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情感与态度:
(1)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2)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3)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内容,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断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二、教材简析:
1、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6、8单元)
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习分数只是做好准备。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7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领域(第9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8到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三、课时安排:
1、认识负数3课时
2、多边形面积计算9课时
3、认识小数8课时
4、小数加法和减法7课时
5、找规律2课时
6、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课时
7、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
8、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4课时
9、统计7课时
10、整理和复习5课时
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
1、适当加强口算的练习。
2、合理安排,提高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3、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
4、通过直观和操作教学概念和法则。
5、加强对学生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两班共有学生75人,学生基础较好。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是习惯非常的差,其中孟天舒、李贺、昝耀祖、孟四维等男同学,脑子非常的聪明,但学习习惯较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2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合发现的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3、在观察、比较、测量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学生都很熟悉类似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面对这一节知识点,学生们更倾向于从实际物体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找出书本上的答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同学们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装书包用的抽屉是什么形状,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上的图画,问学生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长方体。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二)、初步认识长方体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自己先观察,摸一摸长方体感受它的面、棱、顶点是什么感觉,从而给出其概念。
棱:面和面的线段。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三)、小组活动
将学生相交分为6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长方体有6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长方形或正方形
3、那些面完全相同的?
前和后、左和右、上和下
4、长方体有12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相对的4条棱
6、长方体有8个顶点。
四)、小组制作并讨论
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先思考并拿出橡皮泥和细木条。制作好以后回答以下问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3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五)课堂练习
剪下本书附页中的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之前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长、宽、高。引入正方体。
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并填下表。
1、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同。
2、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三)、动手操作题
1、照书上后面附页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2、讨论长方体于正方体的联系于区别。
3、讨论长方体于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做一做
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1)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录搭的长、宽、高。
(2)搭一个四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3
指导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的海洋。
工作思路:
1、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2、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兴趣培养课,注重知识的现性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
4、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
5、贯彻集体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
6、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切实[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7、通过兴班的活动,切实调动学生与数学的感情,对今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帮助。
活动内容:
第一周:小数乘法的拓展趣题
第二周:小数乘法简算拓展
第三周:对称、平移与旋转趣味题
第四周:平移、旋转的实际应用
第五周:小数除法的拓展
第六周:小数除法趣味题
第七周:第三单元后的聪明小屋
第八周:简易方程的数量关系练习
第九周:简易方程的再次拓展
第十周:第四单元后的聪明小屋
第十一周:多边形面积的拓展
第十二周:第五单元后的聪明小屋
第十三周:因数与倍数的拓展
第十四周:第六单元后的聪明小屋
第十五周:统计知识的拓展
第十六周:第七单元后的聪明小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6-10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4篇[优秀]08-06
【优秀】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07-25
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01-07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9-17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5-16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4-05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5-21
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