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2篇(必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夺冠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夺冠观后感1
前不久,我去看了《夺冠》这部电影,看完以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中国女排正在为世界排球比赛做准备,唯独郎平在一旁举重。她艰难地举着哑铃,却不喊一声累。大家解散后,得知教练让郎平举重超过一百公斤,否则不让她碰球。郎平一下举起了一个超过一百公斤的哑铃,腰简直要垮掉。尽管这样,教练还是不让朗平碰球。
不久后,比赛就要开始,即平获得了参赛权。在登机前,陪打教练与郎平喝了一杯苦咖啡。在比赛时,郎平超越自我,赢了日本,获得了本届世界排球比赛的冠军。
一转眼,时间来到新世纪,郎平成为了美国女排的主教练,而以前的陪打则成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美国与中国即将交手,郎平并不怕美国输,而是美国赢。但是,中国女排没有拿出之前的气势,输掉了比赛,但是受到一片骂声的却是郎平。
在这之后,郎平辞掉美国主教练,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民众希望郎平能够为中国排球带来暂时的希望,但是郎平的训练机制并没有使中国女排更加强大,反而因为队员间的冲突,使中国女排在世界排球界逐渐衰落。
里约奥运会时,中国勉强挤进决赛,并且即将面对的是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巴西。比赛前不久,老陪打教练来到了训练场地,队员受到鼓舞后,奋自向前,赢下巴西。在这之前,要是谁说中国赢了巴西,没人会相信。
看完这个电影后,我知道了许多道理。
首先,努力了可能会成功,但也可能失败,但是如果不努力,是一定不会成功的。在电影中,八十年代时的日本已经能够用电脑来预测中国女排的攻击方式了,但此时的中国会用计算机的都没有多少人。尽管如此,中国也靠实力赢了日本,为什么呢?因为中国队员努力的训练、成千上万次的.训练。
其次,遇事一定要冷静。中国遇到的是世界第一的巴西,此时要是队员紧张的话,就会让中国的胜算小之又小。在影片中,队员输球后并没有慌张,而是保持冷静,想出对策,最后获得了冠军。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如果你遇到了火灾,一定要保持冷青静,捂住口鼻,从紧急出口逃生。但是如果你慌张的话,你的头脑将会短路,失去宝贵的逃生时间。
夺冠观后感2
星期五时,学校组织我们去看《夺冠》。
《夺冠》主要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0年到20xx年的波澜起伏的经历。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女排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传说。但当我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改变了我的看法,原来中国女排也有15年的低谷期。在1980年的时候,中国与日本对抗,外国因为技术发达于我们国家,运用计算机了解中国队的所有成负。但因为中国技术落后,硬件设施也落后,只能跟别人拼谁更能吃苦,谁更能忍下去。
我认为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女排精神”是顽强拼搏,不怕困难,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奋斗的代名词。不管是哪一届的女排运动员,不管她们是否赢得到比赛,我相信她们最后一定有女排精神。
我特别有感触的是那位老教练说的“中国人,能行的”。我突然明白了我们这一代人一生最荣幸的事情就是完成中华古国的复兴梦,让美国、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让他们对我们产生敬仰。当我们听到中巴对战时,巴西人民说:“ItisnotPing—Pong,goback,China!”时,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了一种愤怒。为什么一定认为我们比不过巴西?当中国打败巴西的那一刹那,我的心里一下子放下了一块石头。我想这就是每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关心国家脸面和荣誉。这也让我更加确信为国家完成复兴梦的.伟大使命。
在很早之前,当我听说美国强力阻挡我们的网络贸易时,我就突然想在长大以后,我能帮助国家超越美国,证明“我们中国人能行的!”孔子说要以德报怨,但我做不到。别人当我们不够强大时欺侮我们,却要我们在他们困难时帮助他们来获取他们的感恩、赞美之心。我认为这是无能者的表现。任何一个人都是仰慕强者的,只要我们足够强大,我们就可以不用处处委曲求全,而是做自己。清朝晚期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例子。因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从一大强国变成了人人可欺的弱国,就说明了落后就是要挨打,不管你先前怎么强大。
让中国复兴不只是靠上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必需团结合作,发种各种项目。各个走在前列。我们短短七十年就能获得这么大的成果,我相信我们以后一定可以引领全球。这就需要我们有女排精神,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夺冠观后感】相关文章:
夺冠观后感11-06
《夺冠》观后感09-19
《夺冠》观后感03-13
夺冠观后感11-20
(精华)夺冠观后感12-24
电影《夺冠》观后感10-23
夺冠观后感15篇11-13
《夺冠》观后感11篇11-07
《夺冠》观后感2篇09-26
《夺冠》观后感15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