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读书心得

时间:2024-02-18 07:00:45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读书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读书心得

  文言文教学于我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一部分。简单是指相对现代文来说,目标单一并可操作,如各种文言知识及翻译。推而广之,每篇文言文都可以这样教。复杂是指如何在教授文言知识的同时兼备文本解读,将文言文的“文”的一方面解读出来。

  假期读了《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这本书,我收获颇丰。这本书里一共有15讲,刚好这15篇课文,我都讲授过。此刻再回头来读余老师的课堂实录,在对比当中,我每每进行反思,思考余老师这种教学方法带给学生的收获,同时我也会回想当时自己教课时所欠缺的地方。我仅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一,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提升的专业能力。如设计活动的能力,余老师认为主要指能科学地、艺术地设计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减少烦琐的无效细节。在《咏雪》这篇课文的教授过程中,余老师以读为线,贯穿始终,诗意盎然。老师通过变换读的角度,推动课文品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同时老师所设计的读并不是单一地为了读而读,而是进行具体指导,有任务的读。这样就将朗读训练与文本解读完美融合,并赋予了美感。在余老师的设计中,学生读得准课文,也就是掌握了字音;学生读得好课文,也就是掌握了节奏停顿;学生读得美课文,也就是掌握文章结构。反之,在我上这节课时候,完全割裂了朗读与文本之间的联系,生硬并无美感,缺少内在驱动的线索。此外,在老师的课堂设计中,课件上的资料都是少而精的,都是为特定环节服务的,并不是完全把资料呈现出来,可以说少而精的资料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这也是我以后使用课件时努力的方向。

  第二,文言文教学中努力的基本方向。如趣,余老师认为课堂品读教学要有情味、有趣味、有韵味、有余味。余老师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既不脱离文言文教学的常规,将“读、译、背、品”贯穿始终,又能出新意、出深意,将一篇85个字的小品文教授得细致与高效。余老师从背景介绍入手,并对介绍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形成适合课文讲授的内容,并用诙谐的语言来解说,实现课堂的每一个活动都为课文教授服务。就这一点,我做得很多不好,以后要多向老师学习。课文助读材料在于精细有效,而非多、非资料的堆砌。此外,在这节课中,老师将读背结合,实现教学目标精准并课堂高效。朗读指导实现精细化,重视字音、语速、情感等多方面,由读通课文到读顺课文再到读懂课文,有梯度、有层次。余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同时,会用课件呈现每次朗读的要求,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达到了知识学习与方法掌握的统一。而采用背读与变形的方法来教授课文的手法更是别出新意。对于文言文写作手法的讲授,一直是我在上课过程中不会处理的一部分,提问总结方法也很单一,我想这也是学生写作迁移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

  新学期,是新一轮的开始,我愿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能再多思考一些,多一些文本解读,多一份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