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
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1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初中物理“一对一”家教,体会也有不少,这里主要说下三点:
第一点,也是最基本的
一、要有真才实学
这里所指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相信能来巨人的老师这方面都比较厉害。
1、对学校考试要求的了解(某章知识点在刚学的时候考试可能会考到什么程度,在期中期末考的时候又会要求到什么程度,最后在中考的时候又是什么要求),甚至有些学校根据学生的作业,以及平时的测验卷子能估计下老师出题的侧重点。
2、引导学生思考(主要针对提高)。习题练习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老师讲解时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不要直奔答案。题不见得做的要多,也不一定非要做出来,关键学生要有所思考。(我觉得:学生能力差距就在于看到已知时他们分别能够想多远。同一道题题对于不同的学生他们的起点是不同的。授之鱼不如授之渔。
二、依靠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物理来至于生活,还应当应用到生活中去。目前初中生使用的物理教科书,在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太理性化的知识学起来比较枯燥,物理学习中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他所学知识的价值应用(物态变化――冬天冬泳,重力重心――跑步逆时针跑,共振――玻璃破碎,压强――龙卷风把房盖卷起而不是压塌)。物理学习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方法,能力。
三、情感在教学中的影响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1、师情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不需要慷慨激昂,但也别太平淡冷漠。Flash课件的应用活跃课堂气氛
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2、成功的情感的体验
物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这样物理学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他们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生在不能将老师所讲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开始抵触物理学习。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人。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3、生关系的影响
尤其学习成绩差,不愿学习的
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低年级的小学生最喜欢老师对他的兴趣的关注。较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老师做他的聆听者,倾听他们的心事,适当的时候给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如果中学生的话你就可以稍微放轻松一点,和他们交个朋友,因为中学生一般都很讨厌老师这个角色,但是如果你既是他的朋友,又可以帮他解决学习问题,他应该会蛮受欢迎的。
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2
本次物理中考取得出色的成绩,这是本组教师共同努力,共同付出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果,教学工作忙累,辛苦,琐碎,教学工作无非就是备课、上课、组题、考试和与讲评这些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那么我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说一说,我们备课组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其中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先说备课。
一、备课:
导学案的设计提高了一个新的档次,问题的设计具有思维含量。而且问题有层次性、阶梯性、递近性,为学生搭台阶,架云梯。把知识点蕴含在问题中,蕴含在情境中,让学生在问题中感悟。本组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越来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比较简单的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放在初识教材里。稍难一点的放在问题导读里,再难一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放在合探解疑。效果检测在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精心挑选练习题,力求体现质和量两方面不同的要求。每位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再通过集体备课、补充、完善和修改,呈现给学生最优质的导学案,优化课堂教学。
在设计导学案时,备课组把握这样两点:1、做好铺垫,搭好台阶,有人曾经说过:“一个只有五六米的悬崖让人徒手攀爬一般的人很难爬到悬崖的顶端。而足足有千米之高的泰山,为什么人能爬到顶峰呢?原因在于泰山从山脚下到山顶上铺设了登山台阶。而悬崖则没有,学习物理也是如此的,教师设计问题梯度提升,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学会了知识,达到水到渠成目的。2、注重情境的设计,把问题生活化、故事化、幽默化、实验化,其目的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唤起内的情感。德国的一位学者就情境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的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的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被理解和掌握。
如果把平时教学比作是栽活一棵树,那么复习过程就是育好一片林,需要育好这片林,就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一棵树,因为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化,是国家对基础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而考纲是根据课程标准把考试范围具体到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复习之前本组教师认真解读课标,明确各章考什么?怎么考?考试难度怎么样?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复习过程才能“抓好四个点”,即重点、难点、考点与易错点。
复习课导学案的设计是大家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设计的。导学案的设计分为三部分:梳理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梳理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或者大括号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题选择紧扣复习目标,以〈中考指导说明〉为纲,以教材为本,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课堂检测,教师精心组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有限的时间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对于我们来说,最辛苦的就是复习课的备课,在教研时,先看课标的`要求,然后主备人把导学案、作业题、单元测试题发给本组教师。我们教师通过自己做题和研究题,自己做题需要这么长时间,体验学生做题的感受,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组题、删题、改题,发给学生的都是最好的,最适合我们学生自己的。
二、上课: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课堂才能轻松愉快,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力争做到堂堂清,不要留尾巴,因为每一节课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如果效果检测没有完成,心中还有遗憾,课堂没有给学生练习的时间,精心选的的练习题还没有引导。留在下一节,挤占下一节课的时间,这样总留尾巴。教师要及时调节自己的课堂节奏,要切断尾巴,努力做到该完成的必须完成。课堂上要舍得时间给学生做题,老师通过巡回指导,有针对性辅导,老师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学生通过思考找到错误的根源,在课堂上抓好易错点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条好的途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好方法。
三、组题:注重少而精的原则,更注重基础。
1、在新课的学习中,主备人不但设计导学案,同时还要设计一篇单面的习题,因为是老师认真筛选的,对新课的学习起着消化、理解和巩固的作用。
2、整理错题。本组老师在学生做过的试卷中,从中挑出错误频率比较多的,而且比较经典的习题,重新组合、整理复印单面,再次呈现给学生,这是一项琐碎需要耐心的工作,也是一件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工作,但对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重新唤起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错题中学习,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3、在综合复习时,组题经常以纸条的方式发给学生,即把单面题一分为二,分成两份,一次发给学生两个计算题,作业少,学生喜欢做,教师判卷快,省时高效。
四、试卷讲评
通过试卷讲评教师认识自身教学存在的疏漏,又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为教学提供弥补缺陷、纠正错误的机会,试卷讲评要注重以下几点:
1、教师公布答案,学生对照答案,自查纠错,自我感悟,自我反思解决部分问题。
2、小组交流,学生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对试卷上涉及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
4、矫正补充,教师要根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分针对性练习。
五、关注学生
1、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物理测试时,为了让基础差的学生考高分,要多出一些基础题,少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为了让优生“吃好”,可以在试卷后面出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2、要想一个学生物理学的更好,我们就尽量多夸他们在物理上的优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物理学习成功和愉悦。教师越是吝啬,学生就越不成功。
3、无论是作业本还是试卷,在打上等级的同时,应注重写上几句鼓励的话,对待聪明的同学,要多鼓励他们向更高处努力。对待后进生要及时的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的进步,从而促进整体不同层次的提高。
【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相关文章:
物理的教学心得体会11-25
物理教学心得体会02-04
物理教学实践心得体会01-31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05-23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01-29
物理教学实践心得体会01-27
物理教学随笔心得体会06-11
学物理教学论的心得体会01-27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