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

时间:2024-10-18 14:13:0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夺冠》观后感[实用1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夺冠》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夺冠》观后感[实用15篇]

《夺冠》观后感1

  总有一种精神,支撑我们前行。总有一种力气,让我们持之以恒。 中国女排是一支让国人傲慢的队伍,更是由几代人坚韧拼搏铸就而成的精神。讲解并描述几代中国女排奋斗历程的电影《夺冠》登陆大银幕。

  从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到2023年勇夺第十冠,冠军之路,从未止步!历过三十多载的风雨,女排精神传承不息。在影片中,朱婷、惠若琪、徐云丽、丁霞、张常宁等国家队员也将本色出演,再现荣耀一刻!女排精神是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队员用一记接一记的重扣打出来的,用一座接一座的奖杯铸起来的。但是不行否认,30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也曾遇到低谷,经验失落,但女排姑娘们面对失败与低潮,永不言弃,奋力争先。哪怕是遭受大赛的失利,面对奖牌的旁落,姑娘们照旧没有丝毫的懈怠,照旧用训练场上的汗水与伤痛告知自己,也告知国人,希望的启明星照旧悬挂在前方。这次奥运会之旅同样如此,中国女排开赛之初备受打击与压力,但正是不言弃的精神帮助她们走到了最终,也笑到了最终。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夺冠,都离不开拼搏与奋斗。女排姑娘们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时的风光,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她们在日常训练中所付出的汗水,却是我们看不见的。而她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果,也正是多数个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正像郎平所说的.,女排精神始终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需技术过硬。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忱。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须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剧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始终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说究竟,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成功,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正如郎平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女排精神始终都在传承,并不是说赢了竞赛才有女排精神,假如这场竞赛输了,我认为队员们依旧很努力。这样的女排精神,正是我们喜爱中国女排和提起女排就满满正能量的缘由。

《夺冠》观后感2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夺冠经典影片观后感的文章3篇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86年,女排写就五连冠伟业,但随着主帅变更、名将退役,中国女排青黄不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沉寂,就是17年。

  直到2001年陈忠和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淘汰上一代名将、提拔新人,在他的运筹帷幄下,中国女排队伍焕然一新。

  陈忠和指导继承着老女排精神,终于带领中国女排赢得了久违的胜利!2003年第9届女排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阔别了17年的世界冠军奖杯,终于回来了!

  他一手缔造了“黄金一代”,是与郎平相当的'冠军教头。

  2008年,陈忠和指导率领中国队,郎平坐镇美国队,两方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交锋,“和平大战”轰动一时。

  陈忠和教练的扮演者不止一位,之前已经曝光年轻版的陈忠和由彭昱畅饰演,而任教期间面对举国上下的期望和瞬息万变的战局,始终笑对一切的传奇教练,黄渤当仁不让。

《夺冠》观后感3

  昨天,我和爸妈一起在家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夺冠》。

  电影里主要讲了郎平她喜欢排球,18岁就被招进国家队,然后每天都在锻炼,开始她举不起100斤重,于是每天都在举重,最后还是举起来了,她举起来后对自己的陪打教练说:“我18岁就进了国家队,可是我一直都碰不到球,我以为我最能吃苦,可没想到别人更能吃苦,我连吃苦都比不过别人,我还有什么比别人好!”而且郎平有个理想,就是她要超过海曼的摸高3。2米。

  20xx年,他去美国当女排的主教练之后,她要和她以前的朋友打比赛了,在比赛之前,郎平的朋友(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对着中国女排的.人唱了一首叫《爱拼才会赢》,中国主教练说:“的确是啊,我们要拼才会赢。”比赛结果是中国队输了。

  20xx年,郎平就回归祖国,当上了中国女排主教练。

  后来,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打比赛时,郎平让队员们打出自己的节奏,结果他们真的赢了。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感受是:我们要好好向中国女排学习,我们要学习女排打比赛时的精神,一鼓作气,奉陪到底,永不放弃等精神,还有他们在比赛之前会谦虚地向江苏男排学习,我们也该谦虚地好好向老师学习,不要轻易放弃学习的机会。

  总而言之,就是告诉我们要好好的学习中国女排比赛时谦虚的品质。这真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啊!

《夺冠》观后感4

  当中国女篮荣光不再,中国女足深陷困境,中国男排未能称霸亚洲,中国男篮和男足成为无法言说的悲哀,在三大球工程里,所有的希望都面临着崩溃。也许我们在国乒中自我满足,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然是黯淡无光的弱者,至少在体育上是这样的。可是今天,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时奋力搏杀,赢下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胜利,让多少人湿了眼眶!在世界认可的三大球工程上,中国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开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顶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

  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a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但我们很难再去为一直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工程中的失败。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顽强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对女排进展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夺冠》观后感5

  学女排精神,重责任担当——观《夺冠》有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看到这一幕,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提起女排,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在世界排球史上,能够取得“三连冠”已是寥寥无几,而中国女排却取得了“五连冠”,创造了奇迹,在世界排球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是什么令中国女排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带着疑问,我认真观看了励志电影《夺冠》,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我被女排精神深深震撼。

  影片中更让我兴奋的是,沉寂多年的女排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在郎平的带领下,一群勇敢而又美丽的女孩子们赢来了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金牌,实现了真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华丽逆转,让国人为之动容,让世界为之震撼。成绩的背后付出了巨大汗水和心血,她们集训期间每天练球七八个小时,每堂课扣球要重扣300多次,翻滚400~500多次,失败重来。正是这股坚持劲,开出了“五连冠”的胜利之花。

  我要学习女排精神: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要将女排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重在责任,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敢于创造,为伟大的祖国母亲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夺冠》观后感6

  女排是三大球中中国队唯一夺得过世界冠军的球队,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本次里约奥运会更被寄予厚望。

  然而,中国女排在小组赛的发挥并不尽如人意,以2胜3负小组第四名的战绩,勉强晋级八强。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强大的东道主巴西时,以绝对实力衡量,这支以年轻队员为主的中国女排并无优势。

  今年是闰年,暑假里有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我特别激动。排球、乒乓球和游泳比赛都是我喜爱的体育项目。

  这次奥运会上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比赛,夺得首金的射击运动员张梦雪,获得男子200米自由泳金牌的孙杨,还有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的.丁宁……当然,最令我佩服的还是中国女排的年轻姑娘们,她们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拿到了金牌。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时发挥得并不好,先后输给了荷兰和塞尔维亚。当时我觉得没戏了。可就在以后的比赛中,中国女排越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八分之一比赛中她们3比2击败了巴西队,进入四强。巴西是东道主,实力也很强,而且全场几乎都是巴西的球迷,这场球赢得可真不容易。小组赛首场比赛中我们2比3输给了荷兰队,在四分之一比赛中再次与荷兰队相遇,竟然以3比1赢了荷兰队,而且每局的比分都只相差2分,其中一局的比分甚至打到了29比27,可见比赛是何等的激烈。进入了冠军争夺战,遇到的是实力更为强大的塞尔维亚队,我们曾在小组赛中以0比3输给过对方,可中国女排的全体队员主教练郎平的带领下,凭着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一分一分的去争取,以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笑到了最后,以3比1的总比分赢得了比赛,获得了里约奥运会的的冠军。这种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真的值得我学习,输了一次不要以为就永远赢不了,只要去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奥运会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快乐与积极向上的奥运精神将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之路。

《夺冠》观后感7

  今天上午10:00,冬奥会进行女子50米大跳台决赛。中国选手谷爱凌在三轮比赛中表现优异,勇夺冠军,为中国又增添了一枚奥运金牌。

  我们全家人守在电视机前,从始至终,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其实,对于冬奥会,我最喜欢看的是花样滑冰这个赛事,其他项目的比赛不太熟悉,但是由于冬奥会在我国召开,加上寒假期间有充分的时间观看,所以比平时更多了几分关注。

  感动于奥运健儿们的拼搏精神,每当看到关于我国选手们参与的赛事,内心不免跟着紧张起来,仿佛我也是现场观看的.一员,看他们顶着种种压力为国而战,总是忍不住泪盈满眶。是的,我就是那么容易被感动,被激励!我爱我的祖国!

《夺冠》观后感8

  稍微对中国女排的历史熟悉的人,就不可能不知晓郎平的名字。郎平两个字,对中国女排而言,既是历史,也是现在,更是未来。《夺冠》这部电影,以郎平为主角,讲述了从过去到现在,随着中国实力的改变,中国女排对于中国的意义的转变,以及中国女排精神的更新和传承。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对于中国的意义既重大,又沉重。在那个中国尚未追赶上世界潮流,中华民族还在争取“球籍”的年代,国民的底气和自信只能靠着局部领域的胜利来争取,而作为为数不多的有望取得胜利的领域之一,女排的胜负,已然与国家和民族尊严息息相关。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胜利背后的意义已经不是单单一块奖牌就能够给予的',如果没拿到金牌,就不算胜利。那个年代赋予郎平和她的队友们的女排精神,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赢得冠军”的决心和毅力,也是不能让全国人民失望的担当和责任。

  而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国力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女排的胜利和辉煌不再了。在中国女排最需要郎平的时候,郎平毅然回国。我以为,郎平会将几十年前的中国女排带回到新的女排队员中间,却没想到,在最后的大战前夕,郎平对面前青涩的女排姑娘们说,“过去的那些,都留给我们老一代人吧,我希望你们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的排球。”

  郎平那段话,是整部影片最打动我的地方。时代在更迭,随着国家国力和世界地位的上升,中国早已不再需要靠一场比赛来鼓舞民族斗志,弘扬民族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郎平及时地、义无反顾地跳出了陈旧的圈子,赋予了女排精神新的内核。她认为,现在的青年选手们,需要的是享受运动本身,为了体育精神去拼搏,为了新的梦想和对祖国的热爱拼搏,却不需要再像自己一样,背负着国家使命和民族希望这样沉重的包袱。敢于把过去的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年轻人,这是郎平身上最可贵的地方,也是在我看来,女排精神最值得敬畏的地方。

  看完这部影片,如果你问我,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为了内心值得的事情付出全部的热情和努力。随着时代不同,值得的事情会变化,然而,不论是过去的国家荣誉、民族希望,还是现在的体育热爱,个人梦想,用尽全力的拼搏,不留遗憾地付出,永不放弃的执著是女排精神永远的主题。

《夺冠》观后感9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转瞬进入最终五天倒计时,让人感到浓浓的年味。就在昨天,原定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在北京首映大获胜利,全场泪点太多,观众好评如潮;首映完毕后主创团队陈可辛、巩俐领衔豪华阵容也向广阔影迷表达致谢,期盼电影春节档能够热卖。下面我们来看有幸观首映的影迷和球迷是怎么说的吧!

  “电影真的拍得很棒!让人看得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潸然泪下,许多真实场景复原,以前根本意想不到!”、“好作品就是好作品,巩皇和黄渤的演技都太棒了,太真实感人了!固然女排姑娘本色出演这么投入,也相当富有感染力!”、“电影135分钟一点都不觉得长,我有一大半时间都是陪着剧情起伏而流泪痛哭,好作品必需刷起,大年初一连续约!”另外,首映观者的反响,还反应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电影从老女排八十年月的五连冠,始终到现在白金一代四年三冠,其实整部电影没有多少剧透或者有悬念的地方,但导演和演员团队表现力太强大,能够把大家熟知的`事情,通过深挖点点滴滴,拍摄的感情丰富感人至深,“全场泪点令人入迷”,太值得一看啦!

  二、电影从《中国女排》到改名《夺冠》,局部观者是带着疑问来的,想知道影片中究竟由于什么,会消失被误会等状况,有没有所谓的“黑化”或者拍的不抱负的地方。但实际看了以后,最让人触动的是:整个电影更多地呈现女排不畏困难困苦,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剧情很有代入感,很容让人的心情跟着剧中“郎平”、“朱婷”走,跟她们一起哭一起笑!

  三、《夺冠》为何以里约奥运会为主背景也不言而喻,女排队员是现成的演员,故事传奇不太长远大家记忆犹新,更简单唤醒记忆。电影其实是围绕郎平和陈忠和两条主线拍摄,特殊是郎平作为第一主角无可厚非,究竟中国女排历年来获得十个冠军八个和郎平有关,核心地位无可替代。对于没重点拍雅典夺冠而拍“08年和平大战”,也是渲染气氛的需要,拍电影又不是纪录片,不行能平铺直叙面面俱到!

  四、电影不仅仅真实复原和展现了女排精神的诞生和进展过程,还答复了亿万国人究竟什么是女排精神,新时期为什么还需要女排精神!最让人感动的是电影《夺冠》的升华局部超出了预期效果,让人跟着剧情跌宕到最终,理解了什么是“永不言败”和如何制造奇迹! 总之,观众口碑是电影最好的评判,无论名称或者内容有何变化,真正能够抓住观众的心,让他们感同身受形成共识和共鸣,就是真正的好作品。笔者谨此祝女排励志电影《夺冠》大卖,期盼中国女排东京奥运再创佳绩,期盼女排精神升华传承经久不息!

《夺冠》观后感10

  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是一个象征。女排五连冠,是一代人最骄傲的记忆。我们常说,女排精神。但是,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是一种不骄不躁、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它诠释的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这种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这是一种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精神。在我们干事业的过程中,就少不了这种精神,要把这种精神贯穿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要相信,他人能够做到的,经过努力,我们不仅能够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气概,我们就能迎难而上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创造出让人民满意的新奇迹。如今我们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阶段,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在等着我们,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信念,永不放弃,我们的伟大事业就一定能够成就圆满。

  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永不言弃的生命力。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顽强抵抗,不轻言放弃,持之以恒,战胜一切困难。

  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勇于拼搏永不服输的精气神。生活不可能—帆风顺,总会有坎坷困难,在青春年少时,应该时刻保持不服输的精神,勇于拼搏、创造,披荆斩棘,创造一个又—个奇迹。

  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力。人生有苦也有甜,想过舒服的生活,就得吃得苦中苦,应该用汗水和泪水,刻苦钻研,苦中作乐,耐得住寂寞,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作为新时代青年,女排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挑战与机遇并存,付出与收获同在。我们要学习女排精神,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全面发展,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要学习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迎难而上,勇于面对各种挑战,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检察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更美好!

《夺冠》观后感11

  2月8日,决赛中的谷爱凌。

  中间的故事,几乎耳熟能详了。第三跳前,她曾电话征求妈妈的意见,得到的是转体1440、确保银牌的建议。但她还是决定尝试1620,这个自己从未挑战过的难度。妈妈说,“最后的选择是你的,这是你的比赛,好好享受它。”事实证明,谷爱凌做到了。

  归化运动员的身份,商业代言拿到手软的新科体坛一姐,这些高关注度带来的压力,在谷爱凌身上似乎都没有留下痕迹。在2月7日预赛出现重大失误的情况下,能够迅速调整,挺进决赛;当记者问及要在3个项目中冲击奖牌,会不会压力太大时,她说“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压力,比三个项目反而会让我压力小很多,因为我有三次机会去实现愿望呀”;而在更早的学霸高考故事中,因为突发情况,谷爱凌在雨中一路跑到考点,不仅考试没受影响,还超常发挥,交出了成绩为1580分(满分1600分)的答卷……

  这些细节都佐证了谷爱凌的“大心脏”。“别人家的孩子”谷爱凌,是怎么拥有这样一颗“大心脏”,怎么能在竞技场上做到始终享受比赛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站在第三跳的起点上,如果想的是背负的巨大商业价值,或者是身边的`镁光灯,那就丝毫无法承受尝试1620带来的后果。只有纯粹和热爱,能担负起这样的决定。正如她自己所说,这样做是希望世界看到她不害怕不畏惧,一直在挑战自己,突破极限,这也是她一直希望带给青少年尤其是女孩们的。

  所有比赛,都要面对对抗和失败的恐惧。从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始,我们对结果和失败的恐惧明显在减弱,对拼搏过程和运动乐趣本身的关注在增加。但是谷爱凌的选择和表现,仍然给许多人带来很大的心灵冲击,这份纯粹和热爱,将带领我们在观赛心态上更加成熟。

  谷爱凌的成长起点和天赋,是大多数人无法复制的。但无论是任何起点,包括谷爱凌所站的第三跳的起点,都有外界所赋予的枷锁和内心的患得患失,战胜畏惧和恐惧,回归热爱和专注,是18岁的谷爱凌用惊天一跃,给我们上的美好一课。

《夺冠》观后感12

  今天,李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夺冠》,我看了这部电影后,心中澎湃激昂,久久不能平静,为女排精神而感动。

  《夺冠》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女排国家队在近几十年中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技术、训练条件等都不如美国、日本等强国,再到在日本排球世界杯上艰难夺冠,再到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女排的失利,最后是时隔多年后的重新夺冠。整个电影都诠释了什么是女排的`团结精神和拼搏精神,令我感动不已。

  中国女排的团结精神令我感动。女排是一项群体运动,只有每个人能互相配合,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并同时发挥好自己最好的状态,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生活和学习中同样需要团结精神,在学习中,团结十分重要。团结同学,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成绩,也要帮助同学,让我们这个班级在互帮互助中成长。成绩好,不仅要靠自身成绩,还要有团结同学的意识,这样才能让我们整个班级体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要在学校中发扬中国女排的团结精神,争取在年级中让班集体得到更多荣誉。

  中国女排不仅有团结精神,还显现出了一种自强不屈的拼搏精神。这种拼搏精神正是我们在学习中所必需的。只有做到拼尽全力,才能在学习中崭露头角。就拿这一次的考试来说,你真的拼尽全力了吗?你就不能再做的好一些了么?我想许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改变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改掉之前的那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夺冠》这部电影使我感触良深,我学习到了拼搏和团结的精神,我要将从这部电影中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夺冠》观后感13

  国庆第二天,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电影院,观看《夺冠》。

  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女排在世界上夺得冠军的电影,颂扬中国女排精神。通过影片你我知道了原来的训练条件很差,女排姑娘们刻苦训练,每面墙上都留下深深的排球印子,每次训练,即使她们已经累得支撑不住了,但仍在坚持,不断地坚持,继续用力打着每一个球,只是因为这种不断地坚持,才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这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影片中有一段我印象深刻,20xx年那场比赛输了,教练唱了一首歌鼓励队员们,“爱拼才会赢”,只要勇于拼搏,就会赢得比赛。她还说了一句话,“没有努力是没有回报的”,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回报。这种精神是无处不在的,放在学习和生活作文中也是一样,我想:只要我努力,认真做作业,用心写好每一个字,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这部电影体现了老一辈女排们打球的艰辛,但是她们每个人都用足了力气,就为赢得胜利。新一辈的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用科学的方法,战胜了巴西队。所以,每次努力,都会有回报,使用正确的方法,就能找到对手的弱点。

  郎平跟她的队员们说:排球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你们不可能永远打排球,也要找到生活的能力。所以,人不仅仅是学习,还要找到生活的快乐。

  《夺冠》让我感受到中国女排的精神和勇气,还有她们的自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明知道不可能胜利,但是依然奋起拼搏,就为了那一丝可能。未来,我也会刻苦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夺冠》观后感14

  今天,我很幸运地去看了《夺冠》的首映式。谢谢团团。整部电影真的很好哭。我哭了第一次女排训练。我真的觉得女排很差容易,训练很辛苦。

  女子排球队赢得冠军,然后下降到崛起,突出了女子排球精神和国家支持的重要性!郎导演的为你自己立刻哭了起来,看着比赛的分数,我的心被拉了起来,最后一个危险的球我也害怕失败,感谢中国女排,感谢女排的精神,向所有运动员致敬!

  我一直很喜欢体育电影,这部以中国女排精神为主线的电影更感人。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最早的女排肩负着超越体育水平的.巨大责任。可以说,以铁锤为首的女排女生激动了很多中国人。看到大家夺冠后自发上街庆祝的场景,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

  只有当你有一颗坚强的心和自信的心,你才能骄傲地站起我们中国孩子的胸膛,面对逆境,甚至是看似不可战胜的对手!有点好奇的是,前男子排球运动员转行陪教练的身材应该是彭中的那样吗?我觉得不太像。

《夺冠》观后感15

  北京时间2月6日,在中国女足成功的3:2绝杀了韩国队,拿到冠军之后,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女足队的主教练水庆霞指导说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基本上就是对陈戌源和贾秀全犯下的`巨大错误,做出了一次清算,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一点,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看法,谢谢。

  水庆霞明确地表示,中国女足能够拿到第9次冠军,让她感到非常开心,特别是大家在0:2落后的情况下展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志,而且能够战胜自我战胜对手,这样的表现是格外令人珍惜的,所以她非常感谢女足队员们在这场比赛里面的付出。

  在上半场0:2落后的情况下,到底做了什么呢?水庆霞表示中场的时候,她告诉队员们不要泄气,还有45分钟,比赛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下半场的比赛中国队必须要放下心理包袱,要付出一切去拼搏。那绝对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我们也看到了今后的方向,不管技术还是心理上,我们都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下去。

  大家注意水庆霞最后这句话,那就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毫无疑问的,水庆霞算是给陈戌源给贾秀全留足了面子,要知道在去年那场惊人的奥运会的惨败事故当中呢,第一责任人是贾秀全,第二责任人就是陈戌源。这是因为东京奥运会专门成立了两个小组,第1个是球员选拔小组,由贾秀全来带队,第2个则是监督球员选拔小组,是由陈戌源来负责,也就是说呢,贾秀全对于挑选队员有全权的责任,而评判贾秀全选人是否合适,是否有利于中国足球长远的发展,则是由陈戌源作为组长来进行评估。

【《夺冠》观后感】相关文章:

《夺冠》观后感03-13

夺冠观后感11-20

夺冠观后感11-06

电影《夺冠》观后感10-23

(精华)夺冠观后感12-24

夺冠观后感(15篇)12-05

夺冠观后感15篇11-13

《夺冠》观后感11篇11-07

(优秀)《夺冠》观后感15篇06-22

《夺冠》观后感(汇编15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