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保障制度

时间:2023-12-01 07:00:05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应急保障制度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急保障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急保障制度

应急保障制度1

  1. 目的和适用性

  1.1为了预防和控制事故,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运输使用中的安全事故的预防了应急处理。

  2. 应急管理原则

  2.1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3预防为主,强化安全,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预防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质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2.4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

  2.5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险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的应急响应。

  3应急管理机构

  3.1领导机构

  公司在领导的指示下,由公司相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3.2办事机构

  公司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兼职),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3.3工作机构

  公司相关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决定事项。

  4.运行机制

  4.1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完善预警机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4.1. 1预警信息发布

  预警信息包括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揩施和发布级别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经有关领导批准可通过广播、信息网络、警报器、大声呼叫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

  4.2应急处置

  4.2.1 事故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部门领导,同时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必要时可直接向公司总经理报告。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2.2先期处理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人员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4.2.3应急响应

  4.2.3.1对于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后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生产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_上一级应急响应,由应急指挥机构统-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4.2.3.2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生产安全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偿。有关部门还要做好后期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4.2.4应急结束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指挥部门宣布应急结束

  4.3恢复与重建

  4.3.1善后处理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生产安全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偿,有关部门还要做好后期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4.3.2 调查与评估

  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

  4.4信息发布

  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5. 应急保障

  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预案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6.监督管理

  6.1 预案演练

  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预案的演练活动,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每年不少于两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预案演练。

  6.2培训教育

  办公室负责组织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常识以及应急预案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

  6.3责任与奖惩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和瞒报生产安全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

  6.4 公司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应急保障制度2

  为了全面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能力,保障生产安全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1、本制度所称应急物资是指应对突发事故时,需要使用的消防器材、气防器材、设备堵漏、生产备品备件、急救药品等物资。应急技术装备是指应对突发事故时,需要动用的交通运输工具、通用工程机械、通信设备、医疗卫生设备。应急资金是指应对突发事故时,确保应急工作开展的应急救援资金。

  2、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突发的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及其他各种类型的重大突发事故。

  3、各责任单位、责任人要在公司应急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加强协调,各负其责,确保应急物资、技术装备、资金落实到位,保障有力。

  第二章平时准备

  1、按照《应急预案》和本制度,在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各责任单位做好应急物资、技术装备储备。

  2、建立应急物资技术装备信息库。

  3、各责任单位加强对储备物资、技术装备的管理,按期检查,以使应急物资质量可靠,库存充足,技术装备定期保养、性能良好。防止储备物资、技术装备被盗用、挪用、流散、失效、损坏,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要及时予以补充、更新和维护。

  第三章应急实施

  产生突发事故时,各责任单位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责任分工和突发事故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及时采购调拔应急物资和技术装备。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技术装备责任单位必须率先保证物资到位。

  第四章组织与分工

  (一)物资保障制度

  1、突发事故发生时,各责任单位根据不同预警级别对其所负责的'应急事项全过程物资、技术装备需求确定供给计划。

  2、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

  (1)处置应急事件生产保障物资。责任单位:采购部;储备地点:公司备件仓库。同时建立定点采购、联系制度,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所需物资的及时到位。

  (2)生活必需物资。责任单位:行政主管;储备方式:平时不单独储备,建立定点采购、供给、正常联系制度,当突发事故发生后,需要向职工发放生活必需品时,从定点单位及时采购和调用。

  (3)药品和急救医疗器械的储备。责任单位:采购部、行政主管;储备地点:公司备件仓库。在急救药品和器械出现短缺时,采取区域调剂、征购及紧急调运等手段保证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调拨和紧急供应。

  (4)电力、供水应急保障。责任单位:电气主管、公用工程主管。负责协调电力等部门做好事故现场供电工作。

  (二)技术装备保障制度

  1、通信设备保障。责任单位:仪表主管,要求:确保通讯畅通。

  2、现场应急和工程抢险装备储备和保障。

  (1)防火:由义务消防队负责。

  (2)抢险堵漏:由维修主管负责。储备地点:维修班。

  其他应急事件技术保障物资储备,根据事件性质和涉及范围,按工作分工和《应该预案》规定,由相应的分管领导和办公室负责储备和保管。

  3、交通工具保障。储备地点:办公楼。同时,建立起与运输企业联系制度,应急事件发生时,及时调动使用。

  (三)资金保障制度

  1、突发事故应急工作所需资金,由财务处予以保障。

  2、应急资金由公司应急处置总指挥部具体掌握和使用。

  3、要发挥多方力量、多渠道筹措应急资金,做到应急资金足额保障。

  4、突发事故发生后,使用由公司应急处置总指挥部审批。

  第五章附则

  1、本制度中所指事故及所适用范围均包含在《公司事故总体应急预案》范围之内。

  2、凡违反本制度对应急工作造成不良后果者,依据有关法规、制度,视其情节给予处罚,触犯法律者追究法律责任。

【应急保障制度】相关文章:

安全保障制度08-30

安全生产保障制度04-18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09-01

安全资金保障制度08-29

消防应急制度02-28

应急值班制度08-18

应急演练活动总结01-06

应急值守制度06-20

应急救援制度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