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管理制度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门诊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门诊管理制度1
一、树立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不怕牺牲的'人道主义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二、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每个发热病人必须首先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及认真检查,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避免漏诊。
三、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一人一室),并立即向医务科和疾控中心报告。
四、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六、诊室每天进行两次紫外线消毒、两次过氧乙酸消毒地面、物品表面。
七、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着装,避免感染。下班时,用“84”消毒液浸泡双手,认真清洗。
一、门诊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配有专用留观室,专用放射线摄片机,采血室,培训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
二、医务人员必须准时上岗,24小时均按出诊表落实。中途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出诊。
三、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诊者,必须提前一天在向医务部及门诊部请假,由医务部按排其他人员出诊。
四、医务人员在岗时必须穿隔离服、戴12层棉纱或其他有效防护口罩、帽子、眼镜、手套等防护工具。
五、诊室必须保证通风良好,保持清洁,此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六、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含疑似病人)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七、医务人员防护、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卫生厅195号文件《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执行。注: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八、必须做好病人转运交接记录。
九、要认真填写《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登记一览表(试行)》。
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非典”病人(含疑似病人)。
十一、确诊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按程序上报,6小时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并同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卡,不得延误或漏报。
十二、出诊医师要认真书写门诊医疗手册。
十三、对待患者要热情、耐心、细致,一视同仁,不得轻视、蔑视“非典”患者。
十四、对所有病例要按卫生厅195号文件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记录。
十五、x线机严格执行一照一消。
十六、凡发热病人(体温38℃以上者)一律拍胸片、查血项。
门诊管理制度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门诊管理,规范门诊服务,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就医,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x省医院门诊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门诊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门诊诊疗活动中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服务流程和工作环境等方面。
第三条本制度由医院门诊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医院设立门诊办公室对门诊工作实施管理。
第五条门诊办公室职责:
(一)根据医院发展总体规划,制定门诊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二)建立和完善门诊管理工作职责及各项管理制度。其中门诊管理的核心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首诊负责制度;门诊会诊制度;门诊医疗文书及处方质量管理制度;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准入、退出制度;各服务窗口限时承诺服务制度;各类医疗诊断证明规范管理制度等。
(三)对门诊服务布局、流程、标识、设施、设备进行审议并提出意见,对门诊各诊室进行安排和管理。
(四)根据门诊就诊情况,合理安排出诊医务人员,确保门诊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接待与门诊有关的医疗投诉,协助医疗业务科处理与门诊有关的医疗纠纷,化解矛盾,确保门诊医疗工作正常运转。
(六)协调医院相关部门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传染病防控;卫生健康宣传等工作。
(七)处理与门诊工作相关的其它事项。
第三章组织实施
第六条医院按照门诊管理的职责,制定门诊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门诊服务要求
(一)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诊疗科目设置门诊科室,落实各岗位工作职责。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和护士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不得单独在门诊从事诊疗活动。
(二)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对疑难病例或复诊两次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会诊。
(三)门诊各服务窗口(挂号收费及相关医技部门)有持续改进服务流程的制度和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检查等候时间。
(四)医院应通过多种形式(医院网站、显示屏、公示栏等)及时、正确、规范公示各种门诊诊疗信息,方便患者就医。
(五)门诊病人的医疗诊断证明应符合相关规定。
第八条门诊质量管理的监控和奖惩
(一)门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和科室的目标考核内容。
(二)各相关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的门诊质量管理工作。
(三)门诊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服务质量(专家出诊率、投诉率、门诊病人满意度);门诊病历书写质量;处方合格率;各类检查申请单、报告单书写规范等。
(四)建立检查通报、建议整改及效果评价制度,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第九条实名挂号
(一)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基础医疗信息的准确性,逐步推行实名挂号制度,尤其是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
(二)患者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准确填写挂号就诊的有关信息。
第十条专科门诊、专家门诊、专家特需门诊的准入与退出
(一)医院对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要建立和实施准入和退出制度。
(二)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准入:专科门诊是指具备本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由个人申请,所在科主任审核、门诊管理部门核准,方可承担专科门诊工作。专家门诊是指具备本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由个人申请、所在科主任审核、门诊管理部门核准,方可承担专家门诊工作。专家特需门诊是指具备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的医师,经医院学术委员会和门诊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承担专家特需门诊工作。
(三)每个科室应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从事普通门诊工作,出诊时间每周不少于一个工作日。在职医务人员(不含返聘、延聘)从事专家特需门诊时间每周不超过一个工作日,每位病人接诊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5分钟。
(四)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退出:医院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纪律、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以及医疗服务的需求等,制定相关的退出机制。
第十一条门诊便民服务
(一)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置公示栏、电子触摸屏等,并利用医院网站向社会公开有关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内容主要为:医疗机构执业信息;各诊疗科室医师出诊信息;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医疗服务投诉电话;就诊流程信息等。
(二)医院门诊设有咨询服务台,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设备,能较好地提供便民服务。院内指示标识应当规范、清晰、易懂。医院应当对门诊的服务流程、就诊环境等便民措施定期进行研讨,不断优化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三)医院应逐步提供多种形式的挂号方式(窗口挂号、自助挂号、电话预约挂号、网上预约挂号等)。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制订挂号管理制度和流程。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预约挂号必须实行实名制,医院可根据病人的就诊情况,自行确定预约挂号的比例并公示。医院对预约成功却无故失约二次以上的病人,可采取一定的制约措施。
(四)医院各种挂号方式不得与其它营利性单位或个人合作。门诊病人的各种信息不得向外泄露。医院要逐步完善网上预约挂号服务流程,并逐步链接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门户网站或其它公益性网站。加快推进医院间的信息共享建设。
(五)建立完善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的制度和机制,为社区转诊的病人提供有效、方便的门诊预约就诊、预约检查等服务。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相应的优待服务。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对门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将门诊管理的相关评价指标列入目标考核内容:
(一)总体评价:服务流程,指示标识,公示信息,就诊环境等。
(二)医疗质量指标: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出诊率,门诊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处方合格率等。
(三)服务质量指标:门诊病人满意度。
门诊管理制度3
门诊病历制度
一、门诊病历是门诊医疗工作的原始记录,凡门诊病人不论初诊复诊都应建立门诊病历,现在大多数医院采用的门诊病人自管自带不存档的做法,是不符合门诊管理制度的,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有时会增加新的`矛盾。
二、为了有利于医疗科研、观察病情,凡不建立门诊病历档案的医院也应专门建立专科或专病的门诊病历保管制度。
三、门诊病历要求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剪贴、颠倒,医师要签全名。
四、门诊病历一般项目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家庭地址等内容在挂号时就应填写清楚。
五、医师要将病人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治疗和处理意见等记载于病历上。
六、每次诊察都要填写日期,病情急重者还要填写时间。
七、若要请求他科会诊,应将请求目的和本科初步意见填上,若要住院或转诊者也要填写住院原因或转诊摘要。
门诊管理制度4
(一)护理人员衣帽整洁,仪表端庄大方,礼貌待人,语言文明,坚守岗位;不在岗嬉笑打闹、不看小说与报纸、不吃零食以及不做工作以外的事件;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不私自调班, 不无故旷工,不干私活。
(二)热情接待病人,做到首问负责、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耐心解答、礼貌待人、举止文雅,不推诿病人,无投诉。
(三)提前30分钟到岗上班,诊前做好诊查室的.整洁工作,备齐检查物品,血压计、电筒、压舌板、各种记录单及各科所需特殊物品。
(四)主动向病人和家属介绍有关制度及科室分布,有秩序地指导门诊病人挂号、候诊、就诊,尽量缩短候诊时间;诊室围观人数符合要求;对已就诊需进一步诊治检查、预约手术或住院者,护士应给予指导。
(五)随时观察就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对重病人、发热病人、新生儿病人酌情提前就诊或送医院急诊室处理。对可疑传染病者应指导去传染病专科就诊,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通过电视、广播、图片、讲解等多种形式宣传有关疾病知识。
(七)经常保持室内环境整洁,诊后做好整理工作,床、桌、凳及地面清洁每日1—2次,下班前检查水电,切断仪器电源。
(八)各类物品帐物相符,贵重仪器妥善保管,做好维护。
门诊管理制度5
①护士工作时间必需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无菌操作规格,做到态度严谨、工作仔细、手法轻松。
②注射药物时,应根据处方和医嘱执行,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保障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③对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在注射前必需做皮试,观看20分钟等无过敏反应时方可注射。
④严格观看注射后的'病人的病情变化,首次注射青霉素后勤部,需留观20分钟,如发生注射反应及药物过敏等意外,则应马上报告医师,实施抢救措施。
⑤室内全部抢救药品、设备、要放置定位点,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准时补充更换,并取之便利。
⑥室内空气、地面要做到定期消毒,并做好记录,防止交叉感染。
⑦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其它医疗废物,要放入严密容器里,待保洁工外运。
⑧严格以文字床前交接班,清点药物和设备,双方无异议时方可离岗。
门诊管理制度6
一、门诊部管理制度
(一)门诊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依法执业。
2.严格遵守医疗护理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3.将本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悬挂于醒目位置,执业地点、执业范围、负责人等登记项目发生变化,提前申请变更。
4.按照核准的诊疗项目执业,完成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性工作任务,主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
5.每天开诊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等候病人就诊。
6.认真、规范、准确地书写门诊病历,填写门诊日志,并编目保存。
7.对病员认真检查,合理治疗,科学用药。对疑难病人2 次门诊不能确诊者,及时转上级医院。对急、危重病员,给予优先接诊,积极进行抢救治疗。
8.认真开展诊所内部设备、设施消毒工作,依法处置医疗废物、废水,保证医疗安全。
9.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诊治每一位患者,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医务人员工作时衣帽穿戴整洁,佩戴胸卡。保持环境清洁。
10.依据国家有关价格政策,制定合理的'各项业务收费标准并公示,收款后出具正规合法的票据。
11.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二、医务人员工作制度
1.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有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积极采用便宜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合理检查,科学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负担。
2.做好疫情报告,确诊或疑似法定传染病时,必须及时填写“急性传染病报告卡”,向区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报告。
3.认真填写原始登记和规定报表,经常分析初、复诊比例和病人就诊规律,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等。
4.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防止交叉感染。
6.门诊应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宣传疾病预防、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卫生知识。
门诊管理制度7
一、提前10分钟到岗。
开窗通风,进行就诊前准备,清点物品并登记。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进入治疗室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洗手。
三、确保治疗室安静治疗,
要求护士做到轻声走路、轻声说话、轻声关门、轻声操作。
要有爱伤观念。请患者家属不要停留治疗室,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四、做任何治疗前,都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耐心做好治疗前的宣教工作,解除病人疑虑。
五、操作中,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谈论与治疗无关的事。
六、治疗结束后,请在病历上记录,并签字。
七、毒、限、剧药,应加锁保管,登记并严格交接班。
门诊管理制度8
为满足不同患者挂号需求,保证门诊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诊疗服务,结合本院实际,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预约挂号工作由主管门诊工作院长负责,门诊办公室及挂号处专人负责管理。
2、信息中心负责预约诊疗系统的维护,保证预约诊疗各环节的有效衔接。
3、医院通过网站、显示屏、公示栏、报刊负责对外宣传
4、预约挂号患者优先就诊。分导诊挂号人员及接诊医师应主动向患者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
5、预约挂号范围包括专家门诊、专科门诊、专病门诊和普通门诊。80%专家号源和100%普通号源应用于预约挂号。若专家不参加预约挂号,需科室主任和主管院领导签字批准。
6、门诊预约挂号率应达到门诊量50%以上,患者月平均复诊预约率达到60%,口腔、产前检查月平均复诊预约率达到80%,术后患者复查等复诊预约率达到60%,非手术患者出院复诊预约率达到50%,努力缩短预约时间与实际就诊时间间隔。
7、预约挂号的`形式有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现场预约、自助挂号机预约、诊间预约、出院患者复诊预约。
8、预约挂号实行一周预约制,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参照患者平时就诊时间,尽可能满足患者就诊需求,面向社会按照“公开、公平”原则开展预约挂号,先挂号者具有优先就诊权。
9、预约挂号实行免费服务,采用实名制,预约患者应提供其真实信息,否则不予挂号。
10、预约挂号患者,就诊当天,挂号处人员核实信息加盖预约优先就诊章
11、患者持优先就诊条优先就诊。
12、各科专家应严格按照专家门诊排班表出诊,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出诊,科主任应安排同级或以上职称的专家出诊,并提前三天通知门诊办公室,由挂号处及时通知患者,征求患者意见是换同级医生或是等待专家下次接诊,取得病人谅解。
13、预约挂号患者挂号成功后应按时就诊,如果不能按时就诊,需提前24小时通知挂号处,否则,将被视为爽约。
14、在每位患者就诊结束后,主治医师均应根据患者病情,在病历页面上填写复诊时间并告知。
15、为满足出院患者复诊预约需求,出诊医师排班期限暂定一个月,若有变更,预约挂号处应及时更正。
门诊管理制度9
1、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单位应按“首诊负责建卡”规定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簿)和信息个案,为无证儿童补证。相关信息要求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内容齐全。
2、实行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所有受种者均应纳入客户端管理,在接种后即时将接种信息录入客户端,并于当天完成数据上传。
3、受种者迁移时,应在原接种单位办理儿童既往预防接种证明,转入迁入地接种单位;迁入地接种单位应主动向受种者索查既往预防接种证明;无预防接种信息的要及时补建。
4、接种单位至少每季度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对失去联系≥12个月或迁出、死亡儿童的预防接种资料,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
5、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或受种者长期保管。预防接种卡(簿)和信息个案由接种单位保管,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6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成人预防接种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5年。
6、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账号专人专用,定期修改密码,不得公开和转让。每天完成接种后要对数据进行备份,异处妥善保存。
7、建立预防接种信息保密制度。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资料查询应当经县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后,由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办理。预防接种单位所在医疗卫生机构不办理预防接种信息查询事宜。
门诊管理制度10
一、各科门诊要在院长及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科主任负责门诊的'规划、及医疗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
二、各科门诊工作的人员应接受有关科室主任的领导。
三、临床和医技各科室人员必须具有三年以上临床实践方能到门诊工作。
四、门诊工作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门诊工作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疑难危重病人的请示报告制度和转院制度。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并予以登记。
五、严格遵守医院的劳动纪律,衣帽整洁,挂牌服务。临床医师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停诊,必须提前一天通知院方办公室。
六、门诊医师按要求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并作好每位病员的门诊登记。
七、门诊检验、放射及物理诊断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准确及时;门诊药房划价、发药必须准确无误并要告诉病员用法。
八、需出具工伤、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打架斗殴等特殊病情介绍时,应持有关单位或部门介绍信,接诊医师出具病情介绍,主管院长审核批准。
九、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十、加强门诊优质服务工作,对老、弱、残病人给予照顾,优先就诊。
十一、加强候诊宣传和管理工作,普及卫生预防知识。
十二、保持门诊就诊场所清洁、整齐、安静,标识、标牌清晰。
十三、每月发放一次门诊病员意见卡,征求意见,接受监督。
门诊管理制度11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
2、对所有用于口腔内或接触患部的器械(包括牙钻、机头、托盘等)均严格消毒。
3、进行各项口腔治疗手术前,
应用肥皂、流水洗手,必要时加戴无菌手套或指套。
手术时必须戴无菌手套。
4、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
必须思想集中,严肃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治疗室内的`各项物品,
均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专人保管,逐日检查,随时补充,及时更换。
6、门诊所有设备、器械,
须经常检查、加油、保养,
并定期清点,防止损坏或遗失。
7、经常保持室内整洁,
每日治疗室通风30分钟以上,紫外线空气消毒。
8、清洁整顿应在治疗前、后进行,
治疗中不得进行,清洁地面时应先拖后扫。
9、注射麻醉剂前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
并按常规要求作过敏实验。
10、下班前应检查各诊室及技术室,
并切断水、电总开关,防止发生意外。
门诊管理制度12
1、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属地化管理,接种单位应明确服务辖区。
2、实施预防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如实记录告知情况,由受种方和接种方共同签字确认。
3、实施预防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预防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询问的内容;当对受种者的`健康状况有怀疑时,应建议其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决定是否预防接种。
4、预防接种操作前,要进行“三查七对”。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5、实施预防接种,应严格按照各种疫苗的接种年(月)龄、间隔时间、接种途径、接种部位、接种剂量等规范操作。
6、预防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和信息系统中详细记录接种信息,记录真实、完整、清晰、规范。
7、预防接种后,受种者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门诊管理制度13
1、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着装整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等。
2、诊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3、医务人员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
4、诊室应定时通风,诊桌、诊椅、诊床等应每日工作结束后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有污染随时消毒。
5、每周更换床单、枕套等,有污染随时更换,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并做登记。
6、诊室物品专室专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表面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放回原处。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医疗废物应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扎集中处理,并与医疗废物暂存处做好交接记录。
门诊管理制度14
一、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端正服务态度,自发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二、工作人员必需按规定着装上岗,仪表端正,室内保持整齐、干净、卫生,定期紫外线消毒。
三、严格执行首诊7责制,对病员要热诚接待,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耐性解答问题,简化手续,缩短候诊时间,对危重病人应适时汇报,积极抢救,急诊病人优先就诊,做到有秩序,有轻重缓急。
四、对病员认真负责,检查认真、精准,门诊病历书写及门诊日志登记清楚完整。
五、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检查时做到一人一垫,适时更换,严防交叉感染。
六、孕妇建卡或产检时,按要求适时正确作好表册登记,发觉高危适时筛选、追踪,部门医院之间要相互协作,互通情报。
七、积极宣扬妇幼卫生,优生优育,母乳喂养等有关科学学问,并做好计划生育的业务和引导工作。
八、发觉传染病、性传播疾病适时处理并登记上报有关部门。
门诊管理制度15
1、门诊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医德医风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工作责任心,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热情接待,检查细致,力求诊治准确无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外科医生要熟练掌握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对外科急症患者的处置更要积极果断,若有诊断不清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转至上级医院。
3、坚持首诊负责制,认真书写病历,填写“门诊日志”,遇到传染病病人时,按规定填报传染病管理芯片,并及时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有关部门。
4、患者本人需持有效证件,学生需带医疗证、病历,实行挂号就诊一人一号制。门诊医师要合理用药,根据病情一般投药量2-3日,慢性病投药为5-7日。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对待特殊病人严密隔离,及时救治。
【门诊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门诊管理制度04-21
门诊实习报告08-14
门诊护士述职报告05-16
门诊规章制度09-14
门诊工作计划07-04
门诊部述职报告01-13
门诊护士工作计划11-18
门诊护士个人述职报告03-01
门诊护士工作计划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