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10-07 09:29: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以“诚实”为主题,讲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在工艺馆参观时,由于被布娃娃的美丽所吸引而悄悄拿走了布娃娃。她身心饱受痛苦,最终,在还回了布娃娃之后,又找回了从前的快乐。告诉我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诚实的行为,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文章虽短,但却是一篇情文并貌、引人深思的好文章。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读中感悟。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 知识与能力:认字13个,能选择不同的方法识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以读代讲,学习在阅读中想象,结合自身体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让学生懂得勇于承认错误是诚实的行为,诚实的人才能生活得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识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体验体会珍妮复杂的心情。

  三.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学生往往对故事内容比较感兴趣,而对人物心理体验较

  少。因此,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将“读课文”与“生活感悟”融为一体。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他们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与能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感悟;最后,通过哑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人物情感。

  五.说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布娃娃,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程序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语文课标指出:教法的选择,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入方式:

  (出示手中的布娃娃)“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着什么?”学生回答。师板书“娃娃”,师再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学生在补充课题的同时,也进行了扩词训练,加强了语言积累。老师选择“可爱的”一词板书完整课题《可爱的娃娃》。再启发提问:“如果你有了这样一个可爱的娃娃,你的心情会怎样?”学生回答:我会很高兴,很快乐,很幸福,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师话峰一转:“然而,有一个叫珍妮的小姑娘,她得到了这个娃娃 ,却变得不快乐了,这是为什么呢?咱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好不好?”

  布娃娃是课文的主要线索,对于学生熟悉并喜爱的事物,课文里与现实中却产生了情感反差。利用这种情感的碰撞,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二)读文识字,积淀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主动排除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请同学们轻声读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同时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然后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浑身湿透、又冷又饿、心惊肉跳”等词,做动作理解“盯”字,为后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基础,使教学重点有了训练坡度。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对生字掌握较好的学生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三).精读品悟,体验情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这一环节中,我注重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1.在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用“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这种句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用默读的方法将课文内容读通、读懂。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边读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在课文的重点部分——第四自然段,播放多媒体课件(电闪雷鸣的场面)创设情境,在读中体验珍妮由不安到害怕再到心惊肉跳的心理变化过程。

  4.在学生准确地把握人物心理之后,鼓励学生试着用动作、眼眼神、表情等肢体语言,通过哑剧的形式表演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5.在学生表演之后,启发学生由文本内容想开去:“妈妈看到女儿‘哇哇大哭’,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6.最后由“珍妮又变得活泼快乐了。”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一下“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这样以读代讲,读想结合,通过朗读感悟、角色体验、哑剧表演,让学生将自己和课文中的形象合而为一,启发学生思考:“你觉得珍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如果她就在你身边,你愿意和她做朋友吗?”这样不只让学生学到知识,还把情感目标落实到每个个体身上。

  这一板书设计,不但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十分简明 地体现在黑板上,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可爱的娃娃”不但指美丽的布娃娃,还指知错 能改的小姑娘珍妮,更指每一个能做到这一点的孩子。

  结合这个板书设计,我设计了这样的结语:“有一个叫托尔斯泰的大作家曾这样说过: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都来做一个诚实 的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美丽的人,一个快乐的人。”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2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闻名天下的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根据岩石的形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写得形象、逼真、有趣。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文最后一段还简单列举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强调黄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语言浅显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的好教材。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秀丽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描述画面,发展独白语言。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描述画面,深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

  教法选择

  1、情境教学法;2、问题教学法;

  3、延缓评价法;4、媒体辅助法。

  学法指导

  1、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2、读议结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说,训练观察能力及口语表达;

  4、自由想象,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

  教学时间

  本课我设定两课时,课文教学在第二课时。今天说课中的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卡片,多种方式复习生字

  (二)紧扣“奇”字,破题激趣,导入新课。

  1、开场白,出示课题:《黄山奇石》

  2、找出关键字,破题;

  3、提出中心问题,导入新课。

  (三)通读全文,初步感知--“奇”在何处。

  (四)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奇”在何处。

  1、朗读全文;

  2、从重点景观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大胆描述,自由交流,教师延缓评价;

  3、 以“金鸡叫天都”为例,感受文中的意象美,进行学法指导:

  (1)出示图片,引导想象;

  (2)抽读相关文字,采用多种方式训练朗读,进行读

  法指导;

  (3)引导想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意象美;

  (4)学法小结。

  4、学生再选重点景观,运用学法自读自悟,交流感受:

  (1) 选出景点,自行自读自悟;

  (2) 质疑释疑,解决字词难点;

  (3) 汇报交流,训练独白语言;

  (4) 适时评价,延续学习热情。

  (五)图文结合,积累语言,感受“奇特”

  自主选择景点,背诵相关文字。

  (六)拓展延伸,训练表达,突出“奇特”:

  (1)、模仿课文,自由练说;

  (2)、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2、自由想象: “狮子抢球”

  3、仿写片段,写出“奇特’

  1、天狗望月

  2、仙女弹琴

  3、狮子抢球

  (七)课后延伸,激发兴趣,深化感情

  板书设计

  各种黄山奇石通通围绕着一个“奇”字,大大的“?”是留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假如》这篇课文。课文可分为两个课时,我现在要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说课。

  一、教材

  本单元的开篇导语是“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点出了本单元的专题是关于爱的,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爱。《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由于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把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定在着力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即阅读能力)。那就是学生能理解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从而在朗读中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体品读、相互赛读、学生轮读、师生接读、整体悟读等。使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感悟和教师的启发,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三、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第一学段小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品读中激发同情心、爱心,关爱他人、关爱生活。

  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

  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以“教——扶——放”为主线,以“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启发探讨等方法为辅,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根据这一基本理念,通过“读读—说说—议议—读读”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乐趣,我创设了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情境导入课文。开课时我拿出那支课前准备好的 “神笔”,欣喜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马良用神笔为穷人画了很多东西,那文中的小作者说,假如她有这支神笔,她会画些什么呢?”相关联的问题质疑以及生动活泼的情境运用,即刻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以及促动了他们学习课文的欲望。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应使他们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拥有一种游戏的感觉和求知的兴奋。

  2、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语文课上的读,是最古老也是最现代的.教法。在这堂课上,我搭建了诵读感悟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要求的读,如个体品读、相互赛读、学生轮读、整体悟读,使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感悟文字后的情感。如在第三小节的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爱心及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同学们,当西西拥有一双好腿后会对小作者说些什么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的情感。难点也由此得到了突破。

  3、联系自身、激发情感

  一位外国作家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对这句话我深有同感,儿童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他们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着成人遥不可及的奇幻。新课标也强调,语文学科应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为重点,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如在学生理解全文并体会到文中小作者对他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无限关爱之后,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最想用它来画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他们的创新思维迸发出了火花!一边展开想象,一边将想到的内容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出来。这一设计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上到这里,差不多接近尾声,这时我说到:“回去之后,你们把想要说的话写下来,还有把想画的东西画出来,下节课带过来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看。让大家一起来感受你那美好的心愿!”

  六、板书设计

  由于整篇课文采用并列式的结构,因此为了巩固学生记忆,我采用了结构式的板书设计,整洁明了。

  总之,整个设计我注意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感悟生活。

  上完本节课我有几点收获:

  1、必要的范读、教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创设情境是感情朗读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理解课文内容是感情朗读的前提条件。

  3、精彩的生成来自和谐的课堂。

  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有感情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2、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写话时间。

  3、板书不够完整、美观。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塘沽育才学校的任亚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父亲和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我来说说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

  《父亲和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该单元以“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在本单元前几篇课文中,学生们已经感受到了“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父亲和鸟》则通过文中的“我”和父亲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对鸟有不同寻常的了解,不露痕迹地渗透着爱鸟护鸟的情感启示,涓涓细流般的语言让人领略到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我校属于边远农村校,学生所受的学前教育不是很完善,虽然一年多的语文教学使他们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但把握文本深层含义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他们并不能很好地理清自己的情感体悟。因此,根据“三维”目标,结合本文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7个认读字,会写8个会写字;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快活”这一词语说句子;

  3、抓住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之情;

  4、抓住课文最后一句的留白,展开合理想象,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对话描写突出,因此我准备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为重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另外,我将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来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之情这一难点。

  科学合理的教法学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基于此,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并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了体现语言运用的学科特点,我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勾画圈点的学习方法深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以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

  本课计划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记生字,会写四个字。

  2、标清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如“喃喃”、“生怕”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几处对话,用横线标出“我”的话,用波浪线标出“父亲“的话,通过练读人物对话体会课文大意。并重点解读课文第一句,让学生明确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寻常,为下节课的细致讲解做出铺垫。

  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阅读过程。第二课时则着重引导学生经历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的回归,为此我设计了复习导入,再读感悟,细读文本,情感升华和写字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小鸟图片,告诉学生小鸟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让学生猜一猜,点击图片,每只小鸟身后都出示一个上节课所学字词,加以认读。可爱的小鸟形象紧扣课文题目,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整体交付,再读感悟。

  “读整篇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由于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在此我交付一个整合问题: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明确阅读方向,有理有据地回答。根据我对我班学生的了解,他们会在课文中找出父亲非常了解鸟的几处依据,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理解较慢的学生,并找出找到课文依据的学生,为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伏笔。

  三、细读文本,心灵沟通。

  通过再读感悟,学生会认识到父亲对鸟是十分了解的,因此父亲不是猎人,鸟就少了一分危险,这就初步解决了再读感悟中提出的问题。基于此,父亲了解鸟的几处依据,就成为了细读文本的具体脉络。

  首先、针对第3—8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父亲看动静、闻气味就只知道林中有鸟,并板书关键词。继而提出问题:“父亲太厉害了,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先由教师范读第3自然段“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此处我会重读“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喃喃”,引发学生思考父亲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然后以这样的句式问学生“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他看到了……什么……用鼻子闻了又闻,他闻到了……什么……”然后他们会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的第四到八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来填充我的问题。进而再引导学生揣摩第四自然段中的两个“没有”的作用,即从“我”和父亲的对比中发现父亲对鸟的观察细致入微;第五自然段中的“生怕”一词所表现出的父亲对鸟的爱护,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深切感情,并带着这种感情找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

  细读第9—15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归纳的父亲知道鸟儿什么时候唱歌,什么时候容易受伤,并板书关键词。抓住三个“快活”,我会问学生“这三个快活一样吗”,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快活和鸟儿的快活密切相连,读懂父亲是个知鸟、爱鸟的人,并板书。再让学生练习用“快活”说句子。

  有了一系列的感情铺垫,顺势引导孩子们再次品读课文的最后一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是啊,还好父亲不是猎人,否则小鸟们就会遭遇灭顶之灾了。至于我和鸟的关系,有了前面的探究也就显而易见了,不难体会到受到父亲的感染我也爱鸟,想要护鸟。让学生透视并走进“我”的心灵,受到爱心的感染,而这种通过心灵互感所获得的良知与爱心,在孩子们的心中是最纯真、最可贵、最长久的。

  四、情感升华,拓展能力。

  在学生领悟到这种“爱鸟护鸟”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我趁势追问:“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你想对这样的父亲说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自主讨论,并写下来。这一环节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与思想教育的渗透相结合,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个很好的归纳,然后通过这样的小练笔,潜移默化中深化了主题——爱鸟护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五、写字指导。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笔画和间架结构,因此在写字环节中可以抓住重点做少而精的讲解。本课的会写字中,横这一笔画出现较多,我将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以“喜”字为例,可以先用一个顺口溜“口上十个豆”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出第三笔的横最短,第九笔的横最长,再找学生到黑板前书写,由学生互相评议,然后让自行书写,务必保证充足的十分钟写字时间。

  六、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份粗浅设计,由于工作时间刚满一年,经验尚浅,对于教材和学情的把握还有许多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黄鹤楼送别》是国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5 课,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诗兼美,诗文互照,充满诗情画意,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二、教学对象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来理解、欣赏文本,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3、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训练重点是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二、品词析句,体会诗词情感:三、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熟读课文。

  下面我着重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 直接揭题,了解大意。

  课始,我直接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 诗文对照,初步感知。

  1、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与以往课文的不同点,提示学生课文中的有些语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请学生读课文,并动手找一找,划一划。

  2、 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字词或诗句的意思。

  3、 学生较自由地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后,此时,我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整合,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使学生对古诗的意思有个整体的认识。

  (三) 品词析句,体悟情感。

  1、 光了解诗意不够,更要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自由读2~~4小节,看看课文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2、 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依依惜别”这个词语,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看看课文有哪些句子能够体现诗人的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3、 结合学生所找句子细细品味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他们都在欣赏美景吗?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悟到此时两人都无心欣赏美景,都有一种老朋友离去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但他们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2)李白的话:“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从李白的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借助学生搜集的资料,明确能够得到李白这样的大诗人的敬重,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和作品一定非常好的。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孟浩然的话:“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让学生谈谈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理解,体会孟浩然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朋友李白。

  以上三句话,在学生感悟之后再通过练读、个别读、齐读等形式充分诗人的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学生能把课文读好,只有建立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这样的读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入情入境。)

  4、学生对诗人的情感有了有层次的理解后,我安排了“表演再现”的过程,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通过言语与动作、神情来充分表达自己对诗情的理解。

  (学生表演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 内化积累,巩固深化。

  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背一背古诗,使之成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内化积累,因此,我让学生感情背诵,尽情抒发诗人的情感,并及时予以肯定与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 作业

  从以下四题作业中任选一题完成。

  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收集几首送别诗,并背诵。

  3、以《朋友》为题,写一位你的好朋友,表达你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4、从你背诵的送别诗中选择一首,模仿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改写。(以叙事为主)

  (课外作业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它能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6

  一、分析教纲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0课第五专题单元的一篇课文. 第五专题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而本课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它向我们揭示出小熊和松鼠因为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在发生矛盾后,又是纸船和风筝成为他们之间的友谊的纽带,告诉小朋友们在与好朋友吵架后该怎么去“缝合”友谊,主动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表现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把真挚的友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实感人,是学生体验情感、训练语感的一篇优秀文本材料。根据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以及本篇文本的特点,本节课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2、过程方法目标: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使学生感知课文,通过表演读,范读,比赛读感悟课文的含义。3、、情感态度目标: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松鼠和小熊对友谊的感受。

  二、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体验,在朗读感悟文学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而本篇课文的动人之处恰恰就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感悟小伙伴失去友谊时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还是有难度的。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根据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的个性特点,我尝试采用体验教学的方式,通过“读中感悟、探究明理、表演体会”,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达到体验情感,形成语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教师始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一个组织者,一个促进者和一个平等对话者。

  三、以学生为主体,安排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上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到童话乐园去逛一逛的情境,如果读准字词即可顺利得到通行证进入童话乐园。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

  二、板画贴图,进入角色

  我首先用简笔画的形式勾画出童话乐园的概貌,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把松鼠和小熊的家贴到合适的位置,随后请学生带上头饰走进童话角色,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活泼和谐的气氛。而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鸟的角色进入,拉近了与学生角色的距离。

  三、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1)感悟松鼠和小熊的快乐

  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2-6自然段,找出是什么使小熊和松鼠成为了好朋友,然后抓住3、5自然段进行朗读感悟训练,进一步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快乐。同时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含义,用角色读,赛读,分工读、配乐读等方式来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感受,用发现的方法来学习“漂”“飘”的特点,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2)体验松鼠和小熊的失落

  首先在忧伤音乐的渲染下,我用深情地朗诵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自学课文的八、九自然段,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然后我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小熊和松鼠的家进行采访,把小熊和松鼠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3)感受松鼠和小熊的兴奋

  在本部分的教学中,同样注重的读的训练,以学生帮帮读,教师范读、齐读等形式来感受友谊给小熊和松鼠带来的兴奋和激动。

  四.文情延伸,生命涌动。

  在本环节中我设计了说和写的两个拓展练习,第一个练习是说一说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后,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第二个练习是把你想对朋友说的话写一写。这样的设计,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深对友谊的理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以板画的形式设计板书,既直观形象,又突出了重点,起到了总结概括的作用。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不认识妈妈的孩子》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 课文,该单元以“科学启蒙”为主题展开。《不认识妈妈的孩子》讲 述的是石油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故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 确认识自己,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爱科学的教育,激发学 生的创新欲望。

  这节课是本课的第一课时,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 新课标中“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 14 个生字。

  2、朗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我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和“初步懂得一些做 人的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 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 和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 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 1 设疑引趣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欲,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质 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 2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以个人读的形式展开,这是第一层次读,目的是读通全文,读准 字音。教师请学生学生边读边圈画出文中的会认字,在语境中建立生 字的音形义联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环节 3 检查反馈

  通过简单的小组合作,有效的检查并促进学生对会认字的掌握。

  环节 4 再读课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 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一环节中, 我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议。 首先讨论:你是怎么知道那些色彩缤纷的展览品是孩子,石油是它们 的母亲的?找到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而后进一步引发学 生思考:孩子们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呢?导入课文 1、2 自然段 的学习。

  环节 5 细读课文

  思考:孩子长的什么样?妈妈长的什么样?让学生说一说,之后 是填空练习,让学生通过第 1 自然段这些词语感受展览品的美。

  1、2 自然段的对比读,让学生感受石油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外形 的截然不同。

  展览品的话的朗读,是一次朗读训练的时机,同时通过朗读可体 会到展览品对石油的不喜欢。

  环节 6 发散想象

  抓住课文结尾展开讨论, 延伸想像, 并演一演, 使学生受到教育,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初步懂得以礼相待、人人平等的道理。突破教学 重点。

  环节 7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这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不认识妈妈的孩子》反思这节课,从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认识 14 个生 字。”“朗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 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这 3 个目标,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学生 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8

  一、 说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一篇精读课文。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具准备:

  学生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制成飞船形状的字卡、词卡。

  二、 说教法和学法: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这一“例子”,训练学生识字写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甚至在说话中创造语言,体现了工具性的特点;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学、乐学。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怀。在教学中采用精彩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说出所见的画面,从读课题中说出自己的发现,提出疑问,用不同形式的读——小组说——模拟宇航员介绍,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识字中,我先让学生读文自主识字,接着由句——词——字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再次认读,体现识字的层次性。接下来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字词卡互相测读,尤其以魔方的形式师生互动,识字——组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研读感悟中,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读、模拟读、介绍读、展示读等一系列读书活动,间或穿插说话训练,真正达到了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运用语言的目的。课标要求教师要有大语文观,要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文感悟后,教师依据学生已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基础,顺势而导,让学生谈学习的感受,激发学生爱语文的感情。接着又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产生对网络这一新科技的喜爱,最后鼓励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再查资料,把语文课堂扩大到了课外,走入了学生的平常生活当中。

  三、 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美丽的太空画面,让学生观看。

  (鲜活而精彩的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感受神奇,产生向往之情。)

  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师尊重他们的个体感受,并鼓励指导他们说较完整准确的话,激发其说话热情。)

  3、师激情:在茫茫的宇宙中,点缀着无数颗美丽的星球,它们看上去似乎彼此离得很近,但实际上却相隔非常遥远。在广阔无垠的太空里,藏着无穷的奥秘。看到如此美丽的太空画面,你想说点儿什么?指名谈感想。师顺势利导:是啊,人人都想去太空遨游一番,你们猜想一下,在太空中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4、学生自由说后,师导入课题:如果在太空生活,许多事情都会变得非常稀奇而且还有点“古怪”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太空生活有关的课文。(板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说后)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贵有疑,疑而促思。学生产生“想知道”的愿望后,才能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能激发学生去通过读书探究的迫切愿望。)

  2、学生带着问题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

  (自主识字与小组合作的形式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率。)

  3、汇报读文:采取个人展示读、小组竞赛读、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通顺。

  (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能满足低段学生好表现的欲望,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去读书。)

  三、引导学生识字:

  1、学生快速找出含生字的句子读几遍,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领读、齐读,师生共同正音。

  2、从上述句中找出含生字的词,去掉其余部分,学生认读生词。

  3、去掉上述词中其余部分,只留生字,让学生认读并自由组词。

  (由句——词——字的认读,根据难度不同,有层次地多次再现生字,让学生随文识字,既是新授,又是复现。在读的过程中,生字不断复现,自然也就成了熟字。)

  4、学生拿出自制的字词卡,互相测读。

  (生生互动,使课堂呈现出平等、和谐的氛围,测读形式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5、师生合作认字:师拿出字词魔方,任意翻转各面,学生开火车认读。

  6、学生再读文,读通顺,读流利。齐读或小组接龙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激趣益智的魔方识字和接龙读书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显得生机盎然。师生互动让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四、合作学习,自主记忆: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记字的方法,看谁记的最多,方法最好。

  2、学生汇报交流,师适当参与,给以启发性的引导。

  3、仿照“读读说说”给生字组词。

  (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肯定他们的个体体验,以展示才能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让识字方法异彩纷呈)

  五、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不束缚、不牵引学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闪现与发展。)

  2、学生自由汇报,师相机板书: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3、 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全篇)大声朗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9

  说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一篇看图学文。本文共有三幅图,八段文字。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说学习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二课时。这节课以读为主,以读定教,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文章所蕴涵的道理。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为训练的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采用多种手段感受阅读的兴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读书,能主动地读书。

  说学习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能借助拼音识记生字,熟读课文,有简单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较好掌握了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课文能读通顺,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整体的了解。知道风娃娃干过哪些好事,哪些不好的事。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特制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复习检查课后的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个人读,集体读、品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说学习重难点

  ★感情读文

  ★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与学的方法

  教法:情境创设法,图文结合法,扶放相结法

  学法:自学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

  学习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直入课题,巧设情境:

  1、直入课题,板书课题。

  2、听风,出示风娃娃图片,和风娃娃打招呼

  (富于特色的情境教学显现出了它越来越多的优越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以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学习氛围为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鲜活、生动、有趣。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和能力。所以,在课始,我就用声音,图片,言语创设了虚拟的情境,使学生们带着美好的童话般的想象和期待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当学生们对这节课充满着兴趣和喜悦的时候,这节课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复习检查、认读字词: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下面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2、认读课件上出示的12个课后生字。重点:给极和吸组词,区分字形;再读驶和示,区别音近字;筝,轻声。

  3、开火车读12个词。

  (通过指名认,开火车认这两种方式快速地检查同学们对12个字词的掌握情况。将几个容易出错的,重点的字,进行强调。如:给“极”和“吸”通过组词来区分字形,给“示”和“驶”通过比较读来区分字音,还有“筝”的轻声读法。以巩固学生们的识记。)

  三、图文结合,深入研读

  1、导语:风娃娃们,看来你们已经长大了,听听风妈妈会对你们说什么?

  (在深入学文的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风娃娃们,看来你们已经长大了,听听风妈妈会对你们说什么?风妈妈的出现,让学生们获得了更真实的角色体验,风妈妈的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由此自然巧妙地过渡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

  2、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在这节课的教法设计当中,第二段是重点指导,重点学习的段落。我设计了几个层次的朗读,来帮助学生体会字理行间所表露的感情。像先观察图再读,通过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断断续续”来读句子,这一点符合新课标对于1、2年级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然后学着风娃娃的样子做动作读句子,最后用“高兴”和“高兴极了”做对比使学生准确体会风娃娃的心情,每一次读文前,不管是指名读,还是齐读,都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读的目标,带着要求读,带着问题读,带着感情读,这样才能读出效果。将这一段学精,读透,能保证学生们下面的自学顺利的进行。)

  3、半扶半放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三段和第二段有着相同的结构,句子排列,感情变化。所以,这一段的学习就相对简单,处于半扶半放的状态了。只是通过观察图片体会纤夫们拉船的辛苦,及需要人帮助的心理,以此衬托风娃娃们在听到感谢后极其高兴的心情。在想象纤夫们会怎样表达谢意这一点上,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4、提读第四自然段。疑问:只要有力气就行了,是这样的吗?

  (第四自然段是研学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这两个模块的转折点,风娃娃的想法也是浅显易懂的。这一段的最后,设计了一个用关联词说话的环节。这是一个随文进行的说话训练,目的是将知识能力目标渗透在学文中。)

  5、自学5、6、7、8四个自然段。

  (有了前面两个自然段学习的基础,后四个自然段就放手让学生自已学。自读自想,自已动笔圈画,考虑黑板上的板书,以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不会的地方和同桌商量或请教小组内的其它同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这一部分的学习集中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在第五自然段中,使用了一个省略号,这是课文的留白部分,是最适合学生发挥想象的时机,我让学生再看看图,图上除了大风刮走了风筝,刮跑了衣服,刮断了小树,还造成了哪些破坏,图上没画出来的,你能想象到吗?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有想象才会有创造。这一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看图观察能力,图文结合能力,思维创造能力都有训练。)

  四、启发思考,突破难点: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告诉风娃娃,为什么它想帮人们做好事,可人们却还要责怪它呢?(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2、谈谈生活中,你象风娃娃那样经常帮助别人吗?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本课的难点是: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通过前面的深入学文和自学所知,同学们应该可以顺利地帮风娃娃解决问题。再用“生活中,你像风娃娃那样常帮助人吗?发生过类似的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吗?”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们带回到现实生活当中,使同学们跳出课文,回归自已。通过教师的言语引导和学生们的集体交流,使同学们更加明晰地了解风,了解课文所蕴涵的道理,并将其应用到自已的生活实际中。我想语文的学习有了生活的源泉,才会有生命和活力。课堂是用风妈妈的话开始,又用风娃娃的话结束,这在情境的创设上是完整的,能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 巩固积累:

  1、总结课文。

  2、读根据这篇课文改编的“三字经”

  风娃娃,风娃娃,做好事,大家夸。大风车,转得欢,秧苗长,乐哈哈,吹帆船,帮大忙,呼啦啦,呼啦啦。风娃娃,风娃娃,做坏事,责怪他。大风筝,翻跟头,吹衣服,折小树,出蛮劲,尽惹祸,呼啦啦,呼啦啦。

  六、作业:

  明白道理的风娃娃又会做哪些好事呢?

  说板书设计:

  吹风车

  吹船帆 做 好事 笑脸(图)

  风娃娃(图)

  吹风筝

  吹衣服 好心办坏事 哭脸(图)

  吹小树

【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相关文章:

1.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六篇

2.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四篇

3.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6篇

4.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集合七篇

5.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汇编6篇

6.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汇总10篇

7.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合集六篇

8.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集锦6篇

9.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合集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