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观后感

时间:2024-06-25 18:26: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例1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2》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例15篇)

《流浪地球2》观后感1

  新年期间,我和姑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流浪地球》。这是一部国产科幻电影,非常精彩让我至今难忘。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人们带着地球搬家的故事。因为太阳出现问题,人们决定把地球从太阳系到别的星系中去,却在途经木星时出了问题,最后,勇敢的人类解决了问题,地球继续它两千多年的行。

  电影的主人公叫刘启。他的父亲是“领航员”空间站里的'一名宇航员。在地球被木星引力吸引要撞向木星的时刻,刘启提出了用助推器火焰点燃木星的想法。然而由于火焰高度不够,这个尝试失了。他的爸爸用推进器点燃了空间站,并引爆了木星,救了地球。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有好几次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为了工作,刘启的爸爸十几年没有见到刘启。了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好多人牺牲自己,献出了生命。他们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深感倾佩。

  不过,主人公刘启让我觉得有点小争议。刘启的记忆力非常好,十几年前的事情,他依然能记得清楚楚。但是我感觉,他有时候是一个自作聪明的人。他总是说:“我可是个天才。”在他和妹妹偷开走运载车时,他自吹自擂说:“这车老难开了,我能让它动起来已经不错了。”可是他开起车来却冲直撞,像个螃蟹一样横行霸道。而像他姥爷那样的,才能平平稳稳地开车。可是他姥爷却从来没吹自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

  听说因为《流浪地球》,大家把20xx年称为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可见这部电影有多精彩,还没的小朋友们,赶快去看啊!

《流浪地球2》观后感2

  说实话流浪地球其实没有门槛,只是看着太累了,刚看完,全程氛围严肃,后半全场时不时能听到抽泣声。地球的观众是故事的接受者,除了严肃和落泪,很难有更多的情绪,不像满江红这样的悬疑反转,能让观众在猜猜乐的过程中产生更高的互动性,当沈腾声嘶力竭地大喊“瑶琴!杀!瑶琴呐!杀啊!”的时候,我能很清楚的感受到自己也在跟着呐喊,因为在此前种种失败的铺垫下,瑶琴是否真的能手刃敌人,无人可知。而流浪地球,胜利的结局早已定下,其间的牺牲与苦难虽幸酸沉重,观众却难再屏息凝神只为见证最后的成败。

  流浪地球1在牺牲三十五亿人高几率保存火种和用三十五亿人生命赌万分之一存活希望的`选择中迎来了高潮,也将本片的升华到了数字理性与人类意志互搏的高度,而最终,联合国的那句——“这次,我们选择希望”更是将人类意志的坚强、无畏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在这一瞬间,观众在选择间的摇摆被一扫而光,化成了坚定的信念,引爆了口碑“核弹”。我能在球1的各种牺牲、失败与绝望间感到无尽的正能量,并在电影结束时深深地感慨:这真是一部好电影。但很可惜,破球2种种情节的设置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矛盾看似激烈,却仍能让人轻易猜出最优解,或许他柳暗花明又一村,但终究难敌满江红前赴后继以命设局只为一首《满江红》的反转来得震撼。

  流浪地球2是一部好电影,中国科幻电影技术力巅峰,也必将占据世界科幻影片的一席之地。满江红亦是一部好电影,他提醒着我们世道虽艰,但人心中的信念不死,大义不灭,小人或得志于一时,然忠义之魂传颂于百世。这两部影片对于人类精神的探讨一个在古代,一个在未来,都值得细细品味与挖掘。最后,真心希望各位能放下心中对票房多寡、对是否崛起的执念,用心去品味各个影片所要表达的精神,并以此充实自己的人生,踏实走好20xx年的每一步。

《流浪地球2》观后感3

  看完《流浪地球2》最大的感触就是想再立马看一遍《流浪地球》,因为2实在太精彩了,特效拉满,细节到位,内容格外充实。

  在看太空电梯危机时,我以为《流浪地球2》要演反叛军的事,刘培强的年轻时代会是一个战狼一般的存在。

  结果,我猜错了,刘培强没有被塑造成一个个人式的英雄,相反随着剧情的走势,《流浪地球2》为观众展示了老带新的'薪火传承的精神,无数的刘培强师傅类的老战士,带出了无数的刘培强,恐怕也正是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才让刘培强最终毅然无畏的牺牲自己,让地球摆脱了后来的木星危机吧!

  图恒宇的那条线,其实我是有点没看明白的,在我看来,图恒宇对女儿数字生命的执念是一种病态,我的认知层面可能更像马兆,会觉得人死了就是死了。所以,我会觉得影片里互联网联机任务是失败了,而既然“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那么应该有备选方案,比如说像《流浪地球》1里面那样人力点火的备选方案,而不是干等着奇迹发生。

  丫丫的数字复活是一个意外,图恒宇和马兆的死亡其实也是意外,图恒宇的数字复活更是意外中的意外,既然是意外叠着意外,奇迹就不是我等芸芸众生可以坚信不疑的事情,所以,我更倾向于在备选方案中努力,顺便被奇迹摸摸头。

  而且影片里,我在看到片尾彩蛋之前,甚至认为月球危机正是受图恒宇上传了丫丫导致,我一度以为丫丫入侵了moss以后会成为终极boss,没想到她成为了奇迹。

  总的说来,《流浪地球2》真的是让人意外的惊艳,我想自豪的说一句: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硬核科幻!世界级的科幻!

《流浪地球2》观后感4

  20xx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流浪地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球1》。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流浪地球2》观后感5

  看完《流浪地球2》,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写一点我对剧情的理解和对科幻的感悟。

  首先流浪2沿用了《三体》地球往事的记叙方式,通过一个个关键时间节点勾勒出地球历史的亘古延绵。

  《流浪地球2》着重讲述的是两次危机——20xx年的太空电梯危机和20xx年的月球坠落危机。20xx年太空电梯遭遇恐袭,“方舟一号”空间站的坠落。20xx年月球坠落危机,因为“逐月计划”的实施,月球在靠近地球时如果突破了洛希极限,月球残骸将撞击地球,造成地球表面的破坏和大量人类伤亡。影片的重点也在这两次危机的

  《流浪地球1》着重讲述的是20xx年的木星引力危机,借助木星引力的弹弓效应和获取“点燃”木星的能量,渡劫之后地球摆脱太阳公转轨道,宣告逃逸时代的结束,人类正式进入流浪时代,驶向半人马星系(三体人老家)。

  更具体的事件记录和时间节点我还特意做在了一张时间轴,如下图:

  其实可以从编年史中看到,为了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我们自始至终都在并行实施3大计划,每个计划的命名在更改,在大众视野中的存在感在变化,不同历史时期所要完成的任务使命在调整。在此期间虽然有“星球派”和“飞船派”的阵营纷争,但执行计划的人员——主角刘培强和图恒宇,其实都参与到了各个项目里。

  PLAN A “流浪地球计划”-“移山计划”+“逐月计划”

  PLAN B 早期空间站-“方舟计划”-“领航员计划”-“火种计划”

  PLAN C “数字生命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体现了东方文明的价值观倾向,有着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国人对土地抱有深刻的乡愁情结和家国情怀,我们选择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的恒星。这其实是最有难度的计划,但却必须放在执行的第一位,因为它意在保全大部分人类的利益。为此我们不惜炸掉月球,炸掉木星,只为摆脱来自死亡的太阳引力。那些用来“核威慑”的毁灭性武器,在危难时刻竟也转化成了一线希望。

  方舟计划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视频,我对“流浪地球计划”这条线是比较清晰的。而“方舟计划”发现了一些前后矛盾的问题,最终试着理清了一些细节:

  “方舟计划”最开始是代表了西方精英主义人群利益,在计划一开始就受到民众压力。20xx年,黑客取得美国政府的研究计划并向社会公布。计划书中指出太空移民的成本高昂,因此只有资产3000万美元以上的人才能有机会参加船票抽签,恐慌的美国社会再次爆发大规模暴动。

  20xx年,太空电梯遭到恐袭,“方舟一号”空间站被炸毁,4000千余人遇难,UEG被迫关闭全球互联网。“方舟一号”日常充当太空通讯和物资集运的中枢,如果“移山+逐月计划”失败,“方舟一号”则驶向太空。至此可以理解为以美国主导的“方舟计划”失败。

  现有资料是这么写的:【20xx年,联合地球政府(UEG)决议提出三大应对计划:“移山计划”“方舟计划”“逐月计划”,三个计划并非竞争关系,而是互为备手关系。】——而实际上这里的“方舟计划”应该不再是美国主导的,而是UEG主导的,如果与《流浪地球1》剧情结合,这里应该改为“领航员计划”更为准确,同年刘培强参加的也是“领航员计划”。

  (另一则资料:与此同时,为保障地球航程安全,联合政府集结全球航天力量,耗时三十年建造了“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将以十万公里的相对位置伴飞地球,为地球提供预警、领航及通讯保障。)

  随后就是到了《流浪地球1》的剧情,20xx年木星引力危机,“流浪地球计划”险些失败,“领航员计划”更名为“火种计划”。

  所以美国主导的“方舟计划”不具有正义性,因为它仅代表少数精英群体的利益,在还未尝试拯救大多数人类的前提下就选择牺牲大多数。而后来UEG主导的“领航员计划”和“火种计划”都具有正义性,“领航员计划”俏肆旌接氚榉桑盎鹬旨苹笔俏巳死辔拿鞯难有ㄕ庥搿度濉分屑某鲈铺烀鞯拇竽允且桓鏊悸罚

  数字生命计划

  “数字生命计划”让我想起去年高分动画片《万神殿》,根据刘宇昆(这位华人科幻作家翻译了大刘的《三体》,让《三体》被更多国外读者看到)的短篇小说改编。影片讲述的上载智慧(Uploaded Intelligence)跟“数字生命”有几分相似。

  不同的是,图丫丫的意识被局限在一个两分钟的循环中。这又让我想起《西部世界》第二季第四集,威廉的岳父迪洛斯被困在一个循环测试中,第149版本的迪洛斯。同样的一段循环,同样的一个封闭空间,或许只有通过不断的循环穷尽该意识样本的反应可能性,才能收集完全样本的原始意识素材,然后再配合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最终形成一个近乎于本体的意识。所以这种“数字生命”是否还是本体,就已经存疑了,她也许已经变成了新的物种——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产物。所以在社会伦理上,也是需要讨论的。

  图恒宇充当了一个锚定真实性的触发器,他反复跟这个两分钟的女儿互动对话,再配合量子计算机Moss的算力,不断分叉出n种可能性,当分支多到大量重合,可以合并相似项时,这个n值应该也就接近最大值了(这又让我想起《西部世界》里所述,人类不过10247行代码,学术界对自由意志的质疑。)

  所以说,图丫丫是第一个“数字生命”,图恒宇是她的人类老师。而Moss作为算力工具也在不断观察和学习图恒宇与图丫丫的互动关系,从550A一直迭代到550W,最终它也产生了自我意识——所以这两位都是它很重要的老师,它一直在偷师学艺(而且它学的不是单一的人,它学的是两人的关系互动)。所以在彩蛋里它对图恒宇说,他是唯一的变量。以上仅为我自己的一种粗浅理解,理论上还能自圆其说。

  科幻的意义

  人类的边界可以拓展,但人性的美好不可泯

  20xx年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与20xx年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这种心情的对比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过去4年人类经历了艰难时刻,大疫之后的开放,也让今年的贺岁档恢复了一丝生机。另外《三体》的动画片和连续剧也在热播中,我们也正在目睹中国科幻的崛起时刻。

  回想自己初中时阅读《科幻世界》的快乐时光,让我结识了中国科幻文学的那些杰出作家: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陈秋帆、钱莉芳、飞氘、夏茄……虽然他们写的作品我基本都忘的`差不多,但他们的名字我依然还记得。如今30多岁的人了,还会读一些科幻作品,实际上还有很多课要补,尤其是国外的科幻巨头。作为一个文科生,时常遗憾自己没有学理,那些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并没有深入了解,但不给自己设限,以有限的生命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已经足够。

  每每遇到好的科幻作品,不管影视还是文学,看完后总会不禁去问科幻是什么,科幻的意义是什么。科幻或许就是在科学的框架之下进行幻想与组织,最终引向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诘问吧。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人本身的讨论,人类的边界在哪里?人类会进化吗?人类会灭亡吗?我们去向何方?我们的爱会失去吗?

  我们需要一些无用的思考及实践,在这个意义被消解的时代中,我其实特别怕自己被异化。而实际上作为一颗公司的螺丝,我难免会忘却自我实现的初衷,人始终保持清醒是很难的。在这个赛博朋克已然成为现实的今天,我们需要反复审视科技带来的利弊,因为它也是促使我们异化的变量。人类的边界可以拓展,但人性的美好不可泯灭。

  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去阅读科幻,让ta从中获得思考与感悟,让ta找到自己的热爱并执着下去。而我也会守护这份爱,让文明可以延续,而非仅仅是基因的继承……

  就像大刘所说: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

《流浪地球2》观后感6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2,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老师讲述的一万五千年前一个大腿骨折的原始人痊愈的故事。在遥远的古代,古人一旦摔断腿就意味着死亡,因为腿断了不能跑了,可能被野兽吃掉,也可能无法外出寻觅食物饿死,但是一万五千年的一个古人他摔断了腿,却活下来了,骨头愈合了,这说明在他受伤期间有人照顾他,管他吃喝,有人保护他,让他远离野兽的威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让人类繁衍生存下来,让人类文明延续下来。

  故事讲完回归今天的主题,月球马上要撞击地球了,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把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都拿出来,放到月球,让月球爆裂,从而解除地球被月球撞击的威胁。原本各个国家都不配合,都舍不得拿出自己的.核武器,毕竟那是一国护本的重器,但是现在人类面临共同的威胁,必须团结互助才能解决眼前的危机,周老师讲过这个故事后所有人都感到地球是大家的地球,当人类面临共同的灾难,当地球面临被毁灭的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必须团结起来,危机当前唯有责任,所以各国享应号召拿出了自己国家的核武器。

  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被运送到了月球,也被安置好了,但是这些核武器是不同年代制造了,最后难题集结在引爆密码上,因时间太过紧急无法把全部密码解密,可是距离月球撞击地球的时间越来越近,怎么办,怎么完成这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个将军提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人工引爆,这就意味着需要派人飞到月球人工引爆核武器,意味着用一些人的命换更多的人活下来,这个时刻没有人退缩,纷纷举手:我去!我去!看到这里我眼睛湿润了,脑子里马上闪出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勇敢的人们,你们值得被载入史册,永远受后世敬仰!

  电影结束后,走出影院,看到天空很蓝,看到街边的绿树红花,觉得这一切好美好!我们觉得一些理所当然的的事情,我们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许正是某个特殊阶段人们心里的梦想家园,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理想生活!想起来最近刚看的《三体》里的一段对话:

  你有没有一觉醒来发现周围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没有。

  那这是一个偶然!

  愿我们永远生活在这个“偶然”中!

《流浪地球2》观后感7

  电影《流浪地球2》的故事围绕《流浪地球》前作展开,讲述了危机刚刚降临,地球开始“流浪”之前,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万座行星发动机正在建造,人类面临末日灾难的严峻挑战。影片由郭帆导演,刘慈欣监制,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先生特别演出。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发布“MOSS”预告,首次以人工智能MOSS的视角向观众展示出,即将被太阳吞没的地球,面对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引力危机,太阳氦闪危机的接踵而至,人类竭尽一切所能拯救地球,守护家园。在灾难来临时,每个人都将做出不同的选择。前作电影《流浪地球》中,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与MOSS在空间站“携手”面对“木星引力危机”,共同执行拯救地球的使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时隔四年,人工智能MOSS再次与刘培强面对面,一句“MOSS,人类能活下来吗?”让人浮想联翩。除此之外,工程师图恒宇(刘德华饰)不惜一切,延续离世女儿生命的父亲形象,也让人颇感唏嘘。

  在《流浪地球2》发布的过往预告中,人工智能MOSS贯穿始终并埋下多个悬念,它是由人类创造开发的人工智能,坚定地执行“元指令”——延续人类文明。此次它与刘培强再次面对面,揭示了身处末日危机时,人类做出的不同选择。工程师图恒宇(刘德华饰)不顾一切地将女儿的意识上传数字世界,试图让她活下去,并给她完整的一生;航天员刘培强为身后的家人,决定忍受天地分离,踏上太空之旅,呼应了《流浪地球》中他在空间站长达数年的执行任务。MOSS到底从何而来,它为何知晓人类与地球的未来命运,它与人类为何有巨大的矛盾,而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一切悬念,逐步揭晓。

  太阳急速老化,持续膨胀。一百年后,太阳将膨胀到吞没整个地球。三年前,电影《流浪地球》中太阳危机下普通人为家而战,奋不顾身的动人情节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电影《流浪地球2》则围绕电影《流浪地球》之前的故事展开,在扩展故事格局夯实“流浪地球”世界观的同时,由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沙溢饰演的张鹏、宁理饰演的马兆以及王智饰演的`韩朵朵,都将呈现给观众出更加丰富的人物情感与独特的角色魅力。

  电影《流浪地球2》展现的则是人类在面对太阳危机初期时,在怀疑、冲突与分歧之中,人类的命运一次次被改写,更加严峻的危机与冲突逐步展现,信息量十足。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电影《流浪地球2》为观众展现了独特且宏大的世界观,更多充满想象力的丰富情节也在一步步露出真容。无论看得见的视觉特效,还是感受得到的故事氛围与质感,相较前作都在稳步升级中。与此同时,全体演员也在用心、拼尽全力诠释好自身角色,希望在20xx年大年初一,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感受。

  电影《流浪地球2》即将于20xx年大年初一上映,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有温暖,有感动,每个人都扛住了艰辛与不易,在新的一年里,祝福每一位观众都能笑着面对生活,让我们大年初一电影院见。

《流浪地球2》观后感8

  《流浪地球2》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科幻大片,讲述了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展开的激烈斗争。由于外星人的入侵,地球面临着毁灭的危险,而人类则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最终成功拯救了地球,并返回家园。 这部电影中,人物们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性格特点各异,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有的勇敢无畏、有的智慧睿智、有的坚强不屈、有的善良慈祥。他们不仅团结在一起,而且也展现了他们的`勇敢、智慧、坚强和善良。影片中的镜头也很精彩,展示了地球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以及他们为了拯救地球而不惜一切的努力。 影片旨在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只有当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这部电影不仅精彩,而且也能够给观众带来正能量,让人们深刻思考。总之,《流浪地球2》是一部能够给观众带来正能量的科幻电影,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观后感9

  大年初一,看了流浪地球2。第一个感触是自己的渺小。在宇宙中,人类只是沧海一粟,这样那样的`烦恼更加是一粒尘埃。所以我们为啥要烦恼呢。想想看,太阳系马上要爆炸了,这个事情对比,上班的压力简直是不值一提,为啥不趁着世界和平,搞点自己喜欢的,反正活下来的都是幸运儿,而我不一定是其中一个,过得开心,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还有一个感触还是自己的渺小,力量的渺小。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灾难来了,两难之际,我应该如何抉择,世界上无能为力的事情太多了,自己能掌控的,还是要努力去控制,趁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

  人之所以对这个世界无比留恋,是因为活得越久,会遇见越多的精彩,比如一部惊艳绝伦的电影。

  《流浪地球2》,就是让人流连忘返的惊艳之作,无论视听效果、叙述结构、故事内核都堪称上乘。

  本篇短文不剧透,只是观影之后的一些随想。

  科幻片,几十年来一直是好莱坞的专属,因为太烧钱,一些动则千万的道具特效,没有庞大的资本加持,根本玩不起来。

  如今通过这部《流浪地球2》,中国的科幻电影也能与之一较高下,一是表明老子终于有钱了,二是在思想内核上走出了一套不同于美帝的路数。

  原本我一直认为,电影看的不过是一个爽字,去电影院往椅子上一瘫,然后脸对着银幕默念一句,来吧,刺激我吧。

  所以对中国许多电影中浓墨重彩想标明的,所谓的家国呀,民族呀的思想,是很不屑地,老子看场电影就是来开心一下,不是来受教育的。

  这也是为何过去几十年,美帝的大片能够风行天下,无人能敌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内核很简单,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就这几个玩意来回的玩。反正他们的.场面够大,视听够炫,他们只是来震撼你的,不是来感动你的。

  但随着中国日益强大,我们被对抗,被封锁,被恫吓,全世界盎撒人都在全力围堵我们,能让我们无所畏惧的就只有家国信仰。

  虽然我们厌恶教科书式的电影,但是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烙上了中华的印记。

  所以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全世界的航天精英齐聚一堂,要自告奋勇地面对有去无回的任务时,沙溢铿锵有力喊出那句:中国航空中队…出列!

  瘫坐在椅子上观影的`我,很自觉地挺直了腰背。

  中国人从鸦片战争开始,受尽屈辱,即使解放后,甚至改开后也一直隐忍不争,怂了一百多年,现在终于挺直了,解气了。

  国家荣耀是这部片子的第一层内核。

  电影中李雪健展示了一张15000年前,受过伤但是已经愈合的腿骨图片,解释说:古人类一但受重伤是不可能生存的,因为环境恶劣,但是这个古人却得到了护理,有人保护他,照顾他,所以人类只有团结互相才能生存下去。

  电影看到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在的世界,三年疫情,互相猜忌,明争暗斗,世界文明真的到了一个交错的路口,要是出一个忽毕烈或希特勒那样的战争狂魔,这个暗藏万千核武的世界真的会万劫不复。

  人类到底要不断对抗还是合作?这个是我看到《流2》的第二层内核,也是第一层内核的升华。

  中华文明与盎撒文明共生还是对抗,也将是这个世纪的主题。

  看电影只看场面,只重感官的时代肯定会过去,一部精彩的大片,一定是视听、结构和内核思想三部分的完美融合。

  《流浪地球2》在视听和结构上,比之欧美大片毫不逊色,并且在内核思想上,也在渲染一种中华民族的普世观念——家国天下,世界合作,才是这个孤独的地球该有的样子。

《流浪地球2》观后感11

  “太阳急速老化,持续膨胀。一百年后,太阳将膨胀到吞没整个地球,为确保更多人活下来,规划建造万台行星发动机,驱使地球离开太阳系。”三年前电影《流浪地球》用非凡的想象力,为观众展现了人类在危机面前的希望与勇气。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正式发布“起航之前”预告,故事发生在地球开始流浪之前,那时危机刚刚降临,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万座行星发动机还未拔地而起,人类开启全方位自救。预告中,巨大的太阳仿佛燃烧的火海似乎将要把地球吞没,从天而降的火球分秒间刺破天际,而遥相对望的月球因太阳危机的影响受到了巨大影响……在末日危机之下,三位科学家正向世界民众讲解“流浪地球计划”的可行性。与此同时民众对“太阳危机”是否会到来产生怀疑,也被“末日”恐惧紧紧包围,从而引发另一计划——“数字生命计划”的正式诞生,将记忆和部分意识上传数字生命世界,从而实现“永生”。

  然而,“数字生命计划”面临巨大争议恐被禁止,“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开始一系列的袭击活动。太阳危机一触即发,数字生命争端也正在爆发,人类命运将何去何从,引发巨大悬念。除此之外,预告中刘培强(吴京 饰)在雪中看着一家三口的合照若有所思。周喆直(李雪健 饰)正襟危坐,心事重重。

  而预告最后,工程师图恒宇(刘德华 饰)突然惊醒,恐惧令他全身战栗。三人身处不同环境,背后故事引发观众猜想。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发布还发布“星尘”角色海报,七位主要演员悉数登场,他们身处星云之中,与浩瀚星河融为一体。他们神情坚定,无不展现了危机之下人类的勇敢与无畏。

  元宇宙、数字生命、人工智能……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以计算机科技为基础,在自然科学、心理学、哲学等众多学科及普通大众中都引发广泛讨论的科学概念,在享有热度的同时,也产生一波又一波的.争议。

  电影《流浪地球2》就将未来的故事结合当下思考,在今日发布的“起航之前”预告中,“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引发大规模的冲突,当未来世界身处末日倒计时,是选择连接机器,上传个人意识与记忆到虚拟的数字世界,获得精神形态的“永生”;还是选择用真正“活着”的形态继续在地球上延续人类文明,这是预告留给观众的悬念与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已1400余天的电影《流浪地球2》就快要和大家见面,期待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和我们一同感受电影带来的光影魅力。

《流浪地球2》观后感12

  《流浪地球2》以一种科幻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地球遭受外星人入侵的情节。由于地球即将被外星人毁灭,人类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最终成功拯救了地球,并返回家园。这部电影向观众展示了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理念:只有当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 此外,影片中的人物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角色特点各异,而且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有的.勇敢,有的智慧,有的坚强,有的善良。他们的坚守与拼搏,把影片中的主题“敢于拼搏,不怕失败”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流浪地球2》是一部精彩的科幻大片,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可以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思考。它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

《流浪地球2》观后感13

  活着便有可能,团结便有力量“无论黑夜如何漫长,白昼总会到来。”——题记说起科幻片,无论想到哪个国家都不会想到大陆科幻题材电影,可这一次,这部电影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好评如潮,不由得吸引我去观看,究竟是怎样的影片能如此让观众赞不绝口。《流浪地球2》中惊险的场景数不胜数,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

《流浪地球2》观后感14

  看完流浪地球2后,我确信了第一部完全就是一部试水的作品,根本不是编剧的真实水平,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的不是一星半点,打比方的话,就是家常菜到国宴菜的进步。

  当年我看完第一部的时候,真的觉得挺一般的,说是所谓硬科幻,但其实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幻的内容,更接近一部纯粹的灾难片;剧情上没有很出彩的地方,主旨思想之类的也只有喊几句口号的水准。所以我在此之前并不对第二部有多少期望,但事实狠狠的打了我的脸,第二部不仅弥补了第一部的各种缺陷,还有很多大胆的深入和创新,把整部作品从刚过及格线提升到了优秀的水平。

  我最喜欢影片里的一句台词“灾难之下 ,唯有责任”,这句话在预告片里听到的时候,还以为又是什么正能量鸡汤语录,但事实上这句台词在电影是无比悲壮甚至残酷的。影片最后50岁以上宇航员出列的时候,周有一句反问的话:“这公平吗?”接着才是这句“灾难之下,唯有责任”,那些50岁以上的宇航员也有活下去的权利,只派他们出去,这当然不公平,然而为了留下年轻的力量,为了拯救人类,必须有人做出牺牲 ,必须要有这些不公平。一般的以团结为主题的作品,总是只会理想化的`描写团结有多么伟大,那些为团结而牺牲的人有多伟大,流浪地球却敢于承认其背后残酷的现实,团结就是要付出代价的。于是这些敢于面对残酷现实的勇士们才更显得伟大更加立体

  另外,电影里还加入了一条数据生命的暗线,加重了电影的科幻成分,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直到影片结束,这条暗线也还有很多悬念未揭晓,所以第三部肯定是会有的,期待就是了。

  总而言之,流浪地球2绝对是近五年来质量最硬的国产电影,完全没有任何不推荐的理由!

《流浪地球2》观后感15

  正月初五上午从老家返回郑州,当天下午直到次日凌晨的12个小时之内,我带着大宝跑了两家影院,看了三场电影:《流浪地球》《满江红》和《无名》。

  三部电影累计时长460分钟,将近8个小时,然而观影期间我们父子二人没有上一次厕所,没有打一分钟瞌睡,一桶爆米花伴随我们始终——不是它不香了,而是怕吃爆米花发出的声响影响到我们观影的沉浸感。

  从今天开始我计划写三篇影评,分别是《大爱至善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顶级密码——观〈流浪地球2〉有感》《小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观〈满江红〉有感》和《叙事和演技才是娱乐圈的硬通货——观〈无名〉有感》。

  今天说说《流浪地球2》……

  喜欢《流浪地球2》作为硬核科幻大片宏大震撼的场面:气势磅礴、傲立天地的太空电梯扶摇直上九万公里,“数字生命组织”对其发动攻击致使方舟空间站垂直坠落;喜欢行星发动机过载爆炸导致月球冲向地球,人类精确引爆三千核弹诱发月球中心核聚变,月球残骸冲向地球,燃起火球,掀起巨浪;喜欢安装在地球表面的一万多台行星发动机喷出照澈寰宇的蓝光,地球成功迁移,避开了月球的碎片……

  喜欢《流浪地球2》人物台词中蕴含的中国式浪漫: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终有一天,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会挂满枝头;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自我毁灭上;我们还没转正,不享受医疗保险;丫丫的生命只有两分钟,我要给她完整的一生;你把我的花弄怀了,弄死你;地球,美好吗?地球,还是很美好的!……

  然而,《流浪地球2》这部剧我最喜欢的是父亲图桓宇与女儿图丫丫的这条感情线,当图恒宇溺亡后进入数字世界推开女儿房门的`一瞬间,我泪崩了!

  与其说是图恒宇父女在关键时刻通过一长串密码数字在数字世界拯救了地球,不如说是扎根人类内心深处的大爱至善拯救了人类。

  人类最伟大的爱是父母之爱。图恒宇般的父爱是偏执而伟大的,为给女儿完整的一生他卧薪尝胆、偷偷科研十四年,自愿放弃进地下城的资格,甚至一度与成为人类公敌、锒铛入狱,图恒宇对着冰冷的电脑屏幕说:“爸爸太想丫丫了,特别想!”

  人类最浪漫的爱是情人挚之爱、夫妻之爱,刘培强对韩朵朵一见钟情。和匪徒搏斗时把韩朵朵锁在安全区。为取得妻子进地下城资格,参加选拔,背着病重的妻子重游上海。隔着屏幕对奄奄一息的韩朵朵说:“老婆,我今天就是特想你,特别想,特别想。”

  人类最高级的品格是善良,我理解的善良是卢梭的“怜悯”,是孟子“恻隐”,是今人常常提及的“共情”。

  《流浪地球2》对人性至善的思考让沉浸其中:马兆对图恒宇因“同情”而默许以至于信任、支持,张鹏阻止年青宇航员引爆核弹,大喊:“我是中国航天队指战员,中国航天队五十岁以上的队员,出列!”;核平月球计划,一场有去无回的战斗,依旧有人负重前行,他们的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也不是为了国家荣耀,而是为了人类子孙万代的福祉,为了美丽地球的永恒。

  《流浪地球2》中最大的“反派”是智能机器Moss,它的那句“延续人类文明的唯一办法是毁灭人类”让人不寒而栗。这是Moss通过对图丫丫“人在回路”的分析算出了新的“延续人类文明”的方案。

  《流浪地球》中,人类面临的很多劫难并非天灾,而是人为。

  面对未来的末日之灾,希望和绝望孪生,生的苟且和诗的远方并存。Moss靠算法获得超乎常人的智慧,它遵从的是超级智能计算机的理性逻辑,相比于机器狗“笨笨”的蠢萌可爱和忠心耿耿,它理智冷静,甚至有些冷酷尖酸。

  Moss监视着有人类痕迹的角角落落,他准确预算出一次又一次人类危机并给出相应的最佳解决方案。天地为局,众生为棋,似乎Moss才是《流浪地球》中的幕后大Boss。但Moss算不出人类决心的有无和勇气的大小,算不出人类爱的斤两和善的比重,“流浪地球计划中”最大的变量是人,比如张兆面对“数字生命”的骑墙,再如图恒宇正义和邪恶间切换。

  断骨可以愈合,人类的可以跨越时间,当下、历史和未来。但不管遇到怎样的灾难,人类都不会消亡,地球也不会毁灭,因为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大爱无疆,至善永存——而大爱至善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顶级密码!

【《流浪地球2》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06-07

流浪地球2观后感05-25

《流浪地球2》观后感06-08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荐]06-08

《流浪地球2》初中观后感05-20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800字06-14

流浪地球2观后感大全【15篇】06-08

流浪地球2观后感15篇(实用)06-25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11-23

流浪地球观后感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