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课题界定
本课题所界定的“中小学”主要是指本校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和七年级,从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该课题的切入点,借助本课题的实施,身体力行,深入到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听课、上课”,“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进程、内容和方法,“切身体会”地感悟到小学生学习英语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再通过“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点和突破口,采取具体措施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听说英语的兴趣,确保六年级学生毕业前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为他们进中学后能顺利地学习英语做好衔接准备。
二、要解决的问题
1、避免小学与中学英语脱节以及重复教学的现象,解决我校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衔接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2、改变教师的教学观,避免各阶段教师出现画地为牢的错误现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
3、整体布局,适应中小学英语和谐发展。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特点,从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学法”等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该课题的切入点,通过“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找出衔接问题,分析原因,探究对策。适当安排不同侧重点,使我校的英语教育教学更加和谐、有效。
三、研究内容
(一)准备阶段
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积极参加西部地区和陕西省举办的“国培计划”;多次外出听讲座;积极参加教研组定期开展“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接着,通读了小学英语教材(PEP)和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以及《标准》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从而获得了对中小学英语教材教学内容编排体系的初步认识。同时认真研读国内各专家学者有关“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性的衔接对策。
(二)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1、教师自身方面
加强理论学习,研读《了解你的学生(初中教师必读)》崔丽娟、丁娟著、《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黄伟合、《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心理学丛书》等书籍。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研究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指导性、可行性,达到指导教学,服务教学的目的。
2、教材方面
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处理好教材的衔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
实践中,发现小学英语教材(PEP)与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之间没有遵循教材编写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衔接,中小学教材知识体系跨度大,它们之间缺失了知识体系连贯,结果导致了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相脱节,也阻碍了《标准》二级目标向三级目标的顺利过渡。
由于英语基础知识内容重复的间隔时间长,许多最基本语音、词汇、词法和日常用语早已被遗忘,重新再学,只能从零开始。现在,在初一段普遍出现这一现象:英语学得慢的跟不上,英语学得较好的快不了。但有幸的是,找到了衔接处,以PEP和Go for it教材为例:
PEP Go for it 相同点
三(下)unit4 do you like pears? 七(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水果
四(下)unit 5 how much is it? 七(上)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价格
五(下)unit 3 my birthday 七(上)when is your birthday ? 日期
六(上)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七(下)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问路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衔接点、趣味性,融教于乐。设计一些容易可行、有趣的英语对话,保持课堂上情绪高涨,让学生们在开心中学习。尤其对弱势学生,鼓励他们说出一些似乎可笑的真心话。
3、教学方面。
七年级在上新课之前,仔细研究小学英语的内容,在开学的前两周,组织系统地复习,包括词汇、句子、语法和交际口语。在此阶段结束前进行各指标逐项的质量验收,进行一次评价,包括自身评价、同学评价(同桌评价)、教师评价。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英语学习状况,根据初中要求改善对自身英语学习的自我评价;同时教师在做好质量分析的基础上给予相关学生分类指导,以促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转变学习方法,了解自身的英语学习状况,并在知识点衔接上及时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下附各阶段目标与要求。
①初期目标与要求:复习巩固26个字母的准确发音和规范书写、48个音标和五个元音字母的开音节、闭音节。内容包括: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的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辅音连缀的读音以及成节音的读音。学生达到三会要求,能规范书写26个字母和英文句子,基本上能正确地朗读中小学通用的四会要求词汇300个和最基本日常100句。
②中后期目标与要求:在《新目标英语》正式篇阶段,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对话也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背诵时,先通读对话或短文进行整体理解大意;再边读边理解句子,自主探究词法、句法或短语等;最后大声朗读或诵读课文,长期坚持,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句子就会脱口而出。
4、学生方面。
想方设法,帮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模仿。学生学习凭兴趣、靠督促、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以简单日常对话为主,读和写的训练量都很小,语法知识几乎空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分阶段侧重解决,各个击破的措施。如在批改书面作业时,采用书写评分和内容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并且定期开展书法竞赛活动,以求达到书写规范的目的;用单词听写和默写竞赛的方式,以减少拼写错误;采用情景创编故事和故事改写仿写续写的方式,发现典型错误,让大家都来改,并配以单项练习,以达到解决语法错误的目的。
5、学法指导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学生初进初中,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用汉语思维习惯代替英语思维方式等。良好的习惯需要培养,培养技能和能力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多读多背,也就是说,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一个学生要搞好学习,永远不会没事干,学会钻研探索,充分利用时间才有希望。在听和阅读的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连贯和整体理解,尽量做到根据前后文猜词取义,或舍去一点,抓住整体,保障思路畅通。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设法诱导他们分析问题,找产生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6、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教学要求不宜一下子提得过高,可以先松后紧,先易后难。每个新知识点应尽量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展开,让学生接受起来不感到困难。最初的一二次练习、测试等不宜难,其分数应该让学生有成就感,让他们能体验到成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互助学习,帮助暂时落后的学生。建立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学生帮学生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的努力,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初步适应初中的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衔接”工作完全结束。在以后几个月到一学期的课程中,每一堂课的设计都应有“衔接”“过渡”的意识。
五、课题研究的展望
以上是本课题的阶段性总结,下一阶段的研究正在深入。
1、继续组织中小学教师相互听课。听完课后再反馈、评析、研讨,共商对策,优化课堂教学,协同促进全体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也为后继英语教学与研究提供持久的动力。
2、由于学生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对学生良好学习策略、习惯的培养是外语组长期艰巨的任务;而且每一届学生的特点又有所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地调整和变化。所以,衔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六年级和七年级这两个层面,必须扩展到整个中小学阶段,这样的研究才是完整的。
3、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撰写心得体会,积极投稿。
【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总结】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总结10-13
英语教育实习总结12-15
英语教育实习总结11-11
教学研究制度09-28
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总结09-30
小学教学研究心得11-11
教学研究心得体会10-27
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09-26
实习生教学研究报告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