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实践准备
本课题于20xx年4月3日正式成立,本学期准备阶段如下:
1堂观察,发现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中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也做了
网络讨论:数学学习,问题在哪里?,现场讨论。通过观察和讨论,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习惯差,二是自主学习能力差。经过研究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改变了原来的“由实验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确立子课题”分学段确立了两个相对统一的子课题,即低年段“培养倾听习惯”作为子课题,中高年期以“培养预习惯”为子课题。做出这样的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问题相对集中,可以通过实施这两个子主题来寻求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子主题相对统一,即研究目标相对一致,更有利于实验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和讨论,有利于研究小组活动的发展。
调查研究,制定计划。
子项目建立后,实验教师准备了实验调查,如制定听习惯问卷和听习惯课堂观察表。20xx~20xx学年上学期一开学,各实验班教师立即进行实验前测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学生的听力情况,分析调查结果,制作问卷调查报告。然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子学科实施计划。
3。学习讨论,寻求理论支持。
在准备的同时,教师也认真学习和讨论理论。例如,阅读与主题相关的文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针对性的在线讨论——如何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讨论效果很好,参与者多,面广,包括实验教师、非实验教师和省内外教师。张华东老师整理的帖子内容非常丰富,为我们提供了48种有价值的教学策略。
二、进入课题实验
1、研究小组的教师进入研究实验,观察、记录、反思和调整实验,并以各种方式相互交流。例如,将实验过程中的记录上传到博客上,每个人都在博客上相互交流。在一个阶段之后,我们开展了一个研究实验教师交流和讨论活动,展示了一些最初的实践。
2、课堂教学讨论实验以来,本子课题共开展了4节研讨会:
3、阶段性总结(师生总结)
每学期末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也让学生总结。
预习妙用
评选倾听星和预习小专家
20xx年上学期,共选出22名县级听力明星。评选方法:实验老师推荐(有推荐理由),每班2人,颁发证书和奖品;学校级别的人数是自定的。
三、课堂观察
1、实验班前后变化。
从同一班的实验过程中,我觉得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无论是听力状态还是听力质量,无论是演讲的数量还是演讲的质量,学生都有质的变化。从实验教师的过程记录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听力和表达方面的进步。这就是实验带来的收获。
在课堂跟踪中,我看到了学生预览能力的提高,从最初的浏览到关键内容的圆点,然后有意识地思考和解决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一些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
2、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区别。
在课堂月活动中,从实验班和其他实验班的课堂上,我也觉得实验班有很强的主题味道。在课堂上,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学生的听力习惯更好。
在课堂上,我也感受到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区别。非实验教师很少安排学生预习。即使安排好了,课堂上也没有反馈和利用学生的预习资源,学生也没有意识到预习的好处。而实验班的课堂,且不论“预习”的成效,但“预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先学后教是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05-18
小学综合实践教研总结05-2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2-1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12-17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12-1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总结06-06
综合实践总结10-30
小学综合实践说课稿02-22
综合实践个人总结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