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英语教师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
一、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例如在高一第一堂英语课上,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帮助他们消除进入新集体的陌生感,我和学生之间进行了一个小互动。首先,我把自己毕业的学校、性格、爱好等关键字用英语写在黑板上,根据关键字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爱好等关键字写在小卡片上上交,我把交上来的卡片打乱顺序发下去,随机选出一部分同学用英语简单的复述卡片上的内容,被念到的同学则继续介绍下一位同学。虽然是个很简单的游戏,但是对于刚刚踏入高一对高中生活充满向往的学生来说,这个游戏却能够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好感。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听写小测中,只要有进步,我就画一个笑脸或者写上“FIGHTING”作为鼓励,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错误率达到30%时,我就会打个问号引起他的注意。当学生表现良好时我会毫不吝啬地用“WONDERFUL”、“EXCELLENT”来表扬他们。新课标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观念中,老师的话经常被当作是圣旨,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不可置疑性,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难免会出错,也有考虑欠周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会坦白地承认错误,及时改正过来,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但若一旦发生,我认为老师还是应该大胆地拉下面子,及时改正,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坦诚和求实的精神。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第一堂英语课上,我会与学生探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告知他们在高中阶段会遇到的挑战,应该如何转换学习思路,改进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树立其主人翁的意识。再提出对他们学习上的要求,和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高中语法是令很多学生头疼的一块,老师讲,学生抄,第二天一问全忘了。对杠杠条条的记忆抹杀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像宾语从句这样的语法内容,教科书上已经有详尽的说明,学习宾语从句主要要求掌握连接词,语序和时态三块,我布置学生按照这三块来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四人一小组交流补充,给出10分钟的时间选出一个小组代表作总结汇报,再由我点评,归纳,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评讲习题。这样的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形式我还经常用于练习的讲评,特别是阅读理解的`讲评中。新课标注重学生学习合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教材提供了许多相应的活动设计。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有选择地来操作,例如MODULE 6 UNIT 4 GLOBAL WARMING这篇课文中有个任务是让学生针对全球变暖这个话题设计一个海报,我先讲解设计海报的要点和海报中必须体现出来的内容,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设计一份海报,由各组代表在黑板上用最快的速度画出自己的海报,再全班投票选出最好的作品,实行全组奖励。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既发挥了创造力,又调动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于全球环境的关注意识。
三、教学设计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
古今中外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到学习方法的时候,无不把兴趣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提出:"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发现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强制性记忆已经不适用了,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要改变这种现状,在词汇教学中,我经常把一些影片或者歌曲里面的情节用上,例如说到特殊疑问词+EVER的用法时,我就举了,“WHEREVER YOU GO , WHATEVER YOU DO ,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许多电影中都有男主角追着汽车跑的情节,我就用上了“HOWEVER FAST HE RUNS, HE CAN’T CATCH UP WITH A BUS.”这样的例子。学生顿时心领神会,有的甚至哈哈大笑说到:“HOW STUPID HE IS.”,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到国际上发生的大事,上海世博会、美国总统访华、全球气候会议、人体的炸弹袭击,小到娱乐新闻、名人轶事、街头巷尾的趣事都能用在例子中。这样的例子既让学生感觉有趣、新鲜,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发展进入高速信息化时代,世界每天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想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时时关心天下事,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媒介资源——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等,不断更新信息,与时代同步。
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摸索、反思,改进教学方法,虽然这些改进得到了学生的接受与认可,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做为新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是国家的千秋大业,课改任重而道远,做为教师一定要形成终身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反思,培养客观自我评价的习惯,改进、强化教学效果,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构建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2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教授一门新的课程---机电英语。对于我来说,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从开学到现在,这门课给我带来的感触最大。
众所周知,传统英语课一直是以传授语法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英语运用水平的能力为目标,这样的文化课对于职校生来说有难度,也使他们稍稍感到枯燥。通常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使课堂生的有趣,例如让学生通过唱唱英文歌,来一段chant ,或表演一段课文对话,小短剧排演等,以体现知识的掌握和重现。但是专业英语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专业词汇很多,长句难句也很多。当然也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向教授过这门课的老教师请教,征询他们的意见,并经常去听课,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在上过几堂课以后,我渐渐有了自己的观点,也摸索到了一些方法,开设这门课程的大多为机电专业班级,男生多,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如果采用基础英语的教授方法是肯定不行的,因此我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分析和专业词汇的掌握上。
有一堂课我印象深刻,文章题目是切削方法和切屑种类。课文主要讲了两大内容:切削方法与切屑种类。在备课时,我就感到有一定难度,文章涉及知识非常专业,如果不亲自体验,课堂上野就很难向学生传授知识。所以我决定到学校实习培训基地去,向专业教师请教,最好能亲自操作相关机床。实习基地的老师很热情的`帮我解决了难题,拿出车刀给我,仔细告诉我每一个部位的专业名称及作用,最后还安装好器械让我亲自体验了一下。虽然我的操作并没有成功,还损坏了车刀,给实习老师造成了很多麻烦,但是我确确实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书本上那些看神遥远的知识一下子变得有血有肉,丰富起来。回到办公室后我立即拿出教材,把在实习基地学到的知识在书上标记下来,本来不甚明白的知识点也似乎变成了小菜一碟。
第二天我走进教室,信心满满,把时间安排为两大块。一部分时间讲授知识点,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踊跃发言,根据以往的实训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在黑板上将知识要点列出:车刀的重要组成部分:tool clearance(刀具间隙角),wedge angle(契角),rake(前角),angle of cutting(切削角)切屑的种类:切割sofe metal(软性金属)时产生continuous chip(持续性碎屑);hard metal(刚性金属)—discontinuous shearing segment chip(非连续剪切碎屑);brittle metal(脆性金属)--- discontinuous breaking segment chip(非持续性碎屑) 这样就解决了专业词汇的掌握问题。然后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讨论的范围也很广泛:操作车床的感受;对车刀的认识;加工过哪些性质的金属,这些金属又各自产生什么样的切屑。学生们一下子找到了话题,激烈的讨论着。最后每个小组各拍一个代表发言,大家共同学习交流。这节课很快结束了,看着学生们兴奋的表情,我知道这趟课我完成了任务。在完成家庭作业后,绝大多数学生一定能掌握这篇课文的重点知识。
专业英语是一门相对枯燥的课程,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授好这们课程的重点。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努力挖掘好的教学方法,同事之间互相学习,争取上好每一堂课。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3
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所以小学英语基础教育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英语的效果呢?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口味的教学方式方法。实践证明,注入情感、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发挥交际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德育、智育相互渗透,完善教学过程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总是盯住学生的弱点错误,而不对他们的成功作出正确的评价,就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不成形的思想,从而阻碍了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异想天开”,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态度,满足他们成功的需要,调动积极性。在实践中,我注意做到两点:
(1)、注意评价的鼓励性
面对精彩的回答,我们要舍得掌声。但在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表扬的基础上,也应注意否定学生错误的方法。教师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句“No,You are wrong.”常常使回答的学生积极性一落千丈,甚至挫伤了他的自尊心,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不如把它换成善意的话,如“I don‘‘t think so.”“Please think it over.”“Maybe you‘‘re right.”“Really?”它们听起来委婉含蓄,不但使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注意评价的层次性不同程度的学生,我设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要求。优等生往往给予高要求的评价,希望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更上一层楼;而后进生往往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给予积极的评价,才能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做到勤思,创造力才能得以继续的发展。
二、 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外语教育研究界提出,当前,外语教学法正处于转变之中,其特点是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与同伴及小组活动之间寻求平衡。外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热情,往往会使学生觉得寸步难行,从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浅显易懂,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特点,创设课堂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热烈兴奋、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在自由地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有讲有练,精讲精练;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起伏、有节奏,使课堂上充满生机、挑战与激情。促成情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互动”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认知互动、师生情感互动、师生实践性活动的互动等,形成多维互动关系,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施共同创设的各种情景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借助角色模拟,展现对话情景。例如:在教学小学英语第一册第2单元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Zoom、Zip、Mike、Wu Yifan上台自由发挥即兴表演对话,通过动作、神情及语言,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使较长的对话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会了。又如:在教学钢笔、铅笔、橡皮擦、卷笔刀、尺子、铅笔盒的一些单词时,教师可准备相关实物放在一个“百宝箱”盒子里,然后一边神秘地出示,一边说:“Look, What is this, do you know?”同学们兴致盎然,纷纷争着回答,教师趁机教学单词,使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会了单词。智慧的创造,灵感的激发,成功的喜悦,常常给人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在师生的生命长河中,留下永不消逝的痕迹。
三、 发挥交际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英语教材给教师以充分自由的发挥空间,它贴近生活,我们在学习中要注重实践、体验、感悟、内化、创新的过程,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利用课余生活,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英语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发挥英语的交际功能,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地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教学形式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4
摘 要:近年来,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型人才,而且要求“教师即研究者”。在这一要求中,反思性教学是推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现实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旨在从英语课堂教学合理性的几个方面探讨英语教师如何做好课后反思,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中学英语教师;教师自身专业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己看成教学型人员,习惯用教学经验应对学生或教学的挑战,按照预设的教学设计,希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师专业化的热潮下,随着新课标的出现,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者”还是“研究者”。教学反思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不机械地按照教材和课程标准或上级的要求等按部就班地行事,而是在领会教材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
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因此在教学反思中把握四个“注重”。
一、注重反思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反思自己在现实教学中是否将三维目标流于形式或名不副实,或标签化。中学英语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课程“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手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动力系统,只有夯实语言知识,情感目标才有坚实的基础。同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加强人文教育并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利用英语文本可以对口语交际、文化意识、策略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了解我国文化和西方国家的`一些差异,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注重反思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共同讨论、合作探究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及其创新的能力。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学生作业或试题的分析反馈来衡量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适时修改和调整教学实际方案,通过反思改进,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也获得进步和发展。
三、注重反思教学工具
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很重要,英语课上常用的工具有录音机、挂图、单词卡片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教学工具的使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丰富课堂,如,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模块4 Unit 10 Money“A Material World”这个话题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各种钱币展示出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这会起到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效果,但也要避免出现滥用教学工具,使教具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装饰、一种累赘。因此教师应该反思教具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四、注重反思教学评价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有两种意义。(1)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如,学生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预先设计也可以是课堂随机的教学。(2)教师自己或他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通过自我反思、课堂录像、课例分析等手段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诊断。可以通过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进行反思。如果将这两种教学评价方式相互结合,融入一体,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既要探讨解决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问题,又要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有一种创新的态度。教师首先要“学会教学”,通过反思发现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自身发展,成为高效教师。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实践初探[J]。外语界,20xx.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5
1、在上课时,教师应勇于“让位”给学生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而要勇敢地“让位”,勇敢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勇敢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整堂课,透过画画引导孩子去学英语、说英语,用画画把孩子的思维得以限度的展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并且互相倾听着,碰撞着,从由一个单词到一个句子,最终成一篇小文章。而我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鼓励学生用自我的思维去探索,用自我的`语言去表达、交流。我想:仅有这样,教师才能算是整正地“让位”,才能算是让学生从真正好处上进行自主学习。也仅有教师这样真正地“让位”,孩子们的学习,才会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的主动、那么的用心!
2、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带给展示自我的舞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在其内心深处都强烈渴望着被欣赏、被发现,作为小学生尤是如此。他们生性聪慧、活泼、同时也拥有着更加强烈的表现欲!身为教师,仅有完全了解学生,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带给各种能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淋漓尽致地表现自我的才华、发挥自我的潜能,才能进一步激起他们渴望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6
内容提要:教学反思能力是一个高素质的现代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但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或随时间流逝自然提高的,它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培养和发展。笔者从自身实践出发,论述了小学英语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并确定反思内容,在实际的反思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反思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反思活动。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反思: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有从事英语教学研究多年的学者提出,现代英语教学中,反思能力是一个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其中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可以看出,英语教学的反思,已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小学英语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显然,这种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那么,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怎样形成并发展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还很粗浅的想法。
一. 教师要确定自己需要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它并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古语说"有的放矢",教学反思应是一种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行为,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
应素质教育之需,英语教育需要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技能、高水平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此,小学英语教师的反思应包括三种重要成分,即认知成分、批判成分和教师的陈述。
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认为,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解决问题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在课堂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等等。教师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往往造成了他们在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处理上的差异。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以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为例,有位外语教师在教cock (公鸡)一词时,有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地说:"有没有母鸡呀?"顿时,全班一片喧哗。教师平静地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一一讲解,并表扬了那位学生好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说话的态度。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
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在这种反思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其实时时刻刻离不开批判成分的反思。在各地的教学经验的交流中,我们接收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否就不假思索,全盘接受呢?这是一种需要我们去反思的成分。以"拿来主义"为准绳,批判地反思,进而内化,取其可用之处借鉴运用,不符合本地实际的则暂时放下。毕竟不同省份、或一个省份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小学英语教育水平处于一种并不均衡的状态。在小学英语教材使用上也是如此。不迷信、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材提出质疑和可商榷之处的反思能力,也是体现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个性和素质的地方。
教师的陈述则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教师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等等。教育学指出,教师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体态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尤其作为一名语言教师,考虑到所任教学科的学科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则更有必要对自己的课堂陈述进行反思。如是否口齿清晰、是否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体态语言是否亲切自然等等。而小学英语教师的重中之重则是时时刻刻应不忘反思我是否给了我的学生们准确的英语语音和语调。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不可回避,它是我们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确然存在的问题。上海一所中学曾经作过一项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喜欢英语课是因为喜欢他们的英语教师,包括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教师创设愉悦课堂的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反思自己的课堂陈述,掌握优美的英语语音语调,形成亲切得体的教姿教态,提升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
二.教师应把握教学反思的过程
"实践出真知。" 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师反思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
首先是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但教师往往并不容易明确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帮助教师发现问题。
接着是观察与分析阶段。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对照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自述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或借助于录音、录像等来获得信息数据。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目前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第三、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反思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最后是积极的验证阶段。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在我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6年中,我感到我时时在经历这样的反思过程。以课堂教学方式的反思为例。最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上课内容,课堂上,我让他们反复地跟读操练课文中的对话和句型,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们开始失去了热情。上课时,我口干舌燥地教,而他们意兴阑珊地读。我很困惑,是我的教学有问题,还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呢?在很多的英语教学杂志和教学录象中,我看到了不同于我的课堂教学的实例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更是引发了一场关于英语教学的大讨论。我想此时,我是经历了反思最为重要的两个阶段--具体经验和观察分析。之后,我将自己反思的结果一点一点地运用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游戏法、竞赛法,设计活动课,逐步放开,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兴趣盎然的课堂中来。我发现,游戏的加入与活动的增多,非但没有使教学进度滞后,反而因学生参与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当然,在验证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不一而足的问题,如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活动课堂的管理问题等等,但反复的反思、对照、验证过程中,我感到学生们体验到了英语课堂的乐趣。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往复的反思过程带来教师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当然,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的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三.教师应注重教学反思的方法
荀子《劝学篇》中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好的方法,将可以使我们顺利达到目的。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反思。
(一)反思日记
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备课和上课是两个互相关联的重要环节。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各个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其合理性在课堂实践中获得检验。例如在日常教学中,经由学生的群体性反应,如他们的接受程度、参与程度、投入水平等表现,教师会产生某种体验。因此,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或在一节课结束后,即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常常自问:我的教学步骤流畅吗?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吗?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吗?有效吗?我设计的任务型活动能吸引学生吗?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有什么是我可以改进的吗?如何改进?我给了我的学生现成的鱼,还是给了他们钓鱼的方法?我微笑了吗?
这种反思方式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陈述水平,并带动认知成分的延伸,帮助教师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二)详细描述
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在我工作的学校,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的风气很浓厚,课后,教师之间坦率地交换意见和建议,对课堂中的情景热烈而细致的讨论。上课者和听课者之间的这种详细描述式的反思常常能发现许多教师自己平常不易发现的问题。
(三)现场讨论
在市一级或区一级的教研会上,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小学英语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在各自的实践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体会和方法,但教学中总是存在一些共性的难题。例如20xx年1 月,教育部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应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规定小学英语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在这个大方向的指导下展开教学并体会到了它的科学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但实际过程中,也产生了种种困惑,如什么样的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如何在活动课中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如何设计更有效的活动模式?等等。这时候,市、区或更大一个范围内的群体反思往往有助于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四)行动研究
教学中,有些问题常常并不是教师的个体反思、实际讨论所能完全解决的。因此,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与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这种反思方法称为行动研究法。美国社会学家勒温认为"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的研究探索活动这种相互支持、交换意见、取长补短的合作,使得实际工作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又变成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研究的基础和来源,研究的成果又将进一步提高和指导教师的实际工作。
当前,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提出了"教师即为研究者"的重要观念。在美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际能力,而且在教育实践中提倡反思,形成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运动教师成为研究者运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因此,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每一个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7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政治、经济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中职生来说是必备的技能之一。而当前中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浓、实际运用能力极差。这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问题,也是教师该反思一下自身教学方法的问题。当前英语教学实际存在诸多急待改进的地方。针对目前各地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脱离实际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中职英语教学的正确走向。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应当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和专业实际,不断地更新、发展。现就当前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来谈谈几点教学思考:
一、对当前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教育理念、教育政策的转变与调整,中职学校迎来了蓬勃发展。伴随着全国各地中职学校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一系列中职学生的学习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英语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学习轻视文化课学习
从每年的夏季招生我们都知道,选择上职业学校的这一部分学生主要就是为了学技术掌握一技之长。他们认为学不学文化课无所谓,再加上初中时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就更没有兴趣学了;更有甚者彻底就不学,说早知道要学文化课就不来上职业学校了。在他们看来学文化课是上普高考大学的事,上职业学校只要把专业技术学好就够了。殊不知每门课程之间都是相通的,学电工电子要用到数学知识,学计算机要用到英语知识,平时打个欠条写封信写张请假条等要用到语文应用文写作知识。不仅如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中专毕业生不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和深造提供契机。
(二)受以往自身学习状况的影响英语基础太薄弱,学生对英语学习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
很多一部分学生初中时英语基础就太薄弱,甚至大面积空白,以致现在听不懂英语课,在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睡觉、思想开小差、看其他书籍等等。学生们反映说,“老师我们也想学可就是听不懂啊!”“看到英语我头都晕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已走进了死胡同,到了让他们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让老师头疼的地步。
(三)一少部分同学基础可以学习态度也端正,但学习方法不合理,进步较小,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差。
(四)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五)有些学生特别是差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抱有“破罐子破摔”思想。
只有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对教师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反思
目前大专院校、高中的不断扩招使得处于两者夹缝中生存的各中职学校的学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大部分属于自费分数线都未达到、双基均差的落榜学生(经过普通高中或其他分数要求较高的私立高中层层筛选剩下的,或是被父母强逼来上学的);还有部分是农村家庭贫困上不起高中的学生。在毕业招聘面试中很大部分学生连简单的英语面试一点听不懂,简单的英语单词factory, manager等的意思都翻译不了,更有甚者连二十六个英语字母都写不全。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采取对策,以适应实际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中职英语教师教授的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和就业实践联系不大,且讲授的过深过难,过于强调语法、词组等机械记忆的纯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欠缺妥当。这对本来基础就差的学生无疑为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教师觉得也不是很得心应手,虽然也认真备课上课了,一堂课下来累得不轻,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知识、技能也是差强人意。
问题主要出在什么地方呢?作为中职英语教学工作者,只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职学生这一主体,掌握他们的学习特点和现实,才能恰当地、正确地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进行指导,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生相比,大体有以下特点:
①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理论上讲,中职学生上职校是为了更好地择业、就业的,因而他们往往就存在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思想,认为只要专业学好了就行文化学不学无所谓。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都是迫于学校课程的规定,所以,在英语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尽量把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把英语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如,经常穿插专业词汇,lathe(车床)-【机电专业】, car maintaintenance(汽车保养)【汽车维修专业】, electronics(电子学科)【电子专业】等,英语应用文写作,英文履历表填写等;在课堂内容教授上,补充贴近当今学生活且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努力使课堂不枯燥乏味。以此来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②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是相当薄弱的。
大多中职学生都是普通高中落榜进入中职学校的。他们文化课成绩极差,特别是英语基础极差的学生,有个别学生甚至英语中考成绩是个位数。虽然中职学校的教师们也都知道这一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注意不到这一点。于他们常常会不顾实际地用相对过难的内容去给他们讲课,导致他们进入“不懂不学、不学不会、不会就厌学”的恶性循环之中。今年刚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在我上第一堂英语课讲音标时全班就有80%以上说不会音标,音标是学习英语单词读音必须要掌握的,面对此景我只得从头把48个音标细讲并带读。我们不能把我们这些中职学生当作是一个已学了三年的senior student来对待,我们要了解自己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的实际。
③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与普高学生很不相同。
大部分普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为进一步的学习英语打下基础,也就是说,他们是为高考和今后深造服务的。因而,大部分普高学生对待自己的英语学习有一种义务感、紧迫感、责任感。他们的英语学习相对而言就会有自觉性和主动性。而大部分中职学生则不同,他们不是为今后的学习而学习的,他们完全是冲着一个饭碗而来的,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是以是否对这个饭碗有用衡量的,他们学英语就是他们自己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对英语学习的需要。
④中职学生也有自己学习英语的优势和长处,有自己可以挖掘的潜力。
中职学生虽然英语基础普遍很差、底子很薄、学习英语效率很低,但他们也有许多普高学生所不具有的优势。例如,中职学生对与参与动手、动口的表演活动欲望很强,对集体行动反映积极。这些优点为他们英语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对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英语教学模式的反思
常常听很多老师无奈地说学生基础太差没办法教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应该停止那些对学生的抱怨,耐心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仔细研究、探讨合适的教法。英语是一门技能,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课堂内外多采用启发式,通过机械和模仿的语言技能训练来启发和引导学生;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可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英语角活动、演讲比赛、英语知识竞赛、小组讨论、辩论、游戏、以及角色扮演、讲故事等等,把教与学进行得生动有趣,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采用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只有当学生能基本听得懂,说得出,写得对的时候,才会真正喜欢英语,对英语的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
(一)走进中职学生(差生)的心,建立真诚融洽的师生情谊
学生进入中专学习时,外语已学两三年,数次考试(包括中考)中的接连失败、初中英语老师的冷眼相待致使他们对外语已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自卑想法。不仅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严重受挫,就连待人接物的自信心都不足。所以,这些孩子就如同掉进了冰窖,心理上极度“冰冷”。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爱),对他们进行英语学习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只要从头来一步一个脚印会学好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差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他们只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逐个击破。我们中职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节课中间的时间、课外辅导时间深入学生中间,同他们聊天,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个性发展特点。不鄙视他们,不放弃他们,了解他们的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例如,有位学生,他的英语基础并不好,但朗读水平很不错,我上课表扬他音质很好,读起英文文章来颇有播音主持的韵味,鼓励他多读英文,早自习让他常领全班同学读,大大地增强了他学外语的信心和兴趣。现在他很爱学英语,成绩也大有长进。
(二)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
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中职学生在自我纪律约束和英语学习自主方面自觉性都很差,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中职学生在初中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初中教师也认定他们是班级的“败类”,“累赘”。在社会上受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挫折感,有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我们应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栽培他们。当我看见学生抄其他同学的作业时,我不但不责备,还主动将最好学生的作业本借给他们抄,并叮嘱他们要“一抄、二读、三背”,第二天上课,有意识地叫抄作业的学生站起来口头做一遍,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的单元测验,我将成绩有进步的学生名字提出来及时表扬,让他们也品尝品尝成就感。有些学生反应的慢点,有时一个简单的时态讲几遍还不理解,我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有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或更多例句解释直到他们听懂为止。无数事实证明,中职生有懒惰的一面,也有积极的另一面;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也有若渴的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他们毕竟是十六、十七岁的孩子,在自身学习自卑的心理阴影下,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三)夯实基本功,增强内功,创设愉悦课堂.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技用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要大量地反复地模仿、训练运用来提高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这就是英语的特点,而大多数中职学生学习不主动,怕动脑、怕张嘴。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他们会认为整天叽哩哇啦的读啊,记啊太机械、枯燥,还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就进入了梦乡——英语课成了催眠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加强内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我们教师应尽量做到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用短暂时间达最佳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为了延长学生上课专注的时间,我们可以常结合课文讲些有趣的小故事、介绍英美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听听英文歌曲等。课堂上将好差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四.对改革传统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反思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于基础文化素质的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但是现在中职英语教学一直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书”,造成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太强,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过分侧重机械记忆,丧失自学能力,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并且局限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学生只能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起到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现用中职学校英语教材不能有效适应新的情况,没有能够突出交际性原则和专业实用性原则,其设计应不利于在课堂上开展交互活动及具体专业的就业需求。在教材内容的改革上应本着实用性的原则,采用实用性的内容,增加一些与专业有关,对学生就业有益的内容,如,英文面试口语、旅游、宾馆服务英语等。这样才能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中职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切合生产、学习的实际,一个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如现代设备的操作人员等,到底要学什么内容的英语,只有到有代表性的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生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意见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现场使用英语的机会日益增多,如进口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国际通用技术标准,正在使用的成熟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原始资料等。另外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人机沟通能力成为必备的职业素养。英语教学对有关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提示信息,通用和专业软件的使用说明,互联网络调用命令等都可纳入教学内容,成为中职英语教学十分实用而生动的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年轻英语教师,我认为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普遍存在着不切实际的、薄弱的一面,英语学习现状发人深省。这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我们的中职英语教学。我们要从教学实践出发、时刻兼顾学生的学习现状,努力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彻底转变英语教学观念,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为中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奉献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用心去对待学生、对待教学,中职英语的教学和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8
十月份,我的主要教学研究课题是“以多元互动课堂评价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地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自主地用课堂评价用语以及本课所学的新句型对学生自己、他人的课堂表现,课堂行为进展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兴学习兴趣与效果。
自主学习的目标定义为:在课堂上自主地说。课后自主地复习。我事先没有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因为不想给学生增加压力与负担,另外学生也没有预习工具。而是拿出来一节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熟悉我的教学套路,通过这节课让学生知道哪个教学环节是可以自主发挥的,哪些地方可以做小老师,,哪些地方可以得到小红旗。也就是说通过一节课让学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感受到成就感,从而自发地进展预习,这比老师强压着预习效果好得多。
这个方法收效良好。最明显的是四年级。原来2个班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较差,有时教几个单词都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有些记住了意思又记不了读音。自从当了“小老师”后,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有了成就感,学生非常欢送自己学习、自己做主的学习方式,课堂气氛重新活泼起来。学生自己能教的单词由刚开始能教一个,到逐渐地扩展到大局部单词都由“小老师”来教,直到学生教不了了,我才教。课文里的句子几乎都不用我翻译,学生通过自主预习以及小组合作就能够自己翻译。因而我教得非常轻松,学生也学得很快乐。
有一个叫xxx的学生变化最明显。这个学生刚开始对英语课并不感兴趣,上课不是搞小动作就是开小差,自从尝到当“小老师”的甜头后,她变得认真听课了,还争先恐后地当起“小老师”来,有时一节课能教好几个单词呢。我想这“小老师“的'背后肯定是勤奋自主的预习结果,这得益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重心的下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表达。英语课堂变成了快乐大本营,教与学都变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9
Reflection on Teacher-centered and student-centered
strategy in English Classroom
For centuries,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designers emphasized English curriculum on teacher-centered learning.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and been approached in real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decision such as selection of language contents, ways of learn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learning outcomes are still being made by teachers or educators. Traditional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was the main way how students learned and teachers taught when I was a student. Normally,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English study, learners learned new rules and some vocabularies firstly, and the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practices imitation, learners practiced their pronunciation, exercised about the grammar, recited vocabularies. And after some English structures have already been acquired, sentence patterns and grammatical features were acquired gradually.
Teaching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teacher-centered method Teacher-centered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Chinese classroom for me at each English lesson can be a picture of those teachers specifying class objectives, highlighting entry and learning behaviors, selecting and sequencing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hen evaluating the outcomes and behavior of students at the ending process. The activities which teachers choosing were general answering question, reading together with classmates, listening to tapes, dialogues study, playing and using flash cards. The teacher may barely used discussion and some student activities from students sides. There also might be littl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and few group works in the classroom. The methods to assess and evaluate the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 was the form of examination. The only role of a student was merely a listener.
Advantages of teacher-centered method:
This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learning method in Chinese classroom as a foreign language focuses on input of knowledge and structures of language itself and grammatical system. To beginners of English learning or inexperienced learners, 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begin by teachers instructing enough f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making most of the decisions as the foundations of learning. Also learners from the teacher -centered English classroom may cover more topic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nd for teachers, they could achieve their objectives efficiently and control the class effectively.
Shortages of teacher-centered method:
Learners who exposed in a long listening environment as listeners rather than participants will feel bored, fatigued, tired, undisciplined and sleepy. Teacher -centered English learning situations in Chinese classroom also are less tolerant toward the expressed students’ viewpoints, and it is more restrictive, critical in valuing the behavior and motives of the students. This will constrict the creativity of students and they will less bring forth new ideas. Besides, one of the aims for learners to learn another language is for social interaction (Long, 1981)。 Students need to ga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al skills, need to carry out real world tasks and what they do with the language. While teacher -centered English teaching -learning style may block and les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t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English.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has advantages for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Students develop learning and other skills and gain meaningful knowledge that will help them throughout lif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s learned.
Students discover that learning is interesting and fun and they learned more because they were involved. Teachers have less traditional work to do, especially in the upper level classes. Students are more attentive and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
Complaints about irrelevance and unfairness decrease. Teaching is interesting and fun. Disadvantages:
One disadvantage is that there are students who do not relate well to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in spite of a teachers best efforts. This is most prevalent at the lower levels but can occur in upper level classes. Another disadvantage is that the students have to work in teams. They complain about being on teams. Also students find it difficult to work in teams because they have not been taught team skills. Since student-centred learning places much more reliance on the active role of the student than does traditional teaching (where the student has a relatively passive role),student commitment and motivation must of necessity be very high. Thus, it may be less appropriate for use with young or inexperienced learners than with older, more mature learners. Indeed, some people are never able to adapt to a student-centred style of learning.
As well as being the producers of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ers have another new role in a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system. They are no longer the primary conveyors of information, but adopt a more supportive counselling and tutorial role. This function may be difficult for some teachers to fulfill effectively (or even to accept) and, in many cases, it may be necessary to organize in-service courses and other staff development activities in order to help teachers to carry out their new role effectively. Teacher-centered method can give students lots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n a limited time. Student-centered method makes learning less stressful and more enjoyable. However, personally speaking, maybe the teacher-centered method is better for Chinese students. This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in China, which has a large population and has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at school. Firstly, it is quite common that each class has more than 50 students, which makes the class hard to control. Such a large number makes the student-centered method almost impossible. Because the teacher doesn’t have enough time to organize any teaching activity, such as pair work, group work, and role-play. So class time is the first barrier of using student-method. Secondly, in China students’ seats are mostly set in a relative small space so that it is inconvenient for them to change their seats when a teaching activity is proceeding. Finally, the teacher-centered method can give students mor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n a limited time. That’s to say, this method can make our class as informative as possible. On the other h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eager for knowledge and ability so they prefer to learn a lot from their teachers and professors. I can’t deny that student-centered strategy is a trend in teaching-learning environment but teacher-centered one is more applicable and feasible in China of course we shall spare our great efforts to make adjustment to it.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0
通过这次新课标远程培训让我意识到: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意识到,在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如下;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每年开学初,老师都要制定培优辅差计划,我觉得培优辅差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好中等生。中等生不是上进就是落下成为差生,这关系着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比如,每场考试下来,老师总是迫不及待想知道优生的成绩,错在什么地方,面对面评讲。剩下的学生就泛泛评讲。这样导致中等生跟不上节奏,一而再再而三,失去了信心,然后退步。我认为,中等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与耐心的指导,老师要多多鼓励他们。只要中等生进步了,既可以带动差生,又可以促进优生,以达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力的能力
以往在训练的过程中都采取先让学生阅读听力材料,理解其大意,再进行听力,结束后直接评讲。其实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中等以上的学生,更不足的是,这样的训练很机械、导致知识不连贯,没有达到听力能力的培养。这次培训让我们懂得了听力应该注重听前、听中、听后的'培养。 听前让学生进行热身活动,熟悉话题;熟悉相关词语和句型;接受背景信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具体任务。听中让学生听信息,排顺序;听信息,列项目;听信息,补全文字;听并画图;听并制作;听并填空;听写;听并记笔记;听指令,完成系列动作;听并选择;听并匹配。听中的任务设计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一般到具体,任务要以获取信息为主,同时要有对归纳、推断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听后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模拟对话;复述或转述所听内容;作出书面回应;总结要点;改变所听内容;表达个人感受和观点。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完全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其实,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改进的成绩,给予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并鼓励他们大胆的去说。学生考完试后,让学生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问题。让学生相互之间相互评价,找出优缺点,互相促进学习。
四、英语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使英语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英语课程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如图书馆、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基本和常规的教学设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英语课程提供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VCD、DVD、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视听室等,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传统和常规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了适应信息时代的新的学习模式。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更有效地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快速搜索、科学组合、分类整理和加强合作,进一步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总之,这次新课标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名师的专题学习项目,优秀教师的案例分析,同仁的相互研讨,以及老师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对我们的耐心指教,让我们边学习边反思。这使我在今后的教学方面不断的成长起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1
摘要:反思教学近年来在国际教育界备受重视,在我国也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熟悉。本文从反思教学理论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能。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反思;专业化
人之反思,古今皆有之,它是一种文明程度和个体成熟与理智的标志,古有“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之言,今有“反省”“检讨”和“人贵有自知之明”之说。反思,首先是思想界和知识关于元科学研究的一种理念与方法,后来移植于教育教学,便产生了反思性教学。笔者认为这种移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与进步的一种标志。
对于反思性教学的概念,众说不一。熊川武教授在他的《反思性教学》一书中所下的定义,是“教学主体借助行为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我们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对教学经验进行回顾与重新认识(包括思考、评价、整改等),以至产生新的更趋于合理性的教学方案与行为的活动过程。通俗地说,反思性教学,即“教学的反思”与“反思的教学”二者有机的统一。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促使教师个体乃至群体由教学者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催化剂。新课程英语教学中,反思能力是一个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其中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显然,这种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那么,作为一个英语教师,怎样形成并发展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师要确定自己需要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它并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遥想,而是一种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行为,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英语教师的反思应包括三种重要成分,即:认知成分、批判成分和教师的陈述。
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认为,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在课堂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等等。教师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往往造成了他们在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处理上的差异。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
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其实时时刻刻离不开批判成分的反思。不迷信、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材提出质疑和可商榷之处的反思能力,也是体现一位英语教师个性和素质的地方。
教师的陈述则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教师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等等。教育学指出,教师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体态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尤其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考虑到所任教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则更有必要对自己的课堂陈述进行反思。如是否口齿清晰、是否富有感染力、体态语言是否亲切自然大方等等。因此,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反思自己的课堂陈述,使用优美的语音语调,形成亲切得体的教姿、教态,提升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
二、教师应把握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师的反思能力就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反思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
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因此,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帮助教师发现问题。
观察与分析阶段。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对照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回忆、与学生交谈、与同行探讨等来获得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看自己的教学思想观点是什么,它是否符合目前所倡导的理论,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反思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积极的验证阶段。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2
本周进行了月考,学校里进行了总结,各科成绩很不均匀。我们八二英语对最近学习的同步训练。配套练习和检测题进行了重新整合,几乎都是讲过的原题,但有的同学考得还是很不理想,我所教的两个班成绩很不均匀,九十分以上的三班有_人,四班只有6人。八十分以上的三班有24人,四班只有_人。所以四班成绩不理想。但这个成绩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很接近。当时也是高分有一半的悬殊。月考的意义是对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检验,然后知不足而改之,学校不把它作为老师量化。但从始至终我都很认真地对待,没有半点马虎。对学生这样的成绩我感觉很正常。对学生的'书面表达,我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四班有四个同学的书面表达是空白。他们是张明海。蒋佰强。吕达和赵世贵。这件事情让我非常生气,因为书面表达不是很难,他们不至于一个单词都写不出来此外郭富城。王玉庭和卢立剑这三个同学只写了一句还不一定正确的句子,也没有得分,只得了一点卷面分,另外齐春如。徐兴隆。王明月和英明昭这四个同学虽然写了书面表达,但由于偏了题或者词不达意也得了零。这只是四班的情况,由此也能看出三班的某些问题,所以书面表达很不理想,我争取下次让他们别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3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对此刻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我们城镇的英语英语高中来说,在英语教学中遇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使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分析原因:由于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条件太差,师资力量落后,造成教师升入高中后英语跟不上。要想真正做到双领、四清、高效课堂,必须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生氛围。对于怎样增强英语课堂效果,笔者有如下提议:
1、关注学困生,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教新高一时,英语学习不能只教高中知识,还要适当补充一些英语最基本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一次复习初中知识对机会。复习过程中,巧设课堂提问,让好学生更自信;让中等学生感到能学会;让学困生感到努力教师,还有期望。这也是分层次教学的一部分,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标准能够不一样。但要使全体学生都能理解,都能跟上课堂节奏。每当课堂讨论或练习时,应异常关注学困生,及时给予指导,使他们每节课都有点收获。
2、利用课堂口语,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英语,要始终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利用课堂口语,既营造出英语氛围,也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课上,尽量用英语去锻炼学生的思维,甚至不惜辅助以手势及英汉结合。虽然有的学生还免不了中式英语,还是要鼓励、鼓励、再鼓励!让学生带着教师的激励的语言,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简便的、愉快的感知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3、加强师生互动,进行课上操练
在新教材的指导下,英语课堂不能满堂灌,要多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例如,教授单词时,重点单词和句型应多操练,举出各种典型例句,和生活性强的例句,让学生充分参与。在反复操练中,兼顾那些学困生,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有效地增强了课堂凝聚力。
4、增加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
课前预习,对于上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是打造英语学习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布置可课下作业时,最好分成学习小组,利用早、晚阅读时光,小组长能够起到督促和检查的作用。当然,课上导入和复习也是检查的重要一环。学生回答问题时,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留点自尊,也就给他们留下了学习的勇气。
总之,多关心、关爱学困生,把他们也融入到英语学习大课堂中,仅有全班整体的参与,才算是真正的英语高校课堂。让所有的英语教师为英语高校课堂而努力吧!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4
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七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景,我在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体此刻以下几方面:
一、书写
英文书写的端正与规范,是开学阶段必须要抓好的。从新生入学第一次在英语四线格上落笔写英文字母,就要向学生们提出要求:任何一位学生都必须书写端正,否则将会受到惩罚。吓唬之余,在最初阶段还不妨特意抓几位敢“顶风作案”的学生,以惩一儆百;同时对书写端正的任何一个学生都给予鼓励。之后我惊奇的发现,那些中文汉字写的歪歪扭扭的学生,英文却完全能够写的十分端正,俨然一个优秀生的卷面一般,感觉很有成就感。
在后期进行英文写作评分时,依然贯彻字迹端正者得高分,否则从重扣分的原则。经过一段时光的狠抓整治,同学们构成一个端正书写的良好氛围。
二、朗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让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养成大声朗读,敢于开口是十分必要的。在日常教学中,我最害怕不开口的学生。我认为只要他们开口读、说英语了,那么他们这一生学习英语都将不会存在任何的障碍了。所以在开学最初的几个星期阶段,我异常提醒我的学生们,必须要开口出声且大声的朗读英语。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羞于开口的学生,则要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致力于先张口,再出声,最终大声朗读。
一天之计在于晨,这句名言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更是如此。早自习上,我想尽办法让学生们去读,以不一样的形式,朗读不一样的资料,充分挖掘学生们读的潜能,让学生们都能开口说英语。
三、单词教学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是和学生的单词量完全成正比的。新目标英语这套教材的单词量大是众所周知的。为了让学生从识记单词拼写这个繁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我想我们应当在第一时光向全班学生讲述正确的识记单词拼写的方法,同时帮忙其摒弃他们在小学阶段可能业已构成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坚决要求学生依据单词发音来识记单词的拼写。所以在单词教学方面,我一般遵循三步走的顺序。
1、跟读。让学生先学会读单词,做到看到单词,读音能够脱口而出。
2、记住汉语意思。能够由教师报中文解释,学生读出英文单词;在课堂句型操练中,进一步巩固单词的读音和中文意思的联合掌握和运用。
3、最终才要求学生开始识记单词的拼写。事实上,此时由于学生对很多单词的过目率十分的高,他们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单元里为数不少的新单词的拼写了。
此外,在新目标英语教材的starters和前几个单元部分,我想最好能坚持每一天渗透“直拼法”拼写规则,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利用单词读音来识记单词拼写的习惯。
在开学阶段,对单词识记的听写检查方面,我们最好是能因生而异,区别对待。我们既要让所有学生认识到单词拼写识记的重要性以及单词拼写可是关的.严重后果,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一小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单词听写可是关,而产生对英语的畏学、厌学心理。
四、音标
不一样的英语教师对音标的出现时机看法不一样。我想只要适合班级学生特点和自我教学风格的,都是可行的。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在七年级下学期或八年级上学期再逐步渗透音标教学,可能更为合理。因为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英语学习之后,每个学生各自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构成一套适合自我的英语学习方法与方式,随后我们增加音标的教学,以促进他们进一步自学英语的效果,能够说是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了。
并且一个班级中,肯定有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他们对字母掌握都是似懂非懂,如果我们在七年级开学阶段立刻引入音标,我想无疑大大的加重了这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负担,这同样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畏难心理,甚至放下英语学习。
此外,音标教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音标自学单词,所以我比较同意利用渗透教学,在一段时期内逐渐地让学生认识大部分的音标,逐步的掌握利用音标拼读大部分单词;而不要急着在两、三节课里专门进行音标教学。相信学生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会越来越熟练的运用音标自学单词的。
五、课堂活动模式
英语课堂上的同桌对话模式,我想应当一向被提倡。所以,在七在教学过程编排上,也尽量多的编排对话操练,以争取让学生有尽量多的机会展示,尤其是每个单元的sectiona(包括sectionb的前半部分)句型,更是有必要以两人或四人一组等模式充分操练。而此时,教材后面的听力材料则完全能够作为早自修朗读资料,其中个别超纲单词,不妨也加以解释,以作为扩展学生单词量的一个辅助手段。
六、课件制作
如今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我们能够获得丰富的教案设计、课件素材、课本录音、教材图片甚至完整的flash或video等教学资料。即使如此,我认为依然不应当全部照搬挪用,而应当利用所获得的教学资源进行二次整理与加工,使之更适合自我的教学风格与班级学生学习特点。
同时,针对自我的课堂模式及教学程序,我们还能够专门为自我制作一个课件模板,这将为我们日常烦琐的课件制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七、后进生控制与转化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是令我们英语教师最头痛的。我们甚至能够发现,即使在小学毕业生中,就已经存在必须程度上的两极分化了。为此,在七年级开学阶段,根据初步的观察、调查与测试,尽快掌握班级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情景,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心,持续地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进取帮忙他们重树学好英语的信心,在课堂设计上更多的向后进生倾斜,并努力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总之,采取一切措施控制并缩小班级内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数量,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综上所述,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学成绩有所提高,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我所任教两个班级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七年级开学阶段只要我们英语教师用心去教,只要我们学生用心去学,相信我们就能圆满的完成英语教学工作,为学生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5
英语的决心和信心,也怀有极大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作为教师应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是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实质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感交流,是一种智慧潜能的研发。所以,作为高一教师要尽快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信任、期待和欣赏学生。赏识教育在教育艺术中具有独特魅力,教师要从开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展现自我,肯定自我,要让全班学生都树立信心和兴趣,对学生一视同仁,热情鼓励和表扬学生,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关爱他们,不歧视和挖苦学生,帮助和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一句话,在英语教学中时刻渗透情感教育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石和前提。
其次,抓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新生入校通过学月测试了解每个学生的大致学情,及时给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初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及基础知识。教师可以暂以初中教材为主线,高中教材为辅线,温故而知新,以旧带新。在课堂中形式多样复习初中知识,根据教学大纲主要内容抓好基本知识和能力“双基”工程,根据各班学生学习水平情况实行初高中学习的`“缓冲期”。教师一定不要为了赶进度匆忙教学,而忽视了重书本,重规范,重过手,重基础的“四重”原则。再次,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是督促学生学习好习惯的养成。如何引导学生预习课本,听课,完成作业,复习总结,作笔记等方面都是我们教师应考虑的话题。所以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多指导学生预习的习惯,朗读和背诵范文习惯,如何查阅和使用工具书习惯以及写作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中要指导他们如何作笔记,如何整理和规范作业本,笔记本和错题本,要求所测试或运用过的相关试卷资料汇集成册,用不同颜色的彩笔钩画出所讲的语言点。在讲题中多传授解题方法技巧,在适当引申中寻找规律。再者,课堂注重实效,形式丰富多样化。高中起始阶段着重落实“双基”和“四重”上下功夫,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教师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的互动性,在练中学语法,重点突出,精讲易懂,以趣味性教学进行听说训练,适当运用口语,举例通俗易懂有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记忆范文比赛,戏剧表演,对话或圣诞晚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的用语方面上抑扬起伏,激情四射也是高质量课堂的保证。上课内容要有特色,形式各异,要始终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和适度的紧张感。要多让后进生展示自己,多鼓励和赞扬他们,让其实现价值和荣誉,体味成功的喜悦。在评讲试题中多运用启发式设问,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不能一味讲下去,成了全堂课是“填鸭式”教学方法。高中学习能力培养要有针对性,要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在听说训练方面借助多媒体听歌曲,听精美范文和看英文片等多样化训练,学生每天的英语值日报告和讨论迫使学生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 12-11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03-16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05-12
英语教师个人教学反思03-28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反思04-09
英语教师个人教学反思05-23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05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5篇09-27
英语教师教学反思(15篇)12-28
英语老师教学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