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能力和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还强调责任感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一个人缺乏高度的责任感,那么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很难克服,也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最终可能一事无成。而在未来这个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并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如教育环境的改变、家庭教育的转变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等,如今的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尤其是对自己、父母、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不足。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学生缺乏责任感的原因
1、在如今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下,一些学生受到物质和金钱的引诱,只追求享受这些所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对他人的关心和责任的承担。他们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观变得模糊不清,道德观念也不强,导致责任感的退化。
2、随着单亲家庭、留守家庭和流动家庭数量的上升,这些孩子面对着日益严重而复杂的心理挑战和精神困境,导致他们逐渐失去了责任感。
3、现如今,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受到亲人无微不至的呵护,渐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自私、依赖和追求享乐,从而导致他们对责任意识的淡漠。
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人格不能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抑制了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教育者,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现代少年呢?
二、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措施和途径。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动机是搞好学习的动力。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对自己、对父母、对老师、对学校、对祖国的责任感的体现。动机的层次越高,学习动力越强、越持久。因此,作为教师要特别重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要教育学生面对学习不能单从兴趣出发,要磨练自己学习的意志,在学习中要做到能吃苦,有恒心,有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对学生严格要求,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要做好预习笔记,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为听课做好准备。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动嘴去说,有问题就问,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完成作业上,我要求学生要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认真改正每一道错题。这样,既能把教学落到实处,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2、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行为,会相应地去模仿他们,去学习他们,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
首先,我经常会有选择地推荐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和优秀的影片给学生。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书籍和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致力于帮助他们理解其中榜样人物的行为动机,并吸收他们思想中的精华,学习他们负责任的态度,尤其是他们崇高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我希望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其次,我计划积极鼓励学生去发现身边体现责任感的好人好事,然后将他们的见闻整理成小报,在班级的后黑板上张贴出来。在班队会上,我们将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找出差距,确定改进的方向。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各种方式表彰那些具有责任心的同学,让他们意识到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多么光荣,从而激励他们树立对自己、对集体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用老师的形象感染学生。我始终关爱每一个学生,上课从不迟到,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向学生承诺的事从不失信。让学生从老师的身上学到“对人真诚,对事负责。
3、开展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只有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和体会,才能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回应,培养起他们的责任感。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情境来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了解主人公的内心经历,亲身体验主人公在情境中面临的责任与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并培养出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生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举行各种主题班会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比如,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名为“责任小卫士”的主题队会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明白培养责任感不仅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所必需的条件。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多么的光荣。
再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清扫街道,到公共场所做环保宣传,给福利院的老人送温暖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对老年人的责任感。
4、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在每次召开家长会或进行家访时,都会强调学校和家庭需要通力合作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确哪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并鼓励他们认真完成。有时候,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督促,让他们在具体的事情中理解自己的责任,并培养主动做事的好习惯。例如,让孩子打扫自己的卧室,整理自己的衣物,洗自己的衣服等等。通过这样的做事过程,他们会逐渐意识到社会是在共同承担责任和共同努力中运行的,从而在无形中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
5、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班级管理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因此,在班干部队伍建设中,班主任在选班委成员时不应过多限制,只要符合基本标准即可,要确保“班上人,人人有事做”;同时,在确定集体的努力方向和个人的奋斗目标时,学生应学会承担责任,真正做到“班上事,事事有人做”。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我价值,大部分学生得到锻炼,并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勤于为集体做贡献的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责任感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拥有丰富知识和熟练技能的人才,同时也需要那些有责任感、勇于承担风险的人才。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培养中学生预习能力教学心得体会05-18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心得04-09
[精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心得06-05
有关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心得体会范文02-17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心得体会03-22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心得体会01-20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心得体会11-05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心得体会范文06-05
如何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心得体会优秀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