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07 08:04:0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1

  1、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为此,学生须自主的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自然而然的参加诸如科学数据或资料等教学材料的组织和解释的活动,使之真正接触由科学家建立起来的科学事实、科学原理、科学定律,使之认真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并寻求理解。例如在本课中,让学生研究盐和水分离的方法,教师必须让学生体验分离的过程,从这一个过程中来观察体验实验现象,研究实验结果,发现规律。

  2、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科学家在探究中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收集证据,并以此为基础解释自然界的运行机制。在科学课的探究中,事实和证据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本课中,学生提出了让太阳晒,蒸发水分从而分离盐和水,教师支持学生做这个实验,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见解。学生想到了观察一杯50毫升的食盐溶液,用带有刻度的器具去测量,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可以说,事实和数据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的关键所在。同时通过证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推理及判断思维能力,也使他能懂得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工作以及如何通过探究发展并获得新知。

  4、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同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主要包括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而更多的表现在发散上。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特点。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利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在本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我国的海岛和青藏高原有海水和咸水湖,缺乏淡水,鼓励学生多想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提出了用太阳能、过滤装置等设想,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5、重视合作式学习。

  在科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等合作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差异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各不同。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从而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得到发展。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2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是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最后一课,重点让同学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分离盐和水的分离方法。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演示:往一杯水中加盐后,搅拌,会看到什么呢?接着让同学也往自身桌上的一杯“水”(已经是饱和的盐水了)中加盐并搅拌,让同学说说看到什么?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盐不溶解了呢?你们有方法让这些盐溶解呢?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加水可以溶解那些食盐,我就让同学们试一试,发现真的行,教师小结:加入水的方法可以让盐继续溶解。

  然后进入下一环节:假如这杯盐水放在窗台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同学们说出了水会蒸发,那么水蒸发了,里面的盐会怎么样呢?让同学作出假设。然后在同学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让同学想方法用实验证明自身的假设。从而引出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盐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让同学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同学发现真的在加热过的蒸发皿中留下了一层白色的东西。那这些东西是什么呢?

  进入第三个环节的教学,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当上面的这个问题一提出之后,同学的反应是盐。真的是盐吗?有哪 些方法证明是盐呢?让同学开展讨论,想出一些方法。可通过观察比较白色物质和盐的相同点,盐是溶解的,白色物质是否也会溶解,最后同学也提出了尝的`方法(当然确定平安的情况下,可心让同学尝一尝。)这些方法证明白色物质是盐。

  以上是整个教学流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逐步引导同学进入探究过程。同学既有动脑的过程,也有操作的过程,体现探究的理念。但这节课也有许多缺乏之处,比方:第二个环节,在同学进行操作时,酒精灯的正确使用只是演示了规范操作的过程,没有特别强调注意要特别小心,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小组的酒精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打翻了,着火了,当然没有什么事故。另外,在给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时,没有强调水不能加得特别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同学让水蒸发掉花了很多时间。影响了最后一个环节的考虑时间。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3

  分离食盐与水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个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混合与分离原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下面对分离食盐与水和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如下:

一、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

  1.注意实验安全。在实验前要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并强调操作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热水的使用注意不要烫伤。

  2.准备充分。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器材、试剂都要提前准备好,以免耽误实验进度。同时,要注意水的质量,使用纯净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3.简洁明了的实验步骤。在进行实验时,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实验步骤,通过亲身实验操作掌握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

  4.实验现象解释。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现象的发生原因,让学生理解分离物质的原理。

  5.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操作与现象解释,引导学生思考更广阔的问题,并对实验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讨论。

二、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

  1.明确实验目的。在进行分离盐水的实验前,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即要分离出盐粒,了解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原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实验器材准备。在进行分离盐水的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比分皿、滤纸、漏斗、玻璃棒等,要提前准备好,确保实验可进行。

  3.注意实验操作。进行分离盐水的实验中,操作要细致,操作步骤清晰,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结束后,要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包括盐粒的形态特征、重量、颜色等,让学生对实验结果有全面的认识,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5.相关知识讲解。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引出许多与分离盐水有关的化学知识,如溶解性、沉淀反应等,可以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讲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水》教学反思03-27

《把盐藏起来》教学反思11-15

盐到哪里去了教学反思07-17

《水的净化》教学反思06-14

水妈妈的孩子教学反思04-12

《观察一瓶水》教学反思06-19

水为什么变脏了教案及教学反思01-17

《水和水蒸气》教学反思7篇04-17

获奖中班科学教学设计《水不见了》及教学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