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桂林山水》

时间:2024-02-20 09:00: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说课稿《桂林山水》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桂林山水》,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桂林山水》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是今天的4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桂林山水》。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山水闻名遐迩,然后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桂林的山和水等角度分别描写了桂林美景的特色。

  学习本文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与热爱之情,并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用优美的语句来表情达意的。

  二、说学情

  上好一节课,除了对教材有一定了解之外,我们还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清晰的认识。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之前学习过关于描绘山水的文章,初步具有了欣赏美、热爱美的能力,但是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运用技巧来写景达意,并对其中的技巧进行模仿写作,这样的感悟力和能力还需要加强。所以教师还应该对其学习过程进行一定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理念要求以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认识澜、瑕等8个生字,会组词和听写,并能正确读写“无瑕、兀立、嶙峋、波澜壮阔、峰峦雄伟、连绵不断”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2、3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掌握引用、对比、排比、比喻等写景手法;能够模仿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了解,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学会用写景手法描绘身边的事物,难点是了解本文语言特点,掌握排比、比喻等写景手法。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指导下,我将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学生是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要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对于一节课来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只是一个前提,教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于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它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有序展开。接下来,我主要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这一部分,我主要从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和小结作业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一)导入新课

  一节新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采用的设置情境的导入方式。通过播放张艺谋导演的《印象桂林》的纪录片,让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产生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刚才所观看的纪录片中的地方在哪里吗?大家有没有人去过或者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这就是我们今天课文的主题——《桂林山水》。同学们,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想不想去亲身的体验一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散文,跟随作者的眼睛,去一睹桂林的风采!

  (二)新课讲授

  接下来是我的新课讲授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步骤:

  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我设计的是教师范读,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教师范读时,学生要标出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和本文出现重要词语;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学生要试着概括每段最主要写的是桂林的什么美景,概括文章大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对文章的大概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工具书或者自主学习,解决生字新词,并初步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之所以安排,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对于生字新词,学生也具备的足够的能力通过借助工具书来认识理解。

  其次,深入研读,突破重难点。在整体感知阶段,学生已经能够概括出每段的段落大意,能够清楚的知道,第一段总述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段分述漓江的水,第三段分述桂林的山,最后一段再总述桂林山水。在突破重难点环节,我采用让学生分段研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章如何运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桂林的美景的。因为本文每个段落的主题都很鲜明,整体形成总——分——总结构,进行分段研读非常适合。分段研读的设计如下:

  1、第1段,统领全文:前面我们已经概括了每段的大意,第一段最主要的一句话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学习第2段。

  2、第2段,漓江的水:

  (1)请一名同学读第二段,教师重点讲解:波澜壮阔、无瑕

  (2)攻克重点:体会作者描写漓江水所采用的手法

  A、作者要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先写大海和西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B、作者写了漓江水的哪几个特点?具体是怎么写的?

  静:采用引读法(老师读前面的内容,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读出后面的内容),教师:漓江的水真静啊学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清啊学生: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绿啊学生:绿的仿佛那是一块翡翠。

  这里,采用了排比法,突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还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漓江的绿水比喻成一块翡翠。

  (3)第3段,桂林的山:

  A、请一名同学读第3段,重点讲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B、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找出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呢?描写山的特点又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

  由于本文第二段和第三段所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一样的,学生根据前面老师的讲解,结合小组讨论,可以对第三段进行分析了,所以我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法。

  小组讨论以后,学生能够总结出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奇、险、秀,和采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4)第4段,桂林山水:

  A、请一名同学朗读,重点讲解:连绵不断

  B、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时,用了什么手法?作者是怎么描述“舟行碧波山,人在画中游”的?

  (三)拓展延伸

  攻克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会带领学生对本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并进行相应的拓展。我是这样帮助学生回顾整体知识的:

  1、作者在描写景色时,用了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桂林的语言跟美景一样,格外美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了很多美景,你能否可以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描写你所见的一处风景。

  2、我们的祖国,大好河山真的很美,像画卷一样。同学们,如果你们可以,一定要多出去看一看,多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培养自己开放的胸怀。

  (四)小结作业

  接下来是我的小结作业环节,在这一环节,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小结,我采用的是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的,再次体现了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引导不同学生回答,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都有哪些新的收获,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状况进行总结,得出本文先用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总领全篇,又分别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进行景色描写,最后写桂林的山和水汇成一副美丽的画卷,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二个部分是作业布置,为了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我的作业布置力求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会让同学们模仿文中描写漓江水的写作手法,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片段,描写你所见过的或者特别喜欢的风景、植物、动物。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一节课的缩影,可以直观的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我的板书设计力图简洁直观,给学生以形象的感知,便于学生捕捉本节课的重难点。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