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化学九年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九年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九年教学计划1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综合性的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化学知识,能够理解化学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化学概论(2课时)
概念、性质、分类、进化和应用等
2.物质与化学反应(18课时)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类;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计量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物质的结构和牛顿力学
3.空气与氧气(8课时)
大气的成分和结构;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氧气的应用和意义
4.水和溶液(8课时)
水的性质和结构;水的制备和应用;溶液的概念和性质;溶液的制备和应用
5.酸和碱(8课时)
酸和碱的概念和性质;酸和碱的强弱;酸性和碱性的判定;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应用
6.盐和金属(8课时)
盐的`概念和分类;金属的概念和性质;锌、铁和铜的性质和应用;盐的制备和应用
7.有机化学(16课时)
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烃和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醇和酚的概念和制备;醛和酮的概念和制备
8.化学能(4课时)
化学能的概念和种类;燃烧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式教学
采用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作用,并能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2.项目式教学
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并能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3.综合性教学
采用综合性教学模式,将不同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联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实验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加深理解,提高掌握。
5.活动教学
通过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借助游戏和互动的方法,调动积极性,培养探究和表达能力。
四、整体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教学计划采用融入情景、项目式、综合性、实验性和活动性的五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探究中,逐步建立起化学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每节课设有开头案例、学习目标和结束小结,同时设置课堂练习、实验操作和课外任务,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个别化、差异化和贴近性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表现,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开放式、选择性、解答式和实验报告式等,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估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总结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将会获得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建立起化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未来的高中学习和科学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化学九年教学计划2
一、复习具体时间安排:
1、 20xx年3月上旬~20xx年4月中旬:第一轮基础复习;
2、 20xx年4月中旬:第二轮知识专题复习;
3、 20xx年6月:综合提高训练、摸底反馈、查缺补漏。
二、具体措施:
第一轮复习:着眼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教材“放大”,将教材中隐含的内容挖掘出来。使书本“由薄变厚”,全面、深入、系统地完成课本上所有知识内容的复习。我认为第一轮复习是复习的最重点阶段,直接决定复习的质量,所以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狠抓,切实将复习工作落到实处,让每一个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并消化。另外在本轮的复习过程中还应穿插专题、单元检测,做到疏而不漏。例如:我准备好的专题有化学用语部分、化学与奥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等。
第二轮复习(主题突破阶段):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学生已有一定知识结构,可将知识进行整合。我准备以《中考指南》为依托,把知识点分五个专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觉得:
(1)本轮复习时间一定不宜过长,因为时间一长,学生对着同一类专题会产生一种压力和疲乏;
(2)《指南》中的题目应选择性的使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做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学困生和中等生,所选择的题目,要让学生做了之后能有“ 成就感”,以保证不挫败学生的自信心;
(3)试题做到精选、精讲、精练,所选试题应有代表性,能有的放矢,避免学生重复劳动和无效复习。我个人认为这一轮题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复习效果;
(4)本轮复习学生的知识能力已有所提高,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动嘴、动手、动脑,切忌教师一灌到底;
(5)复习过程中应不时地将第一阶段的内容适时再现,强化记忆;
(6)对平时考试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知识,通过专题形式,总结规律和解题方法。
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阶段):这一阶段是中考的冲剌阶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因此这一阶段的复习不可面面俱到,而要通过训练,有针对性地把历年中考的热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反复的训练,直到这些“顽症”彻底“根除”。在这一阶段会有各地的很多模拟试题和信息,不可无选择地让学生做太多,只需选择有代表性的3—5套足够,其余由我们教师进行筛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自组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三、复习过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课本习题,强化命题变式
中考许多试题都是以课本习题或例题为蓝本进行演变或转化编拟的`,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能否灵活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更应脚踏实地,回归课本。
2、练习及评讲要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解题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特别是理科教学,我校的学生相当多就是缺乏必要和足够的练习,往往是眼高手低,课堂上教师一点就通,一片热闹景象,但是老师一停下来他们有的就眼巴巴地望着你,等着你,自己寸步难行。所以复习过程中应重视解题方法和解题规范的训练,在讲题过程中,首先是理清题目要考查的内容和目标,学生在思维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及问题的根源,这样学生才能将题目要考查的内容和课本联系起来,才能知道题目到底难在哪里。其次,就是要强化学生的练习,应在讲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置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再次,就是要把学生平时反馈较多的错题,引导学建立专门的“错题摘抄本”,做为自己最有效的一个复习资料。
3、与时俱进,关注和化学有关的社会新闻和热点,如“环保”、“节能”、“化学与STS”、“化学与奥运”,对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定要组织专题,让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我认为其效果会比碰到一题讲一题的好。
化学九年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九年级一个班的化学学科教学工作,这些学生来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但大多数学生,没有读书的意识,所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重视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和合理弹性的呈现方式把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展示出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物质观。比如认识了我们身边的常见物质空气、水、碳和碳和的氧化物等;形成了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分子、原子、元素等等;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初步形成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些内容的选择都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初学会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表述有关的化学信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些都体现过程与方法。爱化学,爱祖国,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环保意识,珍惜资源;严谨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讲授内容或章节
备注(检测、实验等)
1(9月1日~2日)
第1章第1节、第2节第1课时
2(9月5日~9日)
第1章第2节第2、3课时和第3节第1、2课时
3(9月12日~16日)
第1章第3节第3课时和第1章复习
第1章检测
4(9月19日~23日)
第2章第1节、基础实验1
5(9月26日~30日)
第2章第2节、基础实验2
6(10月8日~9日)
第2章第3节、第2章复习
第2章检测
7(10月10日~14日)
第3章第1节
8(10月17日~21日)
第3章第2节、第3章第3节
9(10月24日~ 28日)
第3章复习
第3章检测
10(10月31日~ 11月4日)
期中复习和考试
期中考试
11(11月7日~11日)
第4章第1节、基础实验3
12(11月14日~18日)
第4章第2节、第3节
13(11月21日~25日)
第4章复习
第4章检测
14(11月28日~12月2日)
第5章第1节、基础实验4
15(12月5日~9日)
第5章第2节、第3节、第5章复习
第5章检测
16(12月12日~16日)
第6章第1节、第2节
17(12月19日~23日)
基础实验5、第6章第3节
18(12月26日~30日)
基础实验6、第6章复习
第6章检测
19(1月3日~6日)
期末复习
20(1月9~13日)
期末复习和考试
期末考试
21(1月16~18日)
【化学九年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计划08-24
化学教学计划12-15
化学教学计划01-05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04-27
高二化学教学计划06-27
高中化学教学计划09-04
高二化学教学计划07-29
高二化学教学计划08-15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