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原野》歌剧的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原野》歌剧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野》歌剧的观后感1
昨天在解放军歌剧院看了《原野》,曹禺的经典话剧之一,后来被他的女儿万方改编成歌剧。这是一个曾经登上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中式民族歌剧,西方人最初对中国歌剧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原野》带给他们的新鲜感。
《原野》的剧情非常简单,农村汉子仇虎被地主焦阎王逼得家破人亡,自己也被诬陷入狱。为了给死去的父亲和妹妹报仇,他越狱来到焦阎王家,却得知焦阎王已经入土,而自己的未婚妻金子嫁给了阎王的儿子焦大星。仇虎和金子旧情复燃,但复仇之心让他成了刽子手,焦大星和他的儿子小黑子成了牺牲品。仇虎最终没能得到复仇的快感,他在深深的挣扎和愧疚中自尽了。
实事求是地讲,《原野》并没有给我带来极其强烈的震撼,事实上,我私下认为它的歌词不太具有韵律感,听起来比较滞涩。用美声元素诠释中国故事本身就有着嫁接的意味,反而是第二幕金子对仇虎,第三幕仇虎对焦母所吟唱的民间小调,很有些乡土气息,为剧情增色不少。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演员既不是彪悍的仇虎,也不是妖媚的金子,而是那个瞎眼的焦母,她的颤音用得恰到好处,将其内心的狡黠、仇视、阴谋表现得非常妥帖,赢得了我和我的朋友——小熊和卡卡的一致赞赏。
尽管这是一部讲述“仇恨”的'歌剧,但我更多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悲怆。对仇虎来说,无论复仇成功与否,他的结局都注定是毁灭,这样的宿命让人感到绝望。而更令人疼惜的是金子,她本性是个自由泼辣的女人,追求爱情,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在焦母的仇视和丈夫的软弱之间,她过着“坟墓里的生活”。所以当她再见到仇虎的时候,她“活过来了”,“活着的滋味什么都比不了”。这样的歌词真正触动了我。无论是怎样的苦难,人对幸福始终有着迫切的向往,这种向往也许是苦难中的人们选择生存下去而不是死亡的根据。她让仇虎带她走,去那个“黄金铺满的地方”,她确信这个地方是存在的,因为“曾在梦里见到过”。
总之,这种感觉真不好,去年底看了中央戏剧学院的俄罗斯话剧《在底层》,差不多也是相似的感觉。我不想再去冒失地探讨这些演出的“哲学意义”,那只让我变得更加忧郁。
《原野》歌剧的观后感2
想想那还是元旦的一天,在朋友家仔细的听了遍歌剧《原野》。曾经只是被里面金子和仇虎的咏叹调所吸引,特别是那段《你是我,我是你》更是深深的打动了我。我平时听中国作品并不多,在此之前也只有《二泉映月》那哀愁而优美的旋律能让我在心灵上有所触动。
这次细听《原野》,最大的不同在于,是一手拿着谱子,一边听着专业人事的讲解而进行的。当听完后,我感到了很多的悲哀,当然这部作品本身也是个悲剧。里面 的角色一个个的在我的脑中开始展现,无论是心中充满着复仇之心的虎子,还是老实而憨厚的大兴,表面上看起来恶狠狠的焦母,心情复杂的金子,当然还有喜欢火 车的傻子和游荡的野鬼。但我始终都是在主角的思想和旁观者的视角中游荡。我想作为虎子而言,虽然焦阎王害死了他的全家,他跑出来就是为了找焦阎王报酬,可 是当他知道了焦阎王已经死了,但他依然决定要把仇恨放在和他从小的是好朋友的大兴身上,如果作为虎子本身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感受的,因为此时的虎子,已经变 成了仇虎,在他的心中只有仇恨,甚至掩盖了他的善良和为之相爱的金子。金子虽然已经和大兴成亲,但她的心中只有虎子,并且也一直等着虎子回来的那一天带她 远走高飞。此时做为旁观者而言,最感到到可惜的不过是虎子为什么还要坚持他的仇恨,他可以选择与金子远走高飞过自己幸福的日子,但他并没有。可当他真正的` 亲手杀死了大兴,报了仇,此时的虎子我想是后悔的,因为大兴是他的好朋友,而且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大兴的死无非也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勇敢,但最为可悲的 是大兴太善良了。也许是是非非并无过错,甚至在我思想的徘徊当中理解了他们每一个人,甚至就连表面上看其来最可恶的焦母无非也是为了维护着个家。此时我 想,也许最后整个故事的结尾真正留下的只是“希望”而已。
金子 金子 你在我心里,你是我,我是你,我们怎能分离。
金子 金子 你是我,我是你,有了孩子,就有了我们。
生下他,他就是天!生下他,他就是地。
愿悲剧永远都不要发生在爱情之上。
《原野》歌剧的观后感3
沉闷紧张的曲调,寂静的暮色,怪相的黑云遮住了天,苍苍茫茫的原野中,随着一声长长的铁链声,灯光开始慢慢地移动,我们的思想也随着旋律跳跃……那也许是希望,也许是险恶,也许是反抗,也许是忧郁,歌剧《原野》就在这种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是的,仇虎带着仇恨回来了······一切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钢琴伴奏展现着一幅图景,天气萧瑟微寒,透露出仇虎的恨来自他对被人霸占为妻的情人金子的爱和对其惨死的父亲与妹妹的爱。歌剧院更借助钢琴伴奏,表现原野和秋冢的阴霾。剧情一步一步地推入了更高的诗的意境,以泼墨的诗情渲染出仇虎的怨恨与复仇的思想来贯穿全剧。
歌剧更多地渲染的是仇家和焦家的恩怨情仇,并以其为主线,将主要人物的性格完全的展现出来。演员们丰富的表情和演唱水平更参透了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观众们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喜怒哀乐,掌声不绝于耳。
仇虎最后的绝望自杀,给人留下了一许愤懑;而金子的怀孕则给这段爱情故事埋伏了新的希望。
在旧社会那种一个压抑的年代,阐述了一曲悲哀的`人性畅想,一段追求美好、自由爱情的动人故事,关注了时代的悲剧特质。歌剧《原野》所展示出的超绝的意志力,强悍的精神,原始的人性,以及对强大生命力的憧憬,激越着每一个观赏者;它让人们深刻感悟到了人性复杂而丰富的内涵,体味到人的内在生命运动的无比丰富性与独特性。
我常常把一个人的岁月比作一棵正在成长的树。从一颗种子发芽到长成参天大树,再到衰落腐败,而其中又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你一生追忆的情愫。树木的命运掌握在顽强的追求,人的内心也是如此。
而另一方面,风总是朝一个方向刮去,于是刚刚刮落的树叶便无声的静默于某个角落里,我喜欢被风吹落在地上的树叶,历经生命的轮回,完整的回归大地,于是,在一个阳光疏淡的清晨,随手捡起了一片,这是一片杨树叶,淡淡的黄色里泛着微红,优美而充满了诗意,清晰的叶脉,有些卷曲的身体,仿佛在讲述着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细细品味着这大自然的经典杰作,沉浸于其中的静美。
在这个初春的季节,感悟到人生。仇虎的人生回到终点,述说着人生的几多无奈;金子的对命运的追求,则就是对美好的自由诠释。
【《原野》歌剧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歌剧魅影》观后感01-20
歌剧魅影观后感11-08
歌剧魅影观后感02-26
(热门)《歌剧魅影》观后感05-15
歌剧魅影观后感15篇12-02
《歌剧魅影》观后感8篇11-10
歌剧魅影观后感9篇06-30
《歌剧魅影》观后感实用15篇05-16
《歌剧魅影》读后感06-09