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教学反思优秀

时间:2024-12-17 07:14:0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象的耳朵》教学反思优秀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象的耳朵》教学反思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象的耳朵》教学反思优秀

《大象的耳朵》教学反思优秀1

  安老师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大象的耳朵》,对我非常有启发,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一、课件制作简洁大方。

  首先,安老师的课件背景色调简单,不花哨,不会过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二、注意字词的复习

  安老师讲的是第二课时,讲课初期,能够带领学生复习本课的生字词,重点强调了多音字“扇”和“耷拉”轻声朗读的指导。低年级要注重孩子字词的掌握情况,安老师讲课时也注意了这一点。

  三、注意朗读的指导

  低年级的学生在面对语文学习时,应该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握课文的情感。如何

  使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大家普遍认为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读。读有很多形式,例如默读,齐读,领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等。读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切忌形式单一。安老师在课上引导学生读的'时候,在初读课文时采用了自由读,在分析单个句子时采用的是点读和齐读;在涉及到对话的部分时采用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体会人物情感,把握不同角色的情感表达。

  四、在读中思考,在学中领悟

  读并不是无目的的读,读的过程中安老师也会根据课文需要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安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想一想小兔子是什么语气?”把小兔子耳朵的特点和大象耳朵进行了对比,引导学生感受小兔子好奇、疑惑的情感。通过小动物们提出的疑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大象面对质疑会想什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五、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首先,整个教学环节完整,流畅,包含导入,复习字词、初读课文,研读课文,面对大象的改变对自己造成的困扰,得出最后的结果学生理解本文所得出的道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有价值,而且是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实实在在的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整堂课下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最后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在讲解动物们见到大象耳朵反应的一些句子时,可以多一些分角色朗读。

《大象的耳朵》教学反思优秀2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是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中一句话。昨天我们组集体备课时,一个刚参加工作两年的老师,在读了课文后,由衷的说:“我感觉自己就是那头大象,学学这个,学学那个,然后就不会教了。”真高兴她意识到了这一点。

  学校师徒汇报课接近尾声,能感受到大家的用心,但感到更多的是,每个徒弟的身上,都有师傅的影子。倒是没什么,本来这次就是要求师傅参与备课,进行实践指导,但要想真的发展,还是要真真正正“做自己”。

  不仅是他们,我也是!有时候,会特意学名师的教学设计,但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反而很累,效果很不好。究其原因,我没有找到我。当课堂设计与老师个人魅力,成为两张皮的时候,往往是最糟糕的'事。

  那我们看名师实录有意义吗?有,我们要学,学他们先进的理念,学他们备课的思路,学他们创新的精神……然后,最最关键的是,消化,吸收,融合。那些能与自己课堂融合的,便拿来收为己用吧!如果不能,那就当做美景一样,欣赏一下,然后继续做自己。但在做自己的同时,请别忘了学习,思考。不管是向书本,向名师,向同事,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这样才会有自悟出的美,而这种美才是属于自己的美。

  无论何时,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大象的耳朵》教学反思优秀】相关文章:

大象的耳朵说课稿05-24

大象保姆教学反思06-30

教学反思优秀09-19

优秀教学反思11-17

教学反思[优秀]06-09

教学反思优秀07-13

《大象的耳朵》读后感07-24

数学教学反思(优秀)07-01

教育教学反思[优秀]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