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12 07:10: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优秀)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秀)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1

  本活动依据《指南》提出的相关内容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准确地制定目标、选择内容、把握重点难点;活动过程紧紧围绕活动重难点,遵循小班幼儿游戏化一日生活的活动方式,用游戏贯穿活动始终,采用角色扮演、实物观察、参与游戏的策略,使活动体现了游戏性、教育性、趣味性、参与性、层次性的特点;游戏活动的强度、密度适中,同时注重动静结合,开始部分的热身活动、基本部分的游戏活动、结束部分的放松活动,体现了>体育教学活动的学科特点;

  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遵循了动静交替、循序渐进、活动适量、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等原则,将本活动的开展立足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把基本动作技能的锻炼寓于趣味性很强的游戏活动中。游戏中赋予幼儿“小青蛙” 、“小袋鼠”及“小兔子”的角色,加入箭头指示方向,来引导幼儿练习和巩固跳的动作,幼儿相应的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跳跃,充分满足了小班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表现等心理需要,让幼儿在乐中学,趣中练,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也从不同层面使幼儿动作技能得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在活动过程中,动作的要领强调欠缺一定的`梯度要求,层次性不够,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在活动设计上更注重幼儿差异。另外,在引导幼儿游戏时,孩子的情绪老师没有能及时进行成功的调控,孩子对游戏规则的理解还不透彻,导致个别孩子在“跳“的时候是以“跑”完成的,因此,到后面的环节游戏场面有些失控,孩子们“跳”出了我的掌控。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2

  小班孩子特别喜欢朗朗上口的儿歌,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片,他们能很快理解儿歌内容,在一定的情境中,他们愿意朗诵儿歌内容,一些孩子能很快学会朗诵儿歌。儿歌《妈妈》内容简单易懂,分为三段,句式整齐,具有一定的情节性,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便于孩子理解。

  儿歌《妈妈》这一活动我提供了3幅图片,让幼儿在欣赏图片的时候感受儿歌的`意境。我让幼儿欣赏一遍儿歌后问他们:“小朋友,在儿歌中讲到了哪些妈妈?”幼儿基本上能够说出来。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后提问:“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宝宝的?”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最后结合图片,小朋友们也基本能够朗诵儿歌内容,但觉得小朋友们还是不能很好地体会妈妈关心、爱护宝宝的意境,感觉他们只是在学背儿歌。

  为了了解幼儿是否能理解儿歌的内容、体会其中的意境,我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妈妈也关心、爱护自己的宝宝?是怎样关心的?小朋友们的思维不够活跃,都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妈妈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并没有联想到动物妈妈,说一说其他动物妈妈是怎样爱护他们的宝宝的。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10-07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05-25

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及反思07-26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推荐】07-11

小班反思教学反思01-07

小班教学反思01-10

小班教学反思05-15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反思06-23

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