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精选)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津湖》观后感1
如果你问我,心中的英雄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冰雕连’。”
20xx年“十一”假期,爸爸带我去看了电影《长津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最让我震撼和肃然起敬的是战场上的“冰雕连”。
“冰雕连”的英雄事迹就发生在长津湖战役中。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夜间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摄氏度。1950年冬季,志愿军第9兵团20军、26军、27军的官兵翻山越岭、隐蔽接敌。战士们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冰雪的山林中连续行军,向美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将敌人分割包围。他们以巨大的牺牲重创了美军,为夺取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的敌我态势。
长津湖战役中,美军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围攻后,仓皇逃窜。沿途,他们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一排排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正向敌军发起进攻的“冰雕”群像。“冰雕连”宋阿毛烈士在绝笔信中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冰雕连”的英雄事迹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彰显了烈士们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彰显了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冰雕连”烈士们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力量。
《长津湖》观后感2
就在前几天,我观看了《长津湖》这补历史片著作,使我热血沸腾。不禁在心中有了一些感受。
1950年六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的入侵,严峻的威逼到中国领土的平安,中国最终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看完电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位美国老兵,虽是以中国为敌,但是同样被中国兵人的勇气,力量,团结精神所震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其中英雄伍万里,同样让我记忆深刻,他的大哥死于战场,二哥拼搏战场,他没有犹豫,没有害怕,同样当了军人,上了战场,他的拼搏精神与勇气令我为之振奋,让观众们一度热血沸腾,也有了当军人的.欲望。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勇敢的精神!
《长津湖》观后感3
昨日我们朋友相约一起去观看了向往已久的大型电影《长津湖》,整个影视三个小时我们是眼含热泪看完……
《长津湖》这部电影的帷幕已落下,但冲锋的号角却依旧在耳边长鸣!零下40℃的雪盖不住长津湖下占满血污的脸,那一具具倒下的躯体,一片片破碎的残骸,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用鲜血和意志荡涤了所有侵略者的`污浊,是饱经风霜的东方古国焕发了气冲霄汉的气魄!抒写了永垂不朽的功勋!
《长津湖》观后感4
又是一年金秋时节,又是一年国庆。在这举国欢庆的节日里,《长津湖》如期而至,与我们相遇在72周年国庆这天,给我们带来一场无形的教育课堂,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熏陶。
电影是根据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拍摄而成,最大程度上的还原了当时革命先烈面对种种困难时的艰难。当时,长津湖遇上了50年不遇的严寒,在深夜零下四十多度的情况下,先辈们穿着单薄衣服,拿着落后于美军的武器,在一场武装对比悬殊的环境下,依然勇往直前。我能看见,三十敢死勇士冒烟火炮弹,穿枪林弹雨,倒在敌军坦克之下;我能看见,百名志愿官兵匍匐雪地,坚守阵地,钉在雪地高山之上。这又是谁的儿子,父亲,谁的母亲,妻子又在家中等待亲人归来。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有着革命烈士带给我们的安稳生活,有仁人志士创造的光明前景,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如今,我们不必担心战乱动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外强虎视眈眈,着力打压中国的发展,华为遭受的一系列不公等就足以让国人清楚,我们身为中国青年,必当心系祖国,肩扛重任,报效祖国。
最冷的夜,最热的血。最可爱的人们,最坚毅的军魂。时间回拨70余年,那场冰天雪地里的血泪之战,依旧让人不忍回忆。这是永远的伤痛,也是永恒的荣耀。历史不容忘却,英雄必须铭记。即将上映的《长津湖》,复刻了这惊心动魄的一战。但,再高明的电影叙事,终究也说不尽这段史诗的波澜壮阔与沉雄悲壮。
在很长一段岁月里,“长津湖战役”,已成战争的传奇,已是信仰的图腾。纵使冰身冻骨,也不退让一分。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动摇分毫。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惊人意念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扭转了战场态势。此一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一边是志愿军的寸土不让,另一边是敌军“路程最长的退却”,战争的天平就此逆转。而在这卓绝战功的背后,代价沉重。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们,冒着零下40度的极寒温度,顽强地坚守阵地。最后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壮烈牺牲,成为一个个永不倾倒、巍然屹立的冰雕。钢铁一般的意识,铸成钢铁一般的防线。这是血肉之躯在苦寒之地立起的伟岸“长城”,御敌于外、退敌千里,守住家国安宁,守来长久和平。
凛冬已至,激情燃烧的青春舍生赴死。血战之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抢回一线生机。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这军魂,是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这军魂,是军纪如山,是铁流浩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抗美援朝战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世界战争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这一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巩固和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地提振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证明:中国人民受欺侮、受凌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有能力、有资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严寒笼罩下的“长津湖”战役中,不得不提“冰雕连”的故事。美军在南撤途中不断遭到我志愿军的阻击,为了听从命令不暴露目标,很多战士紧握钢枪,静静埋伏在路边或山头阵地。可是严寒零下近五十度的低温天气,渐渐地夺走了他们身上的温度,但他们直到冻死前仍旧保持着射击姿势,如冰雕一般。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
我边看电影边想,今天的安逸,全是先辈以血肉铸成。所以,我们不光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骨血里,还要真的把“珍惜”二字付出实践,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不辱先辈之忠烈!
《长津湖》观后感5
随着远古的第一声雷声放出,第一座宫殿拔地而起,华夏大地的巨龙也应运而生,巨龙伴风雨而来,同雷声叱咤,过处九州摇四海气怒,浪遏飞舟,激流勇进。
在1950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自愿前往朝鲜进行支援,在面对人数和技术方面的差距上,志愿军没有丝毫的害怕,义无反顾的冲到前线与美军对抗,最终以惨烈的代价取得了这次的胜利,谱写了壮烈的一章。
在《长津湖》这部电影中,则表现出这场战争的激烈以及残酷。在这中间,有几个令人难忘的情节,在观看过后久久不能淡定。
在其中有一次的小战争中,我军人数只有一个连队和所剩不多的士兵正在与敌军交战。我军在以人数少的情况下,但绝地反击了敌人。在这其中伍千里和伍百里等的默契配合,让人不禁感叹到。
在最后的战争中,多组织援军已经埋伏在了北极熊军团的上方,准备在04:30的11月27日进行围攻。04:30的时间一到,各连队迅速上前,在第一人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我就打了个措手不及。敌军大部分被歼灭,残余落荒而逃。在这其中,敌人的一颗标识但暴露了我军的行踪。在这危急的时刻,雷公顶着炮弹的轰炸开车将炮弹运走,最后牺牲。我依稀记得那不要丢下我的语句让我流下了泪水。
在敌军的返回途中,看到了已经成为冰雕的`战士们,他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位置,一直到被冻僵还守着。这些战士的坚强意志深深感动着我,他们被称为“冰雕连”,他们会一直,他们是我们一直的英雄。
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的苦恼,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机会,不能让先辈们白白牺牲。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
《长津湖》观后感6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国人普天同庆,千万人民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无数幸存下来的抗日志士重回小家,重享家中亲情温暖。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群人却愿挺身而出,再次生生割断家中温暖,重新踏上了冰冷而又血腥的战场——
他们,是抗美援朝的英雄!
电影《长津湖》讲述的便是这样一段历史。影片中的士兵迎着夕阳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第二天一早便又要出征。千言万语凝于眼,垂目抬眸泪满面。心中纵有千般不舍、万般留恋,但为保家卫国,便不得不转身,将万般柔情深藏于心,踏上硝烟弥漫的战场。
何时来归?不知。不知可否躲过枪林弹雨,睁眼见到祖国盛世,家人如意。
可曾有悔?不悔!不悔今日转身保家卫国,但愿战死沙场,以换太平安康!
无数烈士怀揣斗志,掩埋私情,上了奔赴朝鲜的火车。
电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雪山中的冰雕连。好巧,今天也下着雪。望着窗外鹅毛纷飞,眼前的景象似乎与电影中重合。我看到几十年前,在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中,寒冷贪婪地吞噬着每一具温热的躯体,寒风如同巨刀,切割着他们单薄的衣物,刺入人的身体。雪花不再温柔,像一把又一把短而尖锐的银针,狠狠地扎在战士们的脸上。上一秒还在相互鼓励的士兵,下一秒便直挺挺地倒下,再不能站起……我裹上大衣,戴上帽子,到院中看着这漫天的大雪,顷刻间手脚冰凉。手伸出来,只团个雪球的时间,便冻得发疼,冻得失去了知觉。我狼狈地回到屋里,呵手取暖,不敢再出屋,然而影片中的战士们竟还在前进!身后倒下的,被冻成冰雕的战友们仿佛成为了他们的动力,他们无法停下来缅怀,只能带着更加坚毅的.神色,将悲痛化做杀敌的动力,在茫茫雪山中,在抗美援朝的战役中,不断向着胜利前进,前进……
无数英雄的血与泪,终是换来了战争的胜利,换来了如今我们眼前的盛世;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终是换来了每个小家的幸福安康。
电影讲述的只是抗美援朝中的其中一场战役,抗美援朝也只是无数保卫祖国的战争之一。从古至今,值得我们缅怀的英雄们有很多很多,他们或许名留青史,又或许籍籍无名,但都值得我们敬佩啊。今天,面对这些英雄,我可以非常骄傲地对他们说,你们拿生命去保护的国家,已经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昌盛了!
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啊,你们听到了吗?
《长津湖》观后感7
《长津湖》影片里都是老演员,演技自然不必说。易烊千玺表现也很棒,这部电影中突破了自己。有点痞痞的小流氓气质到后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影片整部故事情节紧凑,看的人心情紧张,情绪也提的十足。雷公去世的那一幕,很多人都哭了。
整部电影看下来,心中大部分时候是压抑沉重的,中间也有温情搞笑。先辈打下江山不容易,吾辈更要自强不息。为生在这样的国家而自豪。
无数的历史面前,吾辈当今的未来、梦想、生活…都曾构筑在、堆砌在先辈的尸骨上,在那个年代的光辉信念浇筑之下,无数的英雄前赴后继,在战场抛洒热血,仅凭一腔孤勇,一个理想,为了他们的后辈永远一个和平的年代,甘愿死在冰冷的'异国他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青山永远铭记,历史永远铭记,每当人类精神崇高性因其渺小而不屈显得伟大。
先烈于吾辈之前为英雄,吾辈之后又是朗朗青山。先烈的精神在现世仍然需要铭记传承,不仅仅是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有无数次这样的战争,有无数次牺牲,那些都是出自于人民群众的英雄,中华民族复兴任务交给于吾辈,定要不负家国,不负众望。
希望在先烈尸骨埋存的青山,远望是蔚蓝的春天。希望他们开创的和平,能够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长津湖》观后感8
在国庆节的假期,电影《长津湖》上映了,妈妈和姐姐带我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爱国主义主旋律的电影。
电影的故事围绕着伍千里,伍万里两兄弟展开,深度还原了长津湖战役的真实历史。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伍千里,伍万里,因为他们两个在打仗时不怕死,敢向前冲,又十分有计谋。伍万里虽然是新兵,但是他有一个独特的过人之处,他是一个神投手!他能把雷扔的又准又远。伍千里是伍万里的哥哥,他是一位连长,他非常勇敢,身形敏捷,子弹一般打不到他。
在电影里,中国人民志愿军时常要面临物资不充足,以少打多的劣势,而对手“北极熊”是美国一支战功赫赫的`作战部队,在之前的战役中,一直保持着全胜的记录。电影里有些令人十分心酸的场景,比如美军温暖的军营里,吃不完的罐头到处可见,还有扑克牌供他们娱乐休闲,而志愿军们在冰天雪地里,却连一颗冻土豆都要几个人共同分食;美军有数架飞机,炸弹从飞机上轰炸下来,而山崖下,志愿军们却只能抬着物资,靠步行转移阵地,以冻土为席……但在这种条件落后的情况下,骁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仍然依靠着顽强的意志和恰当的作战方案打退了美军,扬我国威!
电影里还有很多令我感动的镜头,比如雷公为了保护战友,抱着美军的标识弹,不怕死的往敌人的大本营冲去,最终和敌人同归于尽,他的脸和身体被美军的炮火烫的伤痕累累,他成功了转移了美军的战火,但自己也因此牺牲。画面一转,伍万里哭着将登记册里雷公的名字画上红圈,每多一个红圈,就象征着又一个战士的壮烈牺牲。
电影里有位烈士说:“我们这一代把仗打完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打了,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能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是啊,现在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可以在安定无虞的生活中去追求心目中的美好向往,这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青春的作为代价来换取的。
176分钟的电影看完,我热泪盈眶,意犹未尽。
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要在革命先辈们为我们铺好的和平道路上不忘历史,励志前行,壮大祖国的未来!
《长津湖》观后感9
山林间日夜行军,冰天雪地里埋伏,敌人轰鸣的飞机,乱石堆里血肉模糊的尸体,就算这样,战士们也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异国他乡,鸭绿江前,喋血守山河,军人无悔,见者落泪。志愿军战士们缺少制空权,物资贫乏,装备不足,天寒地冻,是同美军较劲,也在和老天爷较劲。
在一座高山旁,有一个名叫“北极熊团”的美国军团。他们和志愿军战斗的过程中手忙脚乱拿武器,可因为志愿军的速度太快了,他们被打得措手不及,落花流水。我还看到杨根思抱上炸药包冲向敌群的场面。像杨根思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比如有用胸口堵住敌人机枪的黄继光,有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邱少云……
看完这场电影,我知道了中华人民志愿军为维护世界和平,跨过鸭绿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奋勇杀敌,打出了军威。正是因为有这些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要永远怀念他们!
那些为了保卫祖国未来拼死战斗的战士,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国家繁荣昌盛,在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勿忘过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用我们的决心和努力献出自己力量,维护祖国美好的未来。
《长津湖》观后感10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新上映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看完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50年,长津湖战役后期,美陆战一师在面对中国志愿军的强烈打击下,不得已进行大规模撤退。而美军南撤之路便是水门桥,可以说水门桥掌握着美军的命脉。一旦水门桥被炸毁,美陆战一师将成为瓮中之鳖,难逃被围剿的命运。所以这座平常不起眼的水门桥,此时此刻成为了本次战役中的关键。
为了攻入敌军阵地,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身将铁丝网撕开了一个口子,后面的志愿军战士踏着鲜血往前冲锋。手掌断了,就用断臂拉响炮绳,炮架被炸毁,就是拿肩膀扛,也要开炮。当美军队长来检查队伍时,发现树枝上挂着一条鲜红的'围巾,我想这应该就是中国解放军战士们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气概的真实写照!
电影中一句话使我异常震撼:“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我想对所有的战士们说:“谢谢你们,是你们用血肉之躯创造了新中国!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成为新时代少年!”
当我们走出电影院时,我发现生活格外美好,天也格外蓝,树分外绿,广场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最显眼的是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长津湖》观后感11
今天走进电影院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通过长津湖战役向大家讲述了抗美援朝那段悲壮的历史。电影是历史的缩影,通过这部电影真正让这段历史鲜活起来,让抗战英雄们有血有肉地出现在大荧幕上。
《长津湖》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战争故事。回顾整个观影过程,这四个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第一幕是在去朝鲜的'火车上,车门被打开,万里长城映在眼前,感到无比震撼。第二幕是在感恩节,美军在军营里大口吃肉,而中国军人却在雪山上吃冻土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军人没有一丝怨言,坚持奋战到底。第三幕是伍千里说大哥伍百里死的时候,身体被炸成了两截,肠子怎么都塞不进去。伍万里说:“哥,我要跟着你,你也帮帮我,万一我走了,帮我体面的走完最后一程。”第四幕让我们都哭了,雷爹牺牲的时候说了一句:“别把我留在这里,把我带回家。”伍千里哭着走到一旁,翻开七连的记录本,翻到第一页,找到了第十七名战士雷生,用红笔把这个名字打上了红框。
走出影院,我站在繁华都市的中央,不禁想起网上的那一句话:“电影结束后久等了十几分钟没有彩蛋。走出电影院,看到外面灯火璀璨,高楼林立,热闹非凡,想来这便是最后的彩蛋。”
《长津湖》观后感12
我看完《长津湖》这部电影后,热泪盈眶,眼泪一直在眼睛里打转,可是一直没有落下来。《长津湖》这部电影里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里面的战士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各样的'身影不断刺激着我的眼,不同的话语冲击着我的心,热泪止不住地在眼眶打转,生在这样的年代,我很庆幸,也很荣幸。
致敬!
《长津湖》观后感13
今天我跟妈妈一起看了《长津湖》,我非常感动。我们帮助朝鲜打败了美国军队,我们的武器没有他们的好,更没有坦克和步枪,只是靠小米加步枪战胜了他们。解放军叔叔死了好多人,妈妈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的牺牲换来的',不要以为世界和平了,其实是有他们保护我们,而且我们的祖国的越来越强大。我要努力学习,做对祖国有用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14
今天我去看了电影长津湖第二部《水门桥》,深受感动。
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为了不让敌人仓皇而逃,为了不让敌人援军过来,七连牺牲了一个人,才把水门桥炸掉。然后他们继续往前走,敌人的援军到了,七连被打的,剩下没几个人了,他们趁机往前走,没走成,他们冲过去打仗
最后连长被坍塌下来的篷子的碎片压在了底下,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吹响了撤退的鱼尾哨;五万里,也就是连长的'亲生弟弟和一位战士过去救连长,最后连长被救出来了,他们暂时安全了,他们累得睡着了。
有一位叫余生的同志,他看见电台可以用了,他就上山取,补了一点水,吃了一点雪。然后开始发电台,还没发呢,美军的飞机在空中飞翔。然后美军就把飞机上的要站,全都打到我们这边去,然后回去了。我们这边只剩下几个人了,敌机又过来了,我妈往下扶着。余生站出来来引诱敌军,敌军果然上当了,把他打死了又走了,青年都很伤心。他们又开始攻打敌军,因为敌军已经在修桥封了,最后打的只剩下1个人了。
看了最后,我不禁哭了起来,向这些战士致敬。
《长津湖》观后感15
前几天,我与妈妈一起去观赏了新电影《长津湖》,它主要讲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的故事。看完了这个电影,我和妈妈都不禁泪流满面。
故事发生在1950年,在新中国刚成立后,美国边进攻朝鲜,举着“对朝鲜有好处”的号召,越过了我国的.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
这部影片总计三个小时,故事中的主角叫伍千里,是7连的连长及战士,他有一个大哥伍百里和一个弟弟伍万里,大哥曾经在冲锋中牺牲了,而低级则是唯一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的人。为了保护家乡的土地,弟弟背着父母私自参军,与哥哥一起作战。
当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军事力量与美国相差十分巨大,想要抗美援朝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的解放军要同时面对多种地形,高山,暴雪,伏击,因此牺牲了许多人。
在长津湖战役中,有许多解放军战士被冻死,饿死,被敌人的机枪射死,牺牲惨重,也诞生了许多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等。
在剧中,有许许多多感人的画面,如毛泽东子毛岸英为夺取地图英勇牺牲,炮连连长为了引走引导弹而被飞机炸死,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士在防守敌人的过程中被冻死,成为了一块块丰碑。
如今,我们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全都是靠先辈们的坚持与努力换来的,向他们致敬!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观后感11-21
《长津湖》观后感12-28
《长津湖》观后感11-11
《长津湖》的观后感02-27
长津湖的观后感04-21
长津湖观后感11-11
长津湖的观后感07-02
关于《长津湖》观后感09-22
关于《长津湖》的观后感11-28
长津湖观后感(优选)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