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朋友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童年的朋友》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的朋友》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的朋友》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童年的朋友》说课稿是苏教版-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人物风采”为主题展开。《童年的朋友说课稿》这篇课文是自传体小说节选,展现的是俄罗斯大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因此,学习本文对学生进一步掌握借助外貌描写和景物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外貌描写和景物烘托刻画人物的方法。(2)感受童年时两个朋友给予“我”的不同形式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外貌描写和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难点:两个朋友疼爱“我”的不同方式。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并适当运用目标导学法、情境激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勾画圈点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用录音机播放歌曲《朋友》中的歌词:“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提问:“谁是我们童年的朋友?”学生回答后,教师:让我们一起看看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德童年时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1、快速默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次勾画读课文,交流好词。
环节3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
1、体会童年的快乐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童年的“我”有哪些新奇的想法?当“天文学家”“远航船长”“地铁司机”“美术家”“旅行家”“拳击手”
(2)、感受文中“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怎样?
(3)、结合自身,交流、畅谈内心的'想法或理想,感受自己的童年。你的心中又有哪些冲动呢?
(4)、回文再次感受童年的快乐。齐读课文2、3自然段。
2、懂得关爱朋友、珍惜美好的事物
(1)、快速默读课文4-2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要改变当拳击家的念头?
(2)、学生汇报。
(3)、抓住重点语句,比较我对待小熊的前后态度环节4拓展延伸
想象作文《小熊眼睛的背后故事》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环节5课后作业
摘录文中的片段
好处: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童年的朋友》说课稿2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中的第三篇精读课文《童年的朋友》说课分以下五部分: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鉴于本单元已有前两篇小说(《社戏》和《分马》)作范例,但xx又在某些方面较前两篇有所延伸:
(1)是自传体小说节选;
(2)展现的是俄罗斯大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因此,学习xx对学生进一步掌握借助外貌描写和景物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起着重要作用
2、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的重点是外貌描写和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难点是在朗读分析的基础上体会两个朋友疼爱“我”的不同方式
3、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外貌描写和景物烘托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童年时两个朋友给予“我”的不同形式的爱心
二、教法设计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选择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本节课,
(一)采用竞赛形式,组织学生讨论、比较,分析两个朋友对“我”施予爱心的.不同方式;
(二)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写作训练,达成目标;
三、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竞赛,调动积极思维,运用讨论、诵读、比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分析讨论中学会运用,使读写听说能力协调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两组画面:
(1)歌曲《童年》的音乐声中,儿童欢快、嬉戏的活动情景;
(2)两幅图片:
A、好奇遭打,冷眼看人生,
B、家境惨淡,拾废旧度日;
配以话外音,介绍高尔基苦难而又不失美好的童年生活对比中激发学生兴趣,切入正题
(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全文,同时屏幕显示易错字词(音、形)
2、讨论交流:
(1)“我”童年时的两位朋友分别是谁?
(2)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画人物?找出相应语段
(三)精读课文,引导达标
1、总体设疑,高屋建瓴
(1)这两个朋友对“我”的态度有何相似之处?
(2)各人的表现形式又有何不同?
2、讨论质疑,攻破难点
(1)分A、B两大组细读课文,开展竞赛,边读边议
A组读第一部分后讨论:
①课文怎样描写外祖母的外貌?
②课文怎样细致刻画外祖母的神态?
a、微笑时给人什么感受?
b、牙齿、面孔、鼻孔各是怎样的?
c、衣服什么颜色?眼光透出什么心情?
d、整个身体举动又怎样?
③怎样反映外祖母对我疼爱有加?
(第③点要求学生举文中语句,理由简练而又充足)
B组读第二部分后讨论:
①傍晚时分的景物描写给人什么印象?
②为什么“好事情”要和“我”一起欣赏自然风光?
③他从哪些方面关心“我”的成长?
(第③点仍让学生举例说明,阐述理由)
(2)A、B两组推举代表分析课文,阐发理由
(3)教者适时指导点评,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四)赏析佳句,突破重点
1、(屏幕)显示两组画面,欣赏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1)外祖母微笑时的神态
(2)(俄罗斯大地)秋季傍晚时分的景象
2、细读课文第一部分第7节和第二部分1—3节,比较分析课文是怎
样描写人物神态和景色的
3、讨论赏析,体会外貌描写和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1)这些描写是“我”对外祖母什么品质的赞美的体现?
(2)大自然的美景和“好事情”之间产生什么联系?
4、指导朗读,感受效果
(五)读写结合,深化目标
1、(多媒体)播放两组画面,明确观察要求
(1)儿童欢快、嬉戏的活动情景,重点观察景物
(2)两个学生为一条证明题争论不休的镜头,重点观察人物神态
2、仿写一段外貌描写或景物描写(150—200字)
3、现场交流点评,赏析佳句
(六)回放目标,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外外景好
祖貌物事
母描描情
写写
“我”
和关人长
蔼爱做成
可有我我
亲加教助
【《童年的朋友》说课稿】相关文章:
童年的朋友说课稿05-29
《朋友》说课稿07-10
童年的水墨画说课稿01-06
《我和动物交朋友》说课稿12-14
《我和动物交朋友》说课稿5篇[通用]04-02
关于说课稿 说课稿体育05-24
【经典】说课稿06-26
说课稿05-17
说课稿(精选)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