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班级共成长演讲稿

时间:2024-09-12 18:47:34 演讲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与班级共成长演讲稿

  演讲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与班级共成长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与班级共成长演讲稿

我与班级共成长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加入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有一段时间了,也做了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一年来,我作为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二(2)班对于我来说是个独特的存在,因为它承载了我太多的第一次。

  去年九月刚接手这个班,新生报到的那天,我紧张又兴奋,早早地在教室里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没一会,孩子们依偎在家长身边陆续地走进教室,有的孩子四处乱窜,有的孩子惶恐不安。家长们在一旁既满心希望,又忧心忡忡:我的孩子在这里能好好表现、获得进步吗?每一位家长都和我交流了孩子的情况:我家孩子不愿和人交流,老师你多和他说说话;我家孩子太调皮、坐不住,老师你严厉一点…家长们一双双恳切的眼神实在让我有些手足无措,但我始终认真聆听。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才正式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有多重要。

  因为面对的是特殊学生,最开始时,简单的师生互致问候都难以顺利进行,有的情绪不好就低下脑袋,还有的更是“我行我素”,对老师的问候不予理睬,这种情形下,我尝试走到他们身边,抚摸着他的头、看着他的眼睛向他问好,并鼓励他也大胆地向老师问好,告诉他向老师问好是有礼貌的表现,是好孩子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们基本能主动自觉地问候老师。虽然进步只是一点点,但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心底里更不敢有半点懈怠,因为正是这样一句短短的'问候,也充分的体现了对学生的爱和尊重。

  早在新教师培训时,前辈老师就说过,一年级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一定要紧抓。我也阅读过相关书籍,一年级新生的行为习惯是一直被强调的。不以规矩,终不成方圆。即便是残障孩子,也应当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一年级开学初,我们班的德育主题主要就是围绕坐姿、站姿这几个基本的行为习惯展开。我利用晨会和班会课时间,通过小儿歌《我会坐坐好》:“小手放放好,小腿并并拢,身体坐坐直,眼睛看老师。”来重点训练孩子们的坐姿。我想很多班主任在一年级时都会给孩子编写这样类似的儿歌,内容易懂,简单上口。我一边演示给孩子们看,一边解释每个动作,在每堂课前进行训练,孩子们都学的很快。

  学会的知识如果不巩固和加强记忆,是很容易遗忘的。因此我不仅仅局限于我说,孩子做,而是在他们熟练地基础上,争取做到:孩子们自己说,自己做。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每天上课前复习这首儿歌时,我说前半句,他们说后半句,比如我说“小手”,孩子们会说“放放好”;我说“小腿”,孩子们就会说“并并拢”,边说边调整坐姿。这样既能训练他们开口说话,又能通过调整坐姿来集中注意力。一年下来,调整坐姿也成了一堂课开始前的必要环节,也让我和孩子们在课堂中配合地越来越默契。

  这些常规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得一部分,孩子们进步了,渐渐有了规则意识,这将给今后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

  孩子们进入学校参与集体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和身边的孩子成为同学,进而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学会分享。其实在开学初期,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块的内容,是班里的孩子们给了我启发。每天上课的第一件事,除了问好,还有一个固定环节——点名。其实别小看点名,一方面能让孩子认识自己,听到名字能有所反应,另一方面还能让孩子们认识班里的其他同学、知道他们的名字。早晨有的孩子来的比较早,等看到其他小朋友来的时候,会突然开口说:“XXX来了。”或者有时会说“XX没来。”这表示他已经认识了自己的同学,并能准确地说出谁来了、谁没来。下课时,几个程度好一点的孩子会互相喊着对方的名字,虽然他们语言能力很弱,但他们能喊出彼此的名字,并且有所回应,已经是一种同学间的认同感了。

  孩子们之间的默契培养出来以后,我惊奇地发现,他们会在活动课上不约而同地给跑步的同学加油,在小游戏中稍作指点,他们就能愉快默契地玩开来…虽然都是一些小细节,但也能看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相互感染着,用他们纯洁美好的笑容,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团结与默契。

  平日里,我主要通过电话、短信的形式与家长交流。放学时也常常会与家长交流孩子一天的表现,并简短地了解孩子的在家情况。

  做了班主任以后,发现家访是件有用也非常必要的事。在学校的时候,孩子们用着同样的课本,写着同样的作业,只有走出校园,从繁华的大街拐到曲折的小巷,走到一家家低矮的房屋前,学生和他背后的家庭,才能被还原成一个个生动、立体的样子。虽然没能亲自去到孩子的家里,但透过家长细心、完整的描述,我能够看到孩子平时的样子,能够体会到家长无奈地心境。说到自己的孩子,家长们总是很心酸,家里条件不好,拜托老师能多多照顾自己的孩子。但孩子不仅仅是在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父母在家也可以给孩子表现得机会,让孩子适当做做家务,多陪陪孩子,夸夸孩子,家校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助力孩子的成长。

  班上共有八个孩子,根据他们的心理状况逐个进行分析,针对各自的特点,对其进行矫正。教学中,不歧视他们提出的要求,规范行为,让孩子们逐步适应。他们有一点儿进步的时候,就及时进行表扬,加强认知,增强他们的自尊,来促进他们身心的正常发展。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个人的行为不是一时能够改善的,尤其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更应给他机会,给他时间。我知道前进的道路一定不会平坦,有时你可能会遇到一块“顽石”,面对你的良苦用心无动于衷,但我们不能泄气,更要沿着陡峭的山路勇敢地攀登,在今后的旅途中刻苦学习、虚心请教,一定要做“涓涓细流”,去打磨这块“顽石”,使这块“顽石”也成为“鹅卵石”。

我与班级共成长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自律,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养成了这个好的习惯,无论别人在与不在时,你都可以做到约束自己的行为。

  意大利的但丁曾经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没错,就算你的知识再丰富,你的.人品很低,没有人愿意与你交往。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我学过一篇文章:小詹姆斯和他的爸爸出去钓鱼,结果没到钓鲈鱼的时间,小詹姆斯就钓到了一条鲈鱼,他看到四周没有人,就想将鲈鱼放到自己的筐里。但他的爸爸告诉小詹姆斯要将鲈鱼放回湖中,并告诉他:别人在的时候,你能管好自己;别人不在时,也要遵守规则,这才是最棒的。我想,这句话也是说给我们听的,我们也要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做一个自律的人。

  其实做到自律非常简单,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在自习课是安静地写作业,不去大声喧哗,这样我们的教室才会安静,给大家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

  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就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我与班级共成长演讲稿3

  他们是拿奖专业户,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他们说最快乐的莫过于"学在2班,爱在2班,玩在2班";他们说,我们有着共同的家和名"13级青少2班"。提及班级建设取得的成绩,他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他们说,青春韶秀,我与班级共成长。

  以寝带寝促学风

  "青少的专业可真的不好学。青少系的课程包罗万象,既涉及到哲学又涉及到经济,既有法律知识又有教育理论",这是其他专业的同学们对青少系课程的第一印象。为培养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强化专业知识基础,加强学风建设,13级青少2班在班委的带领下成立了学习小组。班里的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不足,制定了新学期的学习规划和学习目标。

  在班主任刘欢老师的'指导下,班里还开创了"同学带同学,寝室带寝室"的特色学习方式,通过同学间以及寝室之间的良性竞争,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班长许露丹介绍说:"在大学里,即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相互接触的时间也很少,除了上课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其他时间大家都是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活动。因此,‘同学带同学,寝室带寝室’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同学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影响。大学特殊的环境更是形成了特殊的寝室文化,这种学习方式的目的是让每个寝室的班干起到带头作用,在寝室里积极带领同学学习,多读书,营造优良的寝室学习氛围,然后再由寝室带动班级,形成优良的学习氛围。"

  立规执纪促班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13级青少2班的大家庭也有自己特有的"家规"。在开学不久的一次班会上,全班同学群策群力,想出了约束自己行为规范的好方法。"各个寝室应该制定好各自的卫生、作息时间、节约用电用水等相关制度;寝室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努力形成良好的寝室风貌,注重搞好积极向上的能反映当代大学生风貌的寝室文化建设;同学之间要相互督促,保证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保证课堂出勤率,严格执行请假制度,考勤工作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并定期公示。"这一条条铁一样的纪律刻进了全班同学的大学生活里。完善的规章制度给同学们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范标准,良好的行为规范也为同学们日常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班不仅有纪律严如铁,更是有着青春韶秀的活力。

  回忆起班级秋游,刘昱秋记忆犹新,"久违的乡土气息真让人着迷。在休闲度假山庄里,我们‘拉帮结伙’地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唱歌,跳舞,打牌,三国杀……中午,同学们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准备午餐——自助烧烤。烧炭火,拿作料,支烤架,烤肉,分工明确,齐心协力,边烤边吃,不亦乐乎。"从入学以来,13级青少2班多次组织班级出游,春游颐和园,夏看映日荷,秋游银杏湾,冬赏故宫雪。大家一路欢歌笑语,感情也变得更加亲密。大家认为,增进感情,亲如一家,才是畅游北京的最大意义所在。

  "20xx,我要学在二班,爱在二班,玩在二班""二班是我永远的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和二班继续一同成长"……这是13级青少2班的同学们对这个大家庭的新年寄语。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将继续扬帆起航,钻研学术,彼此关爱,与集体共同成长。

【我与班级共成长演讲稿】相关文章:

我与学校共成长09-01

我与企业共成长演讲稿11-24

我与公司共成长演讲稿11-19

我与企业共成长演讲稿06-24

我与公司共成长演讲稿06-22

我与学校共成长演讲稿05-17

我与医院共成长演讲稿07-04

我与银行共成长演讲稿06-09

我与家乡共成长演讲稿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