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说课稿 中长跑说课稿优秀

时间:2024-09-08 07:03:3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长跑说课稿 中长跑说课稿优秀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长跑说课稿 中长跑说课稿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长跑说课稿 中长跑说课稿优秀

中长跑说课稿 中长跑说课稿优秀1

  一、指导思想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能传授或身体素质发展。而是朝着“育人为本、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发展。正是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本课以“体验观察、启发思维、合作互动”为主线,重点突出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力求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练,又有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潜力。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性,使学生在快乐、简单、自主的氛围中掌握途中跑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了途中跑的潜力,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二、说教材

  教材资料为中长跑的途中跑的技术练习。属于田径类模块教学资料之一。途中跑是中长距离跑全程中距离最长的一段,因而途中跑的技术,将对全程跑的成绩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途中跑的过程中,按照个人的速度、感觉,计划分配全程体力,较好克服“极点”反应,完成全程跑。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掌握一些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运用田径运动项目科学锻炼身体,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资料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改善和提高途中跑的技术。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做到和跑的节奏相配合。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认识和理解潜力也大大提高,能够理解难度高一点的体育技能教学。尽管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和模仿潜力等指标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学习意识较强,兴趣较高,有强烈的表现自我需要。因此,在教学上首要措施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构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乐而不疲,变枯燥为趣味,进而在快乐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途中跑潜力。对如何开展学习研究有了必须的认知基础,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

  五、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通过创设学习环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途中跑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85%的学生能改善途中跑技术,发展学生的奔跑潜力,提高协调、速度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的态度顽强拼搏的品质,感受合作互助的快乐和群众的荣誉感,并逐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1)语言法

  (2)直观法

  (3)完整法和分解法

  (4)重复练习法

  (5)变换练习法

  (6)游戏法和比赛法

  (7)合作探究法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练习积极性。

  在准备活动就通过自由跑、双人操、名人效果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为教学创设一个简单活跃的教学情境。改变枯燥、反复、单一的练习形式,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少年人的好奇、好胜的心理,转移生理疲劳的注意力,使学生忘记疲劳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不仅仅课堂有一个教学情境,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抓住主题,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突破重难点。

中长跑说课稿 中长跑说课稿优秀2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落实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本课以发展学生心肺耐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磨练顽强的毅力为目的。教材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努力营造一种愉快、科学、合作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在形成常规的情况下,养成学生与教师的配合习惯,并从多变而有序的教学中感受到奔跑的乐趣,陪养学生深层次的纪律感和体育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体育基础理论的`及时传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

  耐力跑一直是师生不愿提及的话题,学生感到枯燥和“折磨”,老师感到教法匮乏,学生懈怠无法监控,师生、生生难以互动等。而耐力跑是提高学生体能水平的的有效手段。本节课通过变速跑、团队竞赛跑的方法,用恰当的阶段性速度要求和合理的分组,使学生通过快跑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通过慢跑的呼吸调节得到适当恢复。通过在预设路线上反复完成一定强度的不同速度的跑得练习,最终达到改善和提高人体心肺机能,促进身体均衡发展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

  目前青少年的耐力素质普遍降低,耐力练习因其枯燥、“痛苦”而受到学生普遍抵制。而耐力一直是我们对学生素质考核的重要一项,甚至是初升高体育测试的必考项目。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会把握个人跑动速度、掌握耐久跑呼吸的方法;

  2、知识与技能:发展心肺耐力,提高下肢抗疲劳的能力及柔韧性。

  3、心理和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组织方法:

  在组织方法上,改变过去那种单一跑圈的教学组织形式,解决了场地小圈数多的枯燥,避免了场地大难管理的苦恼,增加了练习的乐趣。根据跑的能力自由结伴,照顾了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采用小团队的形式,使同伴间相互鼓励、激励,培养了集体意识。在内容设计和组织方法上尊重科学,达到有目的、有效果、有必要。队形的设计和跑动路线的变化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养成学生关注教师,关注同伴,融入练习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

  根据目标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情趣导入阶段: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喜欢上体育课,通过慢跑和跑的练习达到热身的目的。

  2、保持兴趣、掌握技能阶段: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心肺耐力,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围绕着目标选择了两个练习内容:

  ①变速跑

  ②团队比赛。

  3、兴趣延伸、身心恢复阶段:

  ①通过呼吸调节和游戏消除学生疲劳,提高学生的满足感和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②课后小结,师生畅所欲言、共做主人、科学评价、体验成功。

  在教与学的方法上主要采用了以下形式:

  ①教师讲解各环节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②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按学习内容的要求在小组内互相鼓励。

  ③教师示范。

  ④教师巡视指导。

  ⑤发现不足,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纠正。

  ⑥实践与应用。

  七、场地设计:(分组学习任务书)

  第一组体验跑和团队比赛跑图形:

  从原点出发,跑完一个正方形再接跑一次中心圆为一次循环,最后一次循环跑完正方形后冲刺到圆里。

  变速跑路线图:

  为等待区。没有轮到练习的小组暂时在等待区为同伴加油。

  为起跑区。

  实线为快速跑,虚线为慢跑。

【中长跑说课稿 中长跑说课稿优秀】相关文章:

《中长跑》说课稿01-05

中长跑说课稿11-03

中长跑说课稿10篇11-12

中长跑说课稿7篇12-24

优秀的说课稿05-27

优秀说课稿06-12

说课稿优秀11-23

优秀说课稿优秀05-08

《风筝》优秀说课稿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