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计划大全【2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新的大纲、新课程标准、新的高考模式和新的命题观点都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全面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的教学模式,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条不紊地提高其高考能力, 并力争通过一年的师生共同努力,在明年高考语文科目在线率和优秀率上实现新的突破,为我校20年高考创造新的成绩。
二、教学内容
1.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六册重要文章教学。
2.高中语文读物第五、六卷相关内容讲座精选。
3.复习整理高中语文课本第一、二、三、四册的.要点。
4.第一轮复习:系统梳理和总结高中语文考点知识。消除知识结构中的理解障碍。
5、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查差距,补差距。
6.第三轮复习:提高应用能力:学习大纲,回归课本,阅读纠错书,复习部分考点重要内容,准备作文,做真题,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
第三,教学理念
本学年的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在第五、六卷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将根据高考考点的要求,精选重要文章,培养学生对各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相应的主观阅读和答题能力。
2.高中语文课本第一、二、三、四册的复习,强调重点的复习和安排,巩固已有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理性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为总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在梳理高中语文考点知识体系、指导和训练高考应试技巧的过程中,主要介绍高考最新信息和发展趋势,分析考试大纲,评价近期高考试卷,预测命题趋势,总结学习语文知识和应试的实用方法和技巧。总之就是专题复习,梳理知识,解读政策,预测命题,指导学习方法,指点窍门,示范解决方案,规范答案,综合训练,提高能力。
第四,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弱点如下:
1.未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基础知识掌握不足;
3.见少不知多,导致不支持升值、扩张、创新;
4.中文答题缺乏规范意识;
5.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
V.具体教学措施
1.根据高考,第五卷和第六卷的课文被分成三部分:现代课文,文言文和
2.梳理单元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教学与评价相结合,定期进行单元测试,复习知识点,边练习边测试。
3.读文言文主要涉及实词的积累,虚词和词性的灵活运用,古今异义,句式的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人物的行为本质和思想内涵。
4.现代文学采用精读文章、分点设问、排练讲评、总结提升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
5.加强语文的积累,充分利用早期自学,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的课文和课本中已经出现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6.加强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考虑到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作文命题的趋势以及近年来阅卷的现状,作文训练采用循序渐进、逐点实施的思路。一般来说,单周为作文指导,训练题(即小作文)由各语文老师确定;双周训练题原则上要统一。
作文训练的临时要点如下:
高考作文全程训练
一、基础写作训练
(一)写作技能培训
1.考题
2.立意
3.选材
4.构思
5.写作
6.拟议问题
7.修订本
(二)写作风格训练
1.记叙文写作
2.讨论文章写作
开展年级写作训练
(一)定期开展写作训练
1.善于分析(培养目标:深刻)
(1)通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揭示问题的原因
(3)观点具有启发性
2.擅长叙事(培养目标:丰富)
(1)物质丰富;
(2)善于描写;
(3)全图;
(4)意境深远
3.善于表达(培养目标:文采)
(1)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3)有意义的句子
进行排比句、变调句、比喻句、对仗句、
语文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语文版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六个单元有阅读,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我觉得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一是比较全面的体现了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二是建立了具有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的“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新的语文教材编排体系;三是设计了比较完备的助学系统,利教便学;四是坚持了教学内容的质和量的统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四、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学过程中,做到及时总结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成绩和问题,并且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语文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计划06-27
语文上册教学计划06-05
语文教学计划09-27
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2-08
语文组教学计划01-23
语文上册教学计划05-04
小学语文的教学计划05-08
语文秋季教学计划06-09
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11-15
有关语文的教学计划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