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学反思

时间:2025-02-06 10:01:2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日月潭》教学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日月潭》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日月潭》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日月潭》教学反思 篇1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整堂课上下来,教学效果比较好,有几点成功的:

  1、文章的文字写得很美,是锻炼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文章。所以我抓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让学生自由读,读出感受,读出问题,读突出层次:读通读顺——理解感悟——有感情地读——背诵积累。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时,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让孩子体会词语的意思,如“隐隐约约”、“朦胧”、“仙境”等词。

  2、新课标提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学习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在学习课文时,对于写得美的第3、4自然段,通过反复品读、熟读成诵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然后扣住一些好词强化训练,让学生用词语说话,把好词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

  3、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围绕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这样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

  《日月潭》教学反思 篇2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

  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师的示范品读意在情激情中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品”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

  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还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导读。如第二段中对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的'理解,就通过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湖,让学生们想像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岛,把湖分成了日潭和月潭呢?学生们经过尝试后,虽不得其解,但却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必竟还是小有收获的。

  《日月潭》教学反思 篇3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尝试了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像集中识字,随文识字等常用的识字方法。

  但在《日月潭》一课的教学中,我并没有采用这些方法。当时想,能不能换一种独特的方法来识字,让学生有新鲜感,更能激发孩子识字兴趣呢?于是我认真研究了《日月潭》一课,觉得《日月潭》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入情入境,我便有了大胆的设计。从日月潭优美的景色入手,让学生理解、感受、体会文中华丽的词语。再从词语中识字,更能使学生掌握字、词、意。

  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配乐欣赏日月潭,在课堂上这一环节,一下子便把所有的同学都带入了风景优美的日月潭中,然后同学们观看了日月潭不同地方的美,不同时间的美,再来找合适的词语来概括自己所看到的`画面,此时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加浓厚。在教学“清晰”“朦胧”时,我也用了两幅鲜明的画面来帮同学们理解词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课的每一个生字我都是在同学们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来认识掌握的,并同时设计了形近字练习题进而巩固生字。这节课上同学们都能在愉悦的课堂上掌握了字词,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积累的兴趣和愿望。

  本课识字教学方法的尝试使我深有感触,虽然识字教学有些枯燥,但只要自己用心研究每一篇课文的特点,就能找到适合这篇课文的识字教学方法,能让孩子更有兴趣、更喜欢、更接受,才能在识字教学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日月潭》教学反思 篇4

  日月潭令人神往,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因为它“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更因为它有着别具一格的“日潭”和“月潭”。教学两课时的分割中,我是这样考虑的:第一课时在通读课文的同时,重点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主要了解一些关于日月潭的信息,比如“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湖”“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湖中央的美丽小岛——光华岛,‘日潭’、‘月潭’名字的由来”等。第二课时围绕课文第3、4自然段感悟日月潭的美。通过“画一画、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来感受日月潭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呈现出来的不同的美。

  【“碧绿”的感悟】

  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学生对“碧绿”一词发生了兴趣,理解也层层深入:

  (1)从“碧绿”读出了日月潭的水非常清澈。

  (2)因为第1自然段中说“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而大树是绿色的,它的树影倒映在湖水中,所以湖水变得碧绿碧绿的。

  (3)它说“日月潭很深”,所以水就特别绿。

  【这个地方学生的发现非常好,但可惜的是我在课堂上没有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就这么过了。现在想想,我应该再启发孩子往深处想想:水深跟“碧绿”又有什么关系呢?】

  【美的解读】

  1、“仙境”:让孩子们充分自读,画一画美的句子后交流,第一个孩子(金典)找到了描写“蒙蒙细雨”的那句话,并对“仙境”作了解释,认为仙境就是脚踩白云,很美很美的。于是引导孩子比较细雨中的日月潭是如何像仙境的,孩子们也能从“蒙蒙细雨”中体会到“仙境”的感觉。但在让孩子们美美地读这句话时,我非常随意地问了一句:你还读出了什么呢?

  2、“轻纱”:听完晓琪的一番话,我的脑海中马上闪现出这么一句话:孩子的能力真的是不可限量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是如何体会的:

  我觉得“轻纱”这里也写得非常美,就像我们在《找春天》一课中讲到的: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而日月潭被蒙蒙细雨披上了一层轻纱,就变得像春天的小姑娘一样,好像在跟我们捉迷藏似的,非常神秘。

  【点评】

  孩子的体会做到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使日月潭的`美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这是我在备课中不曾预设的。本以为在“轻纱”的理解中,学生会联系到新娘的婚纱,但晓琪的回答真的让我惊讶,佩服之极,心中不由得冒出这样的念头:晓琪,我能有你,真是一种幸福!

  3、“清晨”“中午”不同的美:而后在体会日月潭不同时间段中的美时,孩子们的思维依然非常活跃。比如雨聆在理解“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时,她把日月潭比作了天上的银河,那“晨星”和“点点灯光”就像是天上的星星一般,这美也就不言而喻了。至于“中午”的美,孩子们也能感悟到日月潭不同于朦胧,而显现出来的清晰,从而也明白了“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反义词是“清清楚楚”。

  “把课堂留给学生,学生将还以精彩。”在最近的教学中,我更注重了备课,在环节设计中不再细腻,不再一环套一环,而是以版块的形式呈现,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成,以生成促教学,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灿烂绽放。

  《日月潭》教学反思 篇5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课后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媒体创设情境

  1、导入: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再引出其风景名胜──日月潭,带领学生去游览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2、课文讲解: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二、多种形式朗读、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1、读:

  教学时,有默读、自由读、小组读、个人读、老师读等多种形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2、悟:

  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想象画面──美丽的日月潭风光。

  看着课件──日潭、月潭,日出,给画面配上文字。

  三、不同以往的语言

  整节课采用师生平等、激励的语言。如:愿意读读课文吗?老师有几个字想请教同学们。老师也来组个词,行吗?怎么不给我一点掌声呀?

  平缓地和学生交流。如:你们读得真认真,那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想对他们的朗读说些什么呢?

  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

  1、课件的衔接不紧凑。

  2、课堂气氛活跃,但不严谨,课堂常规还有待加强。

【《日月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日月潭》教学反思09-08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08-22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07-23

日月潭教学反思08-06

《日月潭》教学反思09-16

日月潭教学反思(精选)06-18

日月潭教学反思05-23

《日月潭》教学反思07-24

课文《日月潭》教学反思10-23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