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初中

时间:2025-06-15 08:58:5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初中模板锦集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初中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说课稿初中模板锦集4篇

说课稿初中 篇1

  一、课的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课标引领内容,本节课需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近一步的领悟屈腿腾越的动作要领,能够明确屈腿腾越动作的关键。

  2、技能目标:90%的学生能够掌握动作要领,能够在保护下完成动作。60%的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克服心理障碍,逐渐地独立完成练习,且空中姿态较好。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积极的进行尝试,利用集体的力量,互帮互助。

  二、教学内容

  为了完成以上学习目标我把这节课的内容设定为支撑跳跃—曲腿腾越。

  支撑跳跃分五节课来完成,本节课为第三节(以第三节课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尝试、探究、交流、互学,体验先跳后撑腾越山羊的动作方法,发展灵敏、协调和力量等体能。同时,创设合作探究的场景,注重所学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验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互助的能力。

  三、课的设计思想

  本课的设计以体现新课改思想,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和观念,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发展快乐体育为重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以培养团结友爱、积极拼搏精神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材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支撑跳跃是竟技体操的主要项目之一,初中的支撑跳跃比较简单,是体操教材的基本内容,由于支撑跳跃是在短距离助跑的基础上,经过踏跳和借助两臂支撑器械,迅速越过一定高度的器械障碍,所以有利于发展腿部、臂部、肩带的`力量和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支撑跳跃教材的贯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超越障碍能力的提高,都可以起到十分积极的影响。支撑跳跃的特点是在跳跃过程中,借助两臂的支撑、迅速、安全、省力地腾越过各种器械。它包括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七个部分。

  2.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中学初二学生,普遍好动,具备支撑跳跃(屈腿腾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同时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思维活跃,善于创新,善于思考,体力充沛,并好表现。但是初二学生的腿部力量还不够,助跑和起跳衔接不紧密以及技术动作不熟练等原因,实际上这7个环节很难明显地表现出来,特别是两个腾空的动作,不容易做出来,另外女生相对胆子较小,害羞,身体重心低,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耐心细致辅导和多加以鼓励。特别要加强保护与帮助,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本课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究性学练,以完成屈腿腾越的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自学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五、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助跑有节奏,踏跳时机准确,推手有力。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踏跳和推手动作快速有力、腾空高、落地稳。

  六、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更好的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

  ⑴启发教学法: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⑵对比教学法:通过不同学生的展示,其它学生经过评价,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学法:

  本课学生主要采用尝试法,展示法,游戏法,评价法等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七、场地器材

  田径场,跳箱4个、大体操垫4个、踏跳板4个、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跳绳50根。八、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10’-12’)

  1、课堂常规:课堂常规是教学中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课前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师生问好,交代课的内容、任务、并提出要求。

  2、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游戏:

  (1)、跳绳跑进入到“跳房子”(可自己定)

  a、教师摆好练习图型,不作任何示范,让学生大胆去尝试,让学生自创练习,允许出现各种错误。

  b、通过游戏达到热身的效果,同时引出课题进行讲解示范,把学生引入完整的技术概念。

  (2)、散点双人推手练习。

  两人一组进行推手练习,快速将对方推开。

  (二)探究学习、思考体验(12’-15’)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是“教”与“学”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进行创新,本课主要采用以下手段来进行教学。

  曲腿腾越跳箱

  1、提出问题:

  ⑴、“曲腿腾越跳箱”在你们的脑海中是什么样的动作呢?(学生回答)

  ⑵、支撑跳跃动作中,起跳和推手的作用是什么?

  2、讲解示范动作

  (1)、完整动作要领:是经过有节奏的助跑、上板踏跳时积极蹬伸,同时快速向前上方做第一腾空、双手在跳箱上瞬间有力的推撑、使身体第二腾空腾越过跳箱、然后落地缓冲站稳。

  (2)、助跑、起跳、落地:

  两臂自然摆动,逐渐加快速度,单起双落、踏跳时积极蹬伸,同时双臂快速用力顶肩推手、制动双腿、提肩、展髋。

  3、保护与帮助:

  ⑴、保护者站在练习者的正前方,双手扶其上臂、顶其肩、并顺势上提,迅速后退一步。

  ⑵、保护者站在练习者落地点一侧,落地时一手托其腹,另一手扶其背。

  4、原地练习顶肩推手过跳箱:

  起跳后含胸、紧腰、两臂主动前伸向下撑并立即用力顶肩推手,同时稍提臀、两腿快速向胸部收成团身、有意识下压制动。

  5、落地

  由前脚掌过渡到全脚掌,经过踝、膝、髋三关节同时弯曲,作弹性缓冲,成半蹲姿势。

  (三)自主学练体验并展示(10’-12’)

  ⑴、学生分成四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带着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⑵、展示对比:由于中学生表现欲强,在尝试练习过后应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看哪一组跳的最精彩、优美。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也可以给其它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激发他的学习欲望。并在竞争中体会成功与协作。

  ⑶、注意安全,加强保护与帮助。

  ⑷、支撑跳跃动作中,起跳和推手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快速有力的起跳为第一腾空做好充分的准备。

  ②、积极有力的推手能使身体重心腾得又高又远,为完成第二腾空动作创造条件。

  (四)、结束部分(6’-8’)

  1、放松练习《荷塘月色》

  采用舞蹈练习来进行放松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跟着轻松优美的乐曲节奏起舞,使学生身心得到调节和放松,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而感到兴趣盎然,余兴未消。

  2、小结

  ⑴、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曲腿腾越跳箱的动作,懂得起跳和推手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是成功者,只要参与就没有失败。

  ⑵、通过学生和教师评价,指出优、缺点,并提出对今后的努力要求。

  九、效果预测

  1、掌握知识

  80—85%学生掌握曲腿腾越跳箱的方法

  2、运动量密度

  练习密度:30%---35%。

  平均心率:125—145次/分。

  3、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情况

  能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完成教学内容及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说课稿初中 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使学生对潜在的自我树立更多的信心,也为下面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奠定基础;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一些发掘潜能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本课题教学的难点是是学生认识自己的巨大潜能,以树立信心。其教学重点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自己具有巨大潜能的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掌握一些发掘潜能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对自己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基本问题,尤其是对我的能力、我的潜能,这一话题往往会令学生感到遥远、神秘,而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巨大的潜能。因此,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以及如何科学、有效的开发自己的潜能,过积极上进的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设计理念:

  由于教学内容主要指向学生自身,取材十分便捷。因此,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时间用于回忆、反思自身情况,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提高对潜能的认识,在审视自己中不断建构对自己信心、能力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使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向老师和所有同学敞开,这样才能使老师顺利帮助学生树立对未来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美好的青春生活。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使大家都感受到人的潜能的.巨大,从而树立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品质。

  2、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搜集和整理激发潜能的故事和方法的能力。提高自我反思、激励自我的能力。

  3、知识:了解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的;知道开发潜能的一些方法与要求。

  五、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有关人们或自己发掘潜能的故事

  2、准备一把小剪刀、一张5平方厘米的小纸片、一段1厘米长的透明胶。

  六、教学流程:

  (一)、情景设计,导入新课:

  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听。老师提问:这是什么曲子?谁写的?你知道他写这首曲子时的情况吗?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认识自己的潜能:

  (1)老师提问:你相信人真有这么大的潜能吗?请大家就贝多芬的故事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分组交流。

  (2)然后请学生讲讲收集到的激发潜能的故事(包括自己这方面潜能得到激发的经历)。

  (3)老师引导:通过同学们的故事和经历,使我们认识到人们存在巨大潜能的事实依据;而人们存在巨大潜能还具有丰富的理论依据。

  (4)老师介绍理论依据:心理学家霍华德脑的多元智能理论。

  大脑结构及其功能:说明人人都有可开发的潜在能量。(通过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也具有巨大的潜能,在各个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树立信心。)

  (5)老师进而提问:在懂得自己有巨大的潜能之后,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自己的潜能?

  2、激发自己的潜能:

  (6)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或在课前资料收集时发现了哪些激发潜能的好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特点?

  (7)老师归纳各种方法及激发潜能时的要求。并指出潜能的激发有些是偶然的,但更多的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有意识的去训练、挖掘。

  (三)游戏活动,内化运用:

  3、运用方法激发潜能。

  游戏活动: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游戏名称:“人穿纸”。(说明:是真人穿过真纸,穿过人的腰部才算成功。而不是脑筋急转弯)

  材料及要求:一张5平方厘米大小的纸片;一把剪刀;1cm长透明胶(可用也可不用)。

  5分钟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你是怎样完成这一任务的?潜能有没有得到发掘;发掘了哪些潜能;这些潜能是怎样发掘的等等)。

  (四)家庭作业,能力提升:

  根据激发潜能的方法和激发潜能必须具备的条件为自己制订一个发掘某种潜能的计划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1、向学生作调查评价和反思老师上课的情况。

  2、利用学生样品成长记录袋评价和分析老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情况。

说课稿初中 篇3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声乐》是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课程,是整体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以技能表现为主要特征,全方位地反映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如:音乐基本素质:基本乐感、音准、节奏;理解、表现和欣赏作品的能力,以技能和修养驾驭作品的能力等;

  可以培养人的多种素质。如:稳定、细心的品质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声乐作品给予人的修养、情操和人格的再造和提升;

  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歌唱技能是必须掌握和今后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设计及改革思路

  (一)教学目标

  以全方位素质教育为依托,基础与速成、技能与素质的平衡和统一的'高职声乐教学目标体系,具化为三个素质能力的达标:

  专业技艺素质:切实驾驭声音的基本能力

  声乐综合素质:声乐学科内的全面素质

  歌唱教学素质:基本职业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所用教材为:《声乐教学曲库》(自编)

  《声乐教学曲库》(自编)是在现有正式出版的声乐教材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生源情况,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进行了声音类别、程度难易的分类,共分为八个级别五个声部,按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突出实用性、应用性的特征,适应我院的教学情况,同时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高职声乐教育教材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三)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

  叙述讲解

  演唱示范

  启发讨论

  2.教学手段

  “望”:以视知觉为媒介的教学手段

  “闻”:以听知觉体现教学功能

  “问”:声乐教学中的语言、思维交流功能

  “切”:声乐教学中触知觉教学功能

  (四)实践教学内容及环节的确定

  1.课程导入

  提出本课堂的要求,了解学生对本课堂的准备情况(身体、心理、课前功课准备等)

  2.技能训练

  机能训练:呼吸肌能、声音支点肌能、咬字吐字肌能等

  技巧练习:连音练习、顿音练习、跳音练习等

  3.作品重点、难点训练

  4.作品分析

  5.演唱作品

  6.总结

  (五)课程所需的教学条件

  琴房,钢琴,琴凳。镜子,音效条件(建设当中)。

  (六)课程教学的参考资料

  1.主要参考文献

  沈湘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林俊卿著:《歌唱发音的机能状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俞子正、田晓宝著:《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2.参考教材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声乐》,上海教育出版社。

  《声乐教学曲集. 中国作品》(1—4),人民音乐出版社。

  《声乐教学曲集. 外国作品》(1—4),人民音乐出版社。

  霍立等编:《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1—9),辽宁人民出版社。

  (七)多媒体课件的建设状况

  本课程为技能课,暂时无多媒体计划课件。

  三、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效果预测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是音乐系所有学生。

  五年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年纪偏小,发声器官未发育成熟,声音处于变声后期,声音能力较弱;且音乐基础较弱,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三年制音乐教育专业、三年制初等教育(综合艺术)专业:发声器官基本成熟,有一定的声音能力,掌握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发声技能,能演唱简单声乐曲目。

  三年制表演艺术(音乐表演)专业:发声器官基本成熟,有较强的声音能力,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和发声技能,能演唱一定难度声乐曲目,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三年制文化管理专业、三年制表演艺术(计算机音乐)专业:发声器官基本成熟,有一定的声音能力,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和简单发声技能,能演唱简单声乐曲目,对流行音乐有着特别的求知欲。

  (二)教学效果预测

  五年制音乐教育专业、三年制音乐教育专业、三年制初等教育(综合艺术)专业:能了解、掌握声乐发声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视唱技巧,具有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

  三年制表演艺术(音乐表演)专业:熟练掌握发声技巧,能完整演唱、表现作品,具有一定的声乐辅导能力。

  三年制文化管理专业、三年制表演艺术(计算机音乐)专业:有正确的声音概念,了解发声原理,掌握基本发声技巧,对声乐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力。

  (三)总体教学效果预测

  专业技艺素质方面:熟练掌握歌唱发声技巧,能切实解决驾驭声音的能力。

  声乐综合素质方面:通过声乐学习达到人文素养的一定提高。

  歌唱教学素质方面:能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具备今后从业中所需声乐教学、辅导技能。

说课稿初中 篇4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单元,它也是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的一个单元,本课也是本单元中的重点阅读课,它的核心教学是__________,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英语教学更贴近生活,也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教学目标:《课标》中说,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重要的单词,短语和句子,例如——-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句型。

  (3)情感目标: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交际用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所呈现的知识及学生在学习本课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能力,我设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学会掌握和熟练运用词汇,日常用语和句型。

  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理念:我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尽量使用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

  2.教学方法:就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听力训练法:在听中感知,模仿,通过问题的`回答提高听力能力(2)提问引入法:通过提问,分组或个别学生回答开展教学,检查和巩固新知识(3)情景教学法:我利用课文,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活动与情感相结合,学生一旦进入情景,就会联想到课文中的知识点,可以激起他们学习新句型的兴趣,对教材语言的感受也随之敏锐起来。(4)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交往。(5)竞赛教学法:通过提问抢答给学生以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三、教学程序:

  1.利用————激情导入:————————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自然引入学习情境之中,贴近学生。

  2.引入生词

  3.Ask and anwer

  4.Drill反复操练,巩固应用

  5.Game

  6.Exercises in class

  7.Summary

  8.Homework

  四、教学反思及评价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多次组织孩子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使不同层次的

  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自信放松的良好学习状态下突破重点,掌握难点。当然,在我的设计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老师不吝赐教。

【说课稿初中】相关文章:

初中说课稿08-29

初中物理说课稿05-29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10-23

初中地理说课稿12-05

初中地理说课稿06-14

初中物理说课稿10-30

初中说课稿15篇10-03

初中数学说课稿10-02

数学说课稿初中12-16

初中物理功的说课稿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