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说课稿

时间:2024-04-24 06:58:5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通用)高中地理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用)高中地理说课稿

高中地理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考官,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植被与环境。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课标与教材

  《植被与环境》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五章第一节《植被》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植被,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这次首次编排进入高中地理的教材,本节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教材从植被的含义、类别入手,进而帮助学生去探究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环境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和植被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利用野外观察、视频、图像等多种手段,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并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本条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植被的含义及类别,能够说明植被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联系实际,探究植被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正确认识、处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与教法

  通过前面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方法,能够有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去探究地理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大气、水、陆地等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已经对自然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被的认识却知之甚少,因此,我会采用多媒体、联系生活实际等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植被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播放图片的方式进行导入。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智利花海的图片,引导观看并思考:在干燥的沙漠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除此美丽的花海景观呢?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植被的含义与类别

  在新课教学开始,我首先会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结合教材总结植被的`含义,认识到植被是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植被,我会继续使用多媒体出示森林、草原、荒漠、经济林、人工林等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简单的分类,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设计意图】由于植被的含义和类别均为比较简单的知识,因此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过渡】那植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2.植被的形成

  接下来我会组织学生以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推测并探讨植被的形成过程。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可能能够答出植被是从小株植物,不断成长为植被群落的。我会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新形成的没有土壤、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当水分、温度等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不断地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使得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然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

  【注意事项】由于植被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非常缓慢和抽象的过程,因此我间接过程中,我会注意把控课堂节奏,适时给予学生点拨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

  【过渡】通过植被的形成过程,我们了解到植被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他们又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呢?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紧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而后我会同学生一起总结: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光植物。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属于喜阴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接下来我会继续追问学生:除了光照条件,还有哪些环境条件会影响植被?由此,总结得出: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综上所述,便可得出最终结论:环境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因此,植被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设计意图】对于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作为本堂课的重难点,采用了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方式展开教学,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新课教学结束后,我会结合教材活动,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开展野外调查。将学生课前搜集学校所在地的植被类型与环境特征等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顺应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联系实际,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最主要是落实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

  环节四: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我会要求学生课后依据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提出合理的建议。

  四、板书设计

  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本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我设计了如下图解式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口增长。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人口增长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中第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介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同时对于增长快慢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本节内容的教学是对后续人口增长模式的奠基,让学生通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概念的学习,理解人口增长模式是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下产生的情形。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的学生经过一学期自然地理的学习,已经具备高中地理的思维能力,但是,这是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高中人文地理,需要教师适时多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本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要做好主导作用,及时的引导学生思考。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速的关系。

  2.通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增速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开展探究讨论活动,增强探究意识;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影响因素。

  【难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会创设情境,播放对应的新闻报道:据BBC中文网消息,联合国发布的最新报告说,印度将在20xx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报告预计,到20xx年时,中印两国都大约将有14.5亿人口。但是20xx年之后,印度人口将继续增长一直到20xx年左右,而中国人口则会缓慢下降。目前全球人口70亿多一点,预计在20xx年以前增加为96亿。

  并发出疑问:世界人口到底具体是怎样增长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课堂中。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口增长

  对于世界人口增长这部分内容,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部分,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会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请学生说一下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学生通过读图能够回答出:世界人口在波动增长。我会继续追问学生:什么时候人口增长快?什么时候人口增长慢?学生观察图得出:在现代社会开始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口增长加速。

  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世界人口数量整体而言是增加的。人口增长呈“J”型曲线增长。人口缓慢增长转变为快速增长,开始于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法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世界人口的增长在不同时期速度是不一样的,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通过这一过渡进入本节课的难点进行教学。

  2.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这部分内容,我采用的是讲授法进行。我会给学生讲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小和人口增速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同时会让学生理解自然增长率高,相应的人口自然增长就快;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自然增长就慢。

  之后,我会展示日本和埃及两国的人口统计资料,请学生计算日本和埃及两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判断哪个国家人口增长比较快?

  学生经过计算能够算出,该年份埃及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5%,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2%。埃及的人口增长比较快。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能够快速的、系统的传授知识给学生,后面的练习,也是对知识的及时巩固,及时达到学以致用。

  3.影响因素

  对于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都有哪些?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回答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战争、自然灾害、政策等。

  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的补充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变化,会引起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引起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从而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的快慢。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拓展

  我会学生请阅读课本P3活动题的材料,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高?

  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本区经济发达,进一步发展主要靠提高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单纯追求劳动者数量时代已经结束;受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社会风气、伦理观念等原因,本区各国的居民不愿多生育孩子,人口的出生率很低;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本区许多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死亡率高。因此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原因——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自然经济占有重要的地理,引起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的经济和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多生仍然是人们的主要生育意愿;城市化水平低,妇女缺少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基本上扮演者家庭主妇的角色,保持了较高的生育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政府和人们对人口问题认识不同,采取的国家政策也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你家乡的人口增长?

  【设计意图】使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使理论运用于实践。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纲目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人口的迁移》是中图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也是自然到人文内容的过渡,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城市的内容做铺垫。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的迁移》引起的人口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探究第三节《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提供了条件。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人口迁移”这一概念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没有出现的新专业术语,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

  有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会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在表面现象上,没有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知识面不够广、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涉及了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达到学习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从现实生活和历史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其原因,增强地理信息的提取和表达能力;利用比较法理解不同范围、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

  3、理解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流向、原因和特点。

  难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流向、原因和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采用名人名言的方式进行导入。我会在PPT上出示布洛赫《希望原理》中的话“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提问学生: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什么现象?由此引出课题——人口的迁移。

  【设计意图】结合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思考其话中的含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教学做好准备。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人口迁移的概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样教学理念也将贯穿我的课堂始终。

  因此在讲解人口迁移的概念时,我会先出示三则案例:案例一——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案例二——伊拉克难民到叙利亚避难;案例三——老王由于工作调动从老家搬到杭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概括什么是人口迁移吗?学生能够快速发现案例的共同点,但对于人口迁移的准确概念不一定能表达全面,最终我会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案例当中人们都出现了改变居住地的行为,有些移动距离比较远,有些时间比较长。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类似于这种行为便是人口迁移。同时,我还会给学生强调:关于人口迁移要把握三个要素,分别是:

  (1)产生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居住地变更;

  (3)时间限度:一般有一年以上。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大家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我会立即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思考:人口从A1到B1、C1到A2是人口迁移吗?A2到A1、C1到C2呢?为什么?同学们可以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结合人口迁移的概念进行判断,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我会适当渗透关于“人口迁移分类”的讲解,因为这一知识点较为简单,通过老师讲授的方式,可以节省时间,保证授课进度,准确地为学生传递知识,并由此顺利过渡到本课重点内容的讲解。

  2、国际人口迁移

  我会出示图片“世界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图”和案例:二战前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提出问题:

  (1)新大陆发现后,世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路线主要有哪三条?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人口迁移线路?(2)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阅读地图、从地图和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并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把握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路线后,我将继续给出资料:“受联合国难民署关注的难民数字”、“加拿大引进人才的政策”,让学生尝试概括出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这一知识的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结合当今世界的政治背景等知识进行分析,为了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我会安排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前后4人进行讨论,选派一名代表记录小组讨论情况,并进行发言,时间8分钟。由此分析出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外籍工人(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2)国际难民数量增加,人口迁移的持续时间长;

  (3)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4)人口流向发生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成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

  3、国内人口迁移

  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和原因之后,学生已经有了人口迁移的基本思路,因此对于国内人口迁移的学习,我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首先我会在PPT上呈现三幅图:

  图一: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图二: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

  图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然后将学生分为三大组,组内自由讨论每一时期的人口迁移迁出地和迁入地、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原因,并完善表格。

  此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背景,因此在分析国内人口迁移的原因时难度不大,但我会在学生讨论和回答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展示“美国人口迁移图”,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学生通过读图能够把握:美国的人口迁移呈现的特点是从东北部地区迁往南方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和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远离工业中心,环境优美,位于南方阳光地带,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生活起来比较舒适。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建立起该类问题的地理思维。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不论国际人口迁移还是国内人口迁移,其实都验证了布洛赫的那句话“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正是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产生了人口迁移,而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对人口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针对这一方面具体探讨。

  【设计意图】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结合课堂开始名人名言,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保持课堂设计的完整性。

  作业:统计每代人的人口数,绘制人口迁移路线图。

  【设计意图】

  了解家族人口迁移的情况,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绘制人口迁移路线图,对学生的绘图能力进行锻炼。

  七、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讲采用纲目式的形式来体现。它能够很好地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山地的形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作用密切相关,本节内容承接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将山地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一课时教材共包括两个重点内容:一是褶皱山的形成,二是断块山的形成。教材首先指出山地的形成和内力作用关系密切,然后对褶皱山、断块山的成因、基本形态特征和规模进行分析。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地的形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开始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知识储备上,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对中外名山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大陆漂移学说”的知识铺垫,对山地的形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内容是具体案例的运用与拓展,更强调原理和本质的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短时间内难以亲眼目睹其变化过程,需要学生结合经验,展开想象,化抽象为具体,才能正确判断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进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学习本节有一定的复杂度。能力上,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还较欠缺,需要加强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延伸课堂教学,起到点拨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正确使用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能举例说明研究背斜和向斜的实践意义;

  2.知道断层和断块山的概念;能阐述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褶皱和断层,加强动手能力;

  2.通过分析褶皱山和断块山的成因,提高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地质构造的意义的学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掌握分析、探究地理事物的科学方法;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成因,并指导实践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1.理解褶皱山的概念,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难点】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2.褶皱和断层形成的地貌判断。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如下:地图法、小组合作法、情境创设法、探究法、案例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句】下面我将重点阐述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图片导入法进行导入,通过展示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富士山等山地的景观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形成原因相同吗?制造学生思维的困顿状态,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褶皱山

  (1)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3第二段,思考问题:什么是褶皱?什么是褶曲?找出褶皱和褶曲的概念。并让学生用自己的书本演示一下褶皱的形成。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动手演示,更好的理解褶皱山的形成。激发兴趣,巩固知识。

  (2)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

  【设疑问难,自主探究】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把重点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学生先自己完成问题。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对重点有不同程度的掌握。阅读教材P73第二段,思考问题:①背斜和向斜的岩层是如何弯曲变形的?新老关系是怎样的?②背斜和向斜分别会形成怎样的地形?

  【教师讲解动画演示】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褶曲,标出1-4个岩层,1-4代表岩层由老到新,在适当的位置画出一条水平线,穿过这四个岩层,沿着水平线比较得出:背斜中间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向斜中间是新岩层,两翼是老岩层。

  【动画演示】背斜和向斜形成地貌的动画过程。

  【教师点拨】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但是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所以我们再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设计意图】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的感受褶皱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绘制示意图的方式,有利于反应大气受热的发展变化过程,能揭示辐射热交换的本质。

  【合作探究】

  教材P74活动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展示】结合所学知识,列表比较背斜和向斜的相关知识。并讲解褶皱山的相关知识。

  (3)板块构造学说

  阅读教材P73最后一段和图4.10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①岩石圈分为几大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的边界类型分为哪两种?(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合作讨论】

  ①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却在不断缩小。为什么?(红海处于生长边界,所以在不断扩张。地中海位于消亡边界,所以在不断缩小。)

  ②请冲刺一下,千万年后红海和地中海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红海扩大变成大洋,而地中海缩小甚至会消失)

  【规律总结】

  ①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且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②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处活动比较剧烈,多火山和地震。

  ③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碰撞地区可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

  (二)断块山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P74两段,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是断层?②断层形成了哪些地貌?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的形成和其他地貌的形成。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的形成和其他地貌的形成。

  2.断层处可能存在哪些特征?(地形特征:断层面——陡崖;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相对上升的岩块——山岭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谷地。

  【合作探究】根据断层的动画演示及所学知识,讨论回答:

  ①断层和断裂是相同的吗?(不相同,岩石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错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断层。断层必须是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②断层处可能存在哪些特征?(地形特征:断层面——陡崖;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相对上升的岩块——山岭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谷地。

  ③修筑大型重要的工程(如水库、隧道等)为什么要避开断层?在断层附近能找到水源吗?(断层处岩石破碎疏松,地基不稳。断层附近修建水库、隧道容易造成大坝塌毁,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容易有地下水出露。)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掌握这一重难点知识。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程的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然后出示本节课知识体系。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课后作业以必做题两个部分选做题。必做题体现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延伸巩固;选做题选择开放性的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可以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节课的作业如下:探究火山的形成过程和火山结构。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是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说课稿,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备考资料,请查看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频道。

高中地理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考官: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教材首先是以文字的形式解释了水循环的概念,然后按照发生领域的不同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并结合图3.2《水循环示意》图对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这一重点知识进行了介绍,最后安排了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引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这一难点。从而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材通过文字说明、地图和活动探究的方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注重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这条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建立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将感性知识和直观图像逐步归纳为水循环模型。根据本条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水循环的类型并准确说出水循环的基本环节,能用地理专业术语准确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示意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基本环节,提高绘图、析图能力。

  3.能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水循环的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二、说学情与教法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能够进行适当的自主学习。在知识的掌握上,地球上的水这一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各种水体。但是他们不能从转化的角度去理解,且这一部内容属于全球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抽象。因此,我会采用直观式教学和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水循环动画视频以及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的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基本环节。除此之外,学生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还不能完全进行自主分析,且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还有待提高,所以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供的活动探究,从而解决这一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诗词导入的形式,引用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设置悬念“黄河的水真的回不来了么”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诗词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概念、类型

  我会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抛出两个问题:(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都有哪些?分为哪几个类型?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说出水循环的概念和发生领域。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得出:根据发生领域的不同将水循环的类型总结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自学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

  2.过程

  首先,我会播放海陆间循环的flash动画,让学生自主观看并思考:(1)海陆间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环节?(2)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遍海陆间循环的具体过程。学生直观感受水循环的动态过程,并结合教材文字描述海陆间循环。在这里教师需要进行指导总结,关注学生描述过程中对基本环节的表述是否规范。

  然后,教师展示图3.2《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海上内循环和路上内循环的过程。提问:(1)与海陆间的循环相比,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呢?(2)参与水量最多的是哪个水循环类型?学生结合水循环示意图以及教材文字进行同桌两人的之间的交流。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水循环的过程为: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蒸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其中蒸发和降水是水循环最基本的环节。

  【注意事项】在总结水循环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水循环的过程,避免将各个环节割裂开来,树立综合思维。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我会展示图3.4《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和图3.5《4月末种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探究: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水循环的基本环节进行思考,并选出小组代表进行结论分享,最后综合各方想法,得出结论:水循环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通过改变水循环的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使水循环过程发生变化。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表现是南水北调、修建水库等。

  【设计意图】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因此设置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一方面能够集思广益,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新课教学完之后,我会组织学生绘制简单的水循环示意图。以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同时加深对水循环过程和基本环节的记忆和理解。

  【注意事项】绘制水循环示意图时教师也需要在黑板上进行绘制,并做好指导,强调水循环基本环节的名称和箭头的方向。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水土流失等相关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说板书设计

  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本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我设计了如下图解式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锋与天气。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锋与天气是《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中第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锋、气旋与反气旋等常见的天气系统,并可以联系具体的天气现象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

  冷暖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由宏观掌握到微观掌握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规律,主要采取了:地图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思考诗句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与什么天气现象有关,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锋面的定义

  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锋面的定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提出问题:(1)什么是气团?根据温度的差异可以分为哪两种?(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能够把握与锋相关的基础概念,我会进一步提问: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出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设计意图】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思维永远由问题开始”,在地理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建立和谐课堂氛围,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与学的作用。

  2.锋的分类

  对于锋的分类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重点让学生把握分类的标准——按照主导地位的不同,能够说出锋的分类即可。

  3.冷锋及其影响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冷锋作为案例,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过程。通过画示意图以及播放冷锋过境的动画,讲解冷锋的锋面天气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在讲解的过程中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1)什么是冷锋?

  (2)过境前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气压、气温是怎样的?形成怎样的天气?

  (3)过境时有哪些天气现象?

  (4)过境后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老师向学生讲授冷锋的构成要素和冷锋的基本形成过程。然后着重强调的是冷锋的降水区域和移动方向。最后由老师总结出冷锋过境前中变化情况的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冷锋过境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再加上多媒体动画的演示能够使得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最后在通过表格的方式总结,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句】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需要对其进一步的巩固。

  我会提出问题: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影响吗?

  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得出: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设计意图】能够将学生实际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句】为了巩固所学知识,需要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且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着重对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

  根据冷锋的学习思路,预习暖锋。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归案概括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纲目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章第一节,是在学习过人口、城市之后关于生产活动的第一部分内容,之后是学习工业地域类型,这一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第二、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具有铺垫的作用。另外农业的生产和布局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具有很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虽然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土地资源和农业”一节,但大部分学生对农业的基本知识几乎没有了解,加上本节课理论性又较强,所以课堂上应给予学生时间预习课本,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动口、动手、动脑,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目标导学法、实例导思法、引议释疑法、点拨破难法,力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案例分析及读图的能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合理进行农业区位选择;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地区发展的影响,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和发展方向的选择。

  3、通过对农业区位知识的学习,理解在发展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思想,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想。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运用所学原理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五、说教法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图片导入法。播放“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与澳大利亚牧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农业的概念,接着说:“农业在这两个区位的不同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就是农业区位因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图片法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回顾之前的知识,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也与本节课联系紧密。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环节主要包含“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因素、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区位的变化”四个知识点。

  1、农业区位

  农业区位的含义比较简单,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后可以知道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我会顺势提问:那么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农业的布局呢?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农业区位因素

  我会通过具体例子提问,分析影响农业布局的农业区位因素: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

  (2)三江平原与青藏高原都比较冷,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类型。【地形】

  (3)杭州的“明前龙井”引到日本,种植效果不佳。【土壤】

  (4)天津汉沽区近年出现大面积葡萄园,几年前却很少。【市场】

  (5)福建的平和琯溪蜜柚几年前销量不佳,现在远销海外。【交通】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回答完后,我会与他们一起总结出: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总结农业区位因素,学生易于理解,体现了地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农业区位的选择

  【活动探究法】全班学生分为三大活动小组,分别完成课本43页的三个活动题,讨论完成后请各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巡视指导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补充资料)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并与他们一起总结归纳:

  (1)水稻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的原因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而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

  (2)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模式是受地形条件限制。

  (3)水稻田—甘蔗地—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受市场、价格、需求及政策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案例】蔬菜大棚(反季蔬菜、水果),梯田(丘陵地区),喷灌(以色列滴灌技术),在市郊形成以蔬菜、花卉、肉类生产为主的城郊农业带,美国东北部成为专门的乳畜带,发达的交通和保鲜技术使荷兰成为著名的鲜花供应国。提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业区位选择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后总结】由于人为改变了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使农业区位选择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而解决了本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设计意图】农业区位的变化属于一个较为综合的知识点,放在巩固提高环节,既可以检验学生对于前面知识的学习,也是对本节课的一个总结和升华。

  环节四: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将课本44页活动题“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作为作业,学生完成后下节课进行分析讨论。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说课稿8

  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这些水果都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但是在大家很津津有味的品尝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会种植在不同的地方?另外,我们也学习过一篇语文课文《晏子使楚》——晏子其中有言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以上所说的种种,都和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农业区位的选择有关。学习完今天的知识,我们或许就有更深的了解了。

  好,在上课前,大家都有读过了课文,那么现在想请位同学告诉我一下,什么是农业?

  好,请坐下,那么,由于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下面大家请看这两幅图——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从图片上看,两地的农业生产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答)泰国湄南河平原是一片水田,从事水稻种植;而澳大利亚则是一个牧场,从事牧羊业。

  那现在我又有疑问了,为什么这两地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是不是和这两个地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关??

  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农业在这两个地方的不同选择?要知道以上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学习农业区位的概念。

  下面请同学们找到课本里有关农业区位的两个含义并且一起读出来: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大家看起来是不是很抽象,那下面我们再以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为例来解说一下这两个含义:

  一是水稻这一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湄南河平原;

  二是湄南河平原种植水稻是与当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是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们再次以湄南河平原的例子来说,这个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首先,我们知道泰国是位于中南半岛上,而这个地方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我们看一下这个图片,图片上的红色曲线代表了气温的分布,而绿色的柱形图则代表了降水量。在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气候类型是全年高温,而柱形图表示降水,我们也可以看到中间部分,也就是夏季时候,是降水较多的,而冬春季是很少的,有明显的干湿季,资料《高中地理说课稿《农业的区位选择》》。这是和水稻生长十分相符,而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这些条件都有利于水稻种植。我们再来看刚才的那个湄南河平原水稻种植图,在这一个图上,我们有没有看到有机械的生产啊?(没有),嗯,是不是只有人力耕种,这也说明了这个地方的劳动力是——很丰富的。当然,它的机械化生产水平也就很低。而在这个图上,我们也可以瞥见右上角的那些矮小的房子,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个地方的经济水平也是比较低的。

  好,以上信息告诉我们,气候包括:热量和水分、地形、劳动力和机械以及经济基础等这些方面都是可以影响一个地方的农业生产活动的.。

  现在我们来看课本上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就有以上这么多,那哪些是属于自然环境因素,哪些又属于社会环境因素呢??下面请位同学给我们总结一下。

  (请同学回答,课件显示两个总结)——板书: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和社会,然后把学生说的写出来。

  好,现在大家花一分钟的时间把这个 图3.3 上的各种因素背下来。因为在以后考试的试题中,无非就是要考这些因素的应用。

  好,接下来到了我们的分组活动时间,在这里,我们就来当一次农场主,假如你今天中了头奖,拿到了一大笔的钱,兴高采烈地去白云山脚下买了下面这块漂亮的地皮,你准备如何去经营它?你要进行什么样的农业活动?还有,你是如何考虑的?可以结合图3.3来进行思考。

  好,现在大家就开始规划。讨论3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位代表来讲讲你们的意见是怎样。

  (根据学生讲的,在板书上指出来)-可以在副板书的地方把学生的想法写下来。

  嗯,看来各位同学都很有经济头脑。看来以后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大老板拉^_^

  好,学习了这些知识后,我们来看看活动题部分。(直接在下面边说边分析)

  首先,看第一题

  第二题:先板图,然后分层来说明综合利用土地——地形的合理利用。

  我国江西省的千烟洲,是个典型的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位于我国的南方,这里气候资源优越,光热充足,属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

  但是存在着地形地貌复杂,平原面积狭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丘陵山区耕作易导致水土流失,宜发展林牧业;缓坡和谷地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可发展耕作业;洼地积水易涝,适合发展鱼塘养鱼业。

  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品种,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减轻对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劳动力转移到丘陵山地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还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高中地理说课稿9

  一. 说教材

  本节课源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城市的不同等级以及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标要求为: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上,了解城市基本形态构成之后,对于城市服务功能的学习,是对城市的进一步了解,但与第一节内容联系并不紧密,两部份内容关键是学习城市的不同服务地域,服务等级,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并理论联系实际辨别现实社会的城市等级

  运用有关原理,说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差异。

  了解城市服务范围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掌握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特点

  了解称城市六边形理论,并能用其解释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枣强镇及上海城市等级演化分布的学习,掌握不同等级城市城市服务范围与功能以及城市等级提高的基本条件

  通过对德国城市分布案例的学习,总结归纳出不同等级城市分布规律

  通过城市六边形理论的学习,学会分析城市居民点布局等现实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经济、人口、交通、服务种类)等相关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重点:不同等级城市所具有的特定服务功能

  难点:城市六边形服务嵌套理论及运用

  二.说教法

  案例分析、读图分析、对比法

  课件多媒体

  教材图2.11、2.12、2.13、2.14、2.15 和2.16

  三.说学法

  1.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进而引入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活动串接各部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及分析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对比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能力,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四. 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习

  通过问卷调查创设情境引入教学:[问卷调查]把商店规模类比为不同等级城市,通过调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由此引入“城市的不同等级”的学习内容。

  在购买以下物品时,你会选择怎样规模的商店?

  ①纸、米、笔等日常用品 ②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 ③高档服装、数码产品

  同样城市等级也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引起学生兴趣,引出问题,激发学习欲望,更好地吸引注意力投入到本节课中。

  2. 活动设计

  通过课本活动:完成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学习。

  枣强镇居民日常选择问题,和开始问卷调查实质一样,但具体用途却不同,因而更具有简单可操作性。

  ◆设计意图:简单的活动,不同的效果,让学生了解知识,更贴近实际生活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更主动更具有教育性。

  3、活动设计: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案例三,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问题。

  问题:(1)A 、B、C等级为何要这样设置?(2)位置选择为何将高一级的设在低一级居民点的中央?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将所学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让学习融会贯通。

  4、作业布置:用学会的方法为所在城市的升级提供相应的规划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贯穿应用。

  五. 说板书设计

  板书按照知识内在联系设计,易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便于深入了解记忆。

  知识发生线索:城市不同人口规模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三、城市空间组合的等级体系

  1、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

  2、中心地理论

高中地理说课稿10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两部分的内容。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注重“双基”的三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前后关联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这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学生

  1.知识基础: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

  2.学习能力: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型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3.学习动力:本节知识在生活、生产上具有现实意义,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所以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三、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法

  精心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生活动或多媒体辅助分析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探究结果(主要采用“读图、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之一。

  3.对比教学法

  比较法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一种,也是认识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纵向、横向对比,使知识内容更加清晰、集中、有序。

  四、说学法

  要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学法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和知识结构的特点,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的方法

  识图、读图、用图是学生学习地理要掌握的最主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同时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图形都内含于地球运动的动画之中,多且复杂。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2.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

  3.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都是通过观察、比较而得出的,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

  五、说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 目的

  联系生活,展示作息时间表,设疑导入 不久前,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了调整:早上上课的时间推迟了,而下午上课和晚自习的时间提前了,为什么呢? 暗示学生通过以下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激发求知欲

高中地理说课稿11

各位老师:

  大家好,辛苦了!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的内容,课型是新授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个五方面分析说明。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同时本节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讲述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特征,包括洋流的分类、形成、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的洋流类型,并指出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是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按照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推导表层洋流形成及分布,着重讲中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洋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于是结合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与气压带、风带知识的联系,对地图的观察比较分析,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养成用彩笔或有区别的符号描绘地图来深入掌握地理原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兴趣,增强其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我确定本节

  教学重点: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依据: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

  教学难点: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及分布规律。

  依据:该部分的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它认为有效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通过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梯子,因此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的特点,本着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为了更好的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我借助自制多媒体课件,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本节课结合地图采用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具体学法有:

  1.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法。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2.绘图分析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绘制各海区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其动手能力,再通过对比洋流简图,寻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3.比较法。

  通过比较,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这样,教给学生“多读图、对比分析、综合思考、动手绘图”来获取知识、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其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新获”,“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地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达成。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创设一个情境:瓶子的旅行――很久以前,美国旧金山市有一个童工,他在海滨浴场拾到一只瓶子,瓶中有张纸条写着“我的遗嘱:将我的遗产平分给拾到瓶子的走运人,和我的保护人巴里·科辛。”这是哪里来的东西呢?经调查得知,写遗嘱的人是英国一个拥有12亿美元财产的资本家。那么,瓶子怎么会从英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呢?

  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埋下伏笔。

  讲授新课、形成概念

  让学生们快速阅读教材,思考洋流的特点,总结关键词,先让学生自主形成一定的概念,等学生总结完关键字后,教师再展示出关键字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并强调洋流的特点,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习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讲解寒、暖流的区别,并强调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在讲解后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寒、暖流,并用简单表达概括,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后通过练习,巩固加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及判断。

  通过学生自学课文,组织学生探究洋流的成因。学生可以从中得出洋流成因是由多种因素――盛行风、大陆轮廓、地转偏向力等的作用综合形成的。教师再对每个成因进行讲解,强调不同种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读图绘图、概括规律

  由前面学习的洋流成因及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概括出世界洋流模式图,重点讲授气压带风带知识与洋流模式图之间的关系。对比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验证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区的洋流环流,让学生从全球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和推理能力。

  结合洋流模式图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虽然课标不要求识记各洋流具体名称,但是若是熟悉洋流名称,对他们理解洋流模式图有一定帮助,也将为下一节课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

  通过绘制太平洋海区和大西洋海区的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比较世界洋流模式图、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和刚绘制好的洋流简图,引导学生找出分布的差别,发现其中低纬度海区和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得出结论:

  一、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为暖流。

  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三、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

  通过北印度洋海区季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季风洋流分析,得出结论:

  在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而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

  可以说这是个对洋流模式图读图分析过程,也是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这样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图文转换,学会借助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高考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故应着重引导训练。

  思考小结、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以简练的言语概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为了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最后在和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还设计了相关的探究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间可相互补充,最后老师做以归纳总结,师生共同评价。这样设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以鼓励、评价,对知识加以总结概括,使学生在有所收获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布置课后问题探究,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相关现象,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构建。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最好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所以我在设计板书时就力争比较直观、系统、精练,争取既提炼要点,也突出重点、难点,揭示出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与学生总结回顾的同时加深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一)洋流的定义

  暖流

  (二)洋流的分类

  寒流

  判断: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风海流

  (三)洋流的成因密度流

  补偿流

  (四)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形成模式

  2.世界洋流的分布

  3.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以上就是我教学的全过程。

  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请多指教,谢谢大家!

高中地理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授课内容。我将按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教学改革这六个环节去说课。

  一、说课程设置

  1、说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就高中地理整个知识系统而言具有强烈后续支撑作用的知识模块。学科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其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

  从教材和资料中可以看出教学内容涵盖的时空跨度非常大,思维的链锁很长很广,许多问题涉及到学科的前沿及人类所关注的热点,而高中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内容中有涉及到相关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相关的认知,因此,本学期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

  2、 说课程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把这些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虽然通过几节课的几次活动,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对学生有积极期望,这种期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

  3、 说课时安排:140课时

  二,课程内容

  高中《地理》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教材,分三册,课程开设二学年,计14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130课时,实训10课时。

  1, 内容取舍

  本课程按照国家统编教材,依据教学大纲统一执行。

  2,课程内容

  本教材主要讲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其知识内容以人地关系为线索,阐明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以及城乡聚落、农业和工业生产地域、地域联系、旅游活动、人类与环境、地理区域研究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难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

  三、说课程实施

  1、说课程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学案导学法: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2、 说课程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3、教学手段

  1)、多媒体。

  所有教师都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形式可将活泼、形象、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展现于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2)考评。

  考评不是目的、而是教学手段。通过考评,促进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发言,参与讨论;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期末时认真复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针对本门课程举办的社会调查策划与实践大赛,亲身去体验、践行。

  (3)作业。

  以作业为手段,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受到教育。

  四,课程评价

  (1)学习效果考核方式。

  我们改变单纯以卷面考试定最终成绩的做法,将学生平时对待本门课程的表现纳入考评范围,重点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考核。

  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和课程作业三部分构成),实践成绩占20%(针对本门课程举试讲大赛),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既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又着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对理论应用的考核)。

  (2)、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

  学生网上评价;教师期末考试成绩分析;领导听课评价;督导老师随机听课评价;教研室教师听课评价。

  总体来讲,教学效果值得肯定,因为近八成的学生肯定了开设本课程的价值,只是价值大小的差别。

  五 课程资源

  (1)课程教学团队:本课程主讲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精研教学,互勉共进。

  (2)教学资源: 有多媒体教室,可提供网络教学和影音教学,图书馆可提供全面的教学资料及其他教学资源。

  六,教学改革

  1, 相对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改善。

  2, 教学中有两大不足,学生各方面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基本能力欠缺。二是缺乏实践实习平台,学生体会不到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锻炼的积极性。

  3, 今后的改革中应加大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主线是。课堂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利于学生的发展。为避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课堂活动中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13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基本理念,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和过程就要有新的改变。现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课为例,谈一谈我对此内容的设计与构想。

  一、说课标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选自中国地图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中对此节内容提出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家人交流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为改善本地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由此看来,对于这部分内容从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到学生的分析和运用都不可忽视。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住该节内容的标准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教师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二、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段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的生产活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开启地理学原理的一把钥匙,对于指导人类生产、生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重要意义。本课通过归纳几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对其身边的环境问题产生关注。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后果、分布、治理措施。

  (2)能力目标:采用多种素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树立全球意识、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难点:几种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后果及治理措施。

  三、 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探究式学习与小组合作讨论法。一方面,结合课本图片及文字材料,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分小组收集有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讨论出现的原因并归纳总结。

  学法:要使学生学会探究,即学会如何分析选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地理基本原理联系实际解决具体地理问题的方法。还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活动。

  四、说教学程序

  1、 大家都看到了,在导入新课时,我使用了一段环境优美的视频资料作为本课

  内容的一个情景引入,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与本课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课标分析与教材分析两个板块的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

  2、 教学新课: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我基于三点来进行设计。

  (1)开放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和酸雨等几种全球性环境问题。几乎每一个问题我都配有相应的文字及视频资料。(观看)再加上学生课前准备的材料,就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自主探究,弄清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了。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疏漏与不足而不断的进行修改、完善。

  第二个问题是臭氧层破坏。因为这个内容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就涉及到了,所以在观看了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之后以练习题的形势来使学生巩固次知识点。

  大气污染和酸雨这一环境问题,我同样给学生提供大量资料,让学生来进行加工整理。

  当然,教师应及时补充信息,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是指网络化、系统化。即重点知识小结。

  (2)充分利用课件

  这个课件中包含了大量直观性较强的文字、图片、数据、视频资料。他能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现状。

  (3)精心设计活动

  本节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学以致用。在教学时先由课前探索活动引出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危机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讨论,自主探究,弄清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课下由教师指导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关注并研究自己生活中的.环境危机。也就是此处的案例探究。学生以“荒漠化”为主题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并在这节课上向大家做了战士。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最后的漫画反思将此活动推上了高潮,可以说这幅漫画是本节课中心思想的总结与升华。

  五、 说教学效果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全面和谐培养学生素质,从而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输灌对象转变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小组讨论合作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而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计算机辅助教学,即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的一些静态信息加工成图、色、形、声并茂的动态信息,形象直观、快捷、大容量的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兴奋点,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高。通过使用这个课件,我有一点感触颇深,就是,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你可以利用此课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你是一个非专业人士你可以利用此课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地理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风沙地貌》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本章内容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圈层——岩石圈,第一节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风沙地貌这一框题主要介绍了风沙地貌的概念、分布地区及地貌类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对不同的风沙地貌的特征及形成过程有初步认知。

  二、说学情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学习和生活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但是高中阶段这部分知识更加细化,侧重分析,增加了难度,而且学生对于风沙地貌景观缺少直观认知,因此我会通过媒体展示和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换的过渡时期,一是有活跃的思维,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适当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鼓励他们剖析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风沙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理解风沙地貌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提高对地貌类型的辨识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貌,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了解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和掌握并能区分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地区。

  难点: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置了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媒体导入的方式。先播放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片段,同时提问学生,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壮观的新疆魔鬼城,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又有一个问题,魔鬼城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课程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风沙地貌的概念

  我会引导阅读教材找出风沙地貌的相关概念。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了解到,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风沙地貌的分布地区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根据风沙地貌的概念,试推测我国风沙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由于概念中提到了干旱地区,所以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随后我会出示《风沙地貌分布》图,验证学生的推测,并加深印象。

  3.风沙地貌的分类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我会先介绍风沙地貌的分类,按其形态和成因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1)风蚀地貌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风蚀柱、风蚀蘑菇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蚀地貌的形成原因。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不难答出,风蚀地貌是地表沙粒在大风作用下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的地貌。

  我会适时补充讲解风蚀蘑菇的形成,先是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2)风积地貌

  同样通过多媒体展示沙丘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积地貌的形成原因。风积地貌是由于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我会进一步追问,沙丘分为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会产生哪些危害?最后得出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占农田、牧场。

  【注意事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帮助学生理解风沙地貌特征,板书的绘制须与讲授配合同时进行,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巩固所学,我会将教材当中的活动题目《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在课堂上进行组织。先展示《西藏米林县丹娘沙丘景观及位置示意》图,同时展示丹娘沙丘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丹娘沙丘的沙源地及形成原因。安排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并汇报讨论结果。

  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进行总结。首先是沙源地: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此处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沙滩和沙洲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形成原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练习题目较为综合,知识框架较为复杂,适合用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尝试发散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结尾,我会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加深记忆。

  此外,在课下,我计划让学生搜集雅丹地貌相关资料,在下节课分享交流。

高中地理说课稿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土壤标本或实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明确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这种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式,逐步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土壤的物质组成

  教材的第二部分,围绕土壤的物质组成说明土壤的肥力特性,以及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形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具有肥力特性是土壤对于人类和地理环境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段教材重点说明土壤的肥力,由于其肥力与组成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材从土壤的成分出发,介绍了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这四种物质分别为固、液、气三相,它们共同构成了土壤这种独特的自然体,教材用一幅扇性百分比图表示了理想土壤各组分的比例关系。正是这种独特构成,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土壤的物质组成及与肥力的关系:①土壤中每种组分的作用及每种组分与土壤肥力的关系;②土壤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土壤的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另一方面,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只要人们合理利用,土壤肥力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不断改良和提高,如果利用不当,土壤肥力就会减退。

  土壤的形成

  由于土壤的肥力特性与土壤的形成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材在第三部分讲述了土壤的形成,这部分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在土壤的形成中,生物特别是植物和微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肥力的大小起决于生物作用,因此教材着重讲述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和影响,首先教材运用一幅“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说明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①裸露岩石风化——形成成土母质,释放矿物养分;

  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形成原始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累积;

  ③高等植物着生——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丰富并经过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在了解了土壤形成的基础上,教材运用一幅“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说明生物对土壤肥力形成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有机质的累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通过生物的作用以及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参与作用,经过长期发育,成土母质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

  教材在说明了自然因素对土壤形成发育的影响后,在最后一段,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并且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阐述人类对成土过程干预和影响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结果,教材在最后提出人们对土壤利用的同时,应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培育,即人们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人地关系能够朝着协调的方向发展。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本节教材介绍的土壤是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对于土壤,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对其都有感性认识,对其作用似乎也能够意识到与植物生长或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而对于土壤在整个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形成则比较陌生,因此本节教材在开篇首先介绍土壤的概念,并用一幅“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及《说文解字》对土壤的概念加以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从土壤的概念出发,通过“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教材阐述了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三个作用:

  ①土壤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虽然土壤是由其他要素相互作用下派生出来的,但也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它是结合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

  ②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③土壤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使裸露的地表草木丛生,从而改变了陆地环境及整个地球面貌。

  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教材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对土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土壤标本,或者条件允许,也可以带学生到郊外实地观察土壤剖面,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

  解释土壤的概念,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通过对“土”字含义和图像含义的了解,明确土壤的概念。运用教材提供的“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土壤如何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并通过学生已有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与土壤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迁移,明确土壤在四个圈层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说明“土壤的肥力特性”,并使学生明确土壤的肥力与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说明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各种组成所占的比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或利用土壤标本了解土壤物质的组分与其肥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土壤合理利用,不但肥力不会下降,反而会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对土壤的改良可以通过调控养分——增加有机质,调控水分—灌、排结合,调控酸、碱度等措施保证土壤的肥力。这些知识对于城市的学生比较陌生,教师要利用学生生物、地理或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引导、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些知识。“土壤的形成”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土壤标本、教材提供的“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到郊外实地观察,通过观察以及学生已有的关于岩石风化形成风化壳等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土壤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关于“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教师可以列举实例说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如通过开垦、翻耕、施肥、灌溉等,是土壤逐渐熟化,南方的水稻土是人类活动影响比较典型的例子,不利的影响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土壤出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从而使土壤退化。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对土壤这种可更新资源也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高中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说课稿11-29

必修二高中地理说课稿12-08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0-07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05-21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05-26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05-04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5篇11-02

高中地理教学心得15篇12-17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5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