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6 12:57:3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1

  每次走进教室,都能感觉到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我也在想:怎么样才能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好,让学生们在学习文化课之外能够用音乐来熏陶他们的心灵乐园?怎么样才能通过音乐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充满着物欲横飞的时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

  音乐课是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程之一,他们热衷于音乐课本上的歌曲演唱,但是他们又对教材中的歌曲所包含的背景故事却毫不知情,为了让学生不仅会唱歌,还要清楚唱的是什么?怎样唱?为什么要这样唱?怎样唱的更好?这就需要在针对于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条理性和层次感,循序渐进,深层次的进行探讨和反思。

  一、音乐课堂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音乐课不单纯是唱歌课,也是通过学习歌曲演唱来了解音乐知识和拓展艺术视野的途径。以前课堂上所谓的“唱歌”,就是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等,比如有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像一些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比如:《松花江上》、《游击队之歌》等,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很难掌握了,那么学起歌来的'兴趣自然就没有那么高涨了,所以就要求在教授这类题材的歌曲时,应该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介绍,立体的让学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音乐课堂就会丰富起来。所以,音乐课堂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我本人总结起来就是:兴趣的培养,对歌曲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的培养。当然,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那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更为重要,那要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

  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找出学生歌唱的不足之处进行纠正的时候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是什么?

  在音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的导入尤为重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就是看一个教师对本堂课的掌控力和准备工作是否完备。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氛围之中,音乐课堂既是生动活泼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有着特殊教育意义的,所以,课堂的导入,精、准、到位,意义重大,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当之无愧的重点。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音乐课堂的教学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共同发展。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2

  在大量的随堂听课和观摩听课活动中,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评论:“这堂课比较有意境”。“这堂课把我们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了”。“听了学生的歌唱,使我们身临其境”。“这堂课如果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再细些,则意境可能会更深些。”……。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从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心得体会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

  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二、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应当运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

  如:杭州市学军小学任一波老师在教学《秋天多么美》(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一课时,精心制作了金黄色稻穗的头饰,绘制了金黄色田野里稻浪滚滚的图画,准备了农民在金黄色田野里开镰收割的镜头,学生被金黄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犹如置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演唱了《秋天多么美》,脸上也露出了像金灿灿的秋天那么美的笑容。这说明,美的色彩,能造成美的意境,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

  三、用电化多媒体来展示意境

  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

  例如:我在指导一位教师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八册)时,为他精心剪辑了一组电影电视镜头,学生在屏幕看到的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简陋的斗室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随着聂耳搞音乐创作的脸部特写镜头渐渐拉近,叠印出抗日将士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的场景,同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附图{图}强劲的军号声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激励着聂耳在粗糙的五线谱纸上奋笔疾书《义勇军进行曲》→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由弱到强,又叠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这一组影视镜头的播放,具有整体上的跌宕起伏、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又很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

  四、用钢琴演奏来渲染意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去,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这说明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杭州大关小学洪嫦老师在用钢琴演奏来渲染意境方面,就有较好的尝试,比如:她在教学贝多芬写的A小调歌曲《土拔鼠》(全日制小学音乐课本第十二册)一课时,按A[,m]→D[,m]→E[,7]→A[,m]和弦的连接与进行,用左手连续滚动式分解和弦为右手八度主旋律编配,使织体更富有流动性。从而渲染出歌曲中的“我”为了生活而背井离乡到处流浪的音乐意境。她在教学《闪烁的小星》(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一册)一课时,则用了和声节奏音型,为歌曲主旋律作背景,通过和弦的节奏性变化,来展现满天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意境。

  上述教学实例说明,只要教师能根据教材实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钢琴伴奏织体,就能有助于音乐意境的渲染,取得较好的意境教学效果。

  五、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如:杭州市下城三小方琦老师在上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十册)时,先让学生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又及时启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它,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小鸟的机灵活泼,鸭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阴险、毒辣,彼得的机智勇敢,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

  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六、用形体来表现意境

  首先,教师应当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范唱《可爱的羊群》(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三册)时,可以用一个较大幅度的缓慢抬手、远眺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辽阔的草原意境。又如:在为学生演奏《码头工人歌》(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八册)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沉稳的演奏姿势,痛苦而愤怒的脸部表情,来表现受尽煎熬的码头工人挣扎反抗的情景。

  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杭州市西湖小学肖桦老师在教学《走啊走》(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一册)这首歌时,积极启发学生创编了老大爷、小朋友、解放军走路的形体动作,在教师富于表情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个性的老大爷、小朋友、解放军走路的情景。

  音乐意境的形体表现,应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促使意境教学的直观形象化。

  七、用歌唱来赞美意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例如,杭州学军小学邬淑颖老师在教学《小纸船的梦》(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十二册)一课时,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一个神奇的梦境中去,在教师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纸船的梦》,用动听的歌声赞美神秘的梦境,而神秘的梦境又使孩子们的歌声更加动听。

  以上七个方面均反映了音乐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音乐表现,实质上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艰苦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这种二度创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意境教学的成败。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让我们坚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使少年儿童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感,成为追求真理的新一代。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3

  二年级的小同学爱唱、爱跳,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 在这节音乐课上,我就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点爱好,开展了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表演体会音乐的情境,感受音乐的动态,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歌曲。 本单元的歌曲《小红帽》,孩子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认真准备想给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乐课。我问:“你们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那就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听吧!”我请了一位班里成绩好的女孩子,顺势导入今天学习的歌曲《小红帽》,学生们带着极大的'兴致和热情很快就学会了《小红帽》这首歌。然后,我又将学生的活动引入高潮,带学生玩起了在《小红帽》的音乐中传帽子的游戏。一顶小红帽在学生手里交替地传,谁要是在的笑声充满了课堂,他们的音乐细胞也跟着手中传送的帽子活跃起来。他们边传边唱,兴致可高了。歌曲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 最后,我播放了《小红帽》的音乐,让大家唱起歌,跳起舞,进入高潮。学生体会到了乐学的快感。 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学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教态、语言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4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优质、有效的呢?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你问我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合作创新”,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活跃和自主的背后,也透出放任与浮躁,热热闹闹的一堂课,结果学生收获甚微,这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注重导入艺术。

  导入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好的导入就象是一幅名画、一首名曲,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谜语、故事引入和联系生活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授《两只小象》时,我就首先以“森林里的小动物”几个谜语导入,学生非常有兴趣,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结合故事展开了一系列的“讲一讲你身边的小动物”、“改编动物故事”、“模仿动物声音”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积极踊跃,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锻炼了表达能力,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在《走进乐器的世界》中,我请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所看、所接触,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乐器,学生的兴致很高,都滔滔不绝、积极投入。

  这样,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富有魅力的导入,达到学生音乐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让学生好奇、有兴趣的情绪在整节课中得到延续,从而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注重教学方式。

  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由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和训练,转向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采用艺术感受和参与实践来增强体验,改变学习内容单一、高深、繁多的专业化倾向,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组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易于为学生掌握。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应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

  1、音乐感受。艺术的魅力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将生活实例与艺术课程相结合,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分的感受生活中所能听到的各种声音,让他们在课堂中模仿、表现;带领学生到室外去“寻找声音”、“搜集声音”,然后,将学生“找”到的这些声音对应相应的节奏,让学生来拍读,从中感受长短、强弱、高低的艺术要素,使学生懂得艺术与生活密切相联。

  2、参与实践。音乐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各种游戏、讨论、表演……都少不了学生的身影。在亲自的参与实践中,不仅增进了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的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和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如在《两只小象》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表现不同动物形象的音乐中做“学动作,猜动物”的'游戏。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作游戏中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既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以及肢体表现的能力。

  三、注重教学评价与反思。

  艺术课程由原来过于强调等级化考试、比赛获奖选拔,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艺术档案夹实施过程性评价。艺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所以,要更关注对学生艺术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并注意调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比如,在以舞蹈切入的《小孔雀,告诉你》一课中,课前我让学生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然后全班一起用手模仿孔雀头,再跟老师学几个孔雀舞的动作,并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出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只要学生尽力参与进来,我就在指导的同时积极给予肯定。因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学生的关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采用这种评价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尽快的充实完善自己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相信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会有更多的收获是生活的进一步升华,从而逐步的增强学生的艺术感觉。比如,在《奇妙的声音》中,我让学生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5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

  小学音乐的反思性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从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锦上添花富有创意?”等等,从中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指导实践。从失败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例如: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是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失当、是教学设计还是方法手段的应用等等”,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教学随笔”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6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告诉我,现在的音乐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和交流情感,并获得创造、表现、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组合、运用、创新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

  1、弃传统的苦学,推行“乐学”

  整个教学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我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方法上变繁为简,变厌为趣,变深奥为通俗易懂,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富于创造,充分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2、音乐课,多媒体电脑其乐融融。

  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课中大有用武之地。利用其色彩鲜艳,图形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像相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深厚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把静态的歌曲内容作动态处理

  在处理歌曲《大雨和小雨》的过程中,把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把静态的歌曲内容作动态处理。用声势节奏练习、师生对唱、模唱等活动架起主客体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索、发现,在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素质。

  反思这节课,给我留下了一些遗憾:

  一、教案设计容量太大,导致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其课堂的精华没能展现,在四把不同颜色伞上旋律戏雨后,我悄悄看了一下时间,呀,只有三分钟了,因此,我就慌慌忙忙让学生听了一遍歌曲踩雨,就结束了此课,给人以没有完成教学内容的感觉。

  二、如果能把教学环节组织得更周密一些,教学效果会好一点。我认为歌曲处理上所花时间偏长,应精减精练。

  三、对于学生识谱能力的估计,不能准确到位,也就是说,了解学生的力度不够,导致学生给老师提了一个小小要求,“老师,你可以不给我弹琴,我相信我会唱好的。”具体说:在戏雨视唱《踩雨》第二乐段的旋律时,因歌谱节奏复杂,高音较少,我担心学生唱不好,总用风琴帮着学生,其实这个环节在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是很好的,应该放手给学生。

  四、处理教学时间思维不够灵活,其实,剩下的两分钟,改为看雨听赏《雨打芭蕉》,让学生在美的画面中欣赏雨景,感受大自然的美,给人的感觉也将会是一节完整的课。

  总之,通过仔细地研究,全面地分析自己所讲过的课,我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中,我的音乐教学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会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7

  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小朋友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

  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同学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学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的使用这个“工具”呢。

  一、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和到听觉的作用,识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同学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识谱。 如:在一节唱歌课中,当同学走进音乐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并让同学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同学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同学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同学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同学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同学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识谱就是先让同学放下心理负担,让同学先唱唱歌,用自身的声音去表示音乐,从而激发同学的兴趣,让同学感到这节课是轻松愉快、有所“成绩”的,而且有表示自我的空间。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发明性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识谱教学也不例外。发明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即兴活动的方式给同学发挥发明想象的空间和机会。 其实,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丰富的创编形式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身的成绩感之中学习简谱,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同学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同学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示能力、鉴赏能力、发明能力。让每个小朋友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发明。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8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9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是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美”的熏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美的作用,让音乐课成为感受美、创造美的殿堂,再让美贯穿音乐课堂。在三年级这一年的音乐教学中我颇有体会。

  上学期我们欣赏课中有一首《DO RE MI》的歌曲, 在组织学生欣赏歌曲《DO RE MI》的教学活动中,我就在想,这是一首外国的电影插曲,孩子们肯定不是很熟悉,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尽快地接受教学内容,并且还非常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我最大的一个困惑。后来参考教师用书并且在电脑上查资料,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首先简要的向孩子介绍电影《音乐之声》,并选出孩子们喜欢的电影片段组织孩子们观看,为此,还紧紧抓住孩子喜欢模仿的特征,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孩子观看电影《音乐之声》的片段,特别是以主人翁美丽的修女玛利亚带领孩子郊游时,和孩子创编歌曲《DO RE MI》的过程。以此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组织学生聆听音乐、观赏电影片段,引导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进入了音乐情境,让其在聆听过程中,体验、感受作品在创编“DO ER MI“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美”。尤其是在学习歌曲《DO ER MI》时,学生敢于表现“美”的积极性,学唱和表

  演同时进行,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唱歌和表演舞蹈,充分的体现了这堂课取得的成效。

  这节课主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进行构思,在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以提高他们音乐鉴赏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地展开,注重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主题鲜明。在音乐资料的选择上即考虑符合教材课题的要求,又能让学生欢喜和接受,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为整个教学增添了美感。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对音名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合理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觉得老师除了要具有很高的音乐素养、专业能力以外,还应具备其它一些综合素质。如怎样很好地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整个教学环境更加和谐融洽,这对能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每个学生条件不同,所表现的情感反应也会不同,有的会超出老师的预想,而有的却达不到教师设定的目标,这些是老师预测不了的,因此,教师应时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事先设计的教学构思为基础,但不受其局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并能及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选择

  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完整的上好整节课。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10

  这学期的二年级音乐课本上有一课是《童话故事》。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我知道孩子对这一课肯定很感兴趣,于是就认真准备想给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乐课。。

  上课时我先戴了一顶红色手工制作的帽子,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老师今天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啊?他们看到我戴了个帽子煞是喜欢。

  我说了几句 :“那好,让我们跟老师跳一段帽子舞吧。"学生们立刻假装拿起手中的"小红帽"跟着老师象模象样地跳起舞来。

  律动之后,我让学生放下手中的帽子,我问:“你们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那就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听吧!”我请了一位班里成绩好的女孩子。等她说完了我就让孩子们观看了动画片《小红帽》。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盯上了大屏幕。

  观看过后,我顺势导入今天学习的歌曲《小红帽》,学生们带着极大的兴致和热情很快就学会了《小红帽》这首歌。

  在接下来为歌曲《小红帽》编排音乐剧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设计故事的三个结尾,并分组限时表演。第一组不仅表演的很精彩,而且时间也恰到好处。但到了第二组上台表演时,却出现了严重超时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就会使其他小组失去表演的机会。但是,又必须是不露痕迹的暗示学生。于是,我运用了课堂急救小贴士之二:未完待续法。我轻轻地走上讲台,找准一个悬念点,对大家说:"这组同学表演的是一个电视连续剧的《小红帽》,他们表演的很棒,如果想知 道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看下回分解。在下节课的开头,我们再让他们把下集演完。"这样一来,时间就得到了合理的安排。

  紧接着,我又将学生的活动引入高潮,带学生玩起了在《小红帽》的音乐中传帽子的游戏。一顶小红帽在学生手里交替地传,谁要是在音乐停止时手中拿着帽子,谁就得表演一个音乐节目。学生们欢快的笑声充满了课堂,他们的音乐细胞也跟着手中传送的帽子活跃起来。他们边传边唱,兴致可高了。歌曲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

  快到本节课的尾声了,我正在把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这时,我突然看见有一位学生正低着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我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发现那位学生正在画"小红帽",而且画得栩栩如生。但是这个时候画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我又用了课堂急救小贴士三:顺水推舟法。我拿起他的画,来到讲台上。对全班同学说:"x x同学正在为我们班今天纪律表现最好的'同学作画,现在他准备亲自把画送给他。"这种一箭双雕的办法,不仅让学生们明白上课的纪律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让课上作画者懂得自己错了。而且还很好的顾及了他的颜面,保护了他的自尊心。最后,我播放了《小红帽》的音乐,让大家唱起歌,跳起帽子舞出教室。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这就决定了课堂上学生反应的变化莫测。有时候常会出乎老师的预料。这时恰当地运用一下课堂急救小贴士,就能让课堂充满活力,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好奇、好动又是小学生的天性。课堂上,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事,学生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沸腾起来。特别是像音乐这样的美感和动感很强的科目,需要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课堂。因此,课堂秩序就更难调控。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因势利导学生,将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力引导入"正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带上道具进教室。学生的好玩天性立刻被激发出来, 帽子放下了,但到了自编音乐剧环节,又出现了学生表演超时的问题,教师及时运用学生熟知的播放连续剧方法(未完待续法),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激活了他们的探知欲望。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期待。

  此后,我再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到游戏中去,进入高潮。学生体会到了乐学的快感。

  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学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教态,语言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有在课后不断反思,才能进步,这节课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写下来和大家交流,希望对我的教学能够更上一层。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11

  二三年级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万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简谱的概念。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三、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大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狗,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

  四、电教渗透直观表达,引起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性强,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强,在感知时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利用电教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新授,有时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运用电教启发他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你们骑过马吗?谁说说骑马时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骑过马的同学纷纷举手回答,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大草原旅行!”于是我扮导游,小朋友扮游客、当小骑兵,在教室里扬起马鞭骑着“大马”,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五、打击乐器进课堂

  我感觉使用打击乐器很简单,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要想运用的自如并不是很简单的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使学生一步步的提高。

  总之,音乐新课标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标,这要求我们更善于总结,经常回顾,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12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13

  音乐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从教十几年我有着这样的深刻体会: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视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乐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聆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二、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又不让学生厌倦音乐课。首先就是投学生所好,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所以音乐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学习观,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入手。上音乐课时,我就从学生喜爱的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或影视着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感受参与鉴赏。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从而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去学习了解音乐的不同领域。如自己很喜欢这首歌曲就,把你对这首歌的喜欢之情,容入歌曲中让聆听者知道你喜欢这首歌曲。以这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知道音乐不单单只是开口就唱,还要表达人内心的情感。

  音乐教学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唱。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就要让音乐课堂丰富、多元。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这种相融通关系,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及情节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明暗、相同与不同等等。所以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与审情趣,先让学生喜欢你的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14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曲调优美、抒情。歌词寓意深刻,它通过一个平日的生活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

  为了充分表达孩子对妈妈的深爱之情,上节课学会歌曲后我就布置了一项实践活动--回去后,把《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唱给妈妈听,并让妈妈做评价,这节课反馈。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地完成了活动,反馈也不错。有的妈妈说:唱得不错,还需努力;有的`还说:听过孩子唱给我的歌,非常感动,孩子懂事了,真的长大了。有的家长听了孩子唱的歌后,都留下了眼泪。到这里,这个环节应该结束了,这时一个孩子小声地问了一句:“老师,你给你妈妈唱这首歌听了吗?”我一下愣住了,教室里也安静极了,当我回过神后,赶紧回答说:“我很幸运,我的老母亲已经93岁的高龄了,本周末回老家我也把这首歌唱给她老人家听”。话音刚落,孩子们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掌声刚停,又有一个孩子问:“老师,是不是你经常唱歌给你妈妈听,所以她才这么高寿啊”!我连忙点头说:“是,是,是”!这时,我的心跳加速,脸颊发热,我真的愧对我的老母亲和学生们对我的期盼。

  课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我工作快30年了,从来没有唱歌给我的父母亲听过,老父亲是听不到了,但我有机会唱给老母亲听。感谢孩子们的提醒,我也能够为我的妈妈唱首歌。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15

  刚上了一节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内容是学唱<洗手绢>。虽然是短短的40分钟,教一首歌曲,但由于是一年级新入学的小朋友,刚刚进入校园,如何在教学中既让孩子们学会唱这首歌,又从中懂得从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光荣的道理,确实让我颇费了一番心思。

  歌曲所反映的是小朋友帮妈妈衣服,自己学洗手绢的事,歌词有两段,一段表现妈妈洗衣我也来,二段表现自己洗手绢。歌曲很有童趣,曲调相对简单,朗朗上口。我采用了录音机范唱,教唱,小朋友学唱等方式,同时对歌词内容做了一番讲解,顺利完成了教学,课堂气氛还不错。反思自己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教育行为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要多付出一份爱心。我面对的是刚满六岁或六岁多一点的新入学的小朋友,他们刚刚离开父母走进学校,刚刚接触系统的知识学习,他们需要太多的呵护。老师的爱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父母的爱的转移。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温柔的表情,动听的语言,能够俯下身去与孩子们交流,是孩子们最渴望的。在这方面,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

  其次,音乐来源于生活,表现了生活,通过学习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道理,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说,通过音乐教学达到对人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的'提高,是艺术与德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好这一目标。这堂课,他所表现的就是小朋友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做一个勤劳的人。从而完成知识技能与德育这个教学目标。我基本上忙于教唱歌曲,对这方面有所忽略了,可以说没达到教学目标。

  然后是模仿。小学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而歌曲本身所表现的内容也比较容易模仿。这堂课,我让同学们模仿父母洗衣服的样子,一个一个表演给同学们看,看看谁表演得最好,谁唱得最好,谁洗衣服最棒,这可以说是这堂课最出彩的地方,课堂气氛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一堂课结束了,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和无邪的笑脸,我享受到了音乐教学带给我的无上乐趣。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05-13

小学音乐课后教学反思11-07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04-10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02-15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15篇03-31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15篇)03-31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精选15篇04-09

音乐课教学反思05-10

音乐课教学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