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1
今天,我们在上课时观看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电影。观看完电影后,让我思绪万千,让我不禁想要去买那本书看一看。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位名叫斯诺的美国记者,十分想要多多了解中国红军,他一路上都在寻找“中国未来的希望。”同行的不止有护送的红军,还有和他一样对中国十分友好的外国好友。这位好友是去红军中当军医的,渐渐的.他们都了解到了中国红军真正的精神。他们被中国未来的新希望所深深吸引。
一个外国人尚且能够为我们国家做出那么多,而我们是不是更要爱国呢?在片中比较讽刺的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处处围剿共产党,并认为要先打败共产党,才能够全心全力去抵抗日寇。在他的脑海里似乎就没有“一致对外”这个词!
然而我们更要学习红军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他们夜以继日地努力训练,所为的无非是打败国民党、打跑侵略者,拯救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建立新中国!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面对太阳暴晒,大雨倾注,但他们又何曾怕过一分?我们现在学习虽然压力大,但是又怎么能和军人们保家卫国所付出的血汗相提并论呢?
《红星照耀中国》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红色的世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红色革命。反省自身,我们应当弥足珍惜如今的生活,奋勇学习,守护红军战士用血与泪铸就的美好时代!去开创、去追逐、去放飞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2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它就是《红星照耀中国》,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很深刻,因为这是一个外国人用外国人的眼光描写的。我读玩完这本书之后有一些感想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第五章长征,同时也是印象最深的一章,为什么印象深刻呢?因为这一章写了红军长征的过程,在漫长艰苦的长征路上,并不安全舒适,而是充满了危险,第五次围剿,强渡大渡河过草地使我感到揪心。尤其是长征的统计数字:“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15个整天在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100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56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5000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即近24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几乎奇迹。”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平均每天才走一华里,就不行了,而考试跑3华里时,我更是呼哧带喘,勉勉强强的跑下来。因此,我需要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少吃多练,塑造一个健康的体魄!
我不由得被红军的坚强与无私精神所打动。红军为我们创造了安全的学习环境,我要做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3
昨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部非常受大众喜爱的电影,由同名小说改编,作者埃德加,斯诺用他的满腔热血,向全世界的人们描述出一个辉煌的红色中国。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把红色中国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部影片中,红色中国全然不是想象的死板,紧张,这里有着好几百万的人民,而苏区的管理可谓井井有条,学校,工厂都有。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在当时共产党被苏区外的国民党围剿压迫,苏区的生活十分艰苦,甚至连学校里的课本用的纸都是从敌方得来的传单,枪械更是从乾县府和的,但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下,老百姓仍然十分爱戴红军,我想这是因为红军不欺压百姓。反之,还帮百姓从大地主手中夺回了自己的土地。要知道在旧中国,土地就是劳动人民的命。红军可谓是人民的军队。试问,这样一支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军队,会有谁不去爱戴呢?
着这份对党忠实而又赤诚的初心,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因为对共产党忠心不移的信仰,坚信只有跟党走才能解放全中国,年轻的战士们才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堵敌人的枪林弹雨;因为对共产党忠心不移的信仰,坚信只有跟党走才能不再受压迫,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年轻的战士们才会甘愿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换来一代代中国人的幸福生活;这就是老一辈共产党员们的初心。他们凭借着这份对党忠实而又赤诚的初心,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4
“只有当你了解中国的历史在过去四分之一的世纪中所经过的那种突出的孕育过程的时候,这个问题才能得到答复。这一孕育的合法产儿显然就是现在这支红军。”上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通过在西北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写下了这样的话。8日,取材于埃德加·斯诺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的同名电影在全国上映。
《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83年前,一个美国记者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冒险深入到陕北,对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第一次向全世界揭示了“红色中国”的秘密,并庄严预告: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7日,《红星照耀中国》在成都举办四川首映礼。曾执导过电影《焦裕禄》、《红星照耀中国》的导演王冀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1987年步入导演生涯的那一刻起,他便有了将《红星照耀中国》搬上银幕的想法。经过多年的耐心沉淀和精心雕琢,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终于将心中寄托完完整整地呈现,将一名导演对祖国的热爱和敬意真挚流露。
影片集结了李雪健、李幼斌和蒋雯丽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影片将西北的粗犷风貌和南方的柔雅风情囊括其中,更把战争场面的动人心弦和伟人的迷人魅力淋漓呈现,成就了影片的恢弘气度。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5
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星照耀中国》,近日举办首映礼。影片凭借过硬的质量、新颖的故事角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各方点赞频频,口碑持续发酵。
“这是从我心里流淌出的作品。”导演王冀邢谈及影片的创作初衷时,流露出一名第五代导演对党和祖国的崇敬之情,展现了中国电影人努力用电影语言讲好红色故事的责任与担当。《红星照耀中国》主创们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指引和使命推动中,借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视角,讲述了他在重重封锁下的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见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迷人风采,向全世界第一次揭示了“红色中国”的秘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称赞《红星照耀中国》是“艺术呈现上的一次新探索和新拓展”。“影片不仅再现了真实的历史氛围,更把当时环境下不同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非常精准地雕琢出来,实属不易。是接地气、立得住、传得开的电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在研讨会上给予了影片这样的评价,肯定了呈现真实的历史细节,用史实的力量自然呼应主旋律,正是影片的亮点所在。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斯诺由美国演员柯南·何裴出演,除有李雪健、李幼斌、蒋雯丽、果靖霖和侯祥玲等一批艺术家倾情献影外,还有小沈阳、刘威、孙浩和徐僧等青年演员友情出演,星光熠熠、阵容强大。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6
红军,多么亲切的一个称呼啊!他们造福人民,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帽子上的红星成为红军伟大的标志,让我们记忆深刻,又有多少抗战英雄出自这颗红星呢!
下午的两节语文课,谢老师让我们观看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电影,影片主要讲了一位外国记者,先是看到国民党的残暴统治和腐败无能,开始了解红军,想探索一下红军是怎样的,并去到红区生活和记录了四个月,最后回到北平做了记者发布会的`故事。电影中,外国记者在红军待的四个月中,渐渐喜欢上了红军,明白红军才是真正的革命军,他们才是真正地为人民服务,抗日的坚固力量,当他在记者会上讲话时,我的内心是自豪和激动的,因为他发扬了红军精神,并说道:“红军才是革命的主力量。”在外国人面前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更是纠正外国人对红军的观念。以前他们对红军的观念就是“土匪”,还叫红军是“红匪”,不过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发布会,一定会改变对红军的概念的。
红军之所以可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而且直到现在中国共产党依然存在,乃至于我们长大后也要入党,就是他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为人民利益提供好处,时刻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还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我想,红军帽子上的红星早已刻在我们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我们心中的“红星”!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7
《红星照耀中国》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这本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红军的真实情况。
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生命危险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在延安,他解开了心里的疑惑。
《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人物的外貌刻画细致入微,如第二篇中,对周恩来的外貌描写,个子清瘦,中等身材,胡子又长又黑,外表却仍不脱孩子气,眼睛又大又深,富有吸引力。还有第三篇中对的外貌描写,面容消瘦是一个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半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还描写了彭德怀,林伯渠等人,并配附大量照片,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影像。
第三篇中还写了许多关于同志的事,表现了同志的'性格特点,如同志在街上和两个年轻农民谈话,作者起先没认出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像中国农民一样质朴的人。他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生活简朴,甚至有些粗俗,而且不拘小节。
作者还写了,同志对作者写的文章或者拍的照片,从来不加任何检查,使作者尽力弄到能说明苏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材料,这使作者非常感激。流露出作者对同志的敬佩、赞美之情。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作品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8
很不容易啊,让一个人对抗战时期的中国产生热爱。
更何况,这还是一个外国人呢。
那是一段艰难无比的时光,共产党员被无故的谣言捏造成土匪,却仍在默默地为革命奉献。人们对红军的闭口不谈,也成为了无声的保护,但,他们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来到这里采访的外国记者,就成了让红军形象外流的.重要渠道。他们需要有人做出最真实的报道,不论什么样的历史,都应该被记载。
那是一段内乱严重的日子。我们身上留着相同的血液,却要自相残杀,士兵们都在气愤,“为什么我们要杀自己人?我要去杀日本人。”又有谁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人不会开口,这只是一场政治战争,农民只需要献出生命就可以了。没有人想到,我们需要为农民着想,要替农民发声,一个国家想强大要靠农民。自古以来,史书上记载的只有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没有农民,因为他们没有身居高位,所以做的一切都要被湮没吗?
这个世界不公平,但,总会有人站出来为公平做斗争。毛主席,周恩来等人,就是这样一批发起共产主义的人,他们在中国掀起一股新的革命潮流,是正确且艰难的举动。他们用短短的一生做了无数事情,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新的道路,走向了解放的道路。
红星照耀中国,这盛世,终究如您所愿。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9
8日,由峨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将正式上映。7月24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红星照耀中国》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盛大首映礼。影片采用纪实风格的创作手法,从新闻记者的视角再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以探寻红色中国为目的的陕北之行,用亲身经历回答了红星为什么能够照耀中国的疑惑与追问。
继电影《十八洞村》《大路朝天》等主旋律电影力作近年斩获华表奖后,峨影集团再次发力,以主旋律影片《红星照耀中国》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该片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峨眉电影集团、绿地控股集团、五粮液集团、四川新文广影业有限公司、西安嘉方影视有限公司、四川星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出品。
峨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担任影片总制片人,《焦裕禄》导演王冀邢担纲执导,王鹏凯饰毛泽东、柯南·何裴饰斯诺,李雪健、李幼斌、蒋雯丽等参与出演,影片将于今年8月8日全国上映。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改编于斯诺的同名纪实文学作品,讲述了斯诺在1936年6月到10月,怀着“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好奇心与使命感,历尽艰辛,冲破封锁,一路西行,在陕北根据地实地采访,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共产党领导人交谈和一路走来的亲身体会,得出“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耀世界”的历史预言。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篇03-01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07-06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05-18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4-02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1-09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6-28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8-15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经典)03-01
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