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

时间:2024-05-21 17:34:42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安全生产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生产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生产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潜在危险的管控,及时消除、减少和控制安全风险和隐患,实现人、机、环、管最佳匹配,保证安全生产。结合公众号: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统一了公司安全风险管理要求,明确了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要点、工作方向。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公司内的承包商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安全风险管理总要求

  第四条 公司要成立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明确其职责,负责风险全过程管理;小组成员应包含公司领导、相关部室(车间或 班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安全员和员工代表等,人员数量不得低于单位人数的10%。

  第五条 公司每季度对全员至少要进行一次危险辨识及安全 风险评估工作;在组织正式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前,应对参与辨识、评估 的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第六条 危险辨识与分析原则上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并针对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法及风险纠正系数详见公 众号:公司风险管理手册);安全风险评估原则上应采用风险矩 阵法风险评价方法,评估结果应按照低、一般、中等、重大、特别重大五 个级别进行分类;非正式风险评估方法各单位自行选择。

  第七条 所有辨识出的危险都必须落实管理和监管责任,并根据其风险 制定管理标准和措施;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确定管理和监管责任单位和 责任人;管理标准和措施要具体、简洁、可操作性强。

  第八条 安全生产过程中,既要不断辨识新的危险,更要实时监控危险的管控状态,对原有危险及管理标准和措施,根据当前状态适时进行动态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修正和完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第九条 当系统、工艺、设备、作业环境发生改变时,出现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危险再辨识和风险再评估。

  第十条 每年至少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评估成果进行一次整理,并形成新 的风险概述,对原辨识成果存档管理。

  第三章危险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

  第十一条 非正式风险评估

  非正式风险评估是指在班前、作业前和作业中动态组织的风险评估; 由小组共同完成或个人单独完成,必要时要保留记录;评估方法、记录形 式不做限制。

  (一)班前风险评估

  班前风险评估是指召开班前会过程中或之前,根据现场反馈信息进行 的安全风险评估。实践中,要与班前会工作任务布置、规程措施贯彻相结 合。每班班前会,管理人员或班组长要组织当班人员对本班工作任务进行 认真分析和风险评估,对异常情况(发现新危险或已辨识出的危险管理标 准与措施不能满足管控需要)必须明确现行的管控措施。

  (二)作业前风险评估

  作业前风险评估是指班前会后、上岗前及交接班过程中组织的安全风 险评估。实践中要与现场交接班相结合;交接班除交待工作任务外,必须 将存在的主要风险交待清楚;作业前,班组长要组织每个岗位人员对所在 岗位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并落实管控措施。

  (三)作业中风险评估

  作业中风险评估是指生产作业过程中,根据现场人、机、环管状态实 施对现场安全状态进行的评价。实践中要与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 术措施的执行相结合,逐步培育员工“五思而行”的习惯。即:

  1.本项工作有什么风险?不知道不去做;

  2.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

  3.做本项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

  4.做本项工作是否有合适的工具?不合适的不去做;

  5.做本项工作是否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品?没有不去做。

  第十二条 正式风险评估

  正式风险评估是指成立风险评估小组,选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程序,定期组织的风险评估。要形成评估成果及风险概述。

  公司正式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岗位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系 统性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

  (一)岗位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

  岗位危险一般指生产岗点和作业场所潜在的对作业人员有直接危害的人、机、环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岗位危险辨识与分析原则上釆用工作任务分析法,针对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其安全风险评估原则上应釆用风险矩阵评价法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按照低、一般、中等、重大、特别重大五个级别进行分类。

  (二)系统性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

  系统性危险一般指生产系统、工艺、公司房中存在的,可能造成区域性危害后果,一定时期内无法消除的不安全因素;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系统性危险。

  系统性危险的辨识与分析方法原则上釆用事故树分析法,也可采用经验对照法,其安全风险评估原则上釆用风险矩阵法评价法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按照低、一般、中等、重大、特别重大五个级别进行分类。

  第十三条 正式风险评估要求

  正式风险评估须满足下列要求:

  (一)要按照本单位风险评估小组职责和分工,分专业组织。系统性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必须由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

  (二)在以下情况时执行持续风险评估,并保留评估的记录。

  1.改扩建项目实施前;

  2.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有重大改变时; 3.为特定项目(如大型设备安装与检修、一级及以上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三级及以上高处作业、交叉作业等)制定安全措施前;

  4.执行重大风险任务前(未经过风险评估的危险应先进行风险评估);

  5.执行特定检查和实验前;

  6.自评发现重大不符合项时;

  7.调查事故(包括未遂事故)暴露的新风险。 (三)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正式风险评估。 第十四条 正式风险评估成果管理

  正式风险评估成果经公司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审定后,除按照危险管控要求落实管控外,未纳入公司风险管理手册 的部分,均需进行增补;风险管理手册完成后下发各车间进行公示,各岗位员工进行学习。

  第四章风险评价范围

  第十五条公司风险评价范围主要包括生产区域、非生产区域 的所有作业活动,可根据AQ3013-2008《通用规范》及企业实施安全标准 化风险评价范围进行概述。

  1、AQ3013-2008《通用规范》第5.2.1.2条规定企业风险评价范围应 包括: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企业周边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2、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的范围

  (1)生产工艺系统安全可靠性,包括安全设施。

  (2)生产装置开、停车过程安全,紧急停车安全。

  (3)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和设施。

  (4)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区防火、防爆。

  (5)事故处理系统。

  (6)停电、停水。

  (7)其他等。

  第五章风险评估报告与风险预警

  第十六条 完成风险辨识工作后,实时监测危险源,安全部将通过全员隐患排查与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检查,汇总后行为风险评估报告,确认风险是否在可控范围内,以及管控措施是否有效,对失控的危险源及时预警。

  第六章危险与管控措施落实

  第十七条 各车间负责人须将危险管控措施落实到相关岗位,对中等及以上等级风险的危险及管控措施要逐项分解,逐一落实。对重大及以上风 险等级的危险要进行适时监控跟踪落实情况,确保安全风险停留在可控范围。公司领导、安全管理部和生产部对各车间危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 监督。

  第十八条 各车间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风险评估,特别要针对危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频繁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找出根源,为制定和优化管控或消除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第七章检查与考核

  第十九条 公司要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素要求,定期对危险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安全绩效考核。

  第二十条 安全管理部和生产部要动态对危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 行抽查,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对严重不安全行为,依据《安全奖惩制度》 和《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对所在车间主任追究 连带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相关文章:

安全风险公告制度11-26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08-17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05-20

安全生产制度11-19

安全生产的制度11-10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08-26

生产应急管理制度03-05

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制度04-30

安全生产投入制度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