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员培训总结

时间:2024-10-18 10:01:04 培训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计量检定员培训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计量检定员培训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计量检定员培训总结

  计量管理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生产一线离不开计量。因此,只有搞好计量这项基础工作,才能促进企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针对我集团的实际情况,我们质检处主要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加强计量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计量基础工作。

  在本集团内设置计量管理机构,对计量工作实行统一管理,质检处领导负责、各分厂实行二级质量管理,并配备一名兼职计量管理员,制定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形成了一个计量管理网络,为企业的计量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对计量检测设备实行“A、B、C”类管理,实行“全面监督,保证重点,区别管理”的管理方法,即:计量标准器具和强制检定的计量检测设备重点控制,做到登记台帐并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和计量管理规定,合理编制周期检定计划,向上级计量部门或有资格可溯源的部门定期送(请)检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对于计量特性相对稳定又无条件校准或检定的,我们编制了自校准规程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比对、校准,并保存校准原始记录备查;工作用计量检测设备严格执行检定规程,根据这些计量检测设备的分布情况、使用频度、使用年限、使用环境、准确度等因素合理安排周期检定计划,分类管理。确保在用计量检测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计量标准和强制检定的计量检测设备合格率100,自检的计量检测设备检定率在98以上,实现在用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有序不乱。

  二、树立部门形象,增强服务意识,做到监督与服务相结合。

  计量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的目的,就是为生产以一线提供计量技术保障。所以,企业的计量机构应当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把管理、监督与服务于生产结合起来,使计量工作满足生产一线的需要。针对企业的特点,我们把到期检定的计量器具根据具体情况规定分批送检,承诺“工作计量器具送达计量室检定滞留时间不得超过两个工作日”;另一方面,以一线生产需要为中心,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进一步提高检定、修理计量器具的工作效率,尽量缩短在计量室滞留的时间,及时完成检定及时通知送检单位,避免了因送检时间长而影响生产的现象。

  在去年我集团的摩托车“3C”认证和生产准入工作中,针对一些生产线上不易拆卸或因拆卸仪表而造成一线停产的测量设备(如电子温度调节仪)和一些较大不易搬动的(如摩托车整车检测线、测功机等)积极创造条件现场服务,并与上级计量技术部门联系进行检定取得检定证书;对一些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的计量测量设备,积极协助培训。保证计量测量设备处于合格状态。

  三、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是保证计量检测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注重计量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不定期的组织分厂兼职计量管理员培训、学习;同时,经常与外单位同行进行技术交流,积极参加上级计量机构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取得资格证书,实现一人多证,即解决了内部不同专业工作量不均匀的问题,更提高了计量检定的工作效率。

【计量检定员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计量员培训总结11-19

计量工作总结05-20

能源计量工作总结12-27

工程计量工作总结04-01

灯检工作总结12-10

迎检工作总结05-31

计量工作总结经典15篇05-15

卫检部工作总结12-14

晨检的制度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