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的观后感

时间:2024-07-23 14:37:3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南联大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1

  当我观看这个系列的纪录片所描绘的,在那个山河破碎、战火硝烟的年代,有这么一群读书人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借一身风骨,守护着国家的重要文脉。是他们,书写了那波澜壮阔的一段精彩历史,担当着民族的栋梁。他们每个人生命中都曾有一半的日子在天天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师生几乎都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寒窗苦读。

  今天的我们早已不再拥挤在破败不堪的屋子里学习,不用再忍饥挨饿。然而现在又有多少人学会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呢?联想到过去的他们因为一场浩劫四处分散,命运不一,再想想如今我们学习的氛围和状态,是不是应该自省和反思?在最和平的年代却浪费了最好的资源。

  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正是因为祖国有着像闻一多、蒋梦麟、汪曾祺等头脑清醒的人士,中国才逐渐强大了起来,繁华了起来。所以这时候的我们一定要跟紧时间的脚步,努力读书,以后一定会给中国带来不一样的繁荣昌盛!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2

  看了西南联大的回忆录之后,才了解到西南联大成立正值争战年代,有一半的日子天天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物价飞涨。师生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却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一大批人才,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的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林、李振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今天的.我们早已不用在那破不成形的屋子里上课,不用再忍饥挨饿。而有多少人又学会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呢?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代虽然离我们已经久远,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欢声与泪水均以化作尘埃随风飘散,但西南联大那些灿若繁星的教授却始终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对学生体贴入微、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他们所倡导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散发出奇目的光芒。

  现在的我们,作为民大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这种刚毅坚卓、学高身正的校训,努力让你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民大人。

  当我们在七十多年以后纪念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大学,所有人的感觉还是立足于当代。我们惊讶,我们感叹,一个物质之匮乏与精神之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的大学,一个在战火中诞生却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韧性的大学,它让我们仰望。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3

  第一次看完一部电影有过感触再来看豆瓣分数简直相差甚远,评论中一些负面的差评也很令我感到惊奇,电影的题材确实老套,演员的演技不在线,剧情漏洞大,但是在这些不完美的点依旧有他们各自特别之处。

  平心而论倪妮的演技确实比杨幂高出一大截,霍建华就算了,尽量无视他的存在就好,马苏的东北大碴子味深深的.烙在骨头里,这两个人把电影整整拉低了3个分数。

  剧情像极了我的名字,青春对于将要步入三十而立的大龄单身女青年来说是不可望又不可及的东西,记忆中的青春都不能用模糊来形容,而是有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过么?疑惑、未知、害怕、孤独、寂寞、充斥着即将迎来中年的我们,面对它出现的时候只能紧紧的抓住机会,哪怕有一丝可以改变的机会都不会放弃,倪妮成功了,但是现实中有多少人败给了自己。

  电影中大多充斥着靓丽的颜色,靓丽的画和奢侈的化妆品,开心的人们,成功的老板,正面的太多,反而难有代入感,不现实的存在感就在如此吧。

  最后对这部影片的观后感就是把握当下,做个最好的自己!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4

  “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群星闪耀的一处所在,也是中国人的血性与风骨展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时期。

  自由的学术风气,严谨的教学态度,众多世界顶尖的学术泰斗,以及一群认真求学的学生,一同构成了那绚烂明媚的八年。这是最震撼,也最令我泪目的地方。 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的年代,这群读书人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是他们,书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担当着民族脊梁,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它是一个传说,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纵然岁月匆匆,历史不断在时光中揭开了一页又一页,它也会一直为无数人所深深铭记,持续绽放着璀璨光芒。

  心神往之的一段历史,务实又浪漫,艰苦而又活泼,大师星布,浩篇充栋,可是联想到他们在浩劫中四散,命运不一,心里不免震撼,再联想如今大学的氛围和状态,我们应该自省和反思,在最和平的年代,却浪费了最好的资源。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5

  近年来以传统文化、科技创新掀起了一番热潮,也因业务上的需要,寒假时间也特地观看了《西南联大》、《假如国宝会说话》、《书迷》、《创新中国》四部纪录片。换做平时,我对这些枯燥无味的纪录片是不感兴趣的,因为我此刻正在惬意的享受着安逸的生活,无需忧虑,可仔细看看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苦历程,才能真切感受这种安逸的珍贵。

  看完,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强大祖国的庇护,有稳定的生活和工作。而当时的老师和学生为了中国的教育甚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不畏艰难,从北平、天津等地先后前往云南,为的就是保存号文化的种子,国家的明天。西南联大之所以会出现,跟日本的侵略有直接关系。她的成立当然也离不开那些为了中国教育事业而做出巨大贡献的联大教授。梅贻琦、蒋梦麟、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等。这些都是中国近代教育的.肱骨,也培养了邓稼先、杨振宁等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和新中国的栋梁。

  有时候我们总是说,设施条件不好,影响教和学。西南联大当年却是以几间茅草屋、几支粉笔在日军狂轰滥炸之中培养出无数国之栋梁。故,物质不是主要的,主要在于教育的理念是否先进,教育的信念是否坚定。如果你把教书当做一份工作,那你在乎的就是工作条件和薪水;如果你把教书当做一种职业,你就会在乎你的工作成就,如果你把教书当做一种情怀,你便会用这种情怀去教育每一个孩子。我想《西南联大》中的教师便是那个有情怀的老师吧。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6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大学,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知识和文化在这里汇聚,理想主义在这里栖身,这里是人类精神和文明的摇篮。看了西南联大的回忆录之后,才了解到西南联大成立正值争战年代,有一半的日子在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西南联大的学生没有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现在舒适的宿舍,也没有现在干净宽阔的食堂。所有的所有,都不如现在的学生。

  看完本片,我有的只是感慨。感慨如今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大学生是怎么了?是因为我们已不需要奋斗了吗?我想现在我们缺的'是激情。在当时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西南联大的学生们都满腔爱国热情,他们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因此他们能坚忍不拔,他们能用汗水换来可喜的成绩。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云南民族大学这个梦想开花的地方,让我们的梦想成功远航。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范文11-21

学生观看《西南联大》观后感02-17

广西南宁导游词01-13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09-20

《中国机长》观后感-观后感02-19

春晚主题观后感范文 观后感03-04

《大鱼海棠》观后感大鱼海棠观后感11-15

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 观后感03-05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观后感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