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篇1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罗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1951年义青年团。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
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
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罗盛教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少年顶出水面。
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那位少年抢救上岸。他却因力气耗尽,无力浮出水面,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也证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深。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篇2
大年初一晚上,一家四口去影院观影,感觉《狙击手》这部影片叙事波澜壮阔,是一部优秀的以小见大的爱国战争影片,值得大家观赏
1.我心里难受
影片一开头,是战地记者来采访屡获战功的“五班”班长刘文武。因五班接到连长的紧急救人任务,于是把大永派去代替班长接收采访。大永是个神枪手,也是五班学历最高的,他在影片的`最后关头,以一人之力克敌制胜。记者问,在五班是什么感受?大永说:“我心里很难受”。他担心自己的好朋友亮亮生死未卜,回答的直接了当,干干脆脆。战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慨万分。大永坚持要求参战,在获得连长的首肯后,追随五班一同赴前线。
2.我们有你,我们有我,我们有我们在
拉锯战中,五班损失很大,敌人依靠有利地形,武器装备一时获胜。战士悲愤的说:“我们什么都没有,除了一个望远镜”。班长刘文武打断了他:“老子还在,你还在,五班还在。”这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在影片的最后时刻,连长连续点名,五班牺牲的每个人都有人喊到,不禁让人催然泪下。是的,我们有你,我们有我,我们有我们。战争中的人是最重要的,志愿军奋勇向前的英雄精神永存,杀敌致胜的英雄志气永在,与敌人死磕到底的英雄气魄永恒。
3.不要哭,给我憋回去
印象中,一个大男人痛苦流涕,是多么丢人的啊。但是在影片中,大永,班长都有流泪的场面。而且,大永至少哭了三次。俗话说“英雄有泪不轻弹”。随着剧情的反转,大永从一个爱哭的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名战斗英雄。班长刘文武面对哭泣,大声说“给我憋回去”,自己却暗自流泪。班长牺牲以后,大永采用班长先前教授的方法,最终战胜了敌人。反观敌人,却从始至终没有一滴眼泪。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篇3
看了电影《狙击手》很受感动。在观影的过程中,整个影片塑造的紧张感,令人意犹未尽,看到五班与美军狙击手相互对战的场景时,令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凝滞呼吸,连心跳声都能听到,观众也似乎感受到,如果稍一露头,就会被狙击手飞来的子弹当场击中。
中国志愿军们顽强而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也震慑了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人。这是史无前例的战争;是穷国打败富国、弱国打败强国创造历史奇迹的战争;是军队打出国威、打出军威、打出骨气、扬眉吐气的战争;中国志愿军谱写了中华民族战争最光辉的'一页,他们不愧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应忘记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是他们让世界从新认识了中国,是他们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让中国人民免遭外国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打败未来的敌人,保卫祖国的领土与祖国的强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回报祖国和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们,不辜负祖国都对我们的悉心栽培与无限期望。
我们应该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让今天中国之盛世,如昨日先辈所愿!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篇4
20xx年大年初一,我们安排看下午电影,张艺谋导演《狙击手》。本片介绍抗美援朝冷枪冷炮运动中,某连某班在营救侦察连战士战斗过程,遭遇敌方设置的狙杀陷阱。
多位战士营救战士过程中,遭到美军狙击手杀害牺牲,狙击五班因此顿时陷入困境,其他战士与他们开展一场斗智斗勇的狙击对战。
在这次过程中,五班全体战士英勇顽强,尤其是班长指挥得当,在设备不如对手的敌强我弱对阵中,依靠智慧和能力不断狙杀敌人有生力量。
当然美军这个对手也不含糊,他们仔细研究过我军,通过布置陷阱来猎杀我军狙击神手,对我军心理活动判断也是十分准确;用班长的话说“这回是遇到高手了”。
整个影片扣人心弦,让观影人高度紧张;尤其是那个飞驰的子弹头特效,感觉特别逼真。
虽然整个影片都围绕雪地营救这个场景来展开,但故事还是高潮迭起,在不经意间情节突然转换,我军五班战士们从开始主动一下陷入被动,然后从被动中又转为主动,几轮转换。
短暂胜利还没有来得及体会,敌人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发动反击,让战友顿时血肉模糊一片,战士们压抑巨大悲愤和痛苦,眼泪都不能流,因为班长要求大家“憋回去”
悲伤痛苦也就只有30秒,接下来要立刻投入下一轮的生死搏杀,战场不相信眼泪,战场是属于最后的胜利者,悲伤痛苦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敌人不给你这个时间,调整情绪立刻投入继续战斗才是正确的选择,否者会迎来更大的悲伤,所以有经验的班长要求年轻战士“憋回去”,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次战斗过程中,我方遭到巨大的损失和伤亡,我方年轻一个战士在战友牺牲后几乎情绪崩溃,绝望地表示敌军什么都有,有望远镜有通讯设备,我们却什么都没有,班长为鼓舞战士,表示你胡说什么,我们有你有我就是有,我们有英雄的五班。
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及时制止战士情绪化胡言乱语,帮助他调整了低落的情绪,鼓舞战士战斗意志力。
可见战斗不仅仅拼装备,也拼意志力,年轻战士受到了班长的.鼓励,重新燃起战斗的意志,班长在这个时刻激励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何谓激励,这就是激励,基层班组长的及时激励对于一线战士非常重要。
事实上,敌人虽然在设备上占据优势,但被我方干掉几个后,敌方人员心态上也绷不住了,有个美国大兵想着要快速逃离这个“该死”战场,但带队伍的中尉此刻只能用威胁的方式逼对方留下,否则将把对方送上军事法庭。
我军战士想着为新中国而战斗,为父老乡亲战斗,而美国大兵呢,到底为啥战斗,其他他们此刻内心是彷惶的,中尉想着是自己如何登上纽约时报头条,做一个大英雄,仅此而已。中尉和上尉之间意见还不合,对本次战斗目的各不相同。
虽然这场战斗虽然只是局部战斗,却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究竟为何而战不清楚。价值观和使命感不同,注定在关键时刻展示的力量是不同的。
从狙击手这个角色出发,五班班长总结一套打法,“隐藏自己,见火开火”,这才是制胜法宝,有什么启示呢?
狙击手都是一击要人命的狠角色,但在高手对决中,隐藏好自己就是生死关键,先敌发现对方,一枪击中才是狙击手的基本功。
在战斗中,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狙击战斗中,隐藏好自己更是生存的法门。反过来,通过某种方式吸引敌方暴露目标,是猎杀对方的关键,五班就是运用这个策略成功以弱胜强,班长让战士表演以吸引敌人注意,让其先开火置,开火即暴露,暴露即被击毙。
最后一次战斗中,战士大永用锅勺绑在脚上吸引敌方中尉开火,大永在另外一头用班长交的方法,见火开火一枪绝杀敌方中尉,后发制人获得最后胜利,狙击战正可谓斗智又斗勇,成功的狙击手从来就不是枪法准这么简单。
张艺谋今年在接受冬奥会总导演的情况下,还拍摄一部战争商业片,体现其功底深厚。
本影片没用过多运用知名演员,而是塑造五班这个集体形象,我认为很好,这次战斗胜利是五班集体战斗胜利,不是某个个体的胜利。
而五班的牺牲也是为了获得侦察兵亮亮更重要的情报,这个情报对于整个战役至关重要。电影中方言的运用,让影片更感觉真实,有嚼头,人物更形象丰满。
过去看过了许多宏大战役的电影,本片《狙击手》用二个小时来刻画一场局部战斗,虽然少了集体冲锋、飞机大炮宏大战斗场面,却更能够体现战争艰巨性,能够更好彰显战斗中战士人性一面。
胖墩背负大铁板唱着家乡歌曲自我鼓励走向营救战士,大永接受采访心猿意马希望及时参加战斗,还有战士们对望远镜望眼欲穿的心情描写。
敌军战士虽然武器强大,遭遇战友绝杀后心态崩溃,敌军中尉不可一世骄傲自大幻想一战成名的心态,都能让我们看到很多人性的细节面。这个就是电影的艺术,虽然只有少许的片段,却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结束,所有观影人迟迟不愿离去,看着一个一个年轻个体,为了本次战斗胜利战士的脸庞,静静听完韩红演唱这首主题曲回家,心中流淌着一份久久不能散去的感动。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篇5
正在上映的《狙击手》是根据抗美援朝真实狙击群像事迹改编的电影,影片中“神枪手”的原型是江苏泰州籍英雄张桃芳。近日,电影《狙击手》在泰州兴化市陈堡镇幸福蓝海影城上映,张桃芳的亲属、同乡战友,以及陈堡“桃芳”先锋队代表共60人参加观影。
电影《狙击手》由张艺谋、张末父女执导,以抗美援朝战争中“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以兴化籍抗美援朝英雄张桃芳为原型,讲述了中国志愿军战士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精英狙击手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在战场上,张桃芳凭借一支老式苏制步骑枪,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毙敌214名,创造了抗美援朝战场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跻身世界“十大狙击手”。
“匍匐在雪地里,眼睛、眉毛、胡须都沾着雪,太真实、太震撼了。”随着剧情渐渐展开,老兵费益昌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作为与张桃芳一同参军的同乡战友,我为张桃芳感到骄傲。”
“开展‘冷枪冷炮运动’的时候,张桃芳和我一起到团部集训一个星期。”闵日林也是张桃芳的同乡战友,当年他们一并在东台新的兵连集训,一同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看着电影中的“张桃芳”,闵日林说,尽管以后他很少见到张桃芳,但闵日林一直以战友为傲,以战友为榜样。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篇6
于荣光,很久没有在大荧幕上看到他的身影。
如今64岁的他,凭借《狙击手:逆战》出现在大众的眼前。
起初,我并不期待这部电影,除了于荣光,没有大咖,但也是于荣光,让我有些关注。他,究竟会演成什么样?是否宝刀未老?
之前在短视频平台看过于荣光的一些介绍,说他在演戏期间,保持锻炼,就是为了适合这个角色,让这个角色看起来更硬汉、更有血有肉。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没有看见大肚腩,看到的是英姿飒爽,动作潇洒,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台词不算多,但眼神、表情都很到位。
从亲眼看到弟兄们死在面前,到被人栽赃嫁祸,再到潜行复仇,最后真相大白,也光荣牺牲了。
剧情并不算出彩,故事也是老故事,可是于荣光来演,让这个角色多了岁月的味道,也让这部电影收获不少影迷的喜欢。
而对于一部不错的电影,总会有一些细节让人意外。《狙击手:逆战》也有一些细节,让我惊喜到。
细节一:降低的跳伞高度
起初我并没有明白,为什么不在高空就跳,而且一直有提示“危险”,后来才醒悟,原来是因为他了解这里,只有这样才能不能敌人发现。后来跟上的猛虎小组就不知道这个情况,被敌人发现之后,造成三人死亡,两人被抓。
细节二:潜入岛内佩戴麦
高瞻一个人勇闯敌人的阵地,你说他为什么要带麦?跟谁联系呢?
随着剧情的推进,原来是为了与里面被抓的教授联系,而这个教授也是之前老高前队友伪装的,相当于里应外合,这个真是很细节了,更细节的还在后面。
细节三:秘密制作眼镜
在高瞻藏起来的那段时间,他一直在秘密研究敌人的诸多信息,同时也掌握了整个来龙去脉,为了取得有效的证据。制造了这个高科技的眼镜,是可以拍摄录像的,而这个眼镜就是教授戴的那副,教授也成功获得了敌人的秘密,有了这些证据,就可以弄清事情的真相
细节四:一根管子的作用
你会发现,最后高瞻进入敌人阵地,与敌人交锋之前,是在进口的.管道前停留了片刻,那时我并没有什么想法,会联系到这个管子。令我震惊的时,对方狙击手就是因为这个管子而丧命的,正如片尾结束所解释的一样,子弹是可以转弯的。所以,高瞻就利用这一点,而且敌人所站的位置刚在管子另外一端的出口。最后,高瞻将子弹打进管道,从管道里出来的子弹将敌人击毙。这个设计着实让我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这部将近90分钟的电影,还是很有看头的。于荣光的演技依旧在线,宝刀未老。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篇7
八一建军节这天有幸去看了电影《狙击手》,开始以为讲述抗美援朝中著名狙击手张桃芳的事迹。没想到跟预想的完全不一样。看完以后很震撼,有一种全新的体验,感觉是一个难得的好片。
一是结构简单,内容简洁。
就是两个狙击小分队面对面PK。以往看的战争片都是场面宏大,血肉横飞。一个阵地一个阵地的打,各种武器、各种爆炸层出不穷。这个片子几乎就是一个场景,在雪地里围绕这侦察兵亮亮展开。虽然结构简单,但是讲故事的能力很强,一环套一环,反反复复的较量却不雷同,观众代入感很强。
二是志愿军英勇的大无畏精神令人感动。
在武器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拿出敢于亮剑拼刺刀的`精神,同敌人血战到底。很多时候并非武器先进就能碾压,敌人钢多气少,我军钢少气多,却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干到底、干到赢。战争初期,一个美国军官说,还以为他们(志愿军)是逆来顺受的苦力,没想到这么有侵略性。当然后期,李奇微总结出肩膀后勤礼拜攻势等,也是一个相当职业的对手。尽管如此,我军仍然能打到停战。
三是展示了不同层面的较量。
敌人主要是追求个人的荣誉,找回狙击手的面子,而5班战士则围绕情报,从战役层面,克制个人感情,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充分表现了双方的格局不在一个水平上。一个为自己,一个为国家民族,高下立判。
先烈们抗美援朝,付出了巨大牺牲,打出了一个新世界。我们村500多口人,仅我个人所知就有3人参军。我的邻居大哥就曾上过战场,担任部队首长的警卫员,可惜他的战斗故事没能挖掘。今天我们更应该牢记历史,千山万水不忘来时路,更加坚定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篇8
抗美援朝战事一场难以忘却的战事,是一场战强敌、驱恶魔的生死大搏斗!是一场百万中华优秀子孙再次涌现豪迈气概的英雄赞歌与神圣洗礼!抗美援朝战事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事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
我们衷心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怀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士不愧为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英烈永垂不朽!让我们怀念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连娣、李家发、杨育才、任光华、孙一增等30万2千7百24名功臣及5953功勋集体。
志愿军战士究竟是抱着怎样的信念冲上战场的?而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是怎样下定决心,在建国之初国力极其贫弱、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即让小米加步枪的战士与有先进武器的美国人对抗的?我们的战士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生存的? 这场战争打得惊天地,泣鬼神。一个个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的战士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这场战争打得震五洲,惊四海。中国人的勇敢无畏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中华雄狮的怒吼,这是一场改变民族命运的赌博,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决斗!“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们一定要拼命地向前!”这是1919年的毛泽东代表中华民族发出的冲天怒吼! 中国需要强大,把那种“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气势传承下去。和平生活不能销蚀一个民族的英雄气概;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使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篇9
周末,娃都回老家,刚好有闲暇时光看电影,网页推荐了这部影片《狙击手:逆战》,看封面是光荣老师的戏,想着也不会太差,就点进去了。
故事开篇情节同大多影片一样,一个特殊的任务,狙击对方的动向,保护交易稳定。
不同的是,这次,被保护的人霍德华两边吃,同时雇请两波人马,自导自演相互厮杀,自己来了一个金蝉脱壳,再知道有漏网之鱼时,就栽张陷害,目的就是赶尽杀绝,掩埋自己的罪行。
光荣老师就是这条漏网之鱼。为了洗清自己的冤屈,展开了一系列的奋发活动,锻炼身体,密探敌方情况,成功借助被人恨的体质进入对方的岛屿。开始了一段奇特的旅行。
比较符合英雄式,高成就,被陷害,反击,勤奋,被质疑,征服他人,获得胜利。
故事老套,但细节把握的很好
1、战士兄弟情分较浓,眼睁睁的`看着同伴被打死,激发仇恨。然后被陷害,加深仇恨。
2、因为要报仇,所以刻苦练习自己的身体,镜头很多次出现它吃药,这也给他之后病痛打基础。了解对方目的,安排人员打入对方核心。
3、借助可利用的工具,飞机,成功进入地方地盘。为什么一开始没被发现,关键原因是比较了解岛上的监控设备
4、救队友,虽然这队友对他不好,但是队友就一定要救,5杀死对方狙击手,为伙伴排忧,拿走了慢慢的。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 篇10
两星给于荣光。可惜了他和一堆演员的努力。
整个影片就显得很不严谨,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想到哪里就演到哪里。
开始于荣光小队被灭,救护车送他,上级不能等他到总部被控制住了再动手吗?要审要杀都容易得很。非要开车在途中拦下来,还一言不合就想开枪杀人?拜托,你一个坐办公室的面对面要杀人家出外勤的?
然后,安排同伙假扮科学家潜入敌人基地。你咋知道敌人是谁?咋知道敌人一定会劫这一伙科学家?就算知道了,假扮要研发武器的科学家?中学体育特长生要通过正规高考上211,怕是都没有这么困难吧?
再然后,女主小队要潜入小岛,防弹衣都不带的`吗?就这么人肉靶给人打了好几个。也没有一点战术素养,让你警戒呢,不在房子周围游弋或者放个明暗哨,你俩跑那么远是想春游么?还在溪边想洗个脸?
再后,在掩护科学家撤退时,居然就这么走在队伍最后面,让人直接打后背,不知道要警戒背后方向的吗?
在子弹转弯这里,或许导演觉得是神来之笔,在工科学生看来却实属搞笑。一来子弹射在管道上,大概率是把管道射穿,然后飞出去了,二来就算子弹旋转,如果没有事先试验,你咋就那么肯定子弹出来就是敌人的眉心?
最后毁灭武器这里,且不说你可以让开中间(姿势多得很)让人一枪穿钢板,最简单的,不知道从旁边绕过去吗?正面这么吃力顶声波,有这个时间早绕到车那里了。而且,这么简陋一个车载的武器,一颗子弹命中就可以让它爆炸,两颗手榴弹扔过去还不把它报销成碎片了?
【观看狙击手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狙击手观后感04-18
电影观后感02-15
电影观后感05-27
电影的观后感05-25
观看电影神秘巨星观后感范文09-13
观看电影《奇迹·笨小孩》观后感06-23
爱国电影观后感06-12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09-16
电影雷锋观后感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