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时间:2022-07-28 08:00:5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1

  内容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关于几何初步知识的安排特点是:从一年级第一册教材起逐步安排学生能够接受的几何初步知识,其中第六册教材中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第八册教材中安排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而本册(第九册)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安排的。所以若想使学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基础,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另外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一内容学习得如何,直接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1.用Flash对照教材上的插图制成复合课件为教师的演示教具;

  2.剪成一个长为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长方形和底为40厘米,高为3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硬纸片为教师演示教具;

  3、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和一把剪刀。

  教学环节

  根据新课程理念,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从而妥善的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完成好,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 复习迁移

  由已知到未知,即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类推,掌握新概念。这是教学抽象的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适合用这一途径进行教学。

  具体做法如下:

  1.出示长方形教具:一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30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出示平行四边形纸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谁能指出它的底和高?(底40厘米,高30厘米)

  3.比较黑板上长方形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谁大谁小?

  在这里通过第1、2两道题的复习,使学生清楚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清楚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底和高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第3题的练习,产生悬念,引起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动机与欲望,教师由此引出新课。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仅靠肉眼观察是不够的,必须科学地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才能正确比较。长方形的面积我们会求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 引导发现

  在这里,我化抽象为具体,将书中的插图整合到一起制成课件,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首先通过数方格引导学生发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具体做法如下:

  1、出示复合Flash课件,从中取出一个小正方形,使学生明确,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让学生观察图中出示长方形,让学生数一数,长、宽及面积各是多少?

  3、在图中出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数一数,它的底、高及面积各是多少?(出现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4、观察数出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然后借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具体做法如下:

  1、引言: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面积很不方便,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2、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从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向对边做一条高,然后沿这条高线用剪刀剪开,将剪开后的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

  3、出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转化过程,加强学生印象,辅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分组观察思考:把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比较。

  提问:

  ①面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板书)

  5、公式用字母表示。这一步骤需要使学生清楚每个字母的含义,并且知道S=a·h也可以写成S=ah。(板书)

  6、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让学生看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回答:若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知道哪些条件?然后让学生比较新课开始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解除悬念。再让学生独立思考书中的例题,在教师的扶持下,让学生在黑板前和黑板下齐做,教师巡视指导,共同订正。

  三、巩固深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为学生设计了梯度练习,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化,习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增删。

  1、 求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cm)(给出几个平行四边形图形。)

  2、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出两个平行四边形试判断甲和乙谁的面积大?谈谈你有什么发现?

  3、铺一块底20米,高15米的平行四边形草坪,每平方米草坪售价15元,铺这块草坪总共用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我总结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清楚: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

  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略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或S=ah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求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所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实现发现学习。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2

  一、教学目标设置恰当、得体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教师根据课标理念,确立了以下目标: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好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吕老师所设置的目标具体、明确、全面、可操作性强,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丰富充实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本课教学中,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等系列活动来主动获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

  吕老师在本课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有机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吕老师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一个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的形象,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不时擦出智慧的火花。从吕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材的理解与掌握上已深下功夫,才能准确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顺利突破教材的难点。吕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发挥其有效的价值。

  三、 教学程序清,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活

  吕老师这堂课童话故事导入,且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这堂课设计了以通话故事导入,创设情景,探究新知,解决问题,拓展延伸等环节,程序清晰。

  吕老师在整堂课的设计和教学中,始终以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努力创设情趣盎然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例如:老师设计了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获取新知,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获取了感性认识,时学生能自主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倾听能力。

  在学生探究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或,设计“帮一帮”这个环节,及时解决了导入新知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整堂课的练习,有坡度,密度大。

  四、注重操作实验,体验探究过程

  《课程标准》认为“要然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假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满体验好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好永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学会学习。

  五、教师素质及教学效果。

  教师语言亲切、自然、能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教师有亲和力,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地全过程,课件的设计制作合理,较好地为教学服务,计算机地操作应用熟练,有较强地课堂应变能力。

  本堂课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突出,突破了教学难点,让学生地知识、能力、情感都得到了发展,学生地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显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先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教育教学效果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评价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而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章节。

  二、说学情

  新课改下成长起来的五年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再加上他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让学生切实理解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是一个难点,需要他们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从而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基于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平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探究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转化,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的编排意图与学情状况,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际操作法、观察比较法和引导探究法等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2.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设计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观,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导入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在新课伊始,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出示长方形的模型)把它拉伸会变成一个什么图形?你能画出它的高吗?你能计算出此图形的面积吗?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制造出了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解决的麻烦,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更是水到渠成的导入了新课:(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习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正是因为导入中制造的麻烦,让学生们有了探求的欲望。于是,我顺水推舟的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了两个图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一样大)。然后出示设计的问题:

  1. 请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和高。

  2. 请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3. 你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带着这几个问题,开始小组合作探究。虽然探究可能会出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这样的结果,但是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彰显,能让他们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在学生们展示完自己的结论后,我先不评价其结论的对与错,而是出示第四个问题:

  4.请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结论。(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这样,就促使学生们迫不及待的去验证自己的结论,从而达到为下一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准备的目的。

  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归纳出对这两个图形的认识:两个图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虽然他们能认识到这些,但这三个结论之间并没有在他们的思维中产生联系,而这个联系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于是我又设计一个活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1.请画出它的高,测量它的底和高的长度。

  2.沿着它的一条高裁剪,将会剪出两个什么样的图形?

  3.你能否把这两个图形拼成一个我们熟悉的图形?

  4.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和高相等,面积也相等)

  5.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去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实验验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更渗透了转化与平移的思想。

  在学生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S=ah之后,我又让学生们独立学习课本上的例1,再回过去解决导入中的问题,以此加深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三)巩固

  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我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安排这样几道练习题: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高。

  2.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并计算其面积。

  学生们独立思考,完成练习,使其进一步理解了公式的运用,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拓展

  巩固新知后,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习题:

  1.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P82/3)

  2. 出示导入中可活动的长方形框架,任意拉这个框架,形成平行四边形,你知道它们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变化?什么情况下它的面积最大?

  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合作探究第二题,从而达到拓展视野,加深理解的作用。整个习题的设计,虽然题量不多,但涵盖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同时练习题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

  六、说评价

  整节课我始终坚持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双向反馈来落实。

  总之,本节课我贯穿新课改的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构建模型”的学习过程,让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实现面向全体。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相关文章:

圆的面积说课稿07-09

《梯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07-23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07-20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07-08

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15篇07-15

六年级《圆柱表面积》说课稿07-06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06-18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07-02

《小屋》说课稿07-27

《跳水》说课稿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