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实习报告

时间:2021-11-07 15:19:55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教育的实习报告三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育的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学教育的实习报告三篇

小学教育的实习报告 篇1

  一个好老师必定是一个好的演员,能够深入到课文中去,体味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并把它传达给学生,要让学生有所感染就必须表演好。这种感情的把握也源于教师对课文的正确把握,教学过程的精心安排是这堂课层层深入的前提条件。体现出生命环境观中的过程性,包括体验性、互动性、建构性原则。

  这精彩的两堂课眨眼而过,但这两堂课给我的启示却是深刻的、久远的。课后的问答环节,两位老师一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另外几位名师也不吝赐教,以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以身言教,告诉我们师范生目前最应该着手提高自己哪些方面的素质,对于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哪些方面的能力。经过这短短的一上午的见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到语文教育的独特魅力和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应该体现出哪些生命环境观。

  一、当老师要具备的专业基本功

  所谓师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个学就是指学识和师范技能,学识通过理论学习获得,而技能要通过实践训练才能掌握。语文教师应该有优秀的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关系到能否正确传达知识,能否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讲课的这两位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棒,引人入胜,这是一堂好课的保证。另外,教师要充当好演员和心理专家,擅于运用肢体动作、眼神、表情来传达信息,除了掌握教学技巧外,还应懂得如何去调动知识,装饰自己的门面,如何去拿捏师生关系,如何在心理战上留下自己悄无声息的功绩。

  二、当好老师要具备的品德和技巧

  当好老师,首先要有爱,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其次要育人,重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给他们一辈子受用无穷的好习惯,在教知识的同时教做人。最后,回归到教学本身,好教师要认真解读课程目标,反复研读课文,做好教学设计,上出好课,让学生学到知识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旁听老师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仔细摘录听课笔记,入微的观察三尺讲台上教师授课的方式。“某某某,你真聪明,其他的孩子是不是要向他学习呢?”这是老师对学生的一句赞扬,成为课上的催化剂,教诲学生们,举手是使他们走向制胜的法宝,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这是教师们惯用活跃课堂的绝技。就连数学也不光走单调逻辑路线了,巧妙实际的缔结,扩展孩子动脑思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即使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在这次的见习中,老师给了我们亲身体验上两节课的机会。我第一次上讲台时,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自我感觉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紧张,只是课讲得有点快,在教学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处理的也不够妥当。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能够灵活地控制课堂。比如学生没有热情的时候,你怎么去调动他们的热情,学生在开小差的时候,你怎么巧妙地让他意识到这不好,同时又开始做好等等。

  在这里实习的时间转眼即过。回头想想,确确实实让我学到了许多我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它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名教师尤其是成功的教师是多么的不易。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扎实的基础知识尤其重要,因为没有这些,我们便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教育这些顽皮的孩子,另外,作为教师,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工整漂亮的板书也很重要。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起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字一体都会影响他们的未来,指引着他们以后的道路。小学生是好动,思维很活跃的年龄,鼓励和赞扬对他们起很大的作用,而对于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带领他们多读,对他们加深记忆,理解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也是大有帮助的。

  这次见习让我学习和体会之余,也看到自己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因此会更加的努力。相信这些经历都会为我不久后的实习打下基础,在实习中取得更好的进展!

小学教育的实习报告 篇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八个星期的小学实习如此短暂,定然不能让我们如孔子那般循循善诱、有教无类;也不能如亚里士多德那般睿智超群、博学善辩。但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汲取着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小学教师的养分,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总存在着差距。有别于上个学期的见习,这次许多同学都开始踏上讲台,开始自己的第一篇“处女作”。而当所学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当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空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却无法付诸行动的孩子:教育实践能力差,教师技能不足,心理素质低,应变能力不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次上课,是一节复习课。面对指导老师些许不信任的目光,我暗自强压下心头那份不安,鼓励自己这一堂课必须要成功。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在心里回忆了一遍教学步骤,开始了我的第一堂课。然而一开头,紧张的我忘记了之前的单词复习,直接开始了句子的回顾。学生也因此跟不上我的节奏,反应有些慢。在复习完第一块内容后,我用一个游戏插入了单词的复习,课堂才有了反应。而就是在这样一堂课里,我的英语口语基础薄弱、教师技能不够扎实等问题也暴露无余。在老师略带疑惑的眼神中,我竟有些无地自容。

  课后,细心的带队老师在课后仔细的帮我分析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态不够大方自然,讲课重点不突出,讲课顺序不清,”等问题,并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针对出现的问题,帮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指导老师要求我在平时多争取一些上台的机会,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多注意上课的细节,多参与其他组员教案的修改和试讲。在带队老师身上,我没有看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架子,有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与帮助。这让我感动不已。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积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学习,多多向人请教,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接下来的见习活动中,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见习着、一点一点地努力突破自己的极限,学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里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也体验到了很多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在今后的教师道路上,我更希望能将平日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自己关于英语教学方面的假设和猜想,取得一些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即将肩负教书育人重大使命的我们,我觉得重要的不是我们教学如何优质,而是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而我们,作为一名即将上任的英语教师,也许我们不是一位成功的园艺师,为森林培育出茁壮的大树;我们也不是一位优秀的美工师,雕琢出晶莹的璞玉;我们也不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为城市堆砌出高耸的大楼。

  我们要追求的不是教态如何优美、课堂如何活跃、衔接如何自然、语调如何生动。我们的任务是要教会学生怎么说英文,培养说英文的习惯,培养语感,让他们爱上英语并学以致用,我们要用最努力的双手刻画孩子们的世界,用最朴实的心倾听着孩子们的声音,用最明亮的眼睛展望孩子们的未来!让每一颗成长中的心都如沐春风。

小学教育的实习报告 篇3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 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

【【精选】小学教育的实习报告三篇】相关文章:

1.小学教育实习报告

2.【精选】教育的实习报告四篇

3.精选教育的实习报告4篇

4.精选教育的实习报告四篇

5.有关小学教育的实习报告三篇

6.教育实习报告

7.小学教育实习报告汇总八篇

8.小学教育实习报告锦集5篇

9.初中教育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