,字迹要清楚。产品标识亦可以用手写标签、标牌。标识的主要内容应反映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或地点、方位等。物料状态标识可用如下方式表示:标签(如合格证)、区域、标牌、各种记录等。

标识管理制度13

  一、导管按风险程度分类:

  1、高危导管:(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胆管、胰管、腰大池引流管、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

  3、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外周静脉导管。

  二、导管评估、记录要求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包括宣教)等。

  2、评估:高危导管——至少每4小时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中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低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3、记录: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发生导管滑脱、拔除各类导管必须及时记录。

  4、上报要求: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滑脱者,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三、导管标识

  高危导管用红色标识、中危导管用黄色标识、低危导管用绿色标识,一律使用圆珠笔标明导管名称。

  管道标识管理制度

  1、目的:让护士快速识别各种管道,为病人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降低护士的风险,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标识放置及填写:由置入护士选择相应的管道标识后在标识上填写管道名、称置入长度、日期并签名,手术中置入的管道则由巡回护士征得手术医师确认管道名称后选择相应的管道标识后在标识上填写管道名称、置入长度、日期并签名,标识统一安放在离管道的末端3~4cm处(如留置导管外露过短,酌情考虑固定位置),将标识揭下后,对齐包裹导管将两层贴紧固定好标识。

  3、管道护理知识宣教:置管道标识前,向患者及陪护人员说明管道标识的.意义、目的及注意事项,让其理解并配合。管道标识到位后,让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护标识,尽量避免污染,并防止破损。对轮换的陪护人员也要进行管道标识的认知宣教,并告知其相关的注意事项。

  4、管道管理:护士在进行管道护理时,首先应核对管道名称,管道是否移位,并认真观察标识是否完好在位、字迹是否清晰、标识是否正确,检查管道的固定、连接、通畅情况。护士长每天和护士共同床头交接班时,检查患者管道情况,查看标识是否正确、管道有无脱落、护理措施是否正确等。特别强调,在同一患者同时置入2条以上相似的管道时,如果为相邻,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更引起高度重视,防止连接错误,所以,标识更显得重要。

标识管理制度14

  为规范车间各工作场所安全标志、安全标识、安全警示标语的设置与使用,使职工对现场职业危害或伤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根据国家和公司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特制定本管制度。

  一、 本制度名词解释:

  1. 安全标志是指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的图形标志。主要有以下四种:

  禁止标志:禁止或制止人们某种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警告标志: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一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

  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表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的图形标志。

  2. 安全警示卡是指采用安全标志不能充分将某种危险或危害的信息传达给现场作业人员,而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制作的由各类图形标识和文字组合成的告知职工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3. 安全警示标语是指专门书写的`宣传安全思想、观点、规章制度等内容的短句或口号。

  二、 设置原则

  1. 对存在危险的设备、设施、场所或人员集中过往的区域(场所)必须设置;

  2. 所设置的安全标志或警示卡的类别、大小、内容与设置处的危险危害情况相一致;

  3. 安全标志或警示卡必须设置在醒目位置,使职工有足够时间安全的阅读或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且安全标志、警示卡使用的安全色和对比色要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颜色范围和亮度;

  4. 安全标志或警示卡的大小及材料的选择、设置形式、形状、所处位置等应与车间协调,美观。

  三、 以下设备、设施、场所或区域必须设置安全标志或警示卡,且其文字部分应采用中英文对照。

  1. 变压器(室)配电箱及一些有触电危险的电气设备、设施;

  2. 易燃易爆的场所或地点;

  3. 垂直走行梯的顶部及底部;高于2M的固定式钢平台。

  4. 有人员活动区域的旋转、传动机械设备或其附近;

  5. 人体有可能坠落、滑倒、摔跌等场所;

  6. 有坠落物、飞溅物的场所;

  7. 消防设备设置点的通道旁。

  四、 现场设置的安全标志和警示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优先选用安全标志。当现场的危险危害信息可通过设置安全标志达到警示提示作用时,必须采用安全标志而禁止使用警示卡,多个安全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序;

  2. 设置处所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安全标志、警示卡的前面不得有任何阻隔物,道路边设置时应考虑到不受树木、建(构)筑物的影响(至少保证在正面观察方向的最远视距处能看到安全标志、警示卡的全部内容);

  3. 采用附着式、悬挂式或柱式等固定方式安装。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式应和支架牢固联接,不得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

  4. 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各单位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5. 设置高度一般为其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低于2M,局部标识时可视具体情况确定;

  6. 使用固体式安全标语,采用绿底白字,字体一般选用黑体或仿宋体,禁用行、草字体书写;且内容简洁、通俗易懂,具有针对性,严禁空洞;

  7. 单字安全标语的边长不小于500MM。

  加强管理与检查,发现其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及时修整或更换,保证安全标志标识完整,色彩清晰。

标识管理制度15

  一、护理单元及设施标识

  1、各病区标明科室名称,病区房间挂标识牌,注明房间和床号。

  2、每张病床床头上方标明床号。

  3、每张床有床头卡,要求填写齐全。

  4、每张病床有一个病历夹,病历夹上标明床号。病历按床号顺序放入病历车内。

  二、设备标识

  1、各种设备应标明科室名称和操作流程,并挂“正常”或“待修理”的标识牌。

  2、设备、器械测量校准后应有校准标记。

  3、氧气瓶需挂“有氧”或“无氧”标记。

  4、口服药杯按顺序标明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

  三、护理类标识

  1、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蓝色,三级护理无特殊标识。标识粘贴位置:床头卡一览表。

  2、药物过敏标识: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在病人床头卡、病历夹表面及治疗室小黑板上粘贴过敏标识。

  3、管路标识:各种管路标识如引流管、胃管、中心静脉管路等要使用专用管路标识,标识上注明置管时间,严禁使用胶布。具体使用要求如下:

  (1)尿管标识:将标识置与Y”型处,标识注明留置尿管时间和更换尿袋时间。

  (2)胃管标识:标识置于胃管上,要求醒目。

  (3)输液器上使用的管路标识将标识置于莫非氏壶的`下方。

  (4)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引流管,在管路上标明引流管的名称和编号。

  (5)贴膜固定的管路将标识固定于贴膜上,不要挡住针眼部位,禁止直接粘贴于病人皮肤上。

  4、安全警示类标识:有防压疮、防坠床跌倒、防导管滑脱、禁食水、防烫伤等标识,根据相关的制度要求悬挂于床头、

  5、检验标本标识:护士在标本容器上注明送检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等。

  6、病理标本标识:病人手术后的病理标本由手术室护士在标本袋外写明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标本名称等。

  四、药品标识:

  各类药品按照药品管理制度存放,注明相关标识。

【标识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警示标识管理制度01-05

安全标识管理制度08-24

管理标识管理制度01-10

警示标识管理制度9篇01-21

M小区标识标牌管理制度06-24

《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09-21

报警管理制度04-21

往来管理制度08-10

急救管理制度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