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时间:2024-12-12 06:56: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第一课时“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以及教材处理的创新之处: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该是教材的组织者和开发者。目前学生已经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已具备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学生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认识物质,对化学探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将本节课中“活动与探究”作了大胆改进,我增加了“硫酸”与一种特殊的碱“氢氧化钡”,我觉得这样的改进,能够让学生形成多次矛盾冲突,激发新一轮思维碰撞;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究,既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五)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六)教具:提供药品是:NaOH溶液、Ba(OH)2溶液、盐酸、稀硫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理论和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本节课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终身教育的理念并非要求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而是让学习者更多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真正使他们学会学习。在本节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学法的认识,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给学生表演一个小魔术。

  课件展示。漫画:胃痛病人看医生。

  《胃舒平》的说明书。

  问:①胃酸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②读《胃舒平》标签,说《胃舒平》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③为什么《胃舒平》能治疗这种胃病?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

  ①以魔术的奇妙现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为后面的实验探究作铺垫。

  ②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③为课题的引入作铺垫。

  (二)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一起探究。

  (三)实验探究一:

  提供药品是:NaOH溶液、Ba(OH)2溶液、盐酸、稀硫酸、

  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药品中选择适当的物质,通过小组讨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自主选择两组或两组以上药品,并记录本组所选药品、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到的结论。

  让各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也可补充)交流展示各组的探究成果。培养学生学习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

  1、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相互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形成再一次认知冲突,为进一步探究作铺垫。

  (四)、交流与发现

  1:组织小组代表交流各自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结论;

  (1)、有明显现象。例(略)

  (2)、无明显现象。例(略)

  2、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并让学生上台演示有明显现象的组别。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交流的能力;

  2、激发新一轮思维碰撞;

  3、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愉悦感和自信心。

  (五)继续实验探究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点拨,并提出新的问题:“有的酸与碱混合没有明显现象,能否说明二者之间不反应呢?让学生通过认知与现象的碰撞,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和方向。从而再次产生矛盾冲突,将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到了极点。

  然后请同学们再次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设计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时给学生提供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六)再次交流与发现:

  证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有:

  方案一:

  滴酚酞溶液 滴加稀盐酸

  NaOH溶液 →→→→ 溶液变红 →→→→ 红色变无色,  方案二:

  滴石蕊溶液 滴加稀盐酸

  NaOH溶液→→→→ 溶液变蓝色→→→→溶液变红

  ……

  学生的设计方案也许会有很多种,这些教师在备课中都要提前预设,注意灵活驾驭课堂。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将知识内容学习和方法学习融为一体,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探究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七)、分析与总结:

  1、让学生仔细分析课本中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自己总结规律,(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在学生懂得“酸与碱反应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书写自己在探究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从而揭示中和反应:酸和碱能进行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而理解: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课件展示: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中的微观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自学——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提问:“胃舒平”为什么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病人?与开头的悬念相呼应,并书写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自己解决所给问题,教师简单作以总结。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2、巩固所学的知识。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八)、课堂反馈:

  1. 下列物质之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 2NaOH+CO2=Na2CO3+H2O

  B. CaCO3+2HCl=CaCl2+H2O+CO2↑

  C. Fe2O3+6HCl=2FeCl3+3H20

  D. 2NaOH+H2SO4=Na2SO4+2H2O

  2、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吗?为什么?

  3、某公路上一装有硫酸的汽车翻了,怎么处理泼了一地的硫酸?

  4、做完实验后剩余的酸性或碱性废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应怎样处理?

  5、正常人的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这可以保证我们的头皮不是太干燥,头发不易变脆、开叉。而我们用的洗发水一般呈弱碱性,护发素一般呈弱酸性,你认为正确的洗发程序是该是怎样的?为什么?

  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进行巡堂,对于不会做或做错的学生,我就一对一地指导他们从正确的思路去分析。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不同层次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到化学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

  作业:课外探究——清除茶瓶水垢:

  用久了的保温瓶内壁往往会形成一层水垢,它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尝试用厨房中的物质将它除去。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我把大部分黑板都留给了学生,我只是在学生板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从而体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酸 和 碱 之 间 会 发 生 什 么 反 应

  第一课时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一、酸 + 碱 == 盐 + 水

  HCl + NaOH == NaCl + H2O

  2HCl +Ba(OH)2 == BaCl2 + 2H2O

  H2SO4+Ca(OH)2 ==CaSO4 + 2H2O

  H2SO4 +2NaOH == Na2SO4 + 2H2O 中和反应

  H2SO4 +Ba(OH)2 == BaSO4 ↓+ 2H2O

  H2SO4+Ca(OH)2== CaSO4 + 2H2O (学生书写)

  3HCl +Al(OH)3 == A lCl3 + 3H2O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用于医药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3、处理工厂的废水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常见的酸和碱》04-09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04-10

常见酸和碱教学反思05-28

酸的和甜的说课稿03-22

离子反应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07-12

《酸及其性质》说课稿12-23

《离子反应》说课稿01-17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02-22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11-11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