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时间:2024-07-22 16:53:5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

  今天我们去看了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起初,这个名字让我很困惑,少年派是什么意思?后来从老师和电影中了解到,派是电影中一个少年的名字。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虽然我的座位靠前,但依然无法清晰地看到画面。不过我能听懂电影中的英语对话,这些信息来自于老师的介绍。电影的主旨是关于派这个少年,他的家庭经营一家动物园,因此派非常喜欢动物并且愿意与它们交流。然而,由于派的父亲要出海将这些动物全部卖掉,暴风雨的出现使得船只遇难,除了派,其他家庭成员无法幸免遇难。在大船上,派解开绳索后顺流漂散,结果和一艘载有动物的船流落到海中的`某个地方。当派看到水中漂浮物时,马上拿桨想要将其捞上来,却发现是他父亲饲养的老虎理查德·帕克。派赶忙将桨扔掉,也跳进水中。派的游泳技巧很好,这让他能够爬到船上并抓住老虎。

  第二天,天气晴朗了,派开始清理船上的水,他不想船因为太重而沉没在海中。在稍作休息后,一个猎狗出现在船上,可又很快地消失了。派非常惊讶,他马上拿起了桨准备随时应对。当这只狗出现时,派立即躲到了船头的救生圈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猎狗咬死了斑马和大猩猩。 骤然间,理查德·帕克出现了,它把狗吃掉了。之后的这些日子里,派一直在与理查德·帕克斗争或合作。他一直坚信:“不放弃,否则就会被理查德·帕克咬死。” 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艰苦的日子。

  然而,一次大暴雨来临,海浪翻滚,派晕了过去,理查德·帕克也是。最终船只漂流到了食人岛,那里充斥着大量的饥饿的原住民和人类残骸。派渐渐发现,这个岛能吃人和吸收人的阳气,因此派毫不犹豫地和理查德·帕克离开了那里。

  他们不知飘了多久,最终到达了一个人类的岛屿,然而理查德·帕克下了船走到森林口,停下来,派认为理查德·帕克会转身看自己一眼,但是他没有这么做。理查德·帕克径直走进了深处的森林,留下派眼中含泪,像个孩子一样哭泣。

  这部电影传递了一个深刻的信息:即使我们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即使我们受到生命威胁,也不能轻易向死亡低头。因为一旦你低头,你就已经输了,失去了一切。这部电影的主角理查德·帕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为受到了生命威胁,他毅然决定坚持等待人类来拯救他。这也像我们的学习一样。如果没有竞争对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无趣,平凡而没有意义。但只要有竞争对手,我们就会付出全力超越他们。所以只要我们努力,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2

  大师李安的电影柔软细腻,娓娓道来。你完全不能从一般概念的电影去速读他的影片,必需慢品,静下心慢慢地看。从《喜宴》到《断背山》,从《推手》到《卧虎藏龙》,大部分时间里,他只是在讲故事。讲故事的人似乎鲜有情绪起伏,然而故事的高潮之后,正待完结时,你才觉出其中的意味已入心底。像平静的海面下蕴藏着美丽的星空,或暴风雨的脸。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前奏说的是派的成长,姓名、父母、动物园、老虎等等。派的讲述缓慢得有些过分,就像那个急躁地追问又追问的记者一样,我不停地低声自语:怎么还不去海上漂流?

  当动物上了那条必然覆灭的货轮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暴风雨的夜里,猩猩、老虎都跑出了笼子,纷纷游到海面上,和派争抢着唯一一条救生船。在动物间的弱肉强食后,剩下了老虎和派。

  更奇异的事情发生了:池塘一样平静的海面上,鱼群在天堂般的水中游弋,食人岛上满满当当的狐獴,夜晚的水中倒映出天籁的星空……这时的李安,给我们说的是一个童话。

  派年少时,他的父亲说:科学几百年来帮我们认识到的东西比几千年的宗教都多。父亲是一个曾被科学医治和救命的唯物论者。派的母亲是宗教的追随者,素食。派信仰三个教。

  派的母亲很贴切地解释了这个状况:他还在选择。

  这时的重点就不再是信什么了,只关乎如何选择。

  真实的海洋漂流记里,派选择了活着。信仰是有所坚持。派曾虔诚地信奉三种教义,甚至吸收了宗教和父亲的科学观,好在,他把所有坚持融合在一起,提炼出自己的法则,生成一种新的信仰。

  影片中被谈话不断强调的信仰,是一种排斥在电影之外的无法忽视的枯燥。这其中的一句对白,说明了一切:神让你在劳徒中行走时,你应当跟随,不必怀疑地跟随与坚持,当你在疲倦不知时,他会给你停留休息,之后便将继续带领你。

  也许,这部影片的前半段,就是信仰被信仰的坚持。臆想一下,或者是李安借此排除掉了他不喜欢的那类观众。

  选择在无论何时都是双向的。哪怕信仰。当你坚定的信仰将你抛弃时,你会如何选择?

  一定要回忆漂流记的那一段话。李安的海面上也许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里,派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猩猩,以及那只本该叫“口渴”却有着一个人名的老虎。故事里鬣狗活吃着斑马,咬死了猩猩,老虎又杀死并吃掉了鬣狗、斑马和猩猩。接下来这个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漂流记,大部分都是如何对付老虎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里,救生艇上有一个性格暴戾的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还有派和他的母亲。厨子先后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母亲,最终派忍无可忍同样杀害并吃掉了厨子。第三个故事里,派就是第一个故事里的那只老虎。

  李安把第一个故事描绘得极为精美,对第二个故事吝啬到一个镜头都没有。第三个故事则是一种类似臆测的隐喻。他把残酷的现实严密包裹起来,层层伪装和修饰,化身成一个信仰递给自己和大家。宗教信仰者从中看到神的力量,无神论者从中看到对神的否定与稀释。

  作家和保险公司相信了第一个故事;派本人无法释怀的是第二个故事;至于第三个故事……个人以为,第三个故事大约是很多听完第二个故事的人,会在脑海中刹那间掠过的一个阴影。至于真假,派说得对,这取决于你相信什么。

  李安用这种极度不均衡的叙事手法强调信仰的力量,却最终把选择权出让给观众。他打开了几条路,却避开终点设置。每一个人在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时候,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我到底看到了什么?

  选择权不再取决于故事的解读,而是取决于观众的内心。就像派不停地问那个记者,你相信上帝么?如果你相信我的故事,你就是相信上帝的。

  李安曾经在自传中写道:“恐惧鞭策我不断地求改进,因为没有比恐惧更强烈的感受了。”儿时的派接受的第一个恐惧就是那只生生拖走一只活羊的老虎“口渴”。

  也许派曾是那只羊。但之后的一切都变了。派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那只老虎。

  这部影片里被广大影迷膜拜的深海蓝天幻境篇,在李安20xx年的《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中我曾领略过。如果说那部片子的幻境是迷幻视觉里一百多万朝圣的年轻人在音乐高潮中的幻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李安干脆省略了药物致幻的视觉引导步骤,直接进入思维幻境,将他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海天一派的壮观。

  不得不说的是,李安为了将残酷的事实不动声色地刻进他的幻境里,前半段,也就是我和影片中那个记者不停追问的那些前奏,是必不可少,也是拖沓冗长的。以大师的功力,他也许完全可以把节奏感调整一下。

  故事是真实事件的改编。事实上,这个故事我们已经听过很多遍。高中辍学、没有工作、带两个小孩的单亲妈妈贝蒂·安妮·沃特斯在1983年眼睁睁看着背负谋杀与抢劫两项罪名的哥哥肯尼斯·华特斯被判无期徒刑锒铛入狱。在接下来的12年里,贝蒂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拿到法学学位。于是,她在1995年开始着手重新调查哥哥的谋杀案,最后她以DNA证据并不确凿为理由证明哥哥的清白,成功地挑战了之前的“有罪推定”,使哥哥在入狱服刑18年后于20xx年3月重获自由。

  准备写几句的时候我开始回忆,为什么一部明明知道结尾的片子还如此投入地观看,仿佛对待一个史诗般的电影。不是纯粹当做励志或者人性影片去看待,只是静静地看着,跟着女主角的执著而执著。

  直到片中最感动我的镜头一闪而过:汽车里,妈妈在节后送两个儿子回爸爸的家,嘱咐他们不要告诉爸爸,其实他们并没有时间在一起庆祝节日……后座上的兄弟俩正在争论着什么——他们在问对方,如果他们也被冤枉了,对方会不会像他们的妈妈救他们的舅舅一样,拼了一生的力气去为其平反。

  贝蒂呆住了:你们认为这就是我的一生么?事实上,我们每一个看客都会觉得这就是她的一生了。哥哥的冤案改变了妹妹一生的命运。在她自己看来,一定并非如此。她是个如此积极的人,她的积极和所争取到的,影响了她和她的哥哥,以及她所有的家人和相关的人,也包括我们这些看到了的看客。

  这就是导演的企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3

  在寒假里,我观看了几部很有价值的电影,其中最令我受益匪浅的就要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名一直在寻找灵感的作家,无意中得知了皮辛墨利多·帕帖尔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在他小时候他被大家称为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印度男孩,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派整天与许多奇形怪状的动物为伍,他的信仰和对万物的看法与理解与别人不相同,他试着与动物交好,可是却被父亲教训了一顿,后来因为印度发生了全面性的改变,再派词人岁那年,他的父母准备移民加拿大,可是刚好遇到了暴风雨,一瞬间变把船吞噬,派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但是,他却与一只老虎同舟共济!派每天过着心惊胆战的艰苦生活,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手写日记,他遇到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物,诡异的鱼群,神秘的小岛,可疑的动物,恐怖的尸体,最终他平安地活了下来,那只老虎也不见了踪影。

  看完本片后,我还回味无穷,似乎想象着自己也能有一天,漂流在海上,那是多么的奇妙啊!在这部电影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少年派了,他身上好像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天性,他善于探索,而且有着丰富的好奇心,他不断的在绝望中找到希望,他懂得如何寻求精神寄托,在海上的漂流中,他从未丧失过信心 ,恐惧与孤独如龙卷风一般向他袭来,他迎刃而上,即使与危险的老虎为伍,也坚信着天无绝人之路,最后与老虎对话成为朋友。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看完本片后我感受到我是多么的幸福,少年派在海上,无依无靠,随时都有可能被大海吞噬,即使他死了也没有人能记住他,而我是多么的幸运,生活在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吃得饱,穿得暖,可是,我却毫无自知之明,如果有一天我也无依无靠,我该如何生存?!

  从今往后,我要懂得珍惜与满足,并脚踏实地的向新生活出发!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4

  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去看了一部英文电影,名字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字幕现得很快,有时候妈妈给我讲解。这部电影确实很好看,电影院里全场满座,和我们当初看的《喜洋洋和灰太狼》一样很火。

  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在学校里,同学们都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小便”,他很不喜欢这个绰号,就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派”,为了证明自己,他背诵了一串很长的数字。我不明白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这是数学里的一个名称,妈妈还告诉我说她会背前面的'几个数字,3.1415926,后面就不会了。后来他们全家还有动物全部搬到别的地方了,在途中他们遇到了暴风雨,让派失去了一切,就剩下了几只动物,动物们为了生存只能把那些小动物吃掉,最后就剩下了派和老虎在船上。派知道老虎饿了连他自己也吃掉了,为了不让老虎吃掉自己他想了一个办法:这是我的地盘。他撒了一扒尿,老虎也不甘落后,也给他撒了一扒尿,来证明:这是我的地盘,你也不要过我的这个地方哦。他们两后来又经过一场暴风雨,成为了朋友。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岸上。结果老虎头也不回的走进森林,这让派很难过。这个故事派讲给了同胞们听,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又编了另外一个故事给他们听。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遇到任何苦难很挫折都不要退缩要勇往直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5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3D电影走进我们的生活,最近上映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但故事获得好评,就连科技的运用也是很棒的,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就让我来带你感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带来的视觉盛宴吧!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电影,扬马特尔原着700万册的销量和电影前期营销让我早已知晓,这是一个阿三少年与一只阿三老虎的漂流故事。当我们大多数导演还在为讲故事发愁时,李安早已不满足于生命奇观的故事,历时5年的雕琢,让李安的追求已经细致到了场景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元素的美学呈现。

  和卡梅隆的《阿凡达》相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动物元素和环境元素的美术效果均已跳出了我们熟悉的范囿,无不挑战着我们被束缚的视觉神经。比如孤舟在分不清海面与天空的.夜空中漂浮,更像是在无际的宇宙中迷失,或说是在一种诗意境界中遨游;比如静得透亮的夜空下,荧光水母点亮的海面,与《阿凡达》的荧光森林一样瑰丽而神奇更可贵的是,李安亦未停留在炫技的层面,当派沉静在这瑰丽的画面中淡忘正在经历的苦难之际,荧光水母带来的新一轮灭顶之灾悄悄袭来,这些视觉奇观并又成为推动人物命运的一部分。

  李安早早透露过他的视觉野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视效果然没有令人失望,色彩饱满视野通透,一改我们对过往3D灰暗的印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视效上显然有意追求对人体感官的延展。比如派循着若有所思的虎的视角凝神海面,那一层层如梦如幻扑面而来的异彩影像完全超越了浅显视觉的感受,恍惚间一层层逼近顿悟的天际佛国。可以这么说,李安恨不得将我们视觉的、听觉的、味觉的、嗅觉的、幻觉的等等各种感官错乱而又立体的调度起来,饕餮这一感官盛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6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六年级的同学去看电影。一听到这喜讯,我们全班都沸腾了,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有些同学竟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同学们都很开心呀!

  我们看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派的少年。一次,派坐船的时候,遭到了海难,白浪滔天,十分危险。船长见了,赶紧把派推到救生艇上去,可是,一只凶猛异常的老虎也跳到了救生艇上去,派防止老虎吃掉他,便爬到了木杆上。救生艇在海上漂流了一夜,派看看一望无际的大海,又看看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几乎快绝望了,他认为自己不是被海水淹死,就是被老虎吃掉。不知在海上漂流了多长时间,派饿得受不了了,就趁老虎不注意,从小艇上拿了一些食物和一本书。派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看着书,突然,他丛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能绝望”。看了这句话,派立刻振作起来了。后来,派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一颗永不绝望的心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脱离了险境,回到了大陆上。

  看了这部电影我立刻想到了上次的数学简便计算考试。前面的.题目都很简单,可最后一题我却怎么都算不出来,看着别人做完试卷都开始检查了,我又气又急,恨不得让正确答案马上飞到我的试卷上来。可是这是不可能的。我只好慢慢使自己平静下来,终于,我想到了解题的思路,便赶紧奋笔疾书,接着,我又在草稿本上重新演算了一遍。哈!我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我高兴极了,为自己没有绝望并解出了这道题而兴奋不已。这次的数学考试,我得了100分。

  看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绝望,只有静下心来想办法,才有可能克服困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7

  在碧蓝的太平洋上,初升的太阳将金色的光芒洒满了海面,此刻没有一丝风,整个海面看起来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海面上的一只白色小船正在漂浮着,我正惬意地躺在船上沐浴在阳光里。突然,耳边传来一声吼声,呀!那凶猛的孟加拉虎又朝我走过来了,我一蹦三丈高,猛然惊醒了过来。看看还在继续播放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我才回过神来,哦,原来只是一场梦。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看着看着就会带我进入另一个奇异世界,而其中的少年派更是时时刻刻牵动我的心。

  男孩派的一家人住在印度,开了一个动物园。从小喜爱动物的他和家人带着动物迁移到加拿大的途中遇到了海难,大风暴吞没了派的家人和动物,只有他和一只孟加拉虎侥幸存活了下来。在海上漂流的227天历程中,他不仅时刻要和大自然搏斗,还要想方设法和这个“朋友”和平共处。然而,正是这只老虎激发了他的求生意志,让他时刻保持清醒,不沉入绝望的深渊。派用他的机智和勇气驯服了总想吃掉他的“朋友”,最终登上了墨西哥海岸获救。

  事实上,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是少年派,都在学习如何与困难这只猛虎打交道,激发出我们的潜能。正如派说的:“没有老虎,我早就死了。”是啊,老虎就如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它们会帮助我们成长,遇到了,不要退缩,不要恐惧,而是要正确面对和想办法如何解决困难。

  我曾经最怕写,只要老师布置写作文,我就一个头两个大了,每次盯着题目看,憋半天都写不出几句话来。想不出独特的`内容,写不出优美的词语,当时我好无奈啊,怎么办呢?是否就向写作文低头了?不行!我得想方法学会写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平时多读别人的优秀作文,多向老师请教写作方法,自己多练笔,渐渐地,我喜欢上了写作,拿到作文题不再无从下手了,还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我想这和故事里派和老虎“和平共处”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要绝望,只要想办法找到突破口,那么你就会成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让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对待困难,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去细细品味,认真思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8

  我和家人们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派的故事。

  派出生在动物园,他的`家人卖了动物园。上了一艘大船上,从印度到墨西哥。在途中一次暴风雨中派失去了他的家人和一些动物,只有几只动物和派在一只小艇上,有斑马·猴子·豺狗和一只孟加拉虎。

  豺狗咬死了斑马和猴子,突然孟加拉虎钻出来一口咬死了豺狗。孟加拉虎把所有的肉都吃了。派突然想到救生艇上有吃的和喝的。又一次派捉鱼给孟加拉虎吃,就去海里引鱼突然一条大大的鲸鱼跳出了水面,鱼没捉住食物也没有了。

  派靠岸了,他们来到一个岛上有一群鼬鼠。在岛上老虎拼命地追鼬鼠。岛上有一个个淡水坑派跳到一个淡水坑里。天黑了派开始睡了,派一直睡不着他摘下了一朵花发现了人的牙齿。原来是个食人岛,天黑了淡水变成酸液鱼一条条的死了。派知道这里不得久留,立刻离开了小岛。他的小舟到了沙滩,派得救了。

  这个电影既可怕又好玩。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9

  今天是我调到第1组的第一次看电影,在后面总是抢不到前面的“首席”,这次看的电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叫做派的孩子,在看到了一只孟加拉虎吃掉了一只鹿这样子的.血腥场面后,不禁害怕。由于生意不顺利,所以他们一家打算到外地去发展在乘船的途中,船底不海水冲破了,这是,他正好出来了躲过了这次灾难,但不幸的是,这一船的人只有他和4只动物活了下来,鬣狗把斑马和红一毛一猩猩咬死了后,突然,从船仓里面出来了一直老虎,而且正是小时候的那只孟加拉虎。

  从这以后,他们就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天的漂流,多少次命悬一线,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派还是活了下来,终于,再一次暴风雨后,他们漂到了一个岛屿,上面有很多猫鼬,他跳进了一个清水潭。到了晚上,这个岛屿从侧面看像个女人,老师说这个岛屿能吸人的灵气,但派还是和那只老虎离开了这个岛屿,奇迹再一次的发生了,他们漂到了一个沙滩上,那只老虎离开了,派哭得一塌糊涂。

  这部电影给我的启发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对手,就是不会让自己更厉害,认为世界上没有人能超越自己,所以就会放纵,而导致退步。这就和我们现实生活一样的,如果没有对手,那我们就没有干劲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0

  派的漂流历险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一个人与一只老虎被困在海上的历险记的故事,有美轮美奂闻所未闻的大洋奇观,和惊心动魄的人与兽与自然的抗争作为佐料,烹制了一席视觉盛宴,整个故事奇幻得令人叹为观止。可片尾派又讲述了另一个更加令人“信服”的故事,我相信派叙述的第二个故事是真实的,在那个故事里尽是人在面对不可抗力时暴露出的人性本色——几个被困船上的幸存者弱肉强食、时而触及心灵深处的柔软……这稍微点醒了沉醉于寓言的观众,却又暧昧地不给观众确切答案究竟哪个版本的故事是真实的。也许导演是想告诉我们,你可以选择你所相信的世界。

  选择相信第二个故事并不是因为悲观,而是推断派更可能选择性的相信了他所构造的世界。如何看待事物决定了他的命运。影片开篇用了很大篇幅讲述派的.信仰,结尾点题似的说到选择第一种故事便是信上帝,显然信仰是本片的主题。信仰这方面我也不是专家,但我有想说的看法。当然,除了信仰这个大主题,还有许多小主题共同编织成了这个故事。

  信仰派自打在海上开始不知前途的漂流就相信神的指引,得到食物便欣喜地感激神之所赐,陷入绝境的时候他无助地问天,最后他与虎被带到墨西哥沿岸也许是天神所助,谁也不知。但当第二种故事是真的的时候,他所相信的神又在哪呢?看着他经历这残酷的一切?无论如何,他选择叙述了第一种故事,那是他所选择相信的。

  这个世界有多光明?又有多黑暗?鉴于我少得可怜的人生经历,只能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人应该有信仰,有所支撑,有所敬畏。人的心灵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没有一个深信不疑的东西作为凝固剂支持,它将不堪一击。派在故事的最后生还了,倘若他说的第二个故事是真实的,那么他即使生还了也可能活不下去,因为那么长时间的直面生死,并且介入了他人的生死,这对身心来说是极度的摧残,可他有他所选择相信的东西。

  信仰与乐观有很大的联系,也与知足有很大的关系。人生不如意,可以信赖上帝,上帝没有回应你,是因为他相信你的能力。你所拥有的东西都是上帝赐予的,不是理所应当的,这样才能一直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世界。这完全都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

  不是说咱们国人最缺信仰么,不懂就更想去思考,所以看此片的时候觉得愈发的发人深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1

  昨天带儿子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场视觉的盛宴,画面美轮美奂,情节要细细体会,寓意深刻。

  看到好多人都说:每个人心里都有只孟加拉虎。其实,就是这句话吸引我去看这个片子的。不知道那只孟加拉虎意味着什么。看完影片,我的第个感觉是:茫茫大海隐喻我们的人生,那只孟加拉虎象征我们内心的恐惧。人生注定是孤独的,就像派个人的漂流,但有恐惧为伴,才得以生存。记得影片中派说,正是这只虎,是他活下来的动力,他为了不让老虎吃掉自己,漂流的生活才有了目标:为老虎捉鱼。而在开始的时候,老虎很强大,派眼睁睁地看到那个现实:鬣狗吃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吃了鬣狗。于是,老虎成了派的最大威胁。他活在恐惧中,甚至不敢靠近大船。终于有天,派意识到:要战胜恐惧,需自己强大。其实,看到这里,清晰地看到自己内心的投射,我竟会天真地想:老虎会否感念派的照顾,变得温柔,当我看到派找来木棍和鱼饵,去驯服、去震慑老虎时,恍然明白:真正的救赎是自己强大,而不是等别人慈悲。战胜孟加拉虎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内心恐惧的过程。而这个情节很好地隐喻了恐惧的正面价值,恐惧是我们活下来的力量。恐惧能激发内心的勇气和智慧,恐惧能激发我们内心的强大。正如我们生活中的苦难,挫折,它们样都是来救赎我们的,它们只不过用特有的方式来提示我们,来激发我们内心的勇气和智慧。就像我在《教练型家长》课上,跟家长们分享的:恐惧,是化了妆的天使。

  尤其是当没有任何亲人,独自人与大自然相处的时候,更能贴近心中真实的自己。你不能期待他人,你只能让自己强大。而在生活中,当有他人的时候,我们往往把期待投射到对方,他要是再温柔些,他要是更爱我,他要是能理解我,能认可我多好。

  有的时候,生活是那样美好,就像电影中美轮美奂的画面:漫天的星斗,大海奇幻无比。有的时候,暴风肆虐,派不得不为了生存,苦苦搏斗。电影导演的深刻就在于,导演能把生活延伸,延伸到与宇宙的连接。不仅是派,观众也跟着起融入宇宙,让自己站在个更宏大的视角去看生命。生命的真实就在于,这只不过是场经历,次体验,借由这些经历和体验去坚强我们的心。

  电影的结尾也着着实实地敲击了我的价值观:真实。当派的回顾不能让日本船难调查者信服和接受的时候,他给出了另外个版本。我意识到此时自己内心的抗拒,我竟认同了电影中演的动物的版本,很难再接受那个人物版的.情节了。真实,是我的价值观。当我认定了真实的时候,我就以为它是对的,不容许它是不对的。这次,撼动了我真实的价值观,有什么是真实的呢?所谓真实,不也是从我们的主观意愿出发的吗?呈现的都是真实的,对那个呈现的人而言。这让我的真实变得有弹性,变得更为包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2

  昨天带儿子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画面美轮美奂,情节要细细体会,寓意深刻。

  看到好多人都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孟加拉虎。其实,就是这句话吸引我去看这个片子的。不知道那只孟加拉虎意味着什么。看完影片,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茫茫大海隐喻我们的人生,那只孟加拉虎象征我们内心的恐惧。人生注定是孤独的,就像派一个人的漂流,但有恐惧为伴,才得以生存。记得影片中派说,正是这只虎,是他活下来的动力,他为了不让老虎吃掉自己,漂流的生活才有了目标:为老虎捉鱼。而在开始的时候,老虎很强大,派眼睁睁地看到那个现实:鬣狗吃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吃了鬣狗。于是,老虎成了派的最大威胁。他活在恐惧中,甚至不敢靠近大船。终于有一天,派意识到:要战胜恐惧,需自己强大。其实,看到这里,清晰地看到自己内心的投射,我竟会天真地想:老虎会否感念派的.照顾,变得温柔,当我看到派找来木棍和鱼饵,去驯服、去震慑老虎时,恍然明白:真正的救赎是自己强大,而不是等别人慈悲。战胜孟加拉虎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内心恐惧的过程。而这个情节很好地隐喻了恐惧的正面价值,恐惧是我们活下来的力量。恐惧能激发内心的勇气和智慧,恐惧能激发我们内心的强大。正如我们生活中的苦难,挫折,它们一样都是来救赎我们的,它们只不过用特有的方式来提示我们,来激发我们内心的勇气和智慧。就像我在《教练型家长》课上,跟家长们分享的:恐惧,是化了妆的天使。

  尤其是当没有任何亲人,独自一人与大自然相处的时候,更能贴近心中真实的自己。你不能期待他人,你只能让自己强大。而在生活中,当有他人的时候,我们往往把期待投射到对方,他要是再温柔些,他要是更爱我,他要是能理解我,能认可我多好。

  有的时候,生活是那样美好,就像电影中美轮美奂的画面:漫天的星斗,大海奇幻无比。有的时候,暴风肆虐,派不得不为了生存,苦苦搏斗。电影导演的深刻就在于,导演能把生活延伸,延伸到与宇宙的连接。不仅是派,观众也跟着一起融入宇宙,让自己站在一个更宏大的视角去看生命。生命的真实就在于,这只不过是一场经历,一次体验,借由这些经历和体验去坚强我们的心。

  电影的结尾也着着实实地敲击了我的价值观:真实。当派的回顾不能让日本船难调查者信服和接受的时候,他给出了另外一个版本。我意识到此时自己内心的抗拒,我竟认同了电影中演的动物的版本,很难再接受那个人物版的情节了。真实,是我的价值观。当我认定了真实的时候,我就以为它是对的,不容许它是不对的。这一次,撼动了我真实的价值观,有什么是真实的呢?所谓真实,不也是从我们的主观意愿出发的吗?呈现的都是真实的,对那个呈现的人而言。这让我的真实变得有弹性,变得更为包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3

  这本书讲述的是派长大以后回忆他以前经历过的惊身历险。那个时候派家里面没有多少钱了,于是他的爸爸就准备卖掉动物园。把动物园卖掉后,他们把动物运到船上,包括他们自己,结果路上遇到了暴风雨,非常强大,水全部都淹到了船上,派的爸爸妈妈哥哥都淹死了,只有他一个人跳到了救生船上,救生船差一点点就翻了,其他的人全都掉到海里面淹死了,只有派一个人存活了下来。

  他乘着救生船,随海浪随便飘荡。同时,一只大猩猩一条狼狗,一匹马也在船上,狼狗把大猩猩和斑马都咬死了,狼狗差点就吃了派,幸好派用锤子把狼狗打死了。

  他突然看到有一个东西在尽力地摇晃,他看不清那是什么,他以为是人,他就把它救了上来,一看结果是非常凶猛的孟加拉虎,他吓的差点掉入海里。最后,他爬到了船头的杆子上,过了很久很久,有一天发现了一个岛屿,那个岛屿绿树成荫,他赶紧挖了一些甜甜的草木根,狼吞虎咽的吃了。他继续往里走,竟然看到了一个十分干净的.水塘,他在里面欢快的游泳,游完以后,他看见旁边还有个小水泉,并在那里喝了一些水。

  晚上很快就到了,他用绳子做了一个易的吊床。还有许多许多的长得一样的小动物。到了晚上,竟然整个小岛都发光了起来,应该是因为什么化学成分在里面。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一座食人岛,因为他摘下一个果子,看见了一颗腐烂的人类牙齿,他害怕极了,赶紧带了一些可以吃的草木根和一些水就走了。

  他又开始漂泊,直到后面他终于到了西班牙,他用完最后的力气便倒在沙滩上,他摸着柔软的沙子,觉得非常庆幸,西班牙人看见他啦,他们把他抬到了医院去。

  我觉得这个故事实在是非常奇幻,里面的主人公派,非常有毅力,很坚强,有智慧,不放弃,所以他活了下来。即使当他遇到了强大的暴风雨,甚至救生小艇差点被吹翻,他也没有放弃,是坚持救了他自己的命。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4

  人性本就残酷,李安撇开人性的残酷,用浪漫的手法来讴歌生命的历程,又在结局撕开一个裂口,让人们窥探期间,各成一派进行解读和剖析。

  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有一段时间的浅睡眠,睡梦中全是电影中的各种场景,此起彼伏,使得无法沉睡下去。

  原本还沉浸在那一幅幅奇幻的色彩画中,却被结局撕裂的那一角伤口拉回电影一开始,又从开头带入人物去回味,原来那一幅幅奇幻的色彩画,或许是生命尽头即将熄灭的火花。打破这梦幻泡影,才能清醒过来,从死神的手里逃回人间。

  这部电影,细思极恐。

  难怪看过的人都说好。是什么艺术手法的表现我不懂。历来比较喜欢佛学,认为宗教有其自然的神秘色彩。电影的背景是印度,印度应该是宗教信仰比较浓厚的国度。里面出现有男主对不同宗教信仰的探索。有莲花。莲花在宗教里面本就有其特别的寓意。

  我也相信老虎就是派,派与老虎斗,斗的是自己的内心,是作为人的本能。他本就是素食主义者,后来不仅杀生,还吃人肉,以求自保,不是他的本意,而是人之为人的本能使然。一路上他忏悔,愧疚。与大自然的暴风雨搏斗,与自己的内心的忏悔斗。直到最后驯服自己的本能。原谅自己作为人。

  网上对这部电影的解读已经够过度了。

  我不再详解个人观点。

  只是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我不记得当时是在什么样的一种情况下看到这部电影的。但是真的让我心里产生很严重的阴影,挥之不去。如果小时候我看的是《派》这样的电影。那么在一个小孩子视角中那将是一部充满冒险,探索精神的电影。小孩子的眼中还看不到人性恶的一面,他看到的是派勇于与暴风雨搏斗,是不服输的精神,是向上的力量。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有时候你看不懂一部电影意味着你是幸运的。你应该庆幸你没能看懂它。只见表象而不见其本质,世界万般美好。

  小时候那部电影讲的也是海难,一群人因为海难而飘到一座荒岛上,生存非常艰难。死亡濒临,求生迫在眉睫。于是荧幕上出现人吃人的画面,先是人吃植物,然后动物,蜥蜴,蛇,最后吃弱者,吃女人。画面非常血腥恐怖。到最后荒岛上只剩下一个男人,他在脱下的白衬衫上用血写下求救的信号。也曾几度见过头顶上空的飞机,大海上的巨轮,但是都没有获救。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和心理阴影。后来为了治愈自己所受到的惊吓,网上搜过,怎么也找不到。整部电影的色彩都是黑灰色的。那应该是非常早期的电影。从色彩上渲染绝望,一眼就能看到的绝望。

  艺术的表现手法真的很重要,一不小心就走了歧路,给别人留下心理创伤。真正好的东西,不是把恶撕裂给别人看。而是去探索恶的根源,探索恶与善之间的关系。世间如果没有恶,也就没有善。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就像余华的《活着》一样吧,也许你觉得那样的活着已经没有意义。但是主人公认为活着就是全部的意义,所以无论他面对怎样的境遇,受到怎样的打击,都能默然活着。活着也是本能啊。

  《鲁宾逊漂流记》讲述的却是从绝望中生出希望,如此才能真正拯救人与水火之中。

  生命本就是奇迹,踏着血肉登顶开出的花,结果是一样的,还是奇迹。

  曲径通幽啊,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今天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新的理解。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只老虎,它被囚禁在人心底的深渊。有的会被激发出来,打破牢笼,做一些有违常理之事。有的永远被囚禁,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乖巧的人畜无害的模样。

  人性的两面,或许只有自己才更清楚明了,我是这样的我。

  所以不要试图弄懂你是怎样的你?因为无人知晓。

  还是那句话,人性终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5

  很久以前就看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电影,觉得这是一部很有哲理的影片,看完后让人意犹未尽。暑假逛书城是恰好看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书,于是就决定看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原作。

  小说中的描述其实与电影差不多,没有了那些美轮美奂的3D效果,淡淡的文字反而能勾起我无尽的想象。虽然读完整本书后,我依旧无法判断究竟哪个故事真实,即使我一遍又一遍的在书页中寻找我需要的线索。不过,其实在我的心里,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我更愿意相信第一个故事是真的,面对飘渺的真想,比起逻辑,我更愿意相信信仰,相信上帝!

  全书散发着淡淡的宗教哲思。阅读这本书,就仿佛上帝一直都在身旁,就如派所说:我只相信上帝!这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充满了复杂深刻的哲学解读:理性,欲望,宗教,克尔凯郭尔宗教的人,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科学,人的本质对于少年的派信奉多种宗教,他的父亲曾一语道破: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此时的'派貌似是宗教信徒,但严格意义上讲,他不是宗教信徒。他不过是看似虔诚却又一无所知循规蹈矩的人。在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眼里,这些人说到底不过是遵循着教规和仪式的伦理阶段的人,而宗教阶段的人,都是体验着人生的莫大痛苦,当痛苦到生活对他毫无意义,上帝就会降临。真正宗教的人,是“信仰骑士”,惟有信仰才能在荒诞偶然的存在中,仰

  天大呼“啊,请赐予我力量吧!”。在派遭遇了海上的一系列磨难后,他从理性的人变成非理性的个体,他的内心生活痛苦神秘,终于,当生活对他而言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另外一个意思上的神终于出现,派最终获救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宗教的人。食人岛是印度神毗湿奴的化身,在印度神话中,世界早期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毗湿奴肚脐中长出了莲花,莲花孕育了梵天,梵天创造出世界。书中小岛是浮在海面上的孤岛,而小岛的形状是躺在大海上的毗湿奴。派童年时,派的父亲带他与哥哥一起参加看宗教祭祀活动,父亲曾指着毗湿奴语重心长地对派讲:“有些东西看似繁华绚丽,实则是虚幻。”于是,我们抽丝剥茧,食人岛的象征涵义逐渐清晰:

  当派和老虎在大海上将死不活时,他们遇见了这个救命般的充满生机和绿意的小岛。小岛看似完美无瑕,有无数份满足老虎的口粮——狐獴、有食用类植物、有淡水天池。派欣喜若狂地以为自己找到了人间乐土,决定在此安顿。晚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狐獴上树老虎上船,天池的水夜间泛酸腐蚀鱼类,而派打开一株像极了森林里的莲花时,莲花却包裹着一颗人类的牙齿。真相大白:小岛白天是天堂,夜间是食人地狱。宗教所谓的极乐世界根本不存在,绮丽的梦终归是虚幻,于是派带着老虎再次起航。

  信仰,让我们相信上帝,相信奇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相关文章: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07-14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11-24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精选15篇)12-01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大全15篇】05-22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个人观后感01-06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汇编13篇)01-19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集锦15篇)11-07

《少年的奇幻漂流》读后感09-14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书笔记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