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演讲稿【精华5篇】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相信写演讲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中秋节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各位下午好!
在我的记忆里,无论农活有多忙,xx月xx日,妈妈还是会放下农具,换上干净的衣服,三五个人一起去集市,买回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回忆那里的中秋节。同时,我们这些住校学习的人,尽量回家,不仅仅是为了家人团聚赏月,也是为了满足胃对美食的'渴望和需求。
从集市回来后,我妈的空空的篮子里又多了一件让我们垂涎的东西。切肉是必不可少的,手宽就带回来一条鱼。因为是中秋节,月饼、苹果、柿子缺一不可,但是苹果、柿子有三五个,刚好够我们姐弟俩吃。月饼才五块,一人一块。用我妈的话说,这些不能当饭吃。但是为了完成孩子们的中秋节梦,妈妈更可能做手工月饼来满足我们的渴望。
赶集回来,妈妈把“烂头”(做蛋糕时剩下的一块面团,主要用来烤面团)泡在瓷盆里的温水里,午饭后开始和面。睡醒期间,我妈把家里的芝麻拿出来,洗干净,放锅里炒。冷却后,她在家里用研钵将它们捣碎,用糖混合,这样月饼馅就做好了。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村里只有我们家有那个石臼。听父亲说是祖上传下来的。所以每年中秋节的下午,老家的老房子里总是弥漫着芝麻香。
这时候面条做好了,我妈就开始揉,做成盘子大小的饼,裹上麻糖,放在簸箕里,一块一块的放在锅里烤。当然一个锅最多只能放四块,温度要适中。大了就糊了;小的时候可能会不熟悉,所以烤蛋糕是个精细活。当然,这对于妈妈们来说自然不是问题。
晚上,明月早早地挂在空里,好像知道今天人们会祭拜她。妈妈和姐姐把桌子抬到院子里,摆上妈妈做的苹果、柿子、月饼、月饼,然后认真地祈祷。那只不过是祈祷和平和丰收之类的话。具体来说,我什么都听不懂,也听不清楚,也不想听,因为我的心早就被那些食物勾住了。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起来为我准备回学校的东西。自然,我不得不在书包里放一些月饼。有时候,姐姐把没吃的苹果塞到我手里。这些生活细节和往事历历在目,我会永远珍惜。
中秋节演讲稿2
大家好,今天我们发言的题目是《月圆人圆,感恩师长》。
中秋佳节,我们最熟悉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礼记》中早有记载“秋暮夕阳”,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中秋,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舞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家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走月亮等特殊风俗。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的说法。月饼最初是用来祭拜月神的祭品。那时,它还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和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形美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长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这些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
中秋节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和家长:
你们好!
终于放假了,中秋节到了,到了晚上,月亮既大又圆,我和弟弟一起赏月,陪着孤独的星星和月亮。看起来真美啊!
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诗:“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意思就是:“桂花从天而降,好象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演讲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国旗下的演讲是庄严的,我很荣幸代表我们xx班做此演讲。我等这次演讲等的月儿都圆了,不错,我演讲的题目正是“中秋节”。
同学们,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更是一个符号,这符号背后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道”。
下周,就要过中秋节啦,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因为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节。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吃月饼、赏月亮。
中秋节和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团圆的节日。中秋的夜晚,月亮最圆、最亮,我们小朋友们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还可以请爸爸妈妈给我们说一说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在这里:我们祝福所有的老师、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幸福健康!
大家知道,世界历史上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其他三大都已消亡,只有中国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如今变得更加强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忠孝传天下”为大道,中秋节就是这文化的.一个符号。
中国文化将“春、夏、秋、冬”配之以“生、长、收、藏”。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亲人们在皎洁的月光下聚在一起,共同品尝丰收后的五谷、瓜果、月饼,“举杯邀明月”。我们中国人向来都有诗意,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精神文明的格调是用诗词升华的。我们对月亮更是情有独钟,所以才有许多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疑惑;“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忧愁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感慨。大家不是为欢聚而欢聚,这样的欢聚是为了和亲人团聚,感受家庭的和睦。而维系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是晚辈对长辈的礼节、尊重、爱戴,是一种建立在秩序之上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母爱儿贤、兄弟和睦是真正的中国家文明。大家都知道,有了一个和睦的家庭,才有和谐的社会、稳定的国家。
最后,我希望大家的这个中秋节不仅仅是快乐的,更是有意义、有内涵的。这内涵便是传承。这传承,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中秋节演讲稿5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各位下午好!
秋天的天空最蓝最亮,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清爽感。浓郁的桂花香似乎在试图将丰收诠释为这个季节的属性。我也最爱这个季节,我出生时的深秋,家乡那个让人着迷的月份。
在老家的那个月,是我每个月想家一半的秋天。又是石榴红。超市货架上已经在不经意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但童年的什锦月饼让我记忆犹新。简单的白糖馅,粗糙的面粉,绵密的黑芝麻,在我嘴里发出声音,最难忘的是五颜六色的青丝红丝果脯。
期待每年的中秋节,我都会带着什锦月饼,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几双洗手小心翼翼地从月饼上扣下果脯。你一个绿的,我一个口红,仿佛那时候的笑声就是小时候那个中秋的味道。
家乡的月,是“天冷记得加衣服”的遥远声音。通过途径工作后,我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思乡之情,不仅是我的漂泊之情,还有我父母学会了忍受思念:
从一开始学会用微信视频通话,到逐渐改成语音消息,再到偶尔说一句“天热注意防暑”“天冷记得加衣服”,尤其是我的.司机单干后,家里人好像都开启了“单干”模式。家庭微信群里的互动问候少了,取而代之的,变成了声明和汇报的小视频消息。偶尔会主动在视频细节里跟爸妈说,他们感冒刚好,是他们留给我的。
今夜起露变霜,家中月色多明!年轻的时候,我尽量远离那个地方,每到月圆之夜,那里就成了自我追忆和留恋的天堂。但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只能把所有的心思都寄托在微信和家乡的这个月。祝我的父母身体健康,我爱的人一切顺利。
【中秋节演讲稿】相关文章:
中秋节来临以中秋节为主题的高中生演讲稿11-04
中秋节演讲稿04-19
中秋节的演讲稿09-28
中秋节演讲稿10-31
(精选)中秋节演讲稿07-09
中秋节的演讲稿06-14
中秋节演讲稿10-16
中秋节演讲稿[精选]09-13
中秋节演讲稿【实用】10-10
学生中秋节演讲稿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