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3-11-28 08:01:06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

  20xx-20xx上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并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乐于教学。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今后的教学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小结如下:

  一、取得成绩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后小记。

  2、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情感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积极实施高效课堂管理,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好批改记录,分类总结,进行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二、改进措施

  1、要狠抓学风,由于本班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差,上课的时候只有少部分学生比较认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大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态度不够认真。还有个别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这样就影响了学习的信心。为此,找他们了解原因很重要,有些是不感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有些是存在某个知识的段层,跟不上就放弃了等等。这样的情况要跟他们多次交流,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找出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也要及时地表扬他们,养成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

  2、课堂上要多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4、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不断反思教学,将公开课、优质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着我们的许多问题,重新认识。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5、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要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要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总体来说,取得的成绩还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同时也相信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会做得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在“课程性质”部分写到:“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要“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是国家对教育定的大方向。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中,促进学生德育、智育双提升,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谈一些想法。

  教育,即“教书”和“育人”,“育人”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每一位教师,无论你从事的是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还是体育、美术教学,在给学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小学阶段是人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也是高尚品德修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优良品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科教学与德育的交融,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情怀。

  1、借助课本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教师要主动地去寻找,在备课时就有目的地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课堂上才能越有效掌控节奏、抓牢教学细节,做到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

  例如,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些事先搜集好的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带领学生朗诵这些简短精炼句子时,让学生对珍惜时间有了感触。随后讲述了居里夫人从不在客厅摆放座椅的故事,她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客人逗留时间,以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空灯泡的容积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他看到助手用软条尺测量灯泡的半径、周长,并按照各部分体积公式计算时,爱迪生突发奇想,把空灯泡作为容器乘满了水,并把水倒出来,直接测量水的体积,从而轻松解决难题故事。引导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2、挖掘德育素材,提高学生高尚情怀

  在华夏文明史中,关于数学的史料记载很多,教师要从课本内容出发,在互联网或者图书馆中搜集相关的数学小故事,穿插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在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活跃度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学习乘法时,我让学生们知道了那朗朗上口的“九九表”,从春秋战国时代沿用到今日,已经存在了三千多年,被英国人说成是数学的艺术;在计算圆的周长时,给学生讲解圆周率这个神秘的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获得的,最早记载于《周髀算经》,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年历史;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领先了其他国家一千多年。让学生体会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勇攀高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来自于生活,也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最终目的,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小学阶段,懵懂无知的少年就像一片待开发的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可以组织一些数学主题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例如,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我在班内开展了“今天我是售票员”活动,让学生课后统计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和每个站点上车及下车人数,记录完一班公交车各个站点的情况后,让学生计算一下每个站点公共汽车上的乘客人数。通过计算,学生理解了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了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在观察乘客上下车的过程中,体会到为什么要按排队上下车,在车上安静就坐、不拥挤、不打闹等行为的重要性,潜意识里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文明礼貌、交通安全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数学”这一专业技能,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在新课标教学目标要求下,要通过课本知识的讲授,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栋梁之材。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11月12日至14日,我有幸到XX市参加了安徽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会议由名师授课和专家点评、讲座组成。

  在没参加工作之前,一直幼稚的认为,教小学数学是很简单很轻松的事,现在想想真的错了。因为太没有工作的经验,参加工作的二个多月以来,磕磕绊绊,诸多困难。参加了这次观摩会,让我受益良多:

  1、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改革,十分注重情境的创设,学情境中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时,我们往往是从情境中提炼数学信息,从而构建数学模型,最后还要在实际中应用。特别是王锐老师执教的《旋转》一课中,王老师创设学生玩“大炮打鱼”的游戏情境,一个学生到讲台上遮住眼睛,王老师把鱼的位置藏好,再找一个学生来指挥上面的学生怎么旋转大炮一定打到鱼。经过老师精心的设计,学生很自然地就知道了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中心。这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为之感动和敬佩。

  2、以生为本。如今信息社会中不断创新才能让一个企业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作为育人工作者,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习基础知识的小学生而言,我们的教学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起点。作为一名新教师,总认为因为知识“过于”简单,所以认为这对于学生而言也很简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并不成熟,接受新事物复杂程度的能力是有限的,那些我们自认为简单的事情,其实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事。以我走上三尺讲台上的第一节课“秒的认识为例”,很有幸的是,观摩课上,晁老师上了和我相似的课“分的认识”,晁老师处理时和分的关系上时,让男生看分针,转一圈就喊停;让女生看时针,转一大格就喊停。学生很快就知道了分和时的关系。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震撼了,设计的很好,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3、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多看书,多听课,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让自己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这次的观摩学习是短暂的,留给我的思考却是长久的。名师们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对新理念纯熟运用的能力,都将成为我今后奋斗的目标。

  殷旭升

  《搭配中的学问》是三年级上册的一个实践活动课,教材以配菜为素材,提供了3天菜谱供学生进行一荤一素的配菜活动,作为主例题,而将衣服的搭配(2件上衣和2件裤子及一件裙子)作为巩固练习,试图让学生体会搭配中的规律,学会有序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两位老师根据本地学生的生活经验,“反客为主”都以衣服的搭配作为主例题进行教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回顾两位老师的课堂,都以探索学习活动做保障,凭借有效学习支持学生的学习,有探索和练习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真实和扎实。下面具体回放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再次品味两们老师的良苦用心。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两位老师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用现实的生活情景激活了学生的记忆,以学生最常接触的搭配衣服为情境,营造氛围,用“猜一猜”活动,将现实和课堂、生活与数学有机联系起来。

  “猜一猜”:此环节两位老师都通过简单的情境将学生带到本课的主例题,都以“猜一猜”(2件上衣和2件裤子有一件裙子,上装下装各选一件,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能够进行猜测和判断,但此时更多学生的搭配是零散的、无序的。

  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由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摆一摆”这一环节,教者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摆一摆”:之前的猜测和想象,需要具体的操作活动来佐证和扩充。两位老师在课前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以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全体学生进行动手搭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后两位老师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了课堂的'魅力。其中一老师在学生操作完成后,请三个典型的学生上台演示,一个是以上衣为主线,一个是以下装为主线,另一个而出现了遗漏,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总结,得出不遗漏、不重复必须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搭配,突出了本课的重点。而另一老师在学生上台搭配后,在反馈时直接拿掉一件上衣(以上衣为主线)或一件下装(以下装为主线)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教学资源,生动、鲜明、直观地体现了按一定规律进行搭配的重要性。此环节两位老师以不同的作课方式达到了相同的教学目标,起到了异曲同工之效。 许小美

  最近我又在观看了杜郎口中学的几节教学视频,我感受到杜郎口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杜郎口的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正像杜郎口人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

  在参加了多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彻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鲜的:排了几十年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问题,激昂的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来,我的压力骤然而升: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容不得半点犹豫,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几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乱哄哄,孩子们自主快乐了,一节课下来,体会只有一个字:乱!刚刚涌起的一点激情也逐渐冷却下来。难道新课改就是乱,乱就是新课改?我疑惑了:难道这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不,课改决不是这样!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过实践,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把课改想得过于神秘而无法企及;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维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其实,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学识的人将它完整的归纳并积极推广的教育理念。它并不清高,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乐、高效的!

  契诃夫说过:“书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传授越多,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教学中,我深深地会到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课上,一个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咱课上能不能换位呀,我喜欢和某某一起做作业。”原先也有很多同学希望这样,但我都没允许过,怕他们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自主,于是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老师满足你的要求!”他听后非常高兴,2个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业做得非常优秀和成功。等课上了一半的时候,我表扬了他的进步。这下可不得了了,好几个同学说都愿意自由组合,我一想这样课堂不就乱套了呀,等换完座位就该下课了,我就没答应他们的要求。等下课铃声一响,我刚走出教室,感觉一个“小尾巴”跟了上来,回头一看,怯怯地问我“老师为什么同意他换座位,不同意我们换,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呀?”一句话问的我语塞,我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怕换位耽误大家的作业时间,下次上课之前可以提前换好就可以了,ok?”

  这,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启发:如果在课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作,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而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便答应了所有学生们的要求。我又跟同学们说:“我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满足老师的要求,做出让老师最满意的创作,而且还要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响别人。”再上课时,我发现每一自由组合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创作和学习。通过好的学生和相对弱一点的学生的搭配组合,对后进生的转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对他们的合作创作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真不错,继续努力!”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4月18日至20日,有幸到成都参加“国基教育大讲堂·蓉城之春”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成都之行令人难忘。

  4月18日下午一点,我们一行数人乘车从资中出发,历时一个半小时到成都。已经很多年没有到成都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让仅存在记忆中的一点儿关于成都的印象已经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了。进入成都市区,街道两边碧绿的青草、绽放的鲜花、优雅的树木和悠闲的行人首先就让人感觉到成都这座“休闲之都”的魅力;林立的高楼,间或着古老的建筑恍若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塔吊、地铁围栏等,无不又在宣示着城市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市区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既让人体会到成都之大,又让人觉得有一点点无奈。

  报到后,找到好不容易才在网上提前预订的旅店,已经是下午五点。稍事休息,又得去看从旅店到会场的路线,还好,不算太远,才放下心来。吃过晚饭,出去转了转,无意间转到了府南河边,处于城市中央,风景尚好,行人亦多,但不敢多转,毕竟明天还有一天的学习。回到旅店,十点准时休息。

  4月19日的学习按规定是早上8点半开始,我们想去占一个好位置,早上7点就起床,洗漱完毕后匆匆在路边小店吃过一点东西,不到8点就到了会场。不过,比我们早的是大有人在,会场正中间前几排的位置已是让他们捷足先登了,还好,右边的第一、二排还有几个空座位,赶快抢占。幸运的是,下午和20日的早上都抢到同样的位置。

  此次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按计划除了会议的学术主持陈洪杰为我们进行有关“辩课”的专题讲座外,还请7位名师为我们展示11节观摩课。由于自己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时间不长,加上很少有这样高水平的学习机会,因此,一直在心中充满了期待。

  第一节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的赖杉老师执教的《邮票的张数》就对我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整堂课45分钟里,赖老师大胆地将课堂“放”给孩子们,小组讨论用了18分钟,分享交流用了20分钟,老师只是在开场时简洁地提出了要求,中间适时有一些追问和点评;学生们的表现让人惊叹,不仅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还表达得头头是道,相互间不仅有表达交流和补充深化,还有质疑和答疑。学生真正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人”。这是赖老师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地运用“ceo”模式进行课堂组织教学的“分享式教学模式”。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其基本原则是:“意识前移,人人参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其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ceo模式”。其实,“ceo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人员搭配,每个小组有学习层次不同的4位同学,每个人有自己相应的“职位”,例如:一号叫做“信息官”,二号叫做“公关总监”,三号叫做“技术总监”,四号叫做“首席执行官(ceo)”,也就是小组长。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ceo,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相对比较强,要承担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检查与督促订正作业、指导和帮助组员学习、向教师反馈和与家长交流组员学习情况等职能。当然,这种模式是不是就让其他的同学,或者说是相对较差的同学就受到冷落了呢?赖老师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之所以这样编成一二三四号,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获得展示与表达的机会,比如,每天由不同序号的学生做主打发言,可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锻炼提升表达能力;ceo也不是“终身制”,可以进行调换或轮换。“ceo模式”通过“节俭的导”和“慷慨的放”,实现了令人惊异的课堂角色转换,破解了当前自主探究合虚化的困局,破解了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泛关注”和“定向关注”的困局,解放了老师,解放了学生,使老师有了“分身术”,为充分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可能。为了让分享不流于形式,在分享时还有“四有”的要求,即,有表扬、有疑问、有补充、有提醒,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赖老师说,这种模式的培养也不是很困难,大概两个星期就能进入状态,而且效果是非常地好。这一节课,带给听课老师很多的思考和启迪,我想,今后自己在教学中是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方式的。

  第二节《字母表示数》、第三节《生活中的负数》,都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金华市环城小学校长俞正强执教的。第二节是新授课,第三节课在上课前,俞老师发现由于教材版本不同的原因,已是学生学过的内容,而临时改成了复习课。俞老师的课让人觉得非常地轻松愉悦,其语言非常地浅显易懂、幽默风趣而又富有感染力,再加上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课堂上的孩子和听课的老师们笑声不断,在堪称严谨的数学教学中“独树一帜”。例如:“现在又来预测老师要干什么了”、“这两个同学今天是专门来预测、指挥老师的'”、“现在最厉害的同学上来了,那其他的同学就都来当老师”、“既然你们说要进入主题,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进入主题”、“肯定、一定、唯一吗”、“数学课的每个环节都充满陷阱,要小心一点”、“你就是没有问题的人,那其他有问题的人就都找她”、“我发现你们很容易满足”、“不问不觉得,一问不知道”、“你如果再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让它憋死在肚子里”、“从今天开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伟大呢”、“学习后就掌握了赚钱、亏本和保本”……俞老师的风格和成功之处,在于让孩子们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喜欢数学,最好地诠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俞老师真诚地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希望我们能像种地一样,要先平整好土地,也就是打好基础;一切要以孩子为主,采用适合的方法,方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不合适,一个好的课堂要用很多方法丰富起来;很多后面发生的问题根源都在前面,因此要关注问题本身后面的问题;要善于学习别人,“相观而善谓之摩”……

  就在会场门口简单地吃过午饭,又赶快去抢占位置。下午首先是本会活动的学术主持、《小学数学教师》副主编陈洪杰为我们进行了《辩课的情与理,知与行》的专题讲座。陈老师针对公开课、听课评课等的真实性、研究性和有效性,就“辩课”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辩课”的实践进阶分为“细节重建——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风行水上”等层次。其中,细节重建部分让人印象深刻。细节,既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细节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敏感性、教育理念与教学艺术;当把细节拿出来进行辩论的时候,这些细节才成为问题,发现了问题,就找到了改进的空间和成长的可能;在细节的改进中,要处理好“开放与封闭、预设与生成、群体与个体、结果与过程、主体与主导、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这六组相对矛盾的关系。再关注并处理好细节的基础上,通过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实践,达到“风行水上”的境界,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现老师的生命价值。联系到学校日常的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心态:“我是来学习的”、“我水平有限”、“说了也白说”、“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我说”……因而往往是敷衍了事,要进入辩论是更不容易。辩课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敏感性,引导教师改进问题,获得成长,恢复教师应有的专业性、智慧性和挑战性,这是教师获得职业快乐与幸福的源泉,而能成为一个更有意思、更有意义的老师。辩课需要坦诚、悬置和务实,坦诚就是要袒露自己,并不是来打酱油和打瞌睡的,而是“在场”的;悬置需要反思成见、放下虚荣(身份、地位和别人眼中的自己),享受碰撞、交流的乐趣;而务实就是“提一个问题、提一条建议”。改变自己,从辩课开始。

  下午的第一节课是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潘海燕老师上的《字母表示数》,和上午俞正强老师的课是“同课异构”,也的确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潘老师的课更接近于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常态课。她从学生入手,依靠学生来展开和进行:从学生经验出发,关注知识经验的前后联系,让数学的知识“立”起来;从学生生活出发,将数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兴趣“舞”起来;从学生思考出发,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正是因为潘老师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出发,才让“静止的”教材有了“丰富的”课堂表现。

  下午的第二节课是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顾志能老师上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在你们的日常教学中,练习课往往就是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学生们苦不堪言,往往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要把练习课上成教研的公开课,更是觉得难度很大。顾老师的这一节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首先用“计算能手、计算高手”的评价方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口头编了7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在这7道题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其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口算得出结果的,然后通过口算解决了其中的4道题。剩下的3道题也不先计算,而是让学生通过估算来进行结果的大小排列,这样又锻炼了学生的估算能力。重点通过402×31这道精心准备的题来进行深化,让学生通过这道题中的5个数字进行重新编组,使得答案比原来的答案要小,并找出其中的最小的那一个,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等能力。最后通过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答案最大的题目(999×99),而解决了答案的位数、估计答案的可能性及介绍古人的计算方法等。顾老师的这一节练习课,口算、估算、笔算样样齐全,学习过程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升。

  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结束了,晚饭后,抓紧时间去了一趟成都著名的景点“锦里”。锦里充分展现了成都深厚的历史底蕴,红红的灯笼映衬着古老的建筑和街道,路边的小摊出售着纸扇、石砚、糖人、皮影等琳琅的商品和特产……可惜天公不作美,还才逛了不远,突然而至的一场雨让我们“落汤”而回。

  第二天,4月20日,我们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也早早地来到了会场——空军大礼堂。大家还在等待的时候,8时过2分,一阵剧烈的晃动突然袭来,大家立刻反应过来:地震了!当时我坐在会场右边的第一排的最右边的第一个位置,1米左右就有一个双扇的木制应急门,当时门还未打开,有两三个女老师着急地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开。我一边招呼其他的人“快跑”,一边飞起右脚,连踹三下,将门踹开了(这应该不算是破坏国家财物吧,后来我还检查了一下,只有锁被踹烂了,门基本上无大碍)。人流将我“挤”出了门,来到了外面的空地。听课的老师很快都疏散了出来,其他楼房中的人也纷纷从楼上跑了下来。经历了xx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地提高了不少,在外面停留了十来分钟,大家仍然记挂的是自己的位置,看到没有什么后续的反应(可能是距离的原因,大家觉得震级不是很高,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又纷纷回到了礼堂,准备继续听课和学习。会议的主持人在开场白中,称刚才的地震为一个“小插曲”,上午第一节上课的江阴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强震球老师还一再申明“刚才的震动与自己无关”。不过,逐渐传来的消息,让大家了解到是距离成都150公里的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3公里。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强的震级,让大家的心里不由得忧虑起来。第一节课刚开始一会儿,会议的主办方和空军的管理人员就上台宣布,由于地震和余震的影响,所有的大型会议、活动一律取消,所有人员就地疏散。我们也就离开空军大礼堂,最遗憾的是我们大家都最想听的吴正宪、张齐华两位老师的课没有能学习!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最想念的是远在资中的家人的情况,特别是听说资中的震感比成都还要强,就更放不下心了。妻子不在家,只有儿子和岳母在家中,不知道他们怎么样?只和妻子发了条短信,家中的电话老是打不出去,一直打了好几次,终于接通了,听到儿子的声音,才放下心来,他说他反应还很快,在地震发生时还叫外婆一起跑到了楼下的空地,不过现在又回家了,我交待了几句,并让他和外婆暂时不要呆在家中。我们学校的校长也在第一时间给我们发来了短信,告知消息并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让我们觉得非常感动!

  结束此次难忘的成都之行,我们一行人又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终于在中午12点50多回到了资中。一下车,感觉资中有一种从未曾有过的亲切!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3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举办的为期三天的全国首届小学数学教学论坛。本次论坛的主论坛为:“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平行论坛为:“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期间穿插了高、中、低三个年级组94名教师的说课。我很荣幸的聆听了8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王元院士、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发展中心方运加主任、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教授和多位专家的精彩报告。现将本次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教师发展的三个层次:教书匠—→教师—→教育家。

  书本上要求的东西,能够把学生讲明白的是教书匠。在教书匠的基础上,能够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的是教师。在教师的基础上能够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学识的是教育家。

  2、小学教育要儿童化、生活化、活动化、文化化。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在教学研究中,我们要走进儿童的心理去研究儿童,使我们的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3、教学模式的思考。

  我们现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是:自学—→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北京市石景山区海特花园小学的教学模式分为新授课:“自学—→合作—→辅导生成—→巩固”和复习课:“自主复习合作汇报—→教师检测”,而且复习课的三个环节正好是三个课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的课堂可以把海特花园小学的教学环节进行有目的的消化和吸收,使我们自己的环节更加完善。

  4、开展“教师少话”活动。

  与我们的高效课堂不谋而合,教师上课主要体现“导”,海特花园小学声明“教师的机械重复是课堂噪音!”“教师的泛泛而评不如不评”,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都是“好,好,你真棒!”他们把这种称之为“有杂音的背景音乐”。

  5、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就是保证人的尊严和价值不受侵害、倡导尊重与信任、发展人的个性与智能、形成良好交往氛围的课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要给他们多种学习的机会,为他们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6、做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产生的一套程序。它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和学生)、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流程、教学特色和教学后的反思。我们要真正的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要专业的读教材、用心的读学生、智慧的读课堂。

  7、有正确的教育教学观。

  我们面对的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对他们要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学会期待。我们面对的儿童是发展中的人,他们有潜力,但是不成熟。我们要充分相信他们,开发他们的潜能。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教师要用伯乐的眼光、宰相的胸怀、亲切的口吻评价学生。让学生学动手做的数学,学生听见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

  8、促人深思的故事。

  苹果的.故事:老师拿着一个苹果,让学生挨个的闻了一遍,让学生说闻到了什么味道?大部分学生说“没有什么味道。”但是,有一个学生说闻到了香味。第二遍,老师又让学生挨个的闻了一遍,问学生闻到了什么味道?这次又十几个同学说闻到了香味。第三遍,老师又让学生挨个的闻了一遍,这次,除了一个学生外,其余所有同学都说闻到了香味。老师说:“同学们,这个苹果是一个假苹果” 。老师们,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呢?

  水桶的故事:国王和大臣们在池塘边游玩,突发奇想,国王问大臣们池塘里有多少桶水?期限是三天时间。三天过去了,大臣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也不能说出答案,眼看就要受到国王的惩罚。这时有一个聪明的小孩说知道答案,老师们,你们知道孩子是怎么说的吗?这个小孩说:“这要看桶的大小了,如果桶有池塘的二分之一大,那么池塘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桶有池塘的三分之一大,那么池塘里就有三桶水;如果桶有池塘的五分之一大,那么池塘里就有五桶水”。国王满意的笑了。老师们,对这个故事,我们又要教会学生什么呢?(逆向思维)

  最后,以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教授的两句话作为我本次学习的结束语。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愿做沉舟,我愿做病树,我愿最美丽的花朵开在您(各位老师)的课堂,让我们共同把我们的教育做的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6

  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景进行教学,有利于启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必要性,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知识,让小学生更易对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因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在现实中会遇到一些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的问题,如果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充分的运用生活的情景进行教学,学生会对这些知识形成一种熟悉感,易于理解,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进行学习,自然会促进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的提高。

  运用生活情景教学,积极地让情景源于生活,从而充分地激活学生的经验。在新课程中特别强调了数学同生活的联系。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他们的学习材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关联比较紧密,那么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就会更为感兴趣,学习起来也就更容易,故而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多为他们设计出一些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以后,应该积极地让知识回归于生活,积极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实际上是数学教学的归宿点。比如在学生学习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以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里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花池进行测量计算,看看花池的周长到底有多长,这样一来,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很自然就充满了现实的意义,同时也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了,特别有效的启迪了小学生的思维,对小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是一个锻炼,有利于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积极地让情境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让情景回归生活,这样会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景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7

今天上午,我们在实验附属小学听了两节非常精彩的数学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两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下面就谈谈本人对这两节课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

  一、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

  二、课前准备过程很有特点,每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这样不会让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觉得很紧张,而且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吸引到课堂中来,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卞校长一开始用找朋友的问题引入,张校长用看图猜成语和自己编口算题让组员说一说,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今天的课上两位校长不是把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课堂中老师通过导学单的抛出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并且能在活动前明确活动要求,活动中巡视指导,活动后小组展示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使学生经历了获取新知的全过程。

  四、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由浅入深,思维含量高,因为及时的巩固练习所以能更好的使学生牢记掌握所学知识。

  五、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听的这两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回答来做出积极的评价,尤其张校长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得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

  六、最后卞校长在课的末尾通过填空的形式对本课的重点难点做了高度概括,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心中有了深刻印象,而且还让孩子带着问题离开教室,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倒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真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为教育事业而服务。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8

  课程标准是教师的教学指南,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通过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对于《数学课程标准》有了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1、新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时代发展需求

  20xx年版的数学义务教育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从获取知识的首要目标转变成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新时代“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时代发展需求。

  2、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习过程

  20xx年版的数学义务教育标准与原来的课程标准有很大的变化,更注重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标标准将“双基”变“四基”目标,目标要求更具体,更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活动体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的重视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注重设计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形成基本的活动经验,并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不断拓展思维,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感受知识获取的方法与过程。比如课标《函数》一课教学要求中,要求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说情景,自己说想法,自己提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而是主动的学,创造性的学。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评价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评价方式丰富:评价方式应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种评价方式各有特点,教师应结合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从作业中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探究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从成长记录中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评价的多元化既关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关注了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有利于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全面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等。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如学习单元结束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学习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展示交流学习小结让学生互评,以及让学生自评总结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的不足,汲取他人值得借鉴的经验。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与提升空间,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评价结果的运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分析全班学生评价结果的变化,了解自己教学的成绩和问题,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原因,寻求改善教学的对策。同时,以适当的方式,将学生一些积极的变化及时反馈给学生。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9

  最近我听了青年教师张璐璐老师的两节数学课,作为师傅的我,时刻关注徒弟的成长,也会积极地听课指导,同时这也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机会。现把自己的听课感受总结如下:

  张老师这节课安排了复习,新授、练习几个环节。张老师已经掌握了课堂的基本环节。但在课堂细节上不够完善:第一:语言的完整性和简洁性。学生在经历学习和活动经验的后得出的结论,老师要对学生的语言进行简练的归纳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清楚和明了。第二:老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在新知识产生的过程中,要多给孩子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老师不要为了追求结果而代替学生回答。这样下去孩子在课堂上就不说不做、不想、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老师在课堂上整体的把握和自然的体态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只要在备课和上课上多下些功夫,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作为师傅的我也会积极帮助她,使我们在教学上越来越好。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一、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确认。

  很多数学老师没能正确地理解新课标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进行知识教学时仍然习惯性地占领了课堂上的“讲解”地位,致使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够将自己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难以实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甚至还有一部分数学老师生怕因为让学生进行思考过程太长影响教学进度,所以还不如以讲解为主,所以无法放弃对“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这样一来,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就遭到了非常严重打压,他们无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学习,而只能跟着老师的方向,其自身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都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

  2、数学教学缺乏和生活的有机结合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在这一阶段,学生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基本上都是能够在日生活发挥巨大作用的。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数学老师都存在“墨守成规”的刻板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只知重视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完全没有将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去,削弱了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不仅如此,在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甚至对数学这一学科的知识产生误解,认为数学不过是一种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而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价值并不大,使得学生无法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产生深刻理解。

  二、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策略

  1、设计参与式的导入环节

  为了改善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就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更好开展。如,教师可以选择用引导式提问的方式设计教学导入环节,让学生能够在数学问题的启发下,进一步提升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的预习活动能够在探究兴趣的驱使下更加高质量的完成,以此保障学生的预习质量,为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当然,在设计教学导入环节时,要想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数学老师就一定要坚持趣味性的原则,把学生更加关心和喜爱的话题和元素融入到教学设计当中,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参与式学习活动

  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是非常活泼好动的,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而单单依靠教学老师的严格管束是很难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数学老师一定重要先对学生的行为特性进行基本的了解,在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性格、兴趣以及行为习惯之后再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参与式学习”活动,为学生设计更多具有趣味性的学习环节,让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当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好胜心和荣誉感的驱动下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参与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积极地投入到知识学习当中,以此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参与式学习

  数学学习必须要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入更多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元素,帮助学生通过对实际实例或者问题的分析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从而保障参与式学习的质量,以此实现对学生数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数学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入一些和生活化元素,把四则运算的问题套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当中,让学生通过对情境的'解读来挖掘对数学问题,从而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完成对实际数学问题的解答,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再如,解决问题:“妈妈去超市买了5斤桔子、3斤苹果、2斤梨子,而它们的单价分别是5元、8元和3元,请问妈妈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学生对这样的情境是非常熟悉的,通过联系实际的分析,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原来这个题目是在考察自己进行乘法和加法运算的能力,可以用所学的乘法和加法运算法则进行学习。如此一来,不仅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其学习的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改变的不是教学内容,而是教学方式,那么我们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必然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适时进行相应的创新,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创设有效参与的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参与式学习,以此实现对学生自主独思考能力的有效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有幸成为20xx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学员,我带着疑惑和期望,聆听了各位专家对新课程理念、新教材变化解读的相关讲座,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这次新课程改革主要从课标、教材、教学、学生四个方面出发,让学生获得“四基”,提高“四能”。新课程定位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应获得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仅整合了之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且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考察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这样的课程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强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把握“教”与“学”的深度与广度。

  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学有用的数学,学数学的文化。总之,新课程是以数学内容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观看视频讲座,听取专家讲解,我对新课程不再紧张,不再茫然,因为心中已经有了方向。这次课程改革还优化了课程结构,对数学学科而言,把之前的课程分为了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最大的变化就是文理不分了,教材也适当增减了一些内容,调整了内容的顺序,注重了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使得整体内容更趋合理。在了解新课程讲解时应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后,我们要把新教材与旧教材相对照,做好新旧教材使用的过渡。教师应教会学生怎样深入浅出地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打通数学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常磊老师提出了四点建议:一、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二、研读新版教材,理清知识结构;三、理解编者意图,开展有效教学;四、实施项目研究,提升核心素养。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常老师讲的`第三点,尊重教材内容,完成经典例题。他提到,老师们有时不用教材中的例题而是另选例题,觉得教材中的例题太简单学生一看就会,但学生是真会了吗?后来我们也能发现,其实学生还是不会,没有做到真正领会,如果换一道题,换一种问法,换一种背景就不清楚了,这不叫学数学,学数学要做到举一反三才行。

  新教材有很多这样的例题,我们要领会编者为什么要这么编。比如,第二章45页例1要求x+1/x的最小值。我们老师会觉得出现了x+1/x,就是出现了对勾函数,就要补充要扩展,本来这么简单,就要变成ax+b/x,想着以后学生遇到这类题就都会了。其实我们这样做,就把这个例题放在这里的意图冲淡了。在79页又出现了x+1/x,前面是以代数式的值呈现,现在是以函数来呈现,让用定义证明这个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其实教材45页和79页都是作铺垫,后面92页针对函数y=x+1/x的图像和性质又做了专门的研究。如果我们前面就把这个结论讲给学生的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就像张老师说的,我们新教材出现的知识要自然而然到达学生心里。我们前面作了那样的铺垫,现在再来探究y=x+1/x这个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生也不觉得突然,会觉得很熟悉,这时候就跟原来不一样了。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研究它,如果学生理解了x+1/x,就一定能做出2x+3/x,进而也就能弄清楚ax+b/x。之所以学生不理解y=ax+b/x的图像与性质,是因为他还不清楚y=x+1/x的图像与性质。所以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要尊重教材的内容,对经典例题一定要认真完成,这一点我感受颇深。

  通过这次培训,我意识到,教师要全面理解和领会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主要内容,以及重难点。我们要做到,突出重点,把握要点,融汇贯通,把新教材真正吃准吃透。

  总的来说,新教材全面体现与时俱进精神,为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我们要坚持教学改革大方向,统筹课堂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手段等多方面的改革,掌握新教材的新内容、新教法,把握新变化,实施新对策。培训只是新课程的开始,我们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要继续研讨交流,把握重点、梳理难点、掌握要点,才能顺利实施新课程,提升高中教育教学新水平。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教材、研究教参,提升自身素养和教学效果,一起走在新课程的阳光大道上!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2

  这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为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提供了一次学习的良好机会。参赛的每一位教师都做了精心准备,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每节课都有不同的亮点。这也是我参与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至于交流经验,我感到惭愧。今天,我愿意和老师们分享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心得。

  华而不实,光注重热闹的课堂,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的。有效即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在不断实践着的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

  二、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谈有效。

  数学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课堂中更应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教会他们怎样听课,怎样参与课堂,通过“提问、合作、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数学我不提倡死记硬背,而提倡理解加记忆,解题方法的掌握,结合生活实际会分析、会总结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教学图形的变换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三、有效课堂的.实现还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的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师生间有了默契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我们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教材上知识的呈现方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可是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是一节课上完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总觉得不好上,比如图形的变换,老师们也都有同感——不好上,我也反复研究教材并听取老师们的建议,还是留下很大的遗憾,不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都比较好,学得也很有兴趣。我希望学生学数学一直保持这样的兴趣。

  3、学生和教材的关系

  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忘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作为老师别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时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要装着不懂,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反思,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相信我们大家都会不断进步的。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3

  《数学课程标准(20xx)》指出:“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的获得与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会反哺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因此我们需要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下面,我就新课标的学习和理解,谈谈“数与代数”领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新课标对“数与代数”的描述:(摘录《数学课程标准(20xx))》)

  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学生经历由数量到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数量关系”主要是用符号(包括数)或含有符号的式子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的意义,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二、几点培养策略的思考

  1、理清数概念之间的关系。

  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会比较抽象难懂,在教学“数与代数”时,教师需要理清整数、小数和分数这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质的关键。教师可以在学习后面的知识时,将前面已学过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

  例如在复习《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我提问:“六年中,你学过哪些数呢?你理解这些数吗?这么多的数,你能把学过的数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这些数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学生对整数、自然数、负数知识回顾、知识梳理,先举例再谈它们的特点。我再次提问:“接下来你还想说说什么数?”学生再对分数、小数、百分数知识回顾、梳理。学生举几个分数的例子,并说出这些分数都表示什么意义,学生再举小数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数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当学生回顾、举例时,我按数字书写要求规范板书,最后让学生细心观察黑板上面的数字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数轴上填数时,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分数是怎么填的?”“分母为什么都是4?”“虽然它们分母都是4,但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我们所学过的分数都能找到它对应的点吗?”由此可以看出,分数和整数也是有联系的。

  2、感悟数运算之间的联系。

  新课标指出:“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学生要理解算理,可以借助直观的'方法。在具体活动中,通过直观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在经历互学、感悟的过程后,从直观走向抽象,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到达理解算理、感悟算理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互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例如在《分数乘分数》教学中,在画出3/4平方米的1/2后,小组合作探究:双重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有的学生列式3/4x1/2,用长3/4mx宽1/2m就是双重阴影部分的面积,有的学生也是这样列式,因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这里求双重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就是3/4平方米的1/2,所以用3/4x1/2。有的学生发现双重阴影部分的面积能直接观察出来是3/8平方米,因为双重阴影部分就是把1平方米平均分成8份,取了其中的3份。有的学生没看出8份,汇报的学生解释道:把虚线延长,就能看出来了。全班交流完后,学生观察图总结:这3/4平方米的1/2,原来的分数单位1/4不能用了,所以我们只能再分一次,把分数单位由原来的1/4变为更小的1/8,双重阴影部分一共有3个1/8,所以是3/8平方米。在互学中,提升了学生数学结合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往往因其枯燥和困难而不被学生喜欢,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让他们学一些不感兴趣的或者是不够有趣的东西,心理上势必会很抗拒。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跟不上,一次一次被打击,使他对数学产生抗拒心理和恐惧心理。新课标提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书中一些习题联系实际进行改编,通过创新题型,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消除对数学的陌生感。

  以《百分数(二)》为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了百分数,但是对百分数应用价值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对于商场购买类的解决问题,可以将问题同学生本人实际结合起来,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很多的优惠方式,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再设计情境解决问题,比如“有一天你陪妈妈去买一件裙子,正好遇上某品牌的衣服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八折销售,在B商场按‘每满100元减2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妈妈在哪个商场更省钱?”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后又提问“如果这条裙子的标价是200元,又该选择哪种方式更优惠呢?”“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小结:看来商品的标价不同,可选取的优惠方式也会不同。以后再和妈妈购物时,都要在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做出选择。这堂课的设计既可以对刚学过的折扣知识进行巩固强化,同时还能把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真正学到有意义的数学。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计划,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从一开始的无意识运用,到后来的有意识运用,以及最后的熟练运用在生活中。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06-05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7-08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9-05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1-19

小学数学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2-18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荐]07-20

【推荐】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2-06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精】12-06

【热】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