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5-04-11 08:01:5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说课稿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说课稿3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是选自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第一章学习过细胞的化学组成上,进一步的学习有关细胞物质代谢的知识。本节包括“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细胞膜的结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人工膜的研制与应用”4各部分,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后面继续学习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主要功能,做好了铺垫。可以说本节课对学好生物学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学情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独立思考,对生活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经过前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的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能理解并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参与集体讨论和合作,形成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形成结构与功能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难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五、说教法学法

  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问答、讨论、读书指导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多媒体展示生活实例科学研究发现,海带细胞内碘的浓度比周围海水中高200万倍,轮藻细胞中的K+的浓度比它所生存环境中的K+的浓度高63倍,大多数动物细胞内K+的浓度都高于细胞外液,而Na+的浓度却低于细胞外液。并提问通过上面的事实可以推测,细胞在生活中,必须不停地与外界交换物质,细胞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呢?方式又有哪些呢?顺势引出课题。

  2、新课展开

  本节课主要包括小分子物质的运输——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和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胞吞与胞吐。

  对于第一部分知识里主要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对于自由扩散这部分知识,我会向学生说明,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植物细胞时,细胞中的水分会向外渗透。细胞水水后,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会发生收缩与细胞壁分离,这是质壁分离现象,如果用水替代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又恢复正常。并提问:

  ①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②在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与细胞内外水分流动的关系?③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会由于施肥过多产生“烧苗”现象?干旱时候作物为什么会发生枯萎现在?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对于这些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我也会参与其中,帮他们解疑答惑,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顺利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即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进出细胞时,是从单位体积水分子数量多的一侧向水分子书量少的一侧转运,这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

  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小分子物质,都是通过自有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对于协助扩散,我首先会播放视频动画,之后会要求学生自学什么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的区别是什么?通过视频的整体认识,以及自主学习,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协助扩散,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葡萄糖),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它们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这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自由扩散不需要。

  主动运输是一个难点知识,我会采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让同学们自主学习资料,讨论,从而解决这个难点。呈现科学家利用蝗虫马氏管做的实验(资料:一位科学工作者曾做过下面的实验:从活蝗虫体内小心地分离出马氏管,并立即投入不含酚红的昆虫任氏液中。然后从任氏液中取几条马氏管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含有酚红的昆虫任氏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看到了马氏管腔内的红色染料逐步积累,并逐渐超过管外的浓度。然后,他又取了几条马氏管,放在60℃以上的水浴锅中进行水浴,使马氏管失去活性,再重复上面的操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红色的液体很快就会进入蝗虫马氏管的管腔内,并一直保持管腔内外溶液的颜色一样。)并提问:在资料中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之后师生共同总结:物质通过细胞膜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时,需要消耗能量,并且需要载体蛋白叫做主动运输。钠离子、钾离子等都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的。

  为了加深对于三种运输方式的理解,我会出示表格,让学生们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填写。

  对于第二部分知识:胞吞与胞吐。我会结合投影以具体事例引入,如用一种无毒燃料(例如刚果红)将酵母菌染成红色,放到草履虫培养液中,不久草履虫细胞里面出现了红色的食物泡。这种草履虫吞噬酵母菌的作用称为胞吞。然后介绍胞吞和胞吐作用,当然我也会采用计算机动画直接形象地模拟教材中变形虫吞噬单细胞生物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以上是授课的全部内容。

  3、小结作业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作业部分我留了开放式的作业:查阅细胞膜在生活、生产中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将知识延伸到第二课堂。

  七、说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题目是《青山不老》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我针对以上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能力目标

  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法,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安排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根据要求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交流“老人创造的奇迹和什么情况下创造奇迹”时,再由小组代表汇报,以读代讲,用读去体会最后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过写感想后读一读。

  我紧扣“以自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将“盘踞、淤泥、风雨同舟、”等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加深印象。这样通过学生自读,不仅读通、读顺了课文,而且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也为后面的阅读扫清了障碍。

  四、利用板书,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的青山中得到无限的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五、说板书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本课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

  总之,整堂课我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自己认认真真地读书,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所以,我设计教学时,主要想让学生靠在课堂上读通,读懂,读熟课文。

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用文中的话概括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课,学生质疑

  板书课题《失踪的森林王国》,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提的问题,课文都做了介绍。

  二、初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1、自渎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

  2、文中哪个词语不理解,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还不会,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3、检测字词:同桌互相考一考。

  三、学习课文

  1、自渎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

  (1)失踪前的森林王国是什么样的?想象“鲜花四季开放,野果挂满枝头,人们生活安居乐业”的情景。体会特别法令森严,森林是王国的保护神。

  (2)失踪后的森林王国又是什么样的?结合课文描写,学生谈感受。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体会。

  (3)最后再分析失踪的原因:违法法令,乱砍乱伐,森林失踪。

  (4)师总结:有了森林,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幸福美满;没有森林人们遭受各种天灾人祸,过着背井离乡,四处逃荒的'生活。可见,森林是多么的重要。学习了这篇,你想说些什么?想做些什么?(是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1、《失踪的森林王国》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

  2、学生根据课文所描写的,(也可加上自己临场发挥)编成课本剧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你还知道哪些资源很重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饶”不能加一点。“厌”不能写成“庆”。

  区别:性——姓躁——燥。

  3、学生写字,师巡视检查。

  三、“笔下生花”

  题目:想象你走进了大森林……

  提示:把你走进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说课稿】相关文章:

关于说课稿 说课稿体育05-24

说课稿05-17

说课稿(精选)10-20

【经典】说课稿06-26

小学自然说课稿大自然的说课稿12-22

实用说课稿模板 通用说课稿模板02-23

荷花说课稿02-07

《送别》说课稿07-03

《手指》说课稿07-03

跳水说课稿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