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

时间:2025-08-13 09:25:5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夺冠》观后感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夺冠》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夺冠》观后感

《夺冠》观后感1

  星期三的那一天我们去报告厅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如果你想知道到什么是夺冠,那就让我带你讲解吧!

  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老师叫我们出去班级门口排队,但我心想:陈老师不是体育老师,那为什么叫文我们出去排队呢?……噢!我知道了!应该是去跳《你笑起来真好看》吧?”陈老师带领着我来们来到了报告厅,这时我才知道我想错了。我又想起来:“不是跳舞那就是讲防弱水了!”等待其他班的到来,一位女教道导主任讲:“接下来我们要一部电影。”我又才知道我又错了。

  讲了那多了是时候给你讲一下简单讲一下《夺冠》:开始一位男主(忘了叫什么)来到了1922年代的女排训练地方,也有一个女主叫郎平,她是女排中的一负力气不到120斤的亚铃、她不能摸球,经过她的努力终于能打排球,女排和江苏的男排打了一次小比赛,后来女排回来后排女排导师严力加强练习。就让她们过年了,好景不长又要出国打比赛了,是"和日本打排……(打比赛中)?女排赢了。但20xx年中国己经没有以前的.精神了,每次比赛都失败。最郎郎平的话感动了女排,在一个对战俄罗斯,中国女排赢了中国国歌在次响起。

  我们学习的时候也要像以前女排一样努力。

《夺冠》观后感2

  冲刺、垫球,接下以往,高跳、扣杀,开创未来,失败与成功,高潮与低谷,这就是中国女排,这就是《夺冠》。

  《夺冠》讲述了上世界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十年代期间40余年中国女排的故事,当今的体育题材电影中大多是一味歌颂集体无限高于个人的空泛的故事,但《夺冠》并非如此,它更像是一颗一颗的珠子,它所串成的项链,赞扬了中国女排的同时,艺术价值也很高。

  但是既然说《夺冠》是一串项链,那谁是串起项链的这根线呢?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这跟“线”的名字就叫郎平。

  郎平是电影中贯穿全篇的人物,在现实中的她也是几乎贯穿女排历史的人物,女排的十个冠军她参与了八个,几乎没有人比郎平更懂中国女排。

  郎平不仅作为一名老女排,更作为击败当今中国女排的一名职业教练,她深刻地意识到,当今中国女排的不足,也意识到传统老女排训练方法的不足,比如仅仅只是每天在一起训练,一起吃饭睡觉,这种方法远远被拉在了世界的后头,所以想要提升中国队的水平,就必须改革。

  改革的第一项议程:增加人数,从前的女排只有十一二个人,包括替补,一起训练,虽然大家的情谊非常紧密,但是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一旦主力受伤,就必须换替补,而替补的实力水平,实战经验,一般是不如主力的,并且这样的打法阵容变化单一,不能应对对手的不同阵容。

  而新女排有30名队员,不够?那就50名,还不够?那就100名!100名队员,100种不同的擅长点以及缺点,无数种的阵容变化,在国外打常规比赛这段时间,郎平的每局阵容轮换从不小于10次,有一次比赛郎平惊人的换了将近30人次,她让有些队员上去尝试,从而得出一些拥有针对效果的小组合,再遇到一些在某些方面特长的对手时,郎平就可以派出这些小组合进行应对,郎平的举动,如同一根线,把这些小组合都串了起来,正因为她的目的是这个,所以当有人质疑中国队战绩过于难看时,她回应说“我觉得打得很精彩啊”!

  但这100名队员全是郎平,单方面选出来的,不可能每个人都热爱排球,郎平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当有人拿出想考大学,有人想找到真正的自己,这类理由退队时,郎平的眼眶微微的红润了。

  仅仅让队员轮番上场,让不热爱排球队员离开,对于郎平而言,这样的队伍远不够紧密,接下来的提升方法,不能靠郎平自己,还需要靠某一个人,一个地方。

  脱粉的墙壁上一个个白色的球印,落满灰尘的排球,高处贴着的极有年代感的标语:“打出亚洲,走向世界”,这大约是队员们到达漳州训练基地的第一印象,没有先进的训练场馆和器材,一些队员们还在郎平的指导下训练,这些队员们不仅是传球、扣球,还有拦网、垫球的,都默不作声的训练着,他们的心中大约此时都在想着:朗指导为什么要让我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练球呢?

  早上练到晚上,太阳的落下与星星的升起,新女排如几十年前的老女排一样刻苦,除了一件事:呐喊。在击球垫球拦网之后,没有呐喊,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没有饱含击败一切的勇气的呐喊声。

  当朱婷在郎平眼前扣了几十个球,一句话没说,就连气也没张嘴喘一口时,郎平发话了:“喊出来,朱婷”

  沉默,但扣球的力量加强了,

  “喊啊”,

  沉默,但球一个比一个有力量,

  “你为何打球”?

  “为了成为你”,这就是朱婷的回答,

  “那你就错了,你永远也无法成为我,想不出来是吧?那今天就睡在这里好好想想”,是夜,但无人入眠,或坐或躺坛或卧或靠,每个人都在沉思着,门轻轻地被推开了,是前总教练,他一边慢慢地踱着步,一边缓缓地说着:当我心里头没力气的时候,就常常喜欢来这里扣球,扣几十球,再想想那帮老女排,心里头就有劲了,不信来试试,反正也睡不着嘛,这时灯打开了,“砰,砰”这是队员们扣球的声音,

  “你们瞧,这些球印都是那帮老女排一个球,一球打出来的,我看看......这个是郎平的”,

  “砰,砰……”

  “你们也知道郎平脖子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当年我们什么也没有,但我们有这个手指人,(一手指人,一手指球印),现在你们什么都有了,但没了这个”

  “砰,砰……”。

  “喊出来——”

  “喊呀喊呀——”

  “姑娘们用力”,

  “喊呀喊呀——”

  这时,门外早就看着这一切的郎平的眼睛湿润了,

  至此,这根传承了以往意志,并且即将要延续历史的项链,在郎平这条线的努力下,串好了,也是在“女排精神”的熏陶下串好了。

  你可能认为举起七八十公斤的杠铃很难,但郎平每次都要举100起公斤,你可能认为郎平扣一万次球很多,但他的队友可以扣五万次,你可能认为击败亚洲第一很难,但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这就是中国女排,这就是女排精神。

  什么是女排精神?首先是团结,如果没有数年的磨合,没有彼此家人一般的关照,没有产生的团结协作,中国队如何能创下五连冠?即使在郎平的“大国家队”时代,没有队内协作,中国队整怎能展现精妙的配合,在最后一球出其不意击败巴西队,然后是热爱,没有热爱,你能想象一群人打排球,手打烂,每天扣球上万个,举起常人远不能举起的杠铃?没有热爱,女排队员,只是一些靠排球吃饭的人。中国队力量不如巴西,弹跳不如美国,柔韧不如日本,那她靠什么拿到第一的呢?正是热爱,也无怪郎平让队员了解自己是为何而打排球,到底爱不爱排球?

  新时代的我们又怎能没有女排精神呢?团结、热爱这两样东西,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夺冠》观后感3

  随着北京冬奥会,“谷爱凌”逐渐成了一个关注的名字。但绝大多数人对她的了解仅限于“天才”、“学霸”、“冠军”等标签,而谷爱凌的人生远比这些标签丰富、有趣得多。

  0.1%的天赋+99.9%的热爱。

  刚过18岁的谷爱凌,正在她热爱的.滑雪领域创下多项历史。谷爱凌说自己“愿成为一座桥梁”,一座连接运动与人的桥梁。

《夺冠》观后感4

  一直以来,女排精神都是国人引以为傲的,它不但代表着中国姑娘们必胜的决心,更代表着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的民族精神。

  XX月XX日晚,电影《夺冠》正式开启首映礼,主创陈可辛、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等纷纷到场。

  据知情人透露,全片泪点主要集中在老女排的训练及日本世界杯夺冠、新一代女排互相鼓励最终夺冠等几个部分。甚至也完美地利用了春节这个元素,据说吴刚老师饰演的教练还在大年初一请女排家长给姑娘们包饺子,引人泪目。

  在首映礼现场,巩俐更是状态极佳,黑色运动服素颜出镜,气场强大。谈及饰演郎平,她说道:一开始没有信心,因为演得不好就是千古罪人,压力较大。如果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演好,这也是对女排精神的`一份奉献。事实证明,她的演技炸裂,影片还未正式与观众见面,已经收获了一众好评。

《夺冠》观后感5

  “杯子为什么能盛水”

  “因为它是空的。”

  ——题记

  中国人,最具有也最需要的精神,就是女排精神。

  创造

  “呯呯”“啪啪”“嗨,加油了!”这是陈忠和踏入排球馆首先听到的,馆内,郎平所在的排球队正在练球。1982年至1986年她们创造了“五连冠”的纪录。

  为什么她们能创下这样的纪录?这当然离不开平时艰苦的训练,但更离不开的,是姑娘们坚持不懈、顽抗到底的信心,她们甚至在梦中都说:“再不拼就没机会了。”什么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就是坚持不懈、永不言败。她们是女排精神最好的`诠解。

  接力

  郎平受邀成为美国教练后美国队实力大增,而中国此时却正是新老队员青黄不接的时侯,军心涣散,毫无斗志,只讲究技术,强调抓日常,却不知怎样磨合。这是因为她们少了当年老女排的团结一致,永不言败。

  传承

  中美排球大战结束后,郎平毅然回国,并以惊人的决心和勇气,对中国女排进行了三项改革:1、以前国家队是十二个人,现在可能选三十个,五十个人甚至更多;2、在国际上聘请教练,构造一个复合型的教练团队;3、不分主力和替补,只有首发和非首发,这三项改革在中国排球界遭到许多人反对,但正是这项改革,选拔出了朱婷、张常宁等骨干队员。

  女排精神的第二点就是敢作敢当,有敢于受世界质疑和反抗的勇气和决心。

  在剧中,郎平问道:“你们为什么打球?”队员们鸦雀无声,这个问题让队员们明白,热爱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大家的力量往一块使,中国女排才能重回巅峰。

  有了这些要点,还要看临场的发挥。怎样做到临场发挥呢?剧中一直在重复一个问题:“杯子为什么能装水?”“因为它是空的。”是啊,倒空自己,不把输赢放在第一位,不要有任何心理压力,放开了打,才能打出真正的水平。剧中一直强调打球要喊出来,喊,才能释放真正的能量。正是有了这样的能量,女排姑娘们才能在巴西一举夺魁。

  女排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象征。当今的中国人,应该好好领会什么才是真正的女排精神。

《夺冠》观后感6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顽强、团结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挺住了一次次的失败,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让五星红旗多次飘扬在奥运会赛场的上空。

  八十年代的女排。不大的训练场,平凡的`条件,普通的设施,十二个女孩,有的双腿布满淤青,有的双手血肉模糊,有的甚至膝盖软骨都磨损了,她们秉着“要球不要命”的态度艰苦地训练。年轻的郎平因举重不达标,眼睁睁看着队员们组队训练,自己却连碰球的机会都没有。别人都走了,留她一个人不断加配重蹲起,100公斤的配重压得她浑身颤抖。一边大叫着,一边奋力地挺住这极大的负荷。成功站起来的那一刻她放生大吼出来,吼出了坚挺后的释然,吼出了成功时的喜悦。教练觉得她练得不要命了,她却平静地说:“我已经可以举重100公斤做蹲起了,我明天就可以碰球了!”从替补到主力,接球、扣球无数次不断重复地训练,才铸造了铁榔头般的顽强。

  N年以后,提起“女排精神”,郎平这样说:不是胜利才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了,它是恒久存在的。“女排精神”是一种力量,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一种默默付出坚挺到底的精神,是我们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不管输赢,女排姑娘们都体现出每球必争的决心,诠释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这种不放弃、不抛弃、挺到最后绝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不正是现在我们需要一种的精神?不管时代情境如何变化,女排精神永不过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永远是我们开拓前进的力量之源。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但强者会含着泪奔跑,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没有哪个人生来是强者,接触排球之前,这些女孩也应是家里的千金,但她们心里有排球,心里有为祖国争光的信念。38年来,女排姑娘们挺住了平日魔鬼般的训练,才能在赛场上击败魔鬼般的对手,从亚锦赛到世锦赛,再到奥运会,一次又一次的夺取冠军。女排运动员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告诉大家什么是顽强拼搏、奋勇前进的精神。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挺过低谷定会迎来胜利。

《夺冠》观后感7

  今天提前观赏了贺岁档新片夺冠。这部影片大大超出我的预期,真没有想到可以拍得这么棒,由衷地要为这部影片点一个大写的赞!史诗画卷般铺展中国女排几十年间走过的一幕幕。那些至暗低谷与高光时刻,都是宝贵的财富。全景展现了有血有肉的女排运动员与教练员形象,那些鲜活的故事,真实还原到了观众的眼前。场景服化之细微精致,用心至深,真实呈现,颇有穿越感。一代代女排姑娘们以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铁血精神,勇敢世界强队,力攀巅峰。全片叙事流畅,节奏紧张,剪辑明快,配乐精彩,观者伴随着深层次的激动与感动。我特别喜欢影片的配乐,相当高水准,与故事情节完美融合,相得益彰。巩俐饰演郎指导,霸气再现,举手投足间演技炸裂。吴刚饰演的袁伟民教练也极为出彩,老戏骨就是这样春风化雨波澜不惊间见实力。片中的演员与运动员们都是好样的',演员本色出演,导演细腻捕捉。喜欢不断探索尝试的陈可辛导演在体育题材上奉献了一部诚意佳作。

  《夺冠》观后感篇1月20日,徐峥发微博宣布,由其自导自演的电影《囧妈》提档大年三十上午八点上映。随后,电影《囧妈》官微也发布这一消息,在《囧妈》新公布的提档海报上,印有“过年,我们应该早点见‘妈妈’”的宣传词。

  《囧妈》之后,动画电影《熊出没·狂野大陆》也宣布提前一天于1月24日除夕上映。

  电影《夺冠》也发微博宣布提前一天除夕上映,“夺冠提档!大年三十!中国女排!提前上场!”同时发布了提档海报。

  春节档上映的七部影片中,《夺冠》《囧妈》《熊出没·狂野大陆》已提档1月24日除夕上映,《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紧急救援》和《急先锋》暂无提档消息,依然定于1月25日大年初一上映。

  不用等到初一,除夕就可以看!

《夺冠》观后感8

  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正坐在从老家回上街的车上;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正在扒拉手机;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一股豪气涌上心头;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兴奋得不能自已,一再默默地呼吸,以控制情绪;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闭上嘴巴,不敢妄语,只觉得每个人都是那么善意……

  回到上街,打开电脑,女排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时隔12年中国女排奥运会再次夺金》、《魏纪中:女排胜巴西长中国人士气可载历史》、《明星刷屏狂赞女排:眼含热泪!这才是中国记忆》、《揭秘女排取胜前最后一练一句话成最好的激励》、《白岩松:用伟大和神奇形容女排这基因可遗传》、《白岩松:郎平该被封神》、《时评:又见女排魂里约之战注入丰富时代内容》。

  稳定情绪,寻找关于决赛的信息:8月21日(里约当地时间8月20日)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1逆转战胜塞尔维亚女排,为中国代表团拿到里约奥运会第26枚金牌。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冠军,也是她们第三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里约奥运,中国女排经历了从受到质疑到所向披靡的艰难历程。小组赛时,她们仅以小组第4名的成绩晋级八强。对阵巴西,她们顽强地以3-2战胜东道主巴西。正是这场比赛,让我对中国女排刮目相看,从心底开始佩服,默默关注,开始期待她们创造奇迹。半决赛里,中国女排再次面对小组赛时输给过的荷兰女排。她们没有放弃,赢得实在艰难。今天对阵塞尔维亚女排的决赛,中国女排在总比分0-1落后对手的.情况下,连赢三局,成功逆袭。我想说,她们的每一抹努力都拼尽了全力。她们拥有永不放弃的信心和毅力,她们用坚韧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信心和胜利!

  女排夺冠,一十二年砺磨剑。怎难忘,平时流下多少汗!意难却,教练队员日夕伴。狭路相逢勇者胜,赛场变幻拼搏现。五星红旗冉冉起,辉煌再现凯歌还。

《夺冠》观后感9

  太真实了!这是记者内心的感慨。一开始影片中出现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16个字,贴在中国女排北京训练馆墙壁上,真实地展现了女排精神的力量。紧接着,电影中那句话高度概括了女排精神的内涵: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发出了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时代最强音。“中国人渴望找到某种方式让世界重新看到自己”——当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人的形象出现时,瞬间将观众带回到那个充满奋斗的年代。

  中国女排40年的征程仿佛在一瞬间就过去了。从球员转变为教练,郎平一直贯穿着整个历程,至今仍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职务。从最初老一辈女排成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到陈指导带领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再到如今由郎平指导的第三个黄金时代,可以说中国女排就像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黄埔军校”,而陈指导和郎平几乎一直陪伴在这段历程中,他们之间演绎的对手戏让人动容。在比赛场上,他们互相尊重、互相欣赏,而共同的情感正是中国女排精神的象征。(这是我根据原先内容重新撰写的,希望符合要求)

  陈指导对郎平指导说:“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告诉我,时代已经改变了,中国人已经不再需要中国女排了。”他感触地摸着自己的胸口坚定地说:“但是我仍然需要她们!”实际上,他们流露出了对冠军无尽的渴望和对追求人生的不懈努力。女排精神一直传承至今,从未褪色。她们书写了传奇,五星红旗如此鲜艳,义勇军进行曲如此雄壮。

  影片在里约奥运会夺冠颁奖典礼中落幕,屏幕上闪现出中国女排历史上十次登顶世界之巅的画面和纪录,这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再次回到球迷的脑海中。回顾中国女排10次夺冠的壮举,最后一个画面回到了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的时刻,那才是她们最初的目标。

《夺冠》观后感10

  2020年1月8日,由导演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领衔主演的电影《中国女排》发布集体版海报。女排队员赛场拼搏瞬间一一定格,不仅组成了中国女排的拼搏群像,也表现出中国女排不断前进腾飞的奋斗历程。

  拼了!亿万次训练缔造王者之师

  电影最新发布的海报,生动展现了中国女排的拼搏群像。鱼跃、拦网、扣球、女排队员各式拼搏瞬间一一定格,赛场中,她们虽身处不同位置,却始终为了同一个目标奋力拼搏,手臂和大腿紧绷的肌肉,让拼尽全力的状态呼之欲出;除此外,海报也可以看做是中国女排无数次训练的缩影。在电影《中国女排》发布的.首支预告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下意识怎么来的?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中国女排的每一次荣耀背后,都是日以继夜的亿万次训练,付出过无数汗水与血水,才铸就王者之师!而扑倒救球、半蹲垫球、高跳扣杀,从低到高的姿势排列,更传递出中国女排在逆境中走向腾飞的奋斗历程。从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到2019年拿下第十个世界冠军,中国女排几经沉浮却始终不屈不挠,数次登上巅峰勇夺世界冠军,用拼搏不断书写传奇。

  十冠王!20年代传承拼搏精神续写传奇

  1981年世界杯,中国女排以7战7胜开创历史,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举国欢呼,全民沸腾,人民日报头版发文,号召要“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此后,中国女排势如破竹,1982年以6连胜强势夺取世锦赛冠军;1984年又以3:0完胜美国队首夺奥运金牌,勇夺三连冠!之后又以7战全胜、8战全胜的超凡战绩,接连将世界杯冠军、世锦赛冠军收入囊中,成为世界排球史上首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而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并未止步。5个世界杯冠军、2个世锦赛冠军、3个奥运会冠军,2019年,随着世界杯中国对塞尔维亚的终场哨响,中国女排提前卫冕,拿下第十个世界冠军!

  “女排精神激励我们前进”、“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从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首夺冠军,代表中华民族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力量;到2019年,中国女排成为“十冠王”,再次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打不垮、拖不烂”的中国女排精神不仅一次次让世界对中国瞩目,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民不断拼搏。2020年,随着20年代开启,女排精神也必将继续焕发光彩。

  2020年大年初一,电影《中国女排》弘扬女排精神,燃情开年!

《夺冠》观后感11

  “一分一分咬下来,就是杀出血路!”

  铁榔头“郎平”带领女排姑娘们一次次夺下桂冠,成为国人的骄傲。“只有拼,才会赢”的女排精神也激励着国人自尊,自强的民族魂。

  2020国庆档,由巩俐饰演“郎平”,中国女排冠军队本色出演的《夺冠》(原名《中国女排》》上映,带你重看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

  高速旋转的左手暴扣,飞身而出的跪地扑救……带你感受这一场场酣畅淋漓的比赛。

  电影时间跨度长达30多年,讲述几代女排的热血故事,电影主创也因此全力以赴,打造看点纷呈的大银幕精品。影片从选角、服装到场景、道具无不精准到位,真实再现多个重要历史节点,带观众重温中国女排的全民记忆。

  从冲出亚洲,到笑傲世界排坛,中国女排已经成为中国力量的'符号。新一代女排正是中国女排的代表,电影也将展现她们被选拔入队、刻苦训练的过程。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巅峰一战,更将是电影中的华彩篇章。

  更难能可贵的是,电影将展现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之外,有血有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首次“触电”的冠军们,不仅要表演电影激情的比赛场面,更多许多文戏和情感戏。

  陈可辛版的《夺冠》从开拍起就备受关注。

  因为都是体育题材,开拍之初,有很多人拿它和口碑爆款《摔跤吧爸爸》以及《绝杀慕尼黑》做比较。

  可相比上述两个前作,它讲述的故事,大众实在过于熟悉。如何既有戏剧冲突,又能真实重现真人真事,对导演和演员都是极大挑战。

  不过,巩俐+陈可辛+黄渤,无论哪个角度看都是黄金搭档。

  知名导演陈可辛和国际巨星巩俐的加盟,即将带我们回顾这30多年,中国女排走过的路,和一再被提及的“女排精神”。

  而这段历史上,最不可忽略的标志性人物——郎平。30多年来,她是唯一一个始终备受赞誉的体育人物。

  2020年,一个是闻名国际的大导演,一个是对中国体育竞技有卓越奉献的前运动员现中国女排教练一把手。因为排球,他们又聚在了一起,他们都带着对中国体育的崇高敬意,带着最纯粹的赤子之心,让大家重新认识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在《夺冠》中缓缓拉开。

  这不仅是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故事,更是让全中国人民铭记的光辉历史!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博的时代最强音。也让我们更期待这部电影!

《夺冠》观后感12

  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题记

  何为女排精神?中国女子排球队北京训练馆的墙壁上印着十六个字,正是这十六个字!我想,这就是中国女排精神的写照吧。

  中国女排40年的征程弹指一挥间,从最初老女排的黄金时代,到陈指导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再到郎平指导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有过低谷,却仍然登上了巅峰。

  国家队的队员训练有多苦?“练不死,就往死里练。”,用这句话形容无比切贴。她们一天对扣几万个球,她们防守防到筋疲力尽,能休息吗?不能。教练绝不会对她们仁慈,如果她们不抬起手防守,排球就会一个接一个的砸在身上……她们练到哭、练到崩溃、练到浑身是伤,中国女排的训练馆,简直就是女版的“黄埔军校”。但,她们唯一没做的事,就是放弃。

  《夺冠》之中,陈指导曾这样对郎平说:“我身边许多人都对我说,时代变了,中国人不需要中国女排了,但我需要”,他表露出的`恰恰是对冠军的无限渴望,以及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

  女排精神传承至今,不仅在他们心中,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女排精神犹如一面旗帜,女排创造的奇迹,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夺冠》观后感13

  随着《夺冠》的热播,“女排精神”又一次被提起。对于这个词,“90”后们尤其是“95”后或许并不如他们的父辈那一代熟悉。然而就是这样一批以“90”后为主力的女排队员,在第一代“女排精神”代言人——郎平教练的带领下,将女排精神如火炬一般传递了下来,并且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刚刚迈出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女排于1981年在世界杯上首次夺冠,让全国人民都为之振奋。之后,中国女排又在几年的时间里缔造出“五连冠”的伟业,成

  了中国体育界的奇迹,“学习女排精神,振兴中华”成了国人的共同。

  在长达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女排在国际排坛的地位多有沉降,在世界大赛上的名次也出现过反复。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女排精神总能在一代又一代的姑娘们身上得以体现,在世界大赛的赛场上,无论对手是谁,无论场上形势多严峻,姑娘们总能一拼到底,永远保持向上奋斗的姿态。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中对阵俄罗斯队的惊天大逆转,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从绝处杀出一条生路,无不展现了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强者风范。女排姑娘们的勇毅和坚定,极大激扬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

  以郎平为主教练的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时隔12年又取得奥运会冠军,再次将女排精神展示给世界。从38年前的首次夺冠,到本次率领队员们再度卫冕,纵然她浑身伤痛,但做什么事情都拼尽全力。可以说,郎平本人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代言人,不仅如此,郎平还将女排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她带来了更加科学的训练方式和先进的理念,为中国女排队伍的训练和培养带来了全新思维。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这是郎平在接受采访时对女排精神的诠释。

  中国女排一路走来,面对每一个对手,她们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就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夺冠》观后感14

  前天,爸爸带我去万达影院看了场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夺冠》,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女排发展历史和过程中队员们的喜悦、难过、胜利和失败;这部电影还主要讲述了郎平的排球生涯。

  郎平十八岁就被招入国家队,所有人都以为她会一帆风顺,却想象不到郎平平时练得有多辛苦,她刚入国家队的时候,体力不行,教练让她练体力,等她先能举起一百公斤的大扛铃的时候,再让她跟队员们一起训练,经过郎平的努力,她终于举起一百公斤的大杠铃,她本以为自己能跟队员们一起训练了,但是教练还不是不同意,郎平去问:“我明明已经举够了一百公斤的杠铃,为什么还不让我一起训练呢”,教练回答到:“你举了一次扛玲的`时候,她们已经举了五次,你接一万次球的时候,她们已经接了三万次球,所以你的锻炼程度还比她们差的远哩”,郎平听了这话很是难过,认为自己再也不能参加任何比赛,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教练宣布去日本大阪参加奥运会的名单时,郎平竟然听到自己的名字,她非常感谢教练对自己的信任。在奥运会前的一段日子里郎平过的充实又快乐。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来了奥运会的日子,这一天郎平和她的神采奕奕走上赛场,比赛开始了,队员们打的有点差,开局不利,日本队加紧进攻,当所有人都认为中国队要输了的时候,队员们突然振作起来,开始反击最终战胜了日本队,在随后的几场比赛中,中国队都取得了好成绩,最终夺得了五连冠……可是再后面的几次奥运会中国队都没能参加上,中国女排在世界球坛上默默无闻了。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郎平有一次踏上排球赛场的地面,不过这次她已是美国队教练的身份走上赛场的,这次美国队要对战的是中国队,刚开始中国队打的很好,但后来队员们有点体力不支,最后被美国队一举击破,经过这次比赛,郎平决定辞去工作来中国队当教练,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参加了奥运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颁奖仪式上,当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郎平给自己之前的陪打教练也是中国女排教练打了电话,教练拿起电话说:“喂?他没有听到答复,只是听到阵阵国歌响起……”

  电影了,我感慨万千,这可能就是之前在电视里看到的女排精神吧,这是多么宏伟多么强大的精神啊,正是这样一代代女排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更应该奋发向上,为祖国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夺冠》观后感15

  中国女排,想必大家都知道。1981~1986年,中国女排取得了令全世界震惊的成绩“五连冠”她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强大的中国精神。

  中国女排刚刚建立时,她们每天夜以继日的训练着,为的是有朝一日为国争光添彩,一次美国发话说“以后的比赛靠的不是实力,而是强大的科技,我们的计算机相当于1000个人呢,你们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都了如指掌,更别说赢我们了。“哼”中国教练冷笑一声,吼道“把网升高15厘米,练接着练!这你们能计算出来吗?”

  每一次训练都是血与肉的搏斗。经过大量的训练,在1981年总决赛中国队大战日本队时,随着一声“好球”中国队的名字被永远的刻在了历史上。随后的4次比赛,中国队连续取得冠军,成就了“五连冠”。郎平也一战封神,被人们称为“铁榔头”。

  随后郎平被调到美国作为国际教练。几年后在一场中美交战中,郎平率领着美国队,一举战胜了中国队,被国人破口大骂。

  事后郎平放弃了美国的一切优异待遇,坚持回国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排球教学方式,起初这种效果并不好,连次败北,在和东道主巴西的比赛中。管理员甚至已经买好了回去的机票,可郎平凭借着她巧妙的用人和队员超常的发挥,一局取得胜利,打败了东道主巴西队。几天后又接连打败其它国家队。当国旗飘扬在空中,国歌在国人的耳朵边徘徊,那一刻我是无比的自豪

  我自豪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夺冠》观后感】相关文章:

夺冠观后感06-08

夺冠的观后感11-14

夺冠观后感02-12

《夺冠》的观后感12-18

《夺冠》观后感12-29

夺冠观后感12-02

《夺冠》观后感12-02

《夺冠》观后感03-13

电影《夺冠》观后感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