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5-02-20 10:42:5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推荐】教学计划集锦五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教学计划集锦五篇

教学计划 篇1

  一、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 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我国现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的实施旨在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高校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加重视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渠化工程》的教学现状

  根据我校港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现阶段《渠化工程》在教学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目前,我校《渠化工程》的教学课时为40 个学时,《渠化工程》涉及内容太多,课时明显不够,对实际工程的讲解未能深入展开。《渠化工程》教学方法上存在就理论而理论,以教师课堂讲授主,着眼于书本,主要以灌输为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这样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探究性、交互性、实践性、启发性和自主性[2]。学生对老师依赖性高,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差,课堂教学讲授模式缺少互动空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实验教学缺乏创新。《渠化工程》实验教学仍局限于传统的单级船闸过闸演示与灌泄水实验,新型通航建筑物的有关实验并未开展,且船闸阀门水力学实验与引航道水力学实验尚未涉及,实验教学不够深入,导致学生不能接触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实验器材。

  3) 考核方式单一。《渠化工程》现阶段采用闭卷笔试(70%)、课程实验和平时考勤(30%) 的方式,仍以答卷为主,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较小,难以全面考查和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能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三、改革措施

  按照“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管理、会创新”的培养方针,为培育出更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学生,结合目前我校《渠化工程》的现状,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力图将学生培养为符合企业特色与需求的卓越工程师。

  (一) 课堂教学

  《渠化工程》课堂教学仍是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实验教学与企业实践等环节的实施效果,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要求,为了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育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程师,应从内容调整、教学手段改进等多方面入手。

  1) 教学内容调整。针对目前渠化课程课时较少的现状,学校首先应增加《渠化工程》教学课时。同时在卓越计划背景下,要求授课教师站在该领域工程界的前沿,密切关注《渠化工程》的发展动态,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必须把最新的技术与知识纳入到教学中去,如省水船闸、三峡五级船闸、景洪水力式升船机、彭水电站船闸+中间渠道+ 升船机的布置形式、船闸电磁靠泊系统等新技术,使学生掌握该领域最新的知识,追踪课程前沿,开阔学生学术视野,避免与实际工程、时代脱节。

  2) 教学手段与方法改进。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学时较少,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有学生反映,在进行船闸毕业设计时,看不懂船闸的图纸,甚至不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这与《渠化工程》的教学手段息息相关。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完善《渠化工程》课件,配以三维动画和实例照片,甚至是工程建设运行录像,使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得益彰。例如在讲授船闸输水系统类型时,将典型的集中输水系统和分散输水系统型式采用三维动画的形式逐一演示,并对照输水系统实例图片和设计图纸进行讲解,做到静态教学与动态演示相结合,使学生对船闸输水系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与此同时,笔者建议在进行《渠化工程》课堂讲学时,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观看船舶过闸和输水系统演示等基础实验,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随即转入课堂教学,效果将大幅提升。

  (二)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相应补充。目前随着我校“国家内河与航道整治工程技术中心”的创立,通航枢纽厅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船闸水力学实验设备,省水船闸水工模型和设计图纸已制作好,各相关测试设备亦就位,开展《渠化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按照卓越计划的培养方针,在传统的《渠化工程》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应增设省水船闸过闸演示和灌泄水实验、阀门水力学实验、廊道压力测试实验、引航道水力学实验、升船机提升船舶过坝演示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与实践能力。

  (三) 考核方式多元化

  课程设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补充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途径。实验教学环节亦是如此。因此,针对《渠化工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的现状,建议增加课程设计和实验教学的比重。此外,还可通过增设课程小论文,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同时可增设课堂讨论环节的评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

  四、结语

  在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逐步实施的背景下,结合我校港航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针和目标,本文阐述了《渠化工程》应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需要,同时对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的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2人,期中女生占了30人,男生只有11人。就上个学期的学习及多次的平均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15次的学业检测和模拟检测,平均分在90分和80分以上的人数,占了全班的30%,而平均分在60分一下的,15%左右,总体上表现还相当不错。

  这个班级的30个女生中,有7、8个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非常好,而有2个学生对基础知识是一窍不通,大概有3个学生对科学常识的学习比较困难。而剩下的基本上都可以及格以上。男生中,有4个非常优秀、3个比较不错、3个略懂、1个一窍不通。

  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二、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水的重要性,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密度,压强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以及计算为重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压强,密度,阿基米德原理溶解度等概念,以及运用的重要性,最后树立节约水资源的思想意识。

  第二章:重点是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天气的测量,初步了解雨,雪的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气流与压强的关系,海洋与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以及地形地貌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季风的形成。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吸尘器内部的结构和原理,风的形成风向的测量,风速以及相对湿度的概念。

  第三章、第四章:均有

  三、教材处理的设想

  八年级上册的科学,开始接触全新的物理教育,其中有许多的知识,在小学的科学中已经学过,但在这里又会以新的面孔和状态出现,所以,如何做好旧知识新引用,是做好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章是关于水的教学,这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在这一章里,涉及到了几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如何做好演示实验是成功的前提,如何做好学生的实验,成功的保障,最后再归纳了总的思想:水的分布和短缺,做到节约用水。

  《科学》本身就涉及到了很多实验知识的教育,只有实验才能给科学以活的生命力。如果科学的教学,离开了实验,将会成为纯粹的数学教育,那是失败的。

  所以在接受八年级的教学时,我始终把学生的实验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由教师指导实验向教师引导实验转化,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学生的要求。第二章和第三章也有许多的实验,特别是第四章,全新的知识电学知识,那是开启学生学好科学兴趣的另一把好钥匙。

  抓好实验教学,重视实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完成实验,是我这个学期最大的目标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把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把握和巩固提高。

教学计划 篇3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Experiment of Biochemistry)

  教学单位:海洋学院 公共实验中心 课程代码:08081207

  课程资源网址:

  答疑信箱:xiezyscuta@163.com

  教务处督导科电话:66279099; 海洋学院教务科电话:66279213

  公共实验中心教务科电话:66290799

  一、授课对象

  海洋学院水产养殖20xx级。

  二、授课时间、地点

  时间:周五下午(4-16双周),

  地点:实验中心2405(1-31号)、2406(32-62号)

  三、任课教师(职称)

  王小兵(实验师),办公电话:66289662;手机:13707509296

  杨先会(实验师),办公电话:66290799;手机:13136009163

  四、课程简介及教学目标

  生物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它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学科,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理化特性、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生物信息传递及其调控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由于生化理论是在科学研究实验基础上高度总结的结论性观点,所以,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化实验课一方面使学生在实验中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另一方面,生物化学实验手段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用手段,生化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和素质的必要的、重要的过程。

  本课程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为后续的专业课和实验课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应在课前预习,在实验过程中亲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课后作实验报告,对所做实验的结果进行书面讨论,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生物化学研究的常用仪器、掌握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掌握生化主要实验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

  4.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定性、定量、理化学性质、生物活性的鉴定,代谢调节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和间产物的鉴定

  5.初步掌握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的实验设计原理、步骤、实施等过程

  五、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

  1、老师将实验依据的原理结合理论课内容详细讲解,对将进行的操作给予适当演示,穿插点名提问,将回答情况记入平时成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完成实验内容,老师观察纠正学生的操作,回答学生的提问,随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

  2、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相应的实验内容,实验中应根据实验指导中程序内容或按照实验教师的要求有序地进行实验,实验后按时写出并上交实验报告。学生应参与实验准备,每次实验前,按学号顺序安排3-5个学生和实验老师一起配试剂、调试仪器,实验老师随时纠正其操作错误。实验课上,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后,可根据本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设计增加相应的实验内容,在报请老师同意后进行。每次课,学生应在实验室的记录本上亲笔签名,并登记本人操作台号。

  3、实验报告应含:实验原理、所用试剂和仪器、操作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及讨论等内容,学生需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对其进行讨论,杜绝相互抄袭的现象。六、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为课内实验,总学时为18学时,不单独占学分。

  七、主要仪器设备

  电泳仪、电泳槽、离心机、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真空泵、紫外检测仪、酸度计、凝胶成像系统等。耗材:试管、烧杯、容量瓶、滴定管、漏斗、三角瓶、移液管、胶头滴管、滤纸、pH试纸等冰箱

  八、教材

  陈钧辉主编,《生物化学实验》(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xx.

  九、主要参考书目

  (1)张龙翔等主编.《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王秀奇主编.《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第二版).高教出版社,1999

  (3)王重庆等编.《高级生物化学实验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夏其昌主编.《蛋白质化学研究技术与进展》.科学出版社,1999.

  (5)李建武等合编.《生物化学原理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Biochemistry》(Reginald H. Garrett & Chales M. Grisham 主编, 影印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7)《生物化学》(李庆章,吴永尧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xx).

  十、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结合每次实验的实验报告评分,综合评定期末成绩(期末不另设独立的实验考试),平时考核占50%,实验报告占50%。

  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量化标准详见有关规定。

  十一、教学进度安排

  周序日期实验名称实验

  学时实验

  类型实验

  类别实验

  要求

  4星期五糖的颜色反应和还原作用验证专业

  基础必做

  6星期五蛋白质呈色反应验证专业

  基础

  8星期五蛋白的盐析与紫外分析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综合必做

  10星期五DNA提取、紫外检测验证专业

  基础必做

  12星期五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综合专业

  基础必做

  14星期五过氧化氢酶的米氏常数测定验证专业

  基础必做

  合 计18学时

  注:教学进度如要调整,会提前一个星期进行通报。

教学计划 篇4

  指导思想: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本学期,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结合本园实际,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将积极开展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活动,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初步意识;同时,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和体育活动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等自然因素,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目标:

  1、生活习惯:知道盥洗的顺序,初掌握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会用手帕、纸巾擦眼泪、鼻涕;遵守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有个人卫生、生活环境卫生的'初步意识。

  2、饮食与营养:会自己用小勺吃饭,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知道饭前洗手;爱吃幼儿园的饭菜,不挑食,细嚼慢咽;主动饮水,按要求扰茶杯。

  3、人体认识与保护: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外部器官,知道名称;愿意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

  4保护自身安全:了解玩大型玩具、坐自行车时的安全常识;懂得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

  5、身体素质和活动技能: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学习简单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6、基本体操练习:保持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练习模仿操;爱做体育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感受体育活动的愉快。

  具体安排:

  9月

  干净漂亮的教室

  大家来做操

  洗洗小手

  找找携物

  小手帕

  熊猫滚球

  10月

  」后漱口

  拖小猪

  保健老师好

  有趣的尾巴

  」菜真好吃

  铃儿响叮当

  11月

  安安全全玩滑梯

  蚂蚁搬豆

  我们都来学学坐

  携物来做操

  看看我们的身体

  玩玩皮球

  12月

  走走斑马线

  好玩的圈

  白白的牙齿

  大风和树叶

  学习解放军

  准备过冬

  1月

  打针、吃药我不怕

  小乌龟运粮

  送携物去玩

  不怕冷的大衣

  暖暖的太阳

教学计划 篇5

  一、授课时间:20xx年6月21日

  二、授课学生:董钧丹 杨玉茹

  三、课时准备:一课时

  四、授课内容:有表情的弹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五、授课目的任务和要求:

  1、正确理解、把握《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弹奏中的触键方法。

  2、正确表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细腻、真挚的情感。

  3、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用耳朵判断所弹的声音是否达到如歌的地步,是否创造了想要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控制技术、敏锐的听觉能力。

  六、授课重点和难点:

  1、切分、附点节奏的准确弹奏。

  2、作品中旋律声部及伴奏声部力度的控制。

  七、授课过程:

  1、学生五级钢琴考级曲目展示(让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学琴程度,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课堂讨论学生弹奏的'优缺点(家长、听课教师、学生互相谈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

  有表情的弹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3、教师范奏乐曲,让学生体会力度在乐曲中的重要作用。

  4、节奏训练

  (1)学生找出乐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

  (2)运用对比法让学生体会到节奏重音在节奏中的作用,听课家长、教师与学生配合进行附点、切分节奏训练。(家长用脚打出四分音符,学生用手拍出带重音的附点、切分节奏)

  (3)重音在各种节奏中的引申(听课家长、教师与学生配合打出所学的十种节奏,尤其要打出节奏中的重音)

  (4)附点、切分节奏在乐曲中力度的弹奏(学生试弹乐曲中第二、第三部分左手旋律,教师指导)

  5、运用讲授法、示范法、对比法让学生准确感知乐曲中力度的处理原则

  (1)看乐曲背景,掌握乐曲总体情绪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抒情性的少年叙事歌曲,全曲感情细腻真挚,表现了妈妈(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历经苦难才盼来新社会的内容。

  (2)看乐曲中的力度标记(师生共同复习学过的力度记号,学生琴上示范弱、中强、强的力度,教师强调强弱的触键)

  (3)无力度标记时乐句的力度处理

  按照节奏重音和主旋律的音的走势做出强弱变化(教师以乐曲中的一句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课堂先用手拍出力度变化,再在琴上弹出一句的微小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控制技术和敏锐的听觉能力。)

  (4)典型节奏重音在乐曲中要明显(附点、切分节奏)

  (5)双手弹奏中主旋律声音突出些,伴奏声部弱化些,伴奏声部的力度随主旋律力度变化,主旋律强,旋律声部也强,反之亦然。(学生课堂双手弹奏乐曲第二、三部分)

  6、课内练习巩固

  学生各练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一部分双手配合

  7、课堂测试

  两学生合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课家长、教师感受乐曲力度变化,测试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

  8、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为例,讲授了一首作品如何弹出来才会打动人,希望大家在课后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每一首乐曲中。

  9、布置作业

  有表情的背奏《练习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圣诞老人》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06-16

小学教学计划08-02

吉他教学计划11-02

物理教学计划10-27

高中教学计划11-22

生物教学计划11-14

小学与教学计划07-29

生物的教学计划09-30

品德教学计划09-25

阅读的教学计划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