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理体系

时间:2023-03-10 15:26:20 制度 我要投稿

制度管理体系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制度管理体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制度管理体系

制度管理体系1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劳动法》的普遍实施、国务院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病人选择医院、医药分开、全新的医保政策,都将医院推入了市场竞争。目前城镇医院的就医患者仍以公费医疗为主,且私立医院的不断扩张,已使医疗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能否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将决定医院的生死存亡,每位医院管理者都应有清醒的认识。

  1当前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之间的关系

  旧的公费医疗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以前是卖方市场,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医院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患者与医院间的关系是“求医”与“被求”的关系,医院始终有种衣食无忧的感觉。随着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医保政策,并且新的《社会保险法》亦在制定之中,随着法制的完善,医患间的关系亦随之改变,患者作为消费者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并且中间多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督,对医院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转变立场,重新定论,加强自身管理以适应市场。加强医院管理,主要在于管理好人才、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3个方面,培养和吸引高级人才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前提,也是决定医院能否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的保障,而物美价廉则是吸引客户的不败策略。绝大多数的医院提供的是普通医疗服务,同样是阑尾炎,很难区分出不同医院的医疗质量,而在此时价格则成为病人的首选。在降低成本方面,以前医院做的远不如企业,这也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而随着医改的普遍推行就迫使医院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医院应当在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吸引病人的基础上,还应该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服务。根据国务院的精神,各省纷纷出台了不同的医保政策和实施细则。在城市享受医保政策的职工人数在不断地增加,这就成了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谁能把这块大蛋糕的主体弄到手,谁在医疗市场上就占有了主导地位。于是医保定点就诊医院的确定及适宜于医保政策的管理模式就成了各医院的竞争与改革的方向。

  2医疗保险对医院管理体系

  提出了新的要求医保对医院的信息系统(HIS)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保实施中,给付和汇总核查工作需要医院的配合,做大量的工作。对于门诊病人来说,各地就诊基本都采用了IC卡,这就要求医院门诊起码要拥有IC卡读写设备。比较理想的方案应该包括医院给医保部门上报就诊病人的费用细目,以供审查和汇总分析使用。这样,医院就需要建设功能比较完整的门诊收费系统和培养一批熟练使用计算机收费的操作人员。目前,全国很多省市建设了医院与医保中心实时联网的收费系统,起到了实时反馈参保患者费用的作用。因为脱机处理不能及时了解患者保险费交纳情况、就诊资格、费用超支情况,可能还有假冒用户就诊。但是,我国城市通讯公网的质量、服务、价格普遍不能令人满意,价格高、速度慢、服务质量差,安全和可靠性不高,在此基础上建设大型实时网络风险度极高,尤其是大型城市。IC卡付费系统与医院门诊收费系统互联有一个十分突出的技术问题,就是IC卡写卡权利是否可以向医院计算机部门开放。如果不开放,医院很难将门诊收费系统和IC卡读卡机互连,造成门诊收费双重操作;如果开放,众多人员拥有写卡权利,很难保证密码不被泄露,不能保证系统安全。如果由医保部门统一配备门诊系统,很难满足不同医院的不同需求,与门诊和医院信息系统其他模块互连又成为难题。因此,需要很好地研究解决的方法。对于住院病人,医院需要分别计算自费部分和医保费用,向医保部门上报病人费用细目。病人在住院处建立计算机病案首页,病房护士每天将病人的'全部医嘱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划价收费,病人出院时由计算机结算并打印费用细目。患者持费用清单到相应的医保管理部门报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费用计算准确及时,同时强化了住院病人费用管理,堵塞了大量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药品丢失和浪费、检验检查的漏费和搭车开药等问题。这种模式可以很容易地与医保部门连机,通过网络直接报审,满足当前医保细目审查的要求。

  3医疗保险制度与医院管理之间的相互促进医保的中心目标

  是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参保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医院减人增效,降低医疗成本应是医院管理适应医保改革的主要手段,但在现有体制下实施非常困难。在医保政策的压力下,医院很可能仅仅通过降低医疗服务水平达到降低成本,而达不到真正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这同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问题十分相似,一些企业甚至到了即将倒闭的时候,还不能实现留住优秀人才,分流多余人员。这些都需要医疗行政部门和医保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创造医院体制改革的良好政策环境,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患者是医疗市场的买方,医院的繁荣有利于患者的长远利益。目前,医院主要依靠医疗收入维持正常运行,医疗科研和新技术的引入,也主要依靠创收和医疗收入的支持。按照现行收费政策,基本不能实现优质优价,将限制医院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外,通过医保引入市场竞争,需要医保结合医疗市场发展的整体规划,细化政策,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以促进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制度管理体系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工程质量控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千方百计把工程质量抓上去;

  2、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进行复检,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

  3、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技术、施工规范、施工工艺等标准进行交底工作;

  4、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主管技术负责人亲自主抓,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5、建立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在施工中必须坚持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交接检、专检);

  6、工程质量检查人员,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施工工艺行使检查权,对不按要求施工的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对拒不执行者有权勒令其停工或清退出场;

  7、实行质量例会制度、月评制度,质量与经济挂钩制度,使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提高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促使工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制度,质量检查是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工长实行有效质量管理手段之一,所以必须到达如下要求:

  1、施工前准备工作检查,包括:现场条件、施工人员配备、设备完好情景和技术水平、材料的质量等,各部门进取努力完善满足施工的准备工作;

  2、开始施工时,施工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亲临施工现场,对操作者进行施工前的工程质量、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进行一次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工作;

  3、施工中进行各工序之前定期检查,主要部位重点检查,实行原材料检查制度,各阶段检验制度,抽检项目检查制度等,并要实行例会制度,月评制度,质量与经济挂钩制度,做好质量检查监督工作;

  4、单项工程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专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部位提出整改意见、处理方法等措施进行返修;

  5、对建筑成品进行保护,制止违章、破坏行为;

  6、对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进入现场,要及时检查、核对、验收,必须是合格产品,否则不许验收;

  7、工程竣工后,要与技术负责人积极配合,做好交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供给完备的技术档案等技术资料,建立完善质量合格的单位工程。

制度管理体系3

  培训讲师:

  岗位职责:

  1)加强质量巡查工作,做好巡查纪录;

  2)对一般质量事故及时予以纠正和协调,对严重违例或较大质量事故须请示后处理;

  3)除正常质量巡查外,必须抽查以下项目;

  ①重点接待前的准备工作情况

  ②所在部门的设备及服务情况;

  ③通宵班各岗位值班情况(目前无人);

  ④外来食品质量及菜品质量。

  4)熟悉各部门运作情况,人员配备情况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5)收集各部门的质量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加以分析整理,及时反馈给培训部经理。

  权限:

  1)培训讲师有权对质量问题开具“整改通知单”;

  2)有权对违返《员工手册》中的甲类、乙类过失的人员进行处罚;

  3)协助培训经理做好酒店的全面质量管理;

  4)收集、整理酒店各部发生的案例,并建立档案,在质量管理会进行讨论。

  大堂副理

  职责:

  1)大堂副理随时与培训部保持沟通,配合培训部做好质量检查管理工作。

  2)定期参加培训部(质检)召开的各类会议

  3)总经理授权大堂副理对一线服务部门行检查督导,对一线员工不符规定言行举止提出批评纠正。

  4)每月十天一次把部门质量情况报至培训部(每月的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

  5)每日8:30前将am记录本交到培训部。

  权限:

  1)大堂副理有权对各部门质量问题开具“整改通知书”;

  2)有权对各部门违返《员工手册》中的甲类、乙类过失的`人员进行处理;

  部门培训员:

  职责:

  1)定期参加培训部召开的各类会议,如实汇报本部门的质量情况,对酒店质量管理提出自己的方案或建议;

  2)对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计划、组织、监督、协调等;

  3)对本部门各班组服为或工作质量进行检查与监督;

  4)及时准确地将各种质量情况汇报给所在部门的领导。

  5)每月十天一次把质量情况报至培训部(每月的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

  权限:

  1)有权对所属部门各分部的质量问题开具“整改通知书”;

  2)有权把质检过程中发现的其他部门的问题向所在部门的质检员通报,或向培训部反映。

制度管理体系4

  1、总则: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促进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维护酒店的形象和信誉,并充分体现奖优罚劣,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特制订本办法。

  2.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的原则

  2.1各酒店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服务质量、菜品质量、环境卫生等)的检查实行内部自查和质检部监督抽查两种方式。

  1)质检部每日(月)对部门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价,评价结果与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挂钩。

  2)各酒店内部的自查要执行逐级检查(或抽查)的原则。

  a.酒店领导带队(质检部参加)每周、月对各部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结果直接与酒店各部门负责人挂钩;

  b.质检部每天对各部门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价,除随时协调出现具体问题外,评价结果纳入对各店及部门领导的'考核;

  c.各酒店负责人对酒店各级管理人员及体系运行状态的监督检查;

  d.主管、领班负责对所管辖内工作人员提供全过程的全面检查。

  2.2.总部领导对各分店的第一负责人进行全程的质量稽查与验收、评估;

  2.3各级检查的依据和要求

  1)依据:程序文件以及各服务规范和检查标准是各级检查的依据。

  2)要求

  a:质检部每周、月的抽查和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抽查酒店各部门内部管理、自查情况;二是抽查各部门体系实际运行情况。

  b:酒店负责人、质检部的抽查,以突击内部管理为主,要重点查下级的管理状态,同时具体检查卫生质量、服务质量、纪律质量、菜品质量以及质量目标、指标完成情况验证下级的管理状况;对领班、主管、部门经理(厨师长)具体规定检查的范围、频次、比例,形成办法具体规定。

  c:总部领导的检查以验收、检查评估为主,重点验各收酒店的质量指标执行与落实情况并对各酒店执行总经理的执行阶段、效果形成办法、具体规定;

  3.质量体系考核与工资的挂钩办法

  1)各级员工工资的10%用于质量考核;

  2)质量考核工资的计算

  100分>月度质量评价分数≥90分;质量考核工资全额发放

  80分>月度质量评价分数<90分;质量考核工资每下降一分扣除10﹪

  例如:员工的工资是1100元;考评分数是86分,即降低4分,该员工的考核工资为:110元-110元×10%×4=66元

  80分>月度质量评价分数≥70分;质量考核工资全额扣除;工资下降一档

  80分>月度质量评价分数≥70分质量考核连续二个月即停职学习(工资按50%发放)

  80分>月度质量评价分数≥70分;质量考核连续三个月即劝退

  60分>月度质量评价分数≥50分;扣发基本工资的30%

  50分>月度质量评价分数≥30分;扣发基本工资的50%

  4.月度质量考核分数的计算办法

  4.1领班及其以下员工由酒店根据不同岗位要求设计评价表,按月进行计算和考核。

  4.2主管级以上人员

  主管级以上人员的考核分数,均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组织管理(占40分)即:①是否按要求进行自查并做记录;②自查是否有针对性;

  ③自查出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并实施;④对自查的问题是否纳入了对下一级的考核

  2)体系运行的效果(占60分)即:通过抽查落实存在的问题多少,是否与自查的总体结果一致,考核的原则按抽查开出的不合格项,一般不合格扣4分,轻微不合格项扣2分

  ①不自查扣全部分;

  ②自查不按体系要求,自查内容简单不深入,视情况扣1-10分;

  ③对查出的问题整改不及时扣2-5分,对查出的问题只整改,不采取纠正措施或未实施纠正措施扣5-10分;

  ④对自查出的问题未列入对下一级的考核,扣1-5分。

制度管理体系5

  1、培训经理、培训讲师、大堂副理、各部培训员应率先规范,严格遵守酒店各项规章制度。

  2、公平督导,对事不对人,事实不清时不可随意发表言论或结论。

  3、培训部按不同班次,对酒店所有部门行巡回督导,每天对一线营业区的全面巡视不少四次,对后台部门巡视不少于两次;除日常性的事务外,培训部人员尽量在酒店一线区。

  4、培训经理负责每周一组织一次培训员对酒店进行专项(卫生、设施设备、仪容仪表等)或全面质量检查。以书面的形式上报至总经理审阅,并于次日晨会通报

  5、培训部每日需对违纪员工、质量问题、违纪事件进行记录、处理,并存档,便于月底总结。

  6、各部培训员每月底最后一天向培训部报一份书面的全面质量情况报告。

  7、对重大的'投诉和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并将结果行成书面材料由培训部备案,并呈交总经理。

  8、对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向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并协助解决。

  9、每月汇总质检情况,全面介绍酒店整体服务接待状况,并提出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0、收集客人意见、客人投诉等资料,为保证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制度管理体系6

  为加大公司体系管理力度,确保生产现场处于整洁、有序、优质高效、安全的良好状态,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在机加车间增设体系推行小组,由车间指定合适的人选来兼职担任组长。组长除了要完成本职工作外,同时兼职负责本部门的体系推行和体系管理工作,其他现场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扶持和协助兼职组长推动体系管理工作,并定期参与对兼职组长的体系管理工作做阶段性的`评价。为保证兼职组长的体系工作能落到实处,要求兼职组长针对自身具体工作任务和体系管理职责做如下承诺:

  组长 ,为推动公司现场体系管理有效实施,本人在今后体系管理活动中,针对所辖区域的体系管理承诺如下:

  1、我将带动我组上下成员,从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不折不扣的执行5S管理标准,以实现公司期望体系管理水平;

  2.我将带领本组成员积极主动配合和协助其他部门开展体系工作,与其共求发展,最终使全公司的现场秩序有个全面的改观;

  3.认真遵守和执行公司推行体系管理项目的所有要求,带头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要求,率先垂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创造一个清洁有序的工作环境;

  4.将5S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日的工作中,每日检查和落实,并最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5.接受公司和相关部门监督检查,对提出的问题点不回避、不推脱,虚心接受,立即整改;

  6.每周对部门5S工作情况做一次自我总结和评比,将取得的成果与团队分享;

  7.积极找方法解决体系推行中存在的困难,不隐瞒,不搞形式主义;

  8.如因本组的5S推行进度而影响全公司的体系管理项目进度,本人按公司有关规定接受相应的处罚,绝无怨言;

  9.个人没有带好团队成员实施好各项体系管理标准,存在渎职行为,导致5S工作停滞不前或毫无起色,愿意接受公司的相应处罚。

  承诺人:

  公司签章:

  年 月 日

制度管理体系7

  一、安全管理控制目标

  (一)企业和项目制定的安全控制目标

  1、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杜绝死亡,避免重伤,一般事故应有控制指标。

  2、安全达标目标:根据企业特色、项目特点,按实际情况制定安全达标的具体目标,如企业达到市级安全先进单位,项目达到安全创优等各种荣誉。

  3、文明施工实现目标:项目根据作业条件的需要,制定文明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文明工地的目标。

  (二)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必须有正式文件和传阅记录,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必须有上级部门审批和传阅记录。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有红头文件和传阅记录,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有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和项目发放记录。

  (一)安全交底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三)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专项(施工用电、大型机械、特殊类脚手架、防暑降温等)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四)设备(含紧急救援器材)安装、拆除验收制度(含检测、操作规程、定期保养、维修、改造报废、特种设备管理内容)

  (五)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专业类、劳务类等分包单位安全职责、权限、考核、奖罚考核)

  (六)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七)班组安全活动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八)安全检查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九)安全隐患整改责任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安全生产奖罚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一)工伤事故报告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二)施工现场安全纪律制度(项目制定)

  (十三)消防管理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四)保卫值班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五)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项目制定)

  (十六)事故紧急救援制度(企业和项目均需制定)

  (十七)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企业明确各岗位[企业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安全部、技术部、工程部、机械设备部、物资部、财务部、工会等部门]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其部门职责分工,确定其安全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必须包括: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投入,检查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实施应急预案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二)项目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和各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

  (三)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包含:项目经理、分管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书记、安全主管、安全员、施工员、机电员、劳资员、预算成本员、材料员、保卫人员、班组长、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操作工人、分包单位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参照以上编制。

  (四)责任制内容必须明确各自工作范围的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目标的分解执行,不得逾越各自管理权限。

  (五)结合各自安全生产职责,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企业和项目级),同时编制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六)企业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考核,项目的时限自行调整。

  四、安全生产资金保障

  企业制定保障计划和落实资金,必须保留各种单据备查,项目将实际发生费用汇总报公司,现场留存单据。企业和项目填写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资金预算表和统计表,应相互对应。

  (一)安全培训费:安全资格上岗培训取证费、安全员上岗培训取证费、特殊工种人员上岗培训取证费、jgj59-99标准、安全法培训学习取证费

  (二)宣传、活动投入:开展安全月活动、召开现场会、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参观学习先进单位、组织文艺竞赛、订阅安全类报刊杂志、制作展览板等

  (三)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费:洞口临边防护设施(含租赁费)、电器产品、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更换检测费

  (四)安全防护(劳保)用品:三宝、防护面罩、工作服、防寒防暑等

  (五)文明施工设施:现场围档(含大门)、场地硬化、排水设施、绿化、食堂、厕所、淋浴室、消防器材、五牌一图、警示标志、急救药品器械、垃圾处理等

  (六)人工费: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搭拆、维修,垃圾清运等人工费用

  (七)意外伤害保险、安全技术服务费

  五、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定期对各部门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项目对全体人员分工种、分部、分项、分季节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尤其危险源单独教育记录,同时要求被教育人员签名,不得伪造代签。

  (一)职工劳动保护教育卡

  (二)节前节后安全教育记录

  (三)新进场工人教育记录

  (四)安全教育记录(定期月或季度)

  (五)班前安全活动、安全周讲评记录

  (六)安全员及特殊工种人员、中小型机械作业人员名册(复印件附后)

  (七)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发放。其内容包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危险源认定和预防控制措施,并对涉及人员进行组织设计安全交底。

  六、采购

  企业或项目分包单位采购安全用品时,必须选择行业管理部门认定的.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若无可自行采购;采购时提供安全用品的证明材料(质保书、合格证),将其附在安全用品采购验收资料表上。

  (一)合格供应商目录(其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

  (二)安全用品验收记录(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漏电开关、配电箱、限位装置、保险装置、五芯电缆、钢管、扣件、起重绳、活动房等)

  (三)安全用品采购验收资料表(每页粘贴一种物资)

  七、分包管理

  (一)合格分包方名录(企业以红头文件方式公布,项目留存)

  (二)项目分包方名录

  (三)分包方安全生产能力评价记录

  (四)项目与分包方签订的安全管理协议书

  (五)分包方的安全职责和落实情况资料

  (六)分包方开展安全活动资料

  八、施工过程控制

  (一)总包对分包进场安全总交底

  (二)施工过程中的分部(基础、主体、装饰等)、分项(土方、桩基、脚手架、模板、钢筋、砼、塔吊装拆、物料提升机装拆、外用电梯装拆、砌筑抹灰、墙面石材、人工拆除、防水)、工种(电工、电焊工、气焊工、起重工、木工、钢筋工、砼工、瓦工)等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签字确认,不得伪造代签。

  (三)安全设施移交表

  (四)三级动火许可证

  (五)模板、外架、塔吊、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拆除申请表

  九、危险源控制

  (一)企业应对危险源识别、评价,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策划、建档,制定针对性应急预案(含重大危险源控制清单和检查记录)。

  (二)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过上级部门审批发放。其内容包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危险源认定和预防控制措施,并对涉及人员进行组织设计安全交底。

  十、事故应急救援

  编制应急救援计划(含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重大意外事故、火灾、中毒中暑等),内容涵盖可能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报告程序、处理程序、应急物资准备及设施、人员基本救治方法、事故调查处理建议等。

  (一)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和评价记录表

  十一、安全检查和纠正措施

  (一)公司和项目安全检查汇总表

  (二)公司和项目安全检查记录[项目检查类型包括:定期安全检查、专项(施工用电、大型机械、特殊类脚手架、防暑降温等)安全检查、季节性、节假日前后等],包括行业管理部门或项目上级单位对现场的安全检查记录汇总

  (三)安全检查日记

  (四)隐患整改通知书

  (五)安全检查罚款通知书

  (六)施工脚手架、悬挑架、提升架验收单

  (七)模板支撑系统验收单,含计算书。

  (八)井架、龙门架搭设验收单

  (九)塔吊、施工升降机、落地操作平台验收单

  (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接地电阻测试、移动手持电动工具、电工巡视验收单

  (十一)施工机具验收单

  (十二)基坑支护验收表、基坑监测记录

  (十三)洞口临边验收防护记录

  十二、安全改进

  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和执行安全生产自我评估。

  (一)安全会议记录

  (二)安全自我评估报告

  (三)安全整改汇总和纠正措施执行回复

  十三、安全资料收集

  (一)企业和项目由专人负责更新安全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止、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制度、市级和上级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

  (二)安全资料分类装订,统一格式,纸张采用a4页,需签字部分不得代签。

  (三)重大危险源识别控制、事故紧急救援资料必须单独保管建档。

  体系资料准备齐全后,汇总装订成册,项目的体系资料存放备查。

制度管理体系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本公司建立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第一条 加强对企业职工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室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及经营活动有关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二条 培训目的:

  (一) 加强本公司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职业素养,提升食品安排管理技能。

  (二) 通过对食品安排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本公司员工要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特别要明确食品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企业第一责任人。

  (三) 积极展开对本公司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本公司食品经营安全。

  第三条 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第四条 培训方式:本公司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企业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员工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本公司培训,并自觉完成学习计划。

  第五条 培训时间:本公司规定员工每周对食品安全内容进行自学,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第六条 培训要求:本公司员工要端正态度、明确目的,认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本公司员工不仅要了解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还要掌握与本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的具体制定。

  第七条 对新录用员工及转岗员工在上岗前须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第八条 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岗位人员聘用的安全依据,并作为员工晋级、加薪和奖惩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九条 对本公司食品安排知识培训及学习情况建立培训档案,对组织和参与情况、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并进行归档。档案保存期限不低于两年。

制度管理体系9

  为保证入库保健食品的质量,把好验收质量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验收员负入库保健食品的验收及验收记录的整理归档工作。

  2、验收员必须熟悉保健食品知识和理化性能、了解各项验收标准,能正确处理验收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坚持原则。

  3、验收员凭业务部门的《验收入库通知单》对到货保健品进行逐批验收,验收到保健食品最小包装;验收应在规定的待验区或退货区验收,待验区和退货区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有黄色标示。

  4 、验收时应按对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4.1 、验收保健食品包装的标签和所附说明书上应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是否在显著位置标有保健食品的专用标识、品名、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标签或说明书上还应有保健食品的成份、保健功能、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以及贮藏条件等;

  4.2 、验收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4.3 、验收进口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应凭《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验收。

  4.4 、验收进货品种,应有到货保健食品同批号的.保健食品出厂质量检验报告书;

  4.5、对销后退回、配送后退回的保健食品,验收人员应按验收程序的规定逐批验收,对质量有疑问的应拒收入库或抽样送检。

  5、验收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能真实反映该批保健品的质量状况。对验收抽取的整件保健品,抽样完毕要进行复原封箱,贴验收取样封签。

  6、近效期保健品验收时实行控制性管理,对保健品有效期在 1 年内,购进时已超出生产日期 6 个月的保健品,除业务急需外,验收员在入库验收时应拒收。

  7、对验收中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标识模糊或有其它问题的品种应拒收。并按规定的程序做上报及退货等处理。

  8、验收员要在《验收入库通知单》上详细写明验收情况,并签名。

  9、验收员负责从微机上进行质量确认。用自己的密码进入微机系统,输入相关信息。并做好自己密码的保密工作。

  10、验收记录及时、准确、完整、有效。并按规定归档、保存。验收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制度管理体系10

  为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第79号令《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第一条凡是在辖区内从事以销售为目的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活动(国内销售的),必须符合国家质检总局第79令要求。

  第二条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质量规定,满足保障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要求,不存在危及健康和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不得超出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第三条对从事国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必须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的生产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所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加印(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后,方可出厂销售。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1年前的1个月内向所在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持续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情况的年审报告。

  第四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

  第五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和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环境条件和相应的卫生要求,应当建立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档案,保存企业购销记录、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等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资料。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档案应当保存3年。

  第六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相关辅助设备,具有与产品质量安全相适应的原料处理、加工、包装、贮存和检验等厂房或者场所。生产加工食品需要特殊设备和场所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的条件。

  第七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用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含食品加工助剂)、包装材料和容器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实施进货验收制度,并建立台帐,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不得违反规定使用过期的、失效的、变质的、污秽不洁的、回收的.、受到其他污染的食品原材料或者非食用的原辅料生产加工食品。使用的原辅材料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必须选购获证企业的产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情况和国家要求备案的其他事项报所在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第八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生产加工过程应当严格、规范,防止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污染,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有害物品或者其他不洁物品。

  第九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按照有效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依据企业标准生产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食品的,其企业标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不得降低食品质量安全指标。

  第十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有与食品生产加工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和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其他疾病,并持有健康证明;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产品的检验能力,取得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的资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还应当了解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第十一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质量安全检验和计量检测手段,检验、检测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经校准满足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限内方可使用。企业应当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并按规定必须实施出厂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销售。

  第十二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的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实施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与检验、产品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鼓励企业获取质量体系认证或HACCP认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第十三条出厂销售的食品应当进行预包装或者使用其他形式的包装。用于包装的材料必须清洁、安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出厂销售的食品应当具有标签标识,食品标签标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十四条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必须安全,保持清洁,对食品无污染,能满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第十五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严禁下列行为:

  (1)违反国家标准规定使用或者滥用食品添加剂;

  (2)使用非食用的原料生产食品;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

  (3)以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生产食品;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生产食品;生产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食品;

  (4)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

  (5)伪造食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

  (6)生产和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的食品及相关产品。

制度管理体系11

  1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使一个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绩效。它并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为作出设计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消除或件效应组织的活动而使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b)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c)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d)向外界证实这种符合性;

  e)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f)自我鉴定和声明符合本标准。

  本标准中的所有要求意在纳入任何一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等因素。

  本标准针对的是职业健康安全,而非产品和服务安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xxxx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xxxx)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3.2

  审核audit

  见gb/t1900-xxxx中3.9.1的定义。

  3.3

  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

  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强化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过程。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

  3.4

  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5

  危险源辨识hazard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6

  事件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注:其结果未产生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在英文中还可称为“near-miss'。英文总,术语“incident”包含“near-misses”。

  3.7

  相关方interestedparties

  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8

  不符合non-conformance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3.9

  目标objectives

  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

  注:目标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3.10

  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ohs)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3.1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system(ohsms)

  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3.12

  组织organization

  见gb/t19000-xxxx中3.3.1的定义。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每一个单独的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3.13

  绩效performance

  基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

  注1: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

  注2:“绩效”也可称为“业绩”。

  3.14

  风险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15

  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评价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16

  安全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3.17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risk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

  4.1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4章描述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如图2所示。

  图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组织应有一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该方针应清楚阐明职业健康安全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

  a)适合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b)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c)包括组织至少遵守有关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接受的其它要求的承诺;

  d)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

  e)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

  f)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g)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

  4.3策划

  策划如图3所示。

  图3策划

  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这些程序应包含:

  一常规或非常规的活动;

  一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一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次信息形成文件及时更新。

  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一依据奉献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

  一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可通过4.3.3和4.3.4中所规定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

  一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一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

  一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

  4.3.2法律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和获得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它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

  4.3.3目标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如可行,目标宜于以量化。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

  —法规和其他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

  —可选择的技术方案;

  —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相关方的意见。

  目标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4.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实现其目标。方案应包含形成文件的:

  a)为实现目标所赋予组织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

  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应定期并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应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4.4实施和运行

  图4实施和运行

  4.4.1机构和职责

  对组织的活动、设施和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应确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予以沟通,以便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组织应在最高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员(如:在某大组织内的董事会或执委会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承担特定职责,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正确实施,并在组织内所有岗位和运行范围执行各项要求。

  管理者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

  组织的管理者代表应有明确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确保本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b)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提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都应该表明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对于七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的人员,应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在教育、培训和(或)经历方面,组织应对其做出适当的规定。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保处于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

  一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一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效益;

  一在执行职业进康安全方针和程序,实现职业进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见4.4.7)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一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

  一职责、能力及文化程度;

  一风险。

  4.4.3协商和沟通

  组织应具有程序,确保与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就相关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进行相互沟通。

  组织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

  员工应:

  一参与风险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和评审;

  一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

  一参与制业健康安全事务;

  一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和和指定的`管理者代表(见4.4.1)。

  4.4.4文件

  组织应以适当的媒介(如:纸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b)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注:重要的事,按有效性和效率要求使文件数量尽可能少。

  4.4.5文件和资料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以确保:

  a)文件和资料易于查找;

  b)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受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凡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得到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现行版本;

  d)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对处于法规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保存的档案文件和资料予以适当标识。

  4.4.6运行控制

  组织应识别与所认定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组织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进行策划,通过以下方式确保它们在规定的条件下执行:

  a)对于因缺乏形成文件的程序而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对于组织所购买和(或)使用的货物、设备和服务中已识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建立并保持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和合同方。

  d)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考虑与人的能力相适应,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计划和程序,以识别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并作出响应,以便预防和减少随之引发的疾病和伤害。

  组织应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尤其是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如果可行,组织还应定期测试这些程序。

  4.5检查和纠正措施

  检查和纠正措施如图5所示

  图5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绩效测量和监视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程序应规定:

  一适合组织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测量;

  一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的监视;

  一主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准则和适用的法法规要求;

  一被动性的绩效测量,即监视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

  一记录充分的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以便于后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分析。

  如果绩效测量和监视需要设备,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此类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及结果的记录。

  4.5.2事故、事件、不符台、纠正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以便:

  a)处理和调查:

  一事故;

  一事件;

  一不符合;

  b)采取措施减小由事故、事件或不符合而产生的影响;

  c)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完成;

  d)确认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这些程序应要求,对于所有拟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其实施前应先通过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评审。

  为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原因而采取的任何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

  组织应实施并记录因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的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任何更改。

  4.5.3记录和记录管理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标识、保存和处置职业健康安全记录以及审核和评审结果。

  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并记录保存期限。

  应按照适于体系和组织的方式保存记录,用于证实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5.4审核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审核方案和程序,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以便:

  a)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

  1)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策划安排,包括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2)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

  3)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

  b)评审以往审核的结果;

  c)向管理者提供审核结果的信息。

  审核方案,包括日程安排,应基于组织活动的风险评价结果和以往审核的结果。审核程序应既包括审核的范围、频次、方法和能力,又包括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

  如果可能,审核应由与所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

  注:这里“无直接责任的人员”并不意味着必须来自组织外部。

  4.6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如图6所示

  图6管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管理评审应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应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其他要素。

制度管理体系12

  第一条严格遵守《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产品标识标注规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第二条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在取得生产许可资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

  第三条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企业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具有与食品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和质量工作人员。

  第四条具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生产设备、工艺设备和相关辅助设备,具有与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相适应的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厂房或者场所。具备产品质量安全的环境条件。

  第五条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生产加工过程严格、规范,对生产关键点进行严格控制。

  第六条生产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剂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进货验货制度,不使用非食用性原辅材料加工食品。

  第七条按照有效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无强制性标准规定的,符合企业明示采用的标准要求。

  第八条具有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手段,检验和检测仪器定期通过计量检定。

  第九条在生产全过程建立标准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出厂检验到销售后服务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

  第十条食品的包装材料、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安全,保持清洁,对食品无污染。

  第十一条产品出厂前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出厂产品检验合格。

  第十二条产品标识标注及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制度管理体系】相关文章:

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01-23

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计划08-05

制度流程管理制度04-22

项目制度管理制度01-21

制度变更管理制度08-10

采购制度管理制度12-02

报销制度管理制度08-22

部门制度管理制度04-01

公司制度管理制度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