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女儿观后感

时间:2024-10-24 18:29:2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山的女儿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1

  《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播出后,黄文秀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感染了普通观

  众,更让黄文秀的母校师生以及广西百色市干部群众深受触动。

  很多北师大师生每晚都在追看《大山的女儿》。一位北师大二年级同学表示:“以前通过新闻了解过黄文秀学姐的事迹,现在看了《大山的女儿》很骄傲,也很受感动,她是我们北师大学子的'榜样,我也要成为她那样的人,向黄文秀学习。”“文秀师姐的精神力量影响着每一个北师大人,我们要争做黄文秀式好青年,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在百色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大山的女儿》同样引起强烈反响。在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村民们都被杨蓉饰演的“黄文秀”身影所牵引,情感与思绪随之而动。作为“时代楷模”黄文秀的第二任“接棒者”、市委宣传部干部、现任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旭在观看首集后,和很多百坭村村民一样,内心满是惋惜和感动。“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让我深受鼓舞,我也决心接过她的接力棒,继续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把百坭村建设得越来越好,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民警赵显跟说:“作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我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优秀品质,在工作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坚守,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奋斗中去,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2

  昨日,电视连续剧《大山的女儿》已完美收官,这部30集的电视连续剧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那抹百色大山里最美的朝霞,那朵脱贫战场上最醒目的黄花。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本应该前程似锦,在繁华的城市里找寻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她却选择回到家乡,再次回到大山,回到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致力于村民脱贫。她攻克一个个的难关,踏踏实实的做事,把百坭当成自己的家,用自己的真心感动村民,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奋斗在一线的脱贫人员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一起奋斗,在一年多时间内让88户贫困户实现了顺利脱贫。然而一场暴雨,却将黄文秀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这部剧里有无数的角色,入党志愿书植树造林的三叔,为了村民而一直奋斗的村两委的每一个人,榨油、种枇杷、砂糖橘、烟草、酿酒、养鸭、养蜂、建立快递点、大家一起唱歌、升国旗等等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潸然泪下,即使相互之间有小矛盾的蒙昌龙和班华元,在暴雨来临之际枇杷需要交货运不出去时,所有能动员的人、以及其他村的第一书记都派人前来援助,上千的人徒步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们的.长征路。脱贫道路不仅仅是每个干部,更是需要每个村民都团结起来,才能实现脱贫。

  相信看过这部剧大结局的都会泪流满面,虽然黄文秀牺牲了,但是扶贫并没有结束,其他人接过黄文秀的接力棒,努力使百坭村实现了全村脱贫。而如今,黄文秀为百坭村设计的愿景也一一实现,一个幸福的百坭村逐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3

  近日,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改编创作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CCTV—1黄金时段开播,电视剧深度还原了文秀同志芳华无悔、初心不灭,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故事。

  文秀学姐在人生之路正芬芳时,毅然决然选择背起行囊回山乡。她曾说“我是从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得到过党和政府的资助和培养,希望将来能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事实证明,她真的'做到了她所说的那样,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好机会,主动来到了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离百色市区164公里的村子,用智慧和汗水肩负起百坭村100余户贫困人口的脱贫重任。

  回乡后,文秀学姐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扎身于泥土之中,怀揣着一腔赤诚只为百姓。最终经过不懈努力,百坭村仅一年时间就顺利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降至2.71%,这位“大山的女儿”真正带领人民群众走向了幸福生活。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乡村振兴,国家就复兴。作为黄文秀的校友,我们要向文秀学姐学习,学习她的敬业精神,学习她为民谋幸福的大爱品质,学习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精神,虽然她的生命因暴雨永远定格在了年轻的三十岁,但是在百色大山里,她永远是最美的晚霞;在脱贫攻坚中,她永远是醒目的黄花,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4

  《大山的女儿》这部剧是根据真实事迹创作,讲述黄文秀从乡村走出来,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动人事迹。

  其中,无论是场景细节的处理,还是演员的表演细节方面,极其真实地还原了脱贫攻坚战中的情节,农书记经典迷彩服,极具特色的`农家屋,包括口音方面的处理,极大地还原了当时情景。

  细节方面真的很打动人心,看到预告的时候就已经泪目了,那句“总有人要回去啊,而我,就是要回去的那个人。”为了人民,黄文秀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艰辛路,她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条件选择,转身来到小乡村,没有任何的保障,没有鼓励,甚至连前方道路会如何,她自己都不清楚,她一颗炙热的心,迎接万难,来到基层

  为脱贫攻坚战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剧中的一个人特别吸引我,农战山农书记,脾气倔,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村里人,他的立场都是为了人民,为了大家,起初,他看到新来的黄书记行为做事别具风格。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5

  一个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可以做很多事情,黄文秀恰恰选择了最基层的脱贫攻坚事业,用青春和生命践行了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作为服务企业、服务经开区的一名工作人员,通过观看《大山的女儿》,我受益匪浅,收获了一些可以用于自身工作生活中的感悟。一是要坚定人生方向。“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是黄文秀的人生价值追求,所以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工作,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并为此不懈努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把握自己所要走的路,为此不断奋斗,直到达到理想的目标;二是要保持奋斗定力。黄文秀的'工作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她扶贫手记的字里行间里,不难看出她从一个扶贫“新手”逐渐熟练的过程,她走村入户,“死皮赖脸”的向乡亲们了解情况、收集诉求,这无疑充满艰难险阻。在工作中,坚持真抓实干原则,以务实作风、踏实态度推进工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效;三是要涵养为民情怀。在与企业交往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像黄文秀将自己融入困难群众之中那样,多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与企业打成一片,倾听企业声音,把握企业情况,多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用真诚服务企业,用真心打动企业。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6

  近日,致敬“时代楷模”、真情再现黄文秀先进事迹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播出。每晚都准时收看,这是三年前牺牲的扶贫英雄黄文秀。

  该剧以真实生动的细节和感人至深的故事,重塑了英雄形象,弘扬了脱贫攻坚精神,在观众心中立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放弃京城的高薪工作,毅然决然的回到革命老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被派驻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她说总得有人要回去吧,而我就是要回去的'那个人。

  生命有长有短,脚印有浅有深,黄文秀的生命定格在30周岁,短短的一生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让我们感动叹息而又敬佩!

  很多人走了就再也不想回去,但是总有人要回去吧,而我就是要回去的那个人。这句话令人感动,它实实在在体现了黄文秀的初心起点,爱家乡。正是对家乡心怀热爱,才会在村民不搭理的时候,以帮忙扫庭院、摘橘子的实际行动“缠”住村民,才会到田间地头帮村民干农活,一遍又一遍的到不愿意开门的村民家中“套近乎”,意诚而心正,心正而后修身。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黄文秀同志为“镜”学习她“心里很快乐”的真情付出,多到田间地头,多到乡下农村,多关注农业农村农民。要沿着黄文秀的扶贫足迹,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情怀求诸于自己的内心,把文秀精神传承好,用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回报党的培养。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相关文章:

《翻越远方的大山》语文教学反思03-21

女儿婚礼父亲的讲话03-06

女儿生日妈妈的感言12-17

妈妈生日女儿感言11-25

女儿生日妈妈感言11-06

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01-20

海的女儿读书笔记11-03

女儿婚礼邀请函02-02

《海的女儿》读书笔记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